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诗句
1) 九日悲秋不到心。 ——出处: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出处: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3)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处: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4)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出处: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5)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出处: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6)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出处: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7)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出处: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8)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出处: 潘希白《大有•九日》
9)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出处: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0)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 ——出处: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11)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出处: 杜甫《九日寄岑参》
12)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出处: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3)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出处: 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4)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出处: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5)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出处: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6) 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 ——出处: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17)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出处: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8)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出处: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9)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出处: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20)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出处: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21)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出处: 妙信《九日酬诸子》
22) 风光政要人酬酢。 ——出处: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23) 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 ——出处: 潘希白《大有•九日》
24)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出处: 王逊《西夏重阳》
25)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 ——出处: 宋祁《九日置酒》
26)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出处: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7)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出处: 徐灿《菩萨蛮•秋闺》
28)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出处: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9)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出处: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0)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出处: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31)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出处: 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32)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 ——出处: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33)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 ——出处: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34)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出处: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5)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出处: 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拓展阅读
1、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作文 描写重阳节的作文
10月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重节。这个节日是儿孙们孝敬老人的日子。
重节有登高的传统,我和爸爸妈妈在这天爬上了风景如画的安徽黄山,眺望笔陡的天都峰,在神奇险峻的飞来石下,打通了爷爷家的电话,送上了我节日的问候。
远在宁夏的爷爷奶奶听到我的祝福以后非常开心。他们问我:“黄山美不美呀?”我笑着回答说:“很美,就是黄山非常的高,爬起来很辛苦。”
爷爷鼓励我说:“要坚定自己的意志,人生就像爬山一样,不断攀登,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山顶。”我觉得爷爷说的很有道理。奶奶有心脏病,我在电话里对奶奶说:“你平时锻炼的时候,千万不要像我现在爬山这样用力,要不然心脏会承受不了的。”
奶奶笑着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听了以后心里美滋滋的。虽然重节不能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但是在电话里爷爷奶奶一定能感受到我的祝福的。
放下电话,我像一只轻快的小羊一样爬到了山顶,望着起伏的群山、浩瀚的云海,想着爷爷奶奶给我的鼓励,我要对自己说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
2、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作文 描写重阳节的作文
鳌峰位于赛岐东南方。居群山之首,山高入云,雄伟壮观。峰顶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庙宇,庙里供着三位仙翁,这就是鳌峰顶上三清宫。
每逢农历九月初九,到这里登高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夜景更为壮观,整个山头香光烛火闪闪发光,彻夜通明,好似佛光四射照耀人间,这种景象确实使你陶醉在人间仙境之中。
九月九到这里登高的人们都怀着不同的祈愿:求财的,求寿的,求官的,求婚姻的和求平安的。但仙翁都会一一赐给。真是有求必应,灵显非常。
鳌峰底下半山腰有座寺庙名叫鳌峰禅寺,这个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周围数不清的群寺中,鳌峰寺历史最为悠久。这个寺虽然不大,但居于青山绿叶之中,有一种古雅清静的特色,除了来这里行香**的人们外,何无外界的干扰,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去处。
我在十年前曾来过这里两次,不光是为登高而去,更重要的是观山睹景而来。虽然每次只有个把小时的逗留时间,但鳌峰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此寺以鳌峰为背景,当你站在山门外,远眺几百里以外,群山起伏,重重叠叠涌向这座主峰,是天下众生,向我佛如来朝拜。
山门正前方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圆溜溜的小山丘,山丘上种有几十株桃树。立春过后桃花盛开,火红的桃花似一盆天然盆景,供在佛主面前,也有人说是个香炉,烛斗,红艳艳,照耀着这座百年古刹,增添光彩。鳌峰是赛岐一景,是这里人们敬仰的重要圣地。
赛岐是闽东重镇,古时有小上海之称。解放初期,因交通闭塞,但这里有天然良港,水路畅通,闽东的大量物资大多由这里集散全国各地,火轮频频往返于赛江之中,闽东的物资部门纷纷在这里设立机构,成为闽东经济中心。
赛岐西南方还有一座高山,具有名气。叫做鹰哥山,与鳌峰遥遥相望,好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年累月不辞辛苦地守卫着这个福地重镇南大门。
3、重阳节赏菊七年级作文
重阳节赏菊七年级作文1九九重阳节是登高望远、赏菊的好时节,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的一句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告诉我们重阳节赏菊是自古就有的习俗。对于我这个爱花的人,怎么能不在重阳节去赏菊呢?
于是,重阳节当天,我和爸爸、爷爷、奶奶一早便去了大同市御河生态公园,因为在这里有盛大的菊花展。
那天早晨,阳光明媚,万里晴空。刚走进公园,那五颜六色、竞相开放的菊花,便在风中朝我们摇着手儿,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再走近些,瞧!菊花有红色的、粉色的、橙色的、白色的,还有黑里透红、白里掺*……色彩各异,五彩缤纷。再看菊花的形状,有的像一朵朵大绣球,有的像一个个狮子头,漂亮极了。最美的要数菊花的姿态了,它们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再往前走,我看见一种叫“绿荷”的菊花,白色花蕊,绿色的小边,真像一朵在水中开放的.荷花,我心中不由地为培养这些菊花的园丁们点赞——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才让我们这些游客大饱眼福。
这时,我提议去公园的观景台,大家一致赞成。挤过人群,我们走上观景台向下望去,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满园的菊花开得正盛,置身在花海中的游客与菊花相映成画,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卷。此刻让我突然想起了唐代诗人元稹写的一句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想这也是多数人们爱菊的原因吧!
重阳节赏菊七年级作文2自汉魏以来,重阳(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晋代诗人渊明尤爱菊花。至唐宋时,重阳赏菊成为风俗。宋代,菊之名种培植繁多,盛况逾越前代,成为当时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动。
明、清继之,有堆菊花山等项目,实际即是菊花品种展览,其名目多至千种。北京、苏州等地皆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书》:“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唐李群玉《九日》诗:“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宋吴自牧《梦梁录。九月》:“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其菊有七八十种,且作重九久。”宋周密《武林旧事。重九》:“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顾禄《清嘉录。菊花山》:“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千盎百盂担入城市
。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抬……或于广庭大厦,堆叠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清潘荣陛《帝京梦时纪胜。赏菊》:”秋日家家胜栽*,采自丰台,品类极多。椎黄金带、白玉团、旧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酒炉茶设,亦多栽*,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重阳节赏菊七年级作文3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
金秋时节,我们去了南山赏菊。南山上,雨雾弥漫,雾中那碧绿的树叶显得那么幽静,我想,那菊花一定比这更美丽。
走进大门一篇壮观美丽的景象呈现眼前。翠绿的叶子又长又阔,像一支支球拍。在茂密的花中,有数不清的花骨朵。一枝枝弧形的花杆上,一个个花骨朵在威风中轻轻摇弋,正向我点头微笑呢。红色的花朵,橙色的花蕾,衬着绿色的叶。仿佛是衣服优美动人的山水画。我行走在这幅山水画里,旁边有几只开了。
再往里走,出现在眼前的是福娃。五个福娃下面是一盆盆金盏菊,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他们虽然没有福娃那么美丽那么壮观那么引人注目,但他们又和自己独特的美它们都是由一片片又长又细的花瓣组成的,密密层层,重重叠叠,争相开放,绿色的花盘有序地排列着,托起数不清的金黄花瓣。在金黄色的花瓣中,棕色的花蕊紧密地排列在花朵在正*。金色的花朵镶嵌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衬着洁白的花盆显得生气勃勃。
我在这有菊花的山水画中尽情的欣赏着,不禁想起这句话“青草早已枯死,百花也已凋零,只有菊花傲立雪中。”
4、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作文 描写重阳节的作文
重阳节登高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那么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作文该怎么写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王维脍炙人口的佳句,也是重阳节最好的代名词。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在这一天里,人们通常都要……”我对着电脑,一字一句的念道。
“哎,登高,我怎么没想到呢?”妈妈一*,说道,“我们带奶奶去爬山吧!”
“好好好!我跳了起来,正好我们也好久没出去活动活动了!”
经过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真热闹呀!到底什么事情啊?”我伸长脖子,企图望到那人海的尽头。
“吴山庙会,”奶奶说着,指了指路边的一块牌子。
这时,只听妈妈在背后冲我喊道:“喂,别落下,快上山吧!”
“来了来了!我忙喊道,“奶奶,我们走吧!”
“走吧!”
……
“哎,那是什么?”我望着绿荫中的一个雪白的小巧身影,感到万分惊喜。
“是……鸽子?”
“对,就是鸽子!”我叫了起来,连忙买了袋鸽食拉着奶奶来到了喂养区。
“奶奶,你敢拿手喂它们吗?”
“这有什么不敢?你看我”只见奶奶拿起几颗放在手上毫不畏惧的伸了出去,几只可爱的信鸽低下头来,啄食着奶奶手上的玉米粒。奶奶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她脸上那岁月的刻痕,此事仿佛也减少许多。不知这一群圣洁的天使使她想起了什么呢?是自己曾经的年轻岁月?还是……这时,一阵风刮过,鸽群“唰”的一下飞了起来,洁白的翅膀连缀成了一片雪白的屏障,飞向远方。回头望去,只见奶奶目送着那群鸽子,眼神中带着几分迷离。此刻,她是否把自己的思念也寄托在了那一层雪白的屏障之中了呢?有人寄情于明月,寄情于山水,唯独她,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于鸽群白羽间……
重阳节,敬老节,思乡节……
5、优秀重阳节登高周记
刚放完学后,班长卢秋鹏对我说:“要不要去爬山啊,还有其他人去呢!”我疑问道:“爬山?”这时才想道,原来今天是重阳节啊,我想了,最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那好吧!我就去一次了。”
出了校门,我和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很担心我的安全问题,但我坚决要去,眼看我要放弃时,妈妈竟然同意我去了,我欣喜若狂,姐姐还给我五块钱,准备给我买水喝的。
我们出发了,一路上又说又笑,风景优美,我们六个人不一会便走到了南山,我们六个指的是:又高有大的凌远峥,风趣幽默的庄峻生,机灵搞怪的郑海添,废话多多的曾庆泉,一路上不爱和他们说话的卢球鹏,加上沉沉默默的我,他们一路上尽聊一些无聊的话题,我和卢秋鹏没理他们。
“哇,好高的山啊。”我叫道。我们走上楼梯,似乎有走不完的楼梯一样,慢无目的走下去,而且路上人山人海,非常地拥挤,“我们不能走散,散了就找不到了啊。”同学们和我异口同声。我们到了一个亭里,好不容易休息一下,又要走了啊,旁边的全是茂密的树林,还有刻在墙上的“医药秘籍”我们看都看不懂,幽默风趣的庄峻生还摆起太极拳,周围的人都大笑了起来,我也笑了,一个亭两个亭……似乎我出现了幻觉,怎么站也站不稳啊,还有的人面前出现了汉堡包!真是馋*了,可是,晚霞落了,太阳伯伯和月亮姐姐换班了,在五点半钟的时间,竟然出现了月亮,真是稀奇!过了大概50分钟,终于爬完了一座山了,我们终于到山顶了,我们高兴的欢呼,“只有育才一小的6名小同学来喔。”我说。我们也骄傲的,到了导航台了,我们向一个姐姐借了手机,打个各自家长的电话,又一次辛苦的路程开始了,我们准备下了。
我又累口又干,放慢了脚步,“别放慢了,都已经6点20分了。”凌远峥焦急说道。我们又一次加快了我们的脚步。旁边的阿姨叔叔看到我们小学生自己爬山,又很佩服,一路上这样的话多多,使我们信心倍增,虽然我们几个老是不断的摔倒,但又站起来了,我们想道:“连1岁的小bb也来爬山,我们怎么可以输他。”
我们尝到了胜利的果实,获得了克服困难的坚持的道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