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标点》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19:21

《有趣的标点》教学设计

1、 认识并正确书写感叹号和问号。

2、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感叹句和问句的语气。。

3、 能在不同语境中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学会恰当地使用问号和感叹号。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以猜谜的方式导入本课,让孩子对问号和感叹号有一个表象的认识。

师:小朋友,请你来猜猜标点符号。(出示课件)

1.形状像个小耳朵,爱向别人提问题。

聪明的你猜出来了吗?没错,这就是问号。

2.一竖一小点,有时哭来有时笑,有时闹来有时叫,天天就爱喊口号。

你也猜出来了吗?没错,这就是感叹号。

师:小朋友,现在这两个标点符号迫不及待的想出来和你们见见面。

二、结合具体情境,学习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结合问号和感叹号在句子里的实际运用进行教学,让孩子明白问号和感叹号在使用时不仅仅可以根据句子的语气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句子中的一些重点词语来区别运用。

1、 首先出来的是问号。(出示课件)

“小朋友你好,我是问号,我最爱思考,最爱提问题

我是好奇宝宝!我呀常常出现在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里。”

师:听完问号的介绍,小朋友,你肯定记住了,问号啊,是用来表示“疑问语气”,通常用在疑问句中。

2、 师:听完问号的介绍,感叹号也很着急的跳出来了。(出示课件)

“我更了不起,我常常出现在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当中,表示命令、赞叹等强烈语气的句子都要用上我!”

感吧号最喜欢别人夸它了。听完感叹号的介绍,我们知道感叹号往往出现在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中。好了,听到这里,我们来看看它们各自在句子中的运用吧。

3.师:现在请你们先读读以下四句话,想一想,它们后面应该加上什么标点符号。

出示:1.为什么呢

2.这是什么花呀

3.你要到哪里去

4.是要下雨了吗

师:我想你们都会读了,现在来听老师读一读。

师:通过诵读,我们很容易就知道,这些句子的后面都应该加上问号,因为它们都是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需要别人的回答。可是如果我们还是不知道这些句子的语气,那怎么办呢,没关系,别着急,这些句子也有一些小秘密,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为什么呢”,第二句“什么……啊”,第三句“哪里”,第四句“吗”,这些词语都比较特别,都表示疑问的语气,所以啊以后我们看到“为什么、什么、哪里、吗、呢”这些词语的时候,我们基本就可以判定,这些句子都要用问号,你加对了吗?

师:下面还有一些句子,请你试着读一读。

出示:1.这里太美啦

2.美丽的小路好香啊

3.啊,多美的夏夜呀

4.真糟糕

师:好啦,我知道你们都是小小的朗读大王,现在听老师也读一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前面的三个句子都是在夸,所以表示的是感叹的句子,所以应该加上感叹号。第四句“真糟糕”表示强烈的语气,所以后面也应该加上感叹号。

师:和表示疑问的句子一样,我们也可以抓住一些重点的词语。当我们看到“太……啦、啊、多……呀、真”这些词语时,都应该加上感叹号。

三、巩固训练,深化成果。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记住了吗?好,现在老师出几个句子考考你们。

出示:1.他的家在哪里

2.你吃饭了吗

3.她的铅笔呢

学生自己填写,小组汇报。

出示:1.这西瓜真甜

2.这画多漂亮呀

3.今天天气太热了

师:我们再来看这三句,你们也来读一读。

巩固运用,加深孩子的认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问号和感叹号的运用了吗?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组内交流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

五、板书设计

拓展阅读

1、《的人》优秀

诗歌“重意义、轻审美、重化、轻艺术”的现状不能不说是当今小诗歌的误区。我认为小诗歌的不应该单单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诗句的理解上,而是通过诵读让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产生亲近诗歌的*。这样就让诗歌的课堂少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感性,少了一些化,多了一些欣赏。老师自始至终释放着自己的诗情去召唤生的诗情,引领生走在亲近诗歌的道路上。

1、能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1、指导生采用多种形式感情地反复朗读,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前后对照的结构。

课前三分钟:组织生观看《鲁迅》生平的记录片,引导生更加形象直观全面的了解鲁迅。

一、创情境,揭示课题

1、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的主将,伟大的文家、思想家、**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但是国民**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的人》这首短诗。出示课题--《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师倾听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生分节读,师随机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的人”反复出现。)引导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同们,自由读第一节,你能读出疑问吗?

①、自由读第一节。

②、质疑:预:为什么的人活着像*,的人*却还活着?

相机理解“死”与“活”

③、引导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们读2、5节。

2、习2、5节,出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①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②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③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的傲慢神态。

④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师生合作读。

师: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3、自主习3、6节,4、7节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①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②各人自由练习。

③男*分别领读,带读。

生汇报读。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的人”,请把“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总结出“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统治者,**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师生合作读)

鲁迅*(师)

他还活着。(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王二小、……

2、还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

3、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的说----生读:的人活着,他已经*。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可以看到。

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尊敬他、歌颂他----生读:的人*,他还活着。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总结引领

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诗歌的魅力。人说,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每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聪明灵秀的孩子,都应该亲近诗歌。叩响诗歌的大门。

五、布置作业:(自选一种)

1、诵读这首诗。

2、搜集鲁迅的名言。

3、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乡》《一件小事》《药》等

--纪念鲁迅

活--死骑遗臭万年

死--活俯流芳千古

2、《的人》优秀

1、指导感情的朗诵这首诗,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

2、通过对比朗读,加深对诗歌的感悟,了解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习鲁迅的伟*,培养生鲜明的爱憎感情,引导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习鲁迅的伟大情怀。

指导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在对比朗读中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 复习导入,引出新授。

1、生举手回答以下问题。

①1、鲁迅一生创造了哪些作品集?

②在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周晔写道鲁迅是一个 ( ) 的人。

③在课文 《一面》中,阿累写道鲁迅憎恶黑暗社会如 ( )

2、师:鲁迅为了人民的事业没休息的工作,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一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今天我们就来习这首短诗《的人》。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品味大师是如何把感情融入自己的语言中。

2、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节奏。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5、生交流感受,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

师提问:全诗共几小节,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各部分间什么关系?

(提示: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借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第五、六、七节写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三、细读全诗,感悟内涵。

1、ppt出示第一小节。生朗读。

※生举手说说自己读后的疑问?

※师提问:两个“的人”指的是同一种人吗?第一个“的人”是指哪些人?在文中分别指那些人。

(师出示句式( )的人活着,他已经*。)明确“活“指肉体活着,”死“指精神*。

※第二个“的人”是指文中的那些人?

(出示句式( ) 的人*,他还活着。)明确“死”指的是肉体的死,“活”指精神的活

2、PPT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①PPT出示: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幻灯补充《“香唾盂》】“明代权相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他吐痰的时候,都是美貌的婢女过来用嘴来承接。他刚一发出咳声,婢女的嘴已恰到好处地等着了。严世蕃把这叫作“香唾盂”。”

②引导生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丑恶嘴脸,以及他们的结局。

③PPT 出示:“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当你读到这句诗时,鲁迅的一首诗,你也一定想到了鲁迅给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事例)

生举手发言。体会鲁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人民对他们的态度。

④齐读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

3、PPT出示第三小节,齐读

①PPT出示: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品味这些想名垂千史的人遭到的骂名。

②PPT出示:“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看到野草这两个字,同们是否还记得鲁迅一部散文诗集就叫——《野草》

【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师提示: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③男女生轮读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

4、PPT出示第四小节,齐读。

①PPT出示:“ 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幻灯片补充北宋一太守天登把名字变成忌讳的故事,引导生体会这种的人的可恶以及人民对他们的态度。

②PPT出示: 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幻灯片补充2010“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的故事,引导生感悟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以及人民对他们的态度。

③男女生轮读第四小节和第七小节。

5、领悟全诗的写作手法及这种手法的妙处。

PPT出示:这首诗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这样的写作手法更能烘托出鲁迅以及想鲁迅这样的人的( )美好品质。

四、熟读成诵,加深感悟

1、再听范读,小声跟读,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2、男女生轮读。

3、全班读第一小节,再男生读的人对人民的态度,女生读相应的结局。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师以*对鲁迅的评价总结。

2、对待生死,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和态度。的人活得崇高、伟大;的人活得*、卑微。在死的问题上,的重于泰山,的轻如鸿毛。请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各一,并说说他们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的人》优秀

1、理解寓言的含义,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难

1、在理 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二课时

一、指名讲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二、师边作图边讲故事,生猜故事结尾。

三、这个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四、给故事取个题目。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

五、释题

掩耳:捂住耳朵。 盗:偷。

掩耳盗铃: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别人的铃铛。

六、翻开课本读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插图板书“想偷铃铛”。

2、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议仪。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那他是想出一个什么办法去偷铃铛的?(结合插图板书“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3)那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怎样了?(结合插图板书“被人发觉”)

3、小结:结果当然会被别人发现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铃铛还是照样会响的,不过只是自己听不见, 别人还是照样听得见的。哪个偷铃铛的人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4、用一个成语说说偷铃人的行为。(自欺欺人)

八、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想欺骗别人,结果只是欺骗了自己的人,所以说是自欺欺人。

九、生复述这个故事。

掩耳盗铃

想偷铃铛—————掩住耳朵—————被人发觉

(自欺欺人)

4、《的人》优秀

这次,我幸参加了区育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收获颇多。这是我工作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专业培训,我觉得组织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对如何进一步开展好班主任工作非常帮助。

通过一次次的习,使我对班主任工作了更多更新的认识。班主任不仅是校素质育直接的全面的承担者,班级建的主持者,更是生一段生命历程的首席伙伴和

指导者,是生精神发育的首要关怀者。而平时,我们做的最多的是班级的常规管理,在班集体建以及班级的文化建方面做的甚少。至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平时缺乏专业知识的习,认识不到位,二是由于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而无暇顾及。现在想想,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好,切实担负起一个班主任的责任,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除了加强习外,认真实践,勤于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就谈谈这次培训对我个人的一些帮助。

首先,对我们最得益的是,提高了自我调节能力。当班主任的老师越来越年轻,本就是干柴一把,见到生就来了热情,热情时会过火,甚至伤害到他们。而诱发这些情况的原因又很多,生那里出了些老师认为不该出的问题,家长的不合作,甚至是负面育,校给予的过重的压力,社会舆论的片面性。于是身为世上最小级别,最没权利又最权利的主任们,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了。而这次培训对我们的指导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

其次,我们更能理解他人,尤其是差生。过去,我对差生的上课,作业等等真是非常失望,感觉这生怎么会如此不知好歹,老师如此的尽力,他还这么不求上进。其实我没深入地思考他没进步的真正原因,他的确很大的困难不会做呀!他的背后还很复杂的家庭影响等等。差生其实往往家庭问题复杂,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我们的工作更讲求科,更重视在工作中参照理论,总结经验,增强自己的科研理论水平。培训中我们也到了不少先进的理论 ** 知识。

这次培训,让我深深感动和折服的是每次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以及一些校的优秀班主任,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可贵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师德。这些都源于他们具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对生的一颗真诚的爱心。他们每一次的讲座与交流都带给我不同的理念和启发。

我想:工作中我应该习他们“勤”,不怕花时间,多一些奉献精神,更要习他们的“细”,要善于观察,捕捉效信息,分析生的心理,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习的道路还会很长。通过培训,我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以及工作中的欠缺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充实自己,搞好班级建,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奠基。

由衷感谢周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次次这样精彩的讲座,使我领略了一位位这么优秀的前辈们的风采,我们感谢委、进修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希望能继续参加这样的习,让老师在工作中找到快乐。这是多头得益的好事,老师得益、生得益、校得益。

点击查看更多《有趣的标点》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31976.html

热门阅读

  1. 3女生节搞笑幽默祝福语
  2. 猴年春节祝福短信
  3. 《背篼》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4. 幼儿园地震逃生演练总结
  5. 给老婆的生日快乐祝福短信
  6. 关于赞美月亮的诗句50句
  7. 梦想照亮前程励志美文 
  8. 三维实体造型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9. 经典一句话心情语录
  10. 有关秋天景象的诗句
  11. 融资财务顾问协议书
  12. 感恩节微信祝福短信
  13. 201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语短信大全
  14. 201大暑节气祝福语
  15. 春节趣事手抄报内容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