戴望舒《雨巷》散文改写范文
三月的江南,柳絮还未飘起的时候,小河两岸早已是绿意盎然了。
船夫轻摇着小船,从虹桥上划过,激起的阵阵涟漪,荡开了水幕中的蓝天白云。
我从桥头上岸,踩着青石板的深沉,手托着桥栏上乳润的白莲,这江南的妩媚已远超了我的想象。
前塘的清水池,本应是莲荷满布。但在早春的三月,也只能在这汪水中找寻游鱼的身影了。
缓缓的过了石桥,不是因为太多的眷恋而束缚了脚步,只是这眼前的小巷,它虽深遂、幽长,甚至还可闻依稀的鸟鸣和犬吠。但水乡江南的小巷,少失了沐雨的神韵,令我提不起半点精神。
我带了把油纸伞,昏黄色的。祗想等待一场傍晚的雨落,在小巷中散步。
随意找了家茶馆,就座,小二添了茶,便自忙去了。
茶馆中有几桌有趣的客人,在我前面坐着的两位,一手茶盖,一手围棋;东北方向的三人竟各艺书、文、琴;而坐在我东南方向的两人则好不快哉,饮茶闲笑,逗着那几只我不知名的小鸟。
主人说稍闲片刻便有雨了。我微笑颔首,慢饮着这据说是用雨水煮制的茶。
片刻后,天色果然变了。不多时下起了小雨,茶馆中的几些人都先后离去。我站起身,一饮而尽这杯雨茶,付钱,撑伞离去。
在雨中闲游,恬然慢走,这忧愁的雨,寄托谁的哀思。
雨巷还不算寂廖,偶有行人走过;但在这里彳亍的仿佛就只有我一个人了;只是不知这巷中是否会有丁香。
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肆意游走,在这深墙巷陌中,谁悬的袖珍铜钟在唱雨霖铃。
蓦然地,雨中盛开一朵洁白的丁香,在这小巷中犹为耀眼。
雪白的连衣裙,被雨水渐到后有仙子入尘之感。白皙的皮肤,泛着红缦的小脸,扎着马尾,刘海微斜;纤长的睫毛下点水秋瞳迷人,精致小巧的鼻子尤如点睛之笔,平添一分秋色;双唇微合,带着浅笑。
都说江南多出才子佳人,想今番南下,也不会突兀了这烟雨灵美之地,我撑伞闲笑而过,丝毫不为这雨中飘过的丁香婉惜。
萍水相逢,与佳人邂逅即可;这雨巷中,还有我未观赏的景色;在雨幕落下之前,我须走出这雨巷,想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岁岁叹华年,奈何梦清浅。一如情蜷绻,终是泪涟涟。
一场烟雨,洒落了红尘中千年的牵念;一个雨巷,在丁香花的飞扬里,邂逅了多少次情与泪的纠缠。 前世和今生,注定都有一个身影在缓缓独行,如若那只是一个梦,梦里便也泛着紫色的光芒,在幽幽的千年时光中倾诉着天不老,情不荒的绝唱。
或许,前生,我便是你逢着的如丁香般的姑娘,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用一眸相思的凝望温暖你一世的苍凉,我不知道锦瑟流年的寒凉终归飘荡着牵念的烟雨,那个雨巷,那段悠长悠长的相思只是心里种下的一把断肠,泪独自流淌。
拓展阅读
1、把村居改写成散文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绿地、暖阳、翠柳、红花,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屋檐上,一对小鸟正用那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嗓音唱着美妙动听的春之歌。
屋子内,刚刚还沉浸在美梦中的诗人高鼎被鸟儿的歌声惊醒了,他揉揉惺忪的睡眼,这才发现:天已大亮了。于是高鼎立即穿衣起床。当他打**门的那一瞬,就完全被眼前春暖花开的大好景象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深吸着春天醉人的气息,仿佛自己也融入了其中。此时此刻的高鼎,面对如此的大好春光,立即萌发了写生的念头。
一番整理之后,高鼎便背起行囊出发了。
一路上,鸟儿和他同歌,蝴蝶与他共舞。那拂面的柔风,扑鼻的花香,更使他兴致倍增。来到一块离河堤不远的空地上,高鼎停下了脚步。“此处实乃作画之宝地啊!”他一边兴奋地自语一边高兴地拿出工具,专心致志地绘起了眼前的美景。
翠绿的草儿在阳光的沐浴下茂盛地生长;成群的黄莺在天空中欢快地追逐嬉戏。岸边的杨柳也情不自禁地摆动柔枝,随着春天的节奏跳起了舞。这时,一阵和煦的东风拂面而来,吹来了一片欢声笑语,吹来了一群活蹦乱跳的身影。原来孩子们今天学放得早,大家一致决定趁着吹东风这一大好时机去放风筝。“放风筝喽!”在大家的一片欢呼声中,五彩缤纷的风筝一个接一个地飞上了蓝天。此刻的孩子们像一个个春天的精灵,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着……
高鼎看看眼前天人合一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在画上写下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春风吹绿了小村庄。小草拼命从土中钻出,吐露春的气息,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天空中,传来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原来是黄莺在歌唱,似乎在迎接春姑娘的来到。河堤上碧绿柔长的柳条随风摇曳,轻轻地拂着堤岸,这一切让人沉醉在春烟之中。
忽然,高鼎身后传来一阵欢笑声,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孩子早早的放学回来了,他们赶紧跑回家,迫不及待地拿出风筝,边跑边放线,风筝也越飞越高,高鼎不知不觉也跟着他们玩了起来,慢慢的,他陶醉在自己的“童年”中。
事后,诗人高鼎作下了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二月,嫩绿的小草渐渐发芽生长了。小草们仿佛有许多秘密,一直在不停地说着悄悄话。一阵春风拂过,小草们随风起舞,美丽极了。花儿们也不甘示弱,各个争奇斗艳,在向别人展示自己艳丽的衣裳。蝴蝶们也来和花儿们做伴,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也出来了,它们正在一展歌喉呢!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有时掠过湖面,沾上点点水珠;有时掠过草地,吸取着花儿的芳香;有时还掠过人们,好像它是人们的使者,为人们通风报信——春天来了。
正当诗人高鼎沉浸在那美丽的景色之时,忽然他听了一声声孩子们欢天喜地的谈笑声。他转过身,踮起脚尖眺望,看到一些放学回家的孩子三五成群地蹦蹦跳跳跑回家,一个孩子手舞足蹈地说:“我家里有纸莺,我们大家一起起放纸莺吧!”话音刚落一些孩子们就喊:“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快去放吧!”这些孩子连书包都没有得急放下,就向草坪奔去。(www.**)一个孩子拿着纸莺,另一个孩子拿着线团,前面那个人兴高采烈地说:“我要起跑了,你要拿好线团千万不要松手呀!”说完,就向前跑去,到了一定的地方他就拿着纸莺向天空用力一抛,纸莺缓缓地飞上了天空。那个孩子高兴地对大家喊道:“快看呐!大家快看呐!我放的纸莺飞上天了。我放的纸莺飞上天了!”
看到了这一切,诗人高鼎笑了笑,摸了摸自己那又长又白的胡须,自言自语地说:“孩子们的生活可真是其乐无穷呀!”
2、水调歌头改写成散文
夜空缀满了宝石般的星星,圆得无法再圆的月亮铺洒下皎洁的月光。天地间万物都沐浴在月光中,院落溶浸在清凉的月光之中显出无比的幽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打破院落的宁静,闻声而去,只见苏轼独自一人在院落开怀畅饮。
他仰望星空,明月高挂于深蓝色的苍穹之中,众星向着圆围绕,月光映照着星光,星光衬托着月光。他情不自禁地举杯邀月、襟怀旷达,询问苍天,手举酒杯“为什么月亮会在今晚这时出现呢?也不知道天上的月宫,今晚是何日,是何年?”这大概是自己平日里太过于辛苦了,以至于不知是何年何月。心中突然有一个奇妙的遐想:本来想乘坐长风去看看你,但又不得不担心月中仙宫、凡人难以承受那样的寒冷,以至于打消了这个念头。虽然那月宫美好,那美好皎洁的月光才是我们自己精神的家园,也尽管自己独自一人在月光之下翩翩起舞以影为伴,但这哪里比得上这充满温暖弥漫在爱的芬芳里的人间呢?琼楼玉宇固好,但这只是虚幻的,人是逃避不了现实的。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垂挂在雕着精美的花的窗户上,显得无比的美丽,月光照着没有睡意的人们,不禁脱口而出:“月儿不应该对人们心存什么怨恨吧,不知道为何它偏偏在人们分离之时才回呢?”这使人们疑惑不解,心中也难免变化,会有愤怒、埋怨之情,不由得感叹人间总会有悲欢离合。月亮如此,有阴晴圆缺。人世间自古以来就也难周全,你想这人间有多少人面临着生死离别,有多少人含恨而终,有多少人只能互通信息却不能相见,有多少人忍受相思之苦……月亮的阴晴圆缺,是必然的规律。既然如此又何必感叹人世间的离别呢?
回想起我俩以往在一起互相切磋,一起吟诗作词,一起游山玩水……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们三父子曾经在一次游山玩水中激发了我们三人的兴趣,在游览中有了灵感,于是我们三人各施其长,下笔如流水行云般轻快而豪情奔放。不一会儿工夫一首词脱颖而出,可谓一挥而就,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得意的神采。
那次我俩作的词都比父亲作的好,但父亲并没有为次而感到郁郁寡欢,没有悲伤反倒十分高兴。我俩作词越作越好,他感到越欣慰。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但我拥有这些美好的回忆并不感到悲伤,有回忆为伴也不失为快乐之事。只希望你我,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年轻长久,友爱长存,大家虽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皎洁的月光……
这一天,苏轼到朝廷做了官,家里只有母亲和弟弟相依为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中秋节到了,大街小巷很热闹。亲人们相聚在一起吃着月饼,喝着美酒,一起来度过愉快的中秋节。苏轼身在异地逢节思亲便出去走了走,大街上吆喝声不断,这不,旁边卖月饼的商人吆喝道:“卖月饼了,各种馅儿都有,瞧一瞧,看一看哦!”苏轼走了过去,习惯性地用手中的扇子一指:“老板,这月饼怎么卖呀?”
“哦,官爷,一两五斤。”
“那就来一斤吧!”苏轼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点着头说。
“好!俺给你一斤的月饼!”商人看到有人来买月饼,高兴极了。他用筷子夹了几块月饼,用秤称了称,嘴里还小声地算着,顺手拿了一张纸,把月饼包了起来,用绳子一系,递给苏轼说:“官爷,您慢走,欢迎下次光临。”苏轼拿了月饼,付了饼钱,便走了回家。
到了晚上,一轮圆月挂在了深远的天空中,仿佛一叶帆在大海深处。那美丽的月亮似乎宫阙一样近在眼前。随着夜深人静,明月安静地照着无眠的人,常抱想象力思诗想词的苏轼回到他的文学天地——书房后,苏轼躺在椅子上,孤独的一个人在吃着月饼,畅饮着美酒。望着天空中的月亮,想了想他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在这地方当官,他出仕之途也充满艰辛。借着迷离飘渺的想象,看着朦胧月亮的清舞,这种似真似幻的环境。似乎让苏轼过着天上*的生活,而孤独了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唉,我以前常在母亲的怀抱里过着美好而又愉快的中秋节,早年与弟弟苏辙曾夜雨对床、功成身退,而现在我却一个人过着。”苏轼叹着长气自言自语地说。抬头望着那月亮,他不禁想起母亲及故乡那雕刻着花纹的门窗,苏轼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低头埋怨自己贪念仕途的过错,不能像月亮那样和家人团聚。“嗵嗵……”,一声声烟花炮竹展现在深远天空,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为月亮又增添了让人如痴如醉充满神奇的面纱。苏轼想:“人也有悲伤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时候,也有合家团聚的时候,也有骨肉分散的时候。月也不是一样吗?有阴天,有晴天,有时圆,有时缺。人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现在又何必思乡恋亲而不乐呢?”苏轼顿时内心超越,而归与平静。
这时,苏轼一只手端着酒壶,一只手举杯对着月亮低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上的明月啊终于露出了脸皎洁的月亮一生之中能有几回照我。
酒杯啊酒杯,载满我的思念问暗漆的天空,在那遥远的仙境此时此刻是何年何月。凉风吹着我单薄的身影那孤单的背影似乎要随着那风飘回梦想中的天堂。但是天堂中寒冷和孤寂又让我怯步。
在月色和清风中,我的影子开始起舞,恍惚中似乎天堂就在我的眼前。
影子随着月光转过那雕梁的画栋,穿过阁楼的阻拦。何人在此处失眠,何人在此低吟。或许我不该怨恨这让我想起离愁的月色。(www.**)月色有什么错?错的只是我。世上不会存在永远有聚就有分离。人的悲喜离别就是一场自古以来的痛苦,就像月也有圆缺的苦恼。完美从来都不属于人间。
远方的人啊希望你永远美好的生活,或许在那再偶尔不过的时间我们能在月色下相会。
3、枫桥夜泊改写成散文
“咚——”响亮而浑厚的钟声再一次响起,我苦笑笑,抬头望了望江面,漆黑,深邃,沉重。“又没上榜,多少年了啊?我……”我喃喃自语。岸边成片的枫树林,随风晃着叶儿,“沙沙沙”响着,在深黑的夜幕下晃着,映衬着江上孤独一点渔火,晃着,摇曳着,像一个又一个魔爪,抓挠着我的心,正想着,忽听后座一个人兴奋的与旁座聊着,“我总算上榜了啊!……”,这话似针,直刺上心头,我恍惚了……
“揭榜啦,揭榜啦!”,“走快去瞧瞧!”,“让一下,等等,有我,有我!”。放榜了,街上炸开了锅,榜前熙熙攘攘,挤得水泄不通。天阴沉沉的,我犹豫着要不要过去看看,去吗?去吧,走吧……可一刹那间,我想起,上次不也是信心满满地去查榜吗?结果看见了吗?没有,从来没有!多少次带着自信离家,又是多少次上街买了副“哭丧脸”的面具回家,这次若不上榜,我还有什么颜面回乡见亲!
“张继!”我回头一看,同行友人奔来,“怎么不去看榜?走,我们一起看看去。落榜无妨,三年后再考!”真的无妨吗?我看着友人,心开始动摇,说不定这次就上榜了呢?我的手不自觉的扯袖口,手心里的汗一阵阵的冒出,袖口湿了。
抬头看看榜,没有我,没有,还是没有我的名字。我想着,或许看漏了吧,仔细再看了一遍,没有,还是没有。连着看了很多遍,仍然没有,我的心一下子跌落谷底。又没上榜。
怎么会呢?明明所有知识都背得滚瓜烂熟,明明写时一字不落,明明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怎么还会没上榜呢?忽的,一个画面闪过脑海中:是最后那一刹那,我写完,把笔放上笔架,“吧嗒——”,由于紧张的心情与气氛,脸上渗出了一层汗,可未曾想到,一滴汗“从天而降”,滴在了试卷上,好像,好像还化开了一小块墨迹……难道就因为这滴汗,而没上榜吗?
烛火晃了晃,像是家中书房的微弱烛光,想起为准备科考,多少个深夜我不曾靠床,在摇曳的烛火下温习功课,听着窗外蝉虫鸣叫,十年啊!整整十年的寒窗苦读与辛劳,我从未因疲倦,劳累而放弃,可这次,还是落榜了……
“咚——”,又是一声远处钟声,客船上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家乡近了,几只乌鸦凄切的叫着,像是对我再次进士落第的同情……
4、水调歌头改写散文
天上的明月啊终于露出了脸,皎洁的月亮一生之中能有几回照我。
酒杯啊酒杯,载满我的思念问暗漆的天空,在那遥远的仙境此时此刻是何年何月。凉风吹着我单薄的身影那孤单的背影似乎要随着那风飘回梦想中的天堂。但是天堂中寒冷和孤寂又让我怯步。
在月色和清风中,我的影子开始起舞,恍惚中似乎天堂就在我的眼前。
影子随着月光转过那雕梁的画栋,穿过阁楼的阻拦。何人在此处失眠,何人在此低吟。或许我不该怨恨这让我想起离愁的月色。月色有什么错?错的只是我。世上不会存在永远有聚就有分离。人的悲喜离别就是一场自古以来的痛苦,就象月也有圆缺的苦恼。完美从来都不属于人间。
远方的人啊。希望你永远美好的生活,或许在那再偶尔不过的时间我们能在月色下相会。
1076年的中秋夜,我正贬为密州太守,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济南,想想如流水般逝去的七年,再想想如今沦落到如此凄凉的境地,不由得思绪万千。
望着天空那玉盘般的圆月,从清晰可见到模糊不已。想起了李白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不禁感慨万千。是呀!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挂在天空中的呢?我举起酒杯,对着那浩瀚无垠的青天询问。可是大多数人依赖的上苍是一个十足的偏心者。让天上的*享尽荣华富贵,却让凡尘的我们强忍相思之苦。天上的人们是否在欢饮?在月宫中闪耀着刺眼光芒的宫殿,此时此刻是何年?我真想驾驶着风儿返回到天上去与你们共舞。只是惧怕那美玉宫殿,真所谓“高处不胜寒”啊!想想也罢,我可与月光共舞,与我的倩影旋转,可那月宫有如同人间般热闹吗?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有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我那通红无眠的双眼。看着天边之月依旧圆,心就如同被烈火烧焦般疼痛。月亮啊月亮。为何你老是在人们分离时格外圆呢?难道你是想瞪大眼睛幸灾乐祸看着我们不能团圆的愁苦与凄凉吗?但静下心来想想。也不能全怪你啊,凡尘总有悲欢离合,而月亮你也是阴晴圆缺个没完,这件事自古以来就无法十全十美,我为何还要在此唉声叹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最后,祝愿天下的人们健康长寿,岁岁平安,千里心连心与月共相望!
一个中秋的夜晚,当时我在密州当地方官。此时,几乎每家每户的人们都在吃着月饼、葡萄准备赏月亮。可我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坐在桌前喝酒。
不知等了多久,月亮还有没有出来。我有些不耐烦了,举起酒杯去问苍天:“苍天呀,月亮怎么还不出来?”说完一饮而尽,接着我又问:“不知道你们天上怎么样,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已经七年没有和我的弟弟团聚了,心情很是糟糕。真想乘着清风再回到那个美丽的广寒宫。但怕那个用玉砌成广寒宫,在高处的严寒。”说完这些话。我眼前的月亮好像在慢慢的变大,云朵儿在慢慢的后退,我被这个越来越大的月亮迷住了。(www.**)这时,我说什么也不相信,我还在人间。月亮,照在华美的楼阁上,也照着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的我。这月亮呀,为什么要在别人分离得时候圆呢?不过,这也不怪它,人的悲欢离合,就像它的阴晴圆缺一样。从古至今,也没有改变。我愿那些与我在一个月亮下的亲人都活的很长久,也都很幸福。
我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梦见了我和家人一起,一边吃着月饼、葡萄一边赏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6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