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的抒情散文
在城里呆久了,便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总想到乡下过清净的生活。龙给我打来多次电话,让我到他家小住一段时间,全当回娘家了,改变一下生活环境,也好看一看他家的大果园,换换心情。这正应了我的意,刚好店里的生意不是太忙,便交代了一下,简单拿了些换洗的衣服,乘车直奔乡下老家。
从十五岁那年走出家乡,便没再回去过,想起来真的是太久了。难怪龙电话里训我,说我忘本,瞧不起土包子了,忘了家乡的人。呵呵,其实真的不是。上学时忙着学习,工作时忙着生活,结婚时,为家奔波,闲暇的时间很少。累了的时候也想回老家去看看,想了便也是琐事缠身,难以回去。夜里便会梦到儿时的家。梦到那五间长长的土坯房,大大的院子,低矮的围墙,院外的栅栏里十一棵果树还是那个样。每次从梦中醒来,都会是满腹的思念和惆怅,思念老房子里朴实勤劳的妈妈,思念拿着小筐和爸爸摘果子时的开心。思念和我同龄的那条大黑狗,想儿时掏鸟窝、爬树、上房的小伙伴,想冬里天爸爸给我浇的滑冰场……给了我无尽欢乐的家乡又怎能忘啊!龙就是因为我家的那些曾经让他馋的直流口水的果树,便有了童年的梦想:“将来一定要有自己的大果园。”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也是想晾晒一下他儿时的梦想吧,才总让我到老家看上一看,顺便也和那些儿时的伙伴聚一下。
我和龙是同年生又是同学,儿时的伙伴中,我俩是最淘气的,虽然我是女孩,可他还是淘不过我,我便做了孩子王。他家在我家的右前方,我家的房子在屯最中心的位置,右面是大队,左面隔着同学杰的家和大马路,下了路面便是供销社。供销社前面是学校,知青点就在我家后面。最深的记忆是在我家和杰家的中间有一个压水井,这口井的水很清、很凉,还有点淡淡的甜。除了冬天以外,每到下课的铃声响过,同学们便蜂拥的来到这口井喝水、打水。冬天,父亲会把栅栏扒开两面,在那里给我浇出一个大大的滑冰场,屯子里的孩子都会到冰场来玩。这井在冬天会冻上好多次,总会有谁打完水不把井里的水放了,父亲就会在井的周围堆好多木头和玉米杆点燃来烘烤,我便拿来一壶一壶的热水在上面往井口里浇。上面化开了,便把井头卸下来用铁钎子一点一点往井管下面穿。铁钎子是父亲特意为此做的,最长的一根钎子有七八米长,每冻一次井就会弄好几个小时,也都会把父亲弄的一身脏,父亲从没埋怨过是谁把井给冻了。井抽子坏了也是父亲来修来换,所以我便一直认为那井是我家的,搬家时才知道是大队的井。现在想起来那时的父亲真的很了不起。那口井早就不能在了,农村也早就换成了自来水,那老房子的位子恐怕我都不会记得了,那些玩伴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车在我的种种想象中到了乡间的车站。
龙听说我要来他家,自然非常高兴,非要**到我家来接我。我理解这种盛情,现在交通又都很方便,来回花那么多油钱也犯不上,便让龙在乡间的车站接我就行了,以免下了车还要问路,会让我想起贺知章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会让我感到很囧。
车还没停稳就看见龙了,龙看来早已等在了那里,身旁停着一辆帕杰罗,龙不再像上学时那么单细,活脱脱一个高大的北方汉子,儿时的野相仍挂在脸上。无需过多的寒暄,我只想快点到他家,也想早点看到龙的妻和果园。龙的妻燕儿也是儿时的玩伴,只是比我高两届,上学时是全校踢毽子最多最好的一个。
龙边**边说要给我一个惊喜,不用猜就知道是儿时的玩伴等在龙的家。哦,老家真的变了,除了供销社的老房子还在,尽管已维修,但还是显得很破旧、苍老。其他的都变换了位置,学校移到了屯最后面,大队也换了位置。我家原来的老房子早已换成了一溜红彩钢瓦的大饭店。顺路一直往北走,便看到了龙家的果园,“真的好大哟!”我惊叹着问龙:“果园有多大?”龙竟然用“不知道”来回答我。呵呵,真够可以的,龙现在是村长,管好几个自然屯,权利还蛮大的,也真不用计算用多少亩地,自己家的地,呵呵。一路上我总是在笑,笑老家的新变化,笑我置身在生我养我十五年的地方,竟然感到陌生了。
龙家的狗好热情,果园边的小路上,一溜狗的队伍大老远就狂犬着跳跃着先行来迎接龙的车,算起来能有十多条,我家在这屯住的时候,最多养过三到四条狗,那也便是养狗最多的人家了。心想:“这些狗要是三天不喂,见到陌生人非吃掉不可。”狗队的后面才是人的队伍,这情景倒像是看电视剧呢,真的是长了见识了。
哇,看到燕儿了,除了比上学时瘦了些,也没什么大的变化,那些玩伴都还能叫上来名字,只是乡村的风把他们的皮肤都吹黑了,倒显得我皮肤不那么健康。几十年不见,如今,见面彼此还都叫着儿时的名字,还是原来的感觉,嘘长问短,拥抱握手,似乎比以前多了一份热情。
看到偌大的果园,我不知说什么才好,放眼望去,淡粉的花宛若花海,微风摇曳着花枝,煞是好看。我顺着果树中间的空地穿行着,嗅着浓浓的花香,置身于花的海洋,那种迷醉,那种飘摇,太美妙了!用手触摸着一颗颗似曾熟悉的果树,仿佛又回到了我出生的那个家,仿佛是站在父亲栽的果树下,听到了久违的父亲慈爱声音:“老姑娘,再给爸爸拿个筐来……”朗朗的天空,天没下雨,心空里有一片云在飘雨,雨滴从我的眼睛溢出,“哦,这便是歌中所唱的心雨吧!”我心里感慨着,激动着……
果树的周围让龙种上了一圈榆树,龙说:“榆树现今在外面几乎找不到了,这屯也就我家有,小的时候没少吃榆树钱,不能忘本的。”龙的话让我再次激动着,是啊,小的时候,我家的栅栏中就有好多榆树,榆树开花的时候,那花不叫榆树花,叫榆钱,从花开到花落,我都会爬到树上采榆钱,让妈妈做汤喝,掺到玉米面里做饼子吃。在我心里,那即是儿时的味道,也是妈妈的味道。
几只野鸡被我们的脚步声惊飞,龙告诉我:“果园里有好多野鸡,有时还会看到野兔奔跑,这里鸟的品种特多,明天早晨的时候,你早点起床到外面听吧,真的就像鸟在唱歌比赛一样。”听龙这么一说,我还真的不想走了。
中午的饭桌搬到了离龙家二十米处的老槐树下,儿时我们都称这棵树为老神树。老神树少说也有两百年的历史,树干两个人伸出手臂还是抱不住,枝杈上挂满红布条,树身也被围了很多红布,树的枝杈就像龙爪一般的伸延着,茂密的树叶和树枝杈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那屏障如遮阳伞,煞是壮观。树下面有两个清朝时期的墓碑,其中一个方形的墓碑四周雕刻的都是龙的图案。当时很想把它用手机拍下来,只可惜来的时候匆忙,忘记带能拍照的手机和相机了,只好把拍照的事留作下一次来的时候。龙说:“在这里盖房子也是奔这棵老神树来的,神树会保佑我和我的村民的。”
品着家乡的酒香饭香,和儿时的小伙伴叙着懵懂时的浪漫与调皮,真的好开心。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我想回来。”当我脱口而出的时候,便听到了一阵掌声和欢呼声。我又重复了一遍:“我在说真的,我真的想回来,给我批一块地,在那里建厂房,我们可以合资搞一个项目。”我知道农村的土地不能随便占有、使用,土地比黄金还贵重,但招商引资还是可以的,国家也支持这个项目。
任何事都是从一个梦想、一个决心、一粒种子开始,同时也不能随意的小看谁,因为人的能量是无限的。但做起事来也要有一种淡定的心态和坦荡的心怀,成败与否不要过分懊恼和过多的兴奋,只要努力到了,就不必太在意结果,而是要好好的享受其过程。谈笑中的真实想法就这样在笑声和赞许声中拍板定下了,龙主跑土地审批,我随时听调遣。
在回家的途中,心还一直沉浸在和儿时玩伴欢聚的兴奋之中,久久不能回转过来,也默默祈祷着“土地”之事最终能办成。
人无论有多忙,都不能不回家看望自己的爹娘,人无论走多远,都要抽时间回老家看看自己成长的地方。爹娘是血脉上至亲的,家乡是心里最美的,家乡的人是最让人怀念的,儿时的玩伴也是最难忘的。
哦,我的家乡,是我梦的汤洋,我还会回来,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拓展阅读
1、中秋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游记
我对乌镇的了解是源于文学巨匠茅盾,这位出生在乌镇的文坛泰斗在其几部代表作《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充满了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片断的描写,他笔下的乌篷船、石桥、老街,那些迷人的江南景色,给人留下数不尽的向往。
乌镇位于浙江北部丰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被誉为“中国传统嘉年华”的乌镇,美丽、安静、富饶,它是镶嵌在诗意江南上的一颗珍珠。乌镇不大,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
进入乌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的石桥,驼峰般的石桥横卧在车溪河上,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却依然矗立在那里,笑迎来访的宾客,坐在石桥上迎面飘来湿湿的凉风,偶有三三两两身穿蓝花布,手持红绸伞的姑娘,从身边经过,绿水映照红伞,兰花衬托古桥,恍惚中仿佛走入戴望舒的《雨巷》。
过石桥渐渐走入石板小街,顺街口古典的中药铺,放眼望去仿佛时光逆转回到了数百年前,一排排青石瓦房,一头枕着碧水,一头搭在岸上,青瓦盖顶,雕沿画廊,老屋已经数百年风雨沧桑,那褐色的雕花窗棂,似乎诉说着那数不尽的远古故事。让你不由地踏着数百年前的石板路,沿着时光的隧道找寻逝去的踪迹。雕花门窗,沧桑斑驳的古砖廊檐,无不透出江南浓烈的古典气息和地灵人杰的优雅。
街西头,中市观前街十七号便是文学巨匠矛盾的故居,它前临观前街,后靠雁飞阁商场,西沿新华路,东临立志书院,坐北朝南。一块杏*牌匾上书“盾茅纪念馆”。这是一幢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隔狭长小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清代普通民居,分东西两个单元。客堂内天然几、八仙桌,茶几椅子,屏条字画,一应俱全,先生当年吃饭的碗,还放在原来的餐桌上,先生的书房依然透出袅袅墨香,除了后来添上的铜像外。一切都如先生离开时的样子。透出一股书卷气。
走累了,拐进临河的茶馆,要一杯菊花茶,边饮茶边欣赏两岸雕梁画栋,迷人风光,我梦中的江南,如诗如画。乌镇的美,是可见的,也是可闻的,走在石板桥上不经意间传来阵阵酒香,抬头看灯笼摇摆,酒旗猎猎,进去饮一杯当地的三白酒,淡淡的青色的酒,饮入喉间醇香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杏花细雨的江南,这性情温软的米酒、黄酒,陪伴了多少留恋此间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文章。
流水荡荡,乌篷船穿梭在碧水之上,橹声阵阵,吟唱着千古不变的歌谣。夕阳恋恋不舍坠入天边的树梢,黄昏的轻纱慢慢掩上石桥、老屋。华灯初上,千万只红笼映红了乌镇,走进江南水乡夜色,坐在乌蓬缠上沿河观赏,一杯清酒,几盘江南特有的小菜,朋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间或拍一下夜景的江南。间或闻琵琶古筝演奏一曲,绵绵清歌。融入乡间水镇,没有太多的奢侈,只是让你承载更多的温暖。
2、中秋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游记
九寨沟,一幅充满灵性的景色画。赏着九寨沟的照片,勾起了我对九寨沟的偏爱,两度进入九寨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感受。异景奇观的九寨沟,神秘圣洁的海子景,更让人向往。
当我穿行在九寨沟中,每一处景致,都是一次有声与无声的对话,都是一种眼与心的享受。都是一个动与静的组合。一步一景,一步一色,一步一形,一步一态。
群海瀑布绘出了一幅幅神奇的景色画,碧山彩水写出了一道道挂满山沟的绝作。
九寨沟,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奇绝的瑶池玉盆。
九寨沟,一个一尘不染、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
九寨沟,最令人神往、最令人感动、最令人抒情的,是这里的水。
九寨沟的水有着它的特点,有着一种独有的个性。
水,成了九寨沟的精华和魅力。
九寨沟的水,涂着色彩,闪烁出不同的颜色。
九寨沟的水,抹着海子,涟漪出多彩的千姿。
九寨沟清秀的水,天堂般的水,透露出无与伦比的意境。
水的形象,水的奇异,在湖、滩、溪、瀑中显得韵味无穷。
诺日朗瀑布的滔滔水流,磅礴大气,让人感到凌空而下,极为壮观。宽宽的瀑布,宛如一道银珠,倒入你的眼前,更让人的视野寄情于山水。
108个湖泊,108个明镜。
五彩池,九寨湖泊中的精粹。湖水里,碧蓝色,橙红色,天蓝色,橄榄色,色色变化无穷,五彩斑斓,让人感到神妙、奇幻、五彩的九寨沟。
一滴一滴的水都隐藏着精华,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一颗一颗的珍珠,在珍珠滩浅黄色的钙华上滚动着,晶莹夺目。
五花海,九寨沟的一绝。一段段树木在湖下显现,姿态万千。
五花海,九寨沟的精华。一株株彩叶交织成锦,火焰流金。
湖面的颜色,清澈多彩,从黄到绿,以不同的变换,独霸了九寨。
九寨沟的水韵,构成了优美的乐曲,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博大、精深、智慧。顿悟了自己的存在,收获了象山水一样存在的价值。
3、风景这边独好抒情散文
四月,雨总是最繁忙的。它们纷纷地从空中飘下,落在地上,落在人们的脸上······
在这样的雨季中,躺在家里看书是再好不过了。由于下雨而使房间里的光线变得昏暗。我便把灯打开,抱着一本《简· 爱》到阳台上坐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正当我孜孜不倦地读书时,雨也不觉然的停了下来。由于看书时间过长而使得我眼睛酸痛,我便合上书向窗外的风景望去。呀!快看哪!被雨滴亲吻过的树木、花草在微微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娇脆欲滴,格外美艳。我马上穿好衣服带上我的小雨伞向公园走去。
在这安静的雨后,如果不带上雨伞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如果你也有闲心出来散步的话,那么你一很有可能会碰到一个穿着雨靴,打着卡通雨伞的小姑娘。没错,那就是我。每次雨后,我都会到这个公园走一走,有时会带上妈妈,有时只有我自己。我会到花开的.最茂盛的地方,在那里,仿佛就是我的天堂,一切都是我的。
在这片草地中,唯独这里的风景是最美的。那里也是人流最拥挤的地方,不过在这雨后,这里显得格外清闲风景美的地方总有它的美丽之处。在这片草地中,我最心上它的地方就是:给人一种宛如落入仙境的感觉。它的特点是那里种有许许多多的灌木花草,让人身临其中。
我爱这土地,犹爱其中的这片,它让我留念,不想失去。
4、中秋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游记
所谓山中日月长。
我终于在太行大峡谷里沉醉了,在这个美丽的入冬。温度刚好,太阳也好,天空碧蓝,大山苍茫,泉流不止,移步皆景。
这样的太行山,真是美醉了。我宁肯掉队,也要多转一转,多看一看。
天公作美,空气能见度很高。行走于峡谷之中,更见太行山之高大雄奇。
这是我无数次梦见的太行,是我心仪已久的太行,我抬头看,山的峭拔让我惊叹不已,山的连绵让我惊叹不已。
车行走在盘山公路上,司机师傅驾驶经验丰富,车子开得速度不慢却感觉很稳,车窗外面就是绵延不绝的大峡谷,就是万丈深渊。
入冬的太行美丽如画,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巨型油画,草木仍未完全凋谢,红色的柿子小灯笼般挂满枝头,不时闪过,同行者说,要是能下车来摘些该有多好,可仔细一看,这柿子树长在山谷之中,树身挺拔高大,要采摘柿子怕是不容易呢。
到大峡谷必经太行平湖,行于盘山路上,常有目不暇接之感。
正惊叹太行大美之时,忽听同行者说:“快看,前面太行平湖到了!”果然看见路旁一块大牌子,上写“太行平湖”几个大字。驾驶员也提醒大家说:“前面就是平湖了,我开慢点,大家注意看看。”
我紧盯车窗外,果然,司机话音刚落,一片碧水就映入眼帘。开始水面不太大,越走越见水面阔达。但见盘山路之下,群山环抱之中,平湖一座,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蔚为壮观。
有水之处,就有人家。三家五家,三三两两,傍水而居,那样闲适从容。水聚在一起,携手成湖。山聚在一起,携手成林,树木聚在一起,携手成林。一片湖,一座山,一片树,便支撑起一个村子。
立冬以后,空气里的味道不同了。天地之间尘埃落定,湖水愈显清澈。我知道这湖水肯定来自巍巍太行,是众多山泉聚集而成,他们肯定走了很远的路,最后在此汇集成湖,滋润着茫茫群山,滋润着淳朴山民。
我这是第一次见到群山之中如此美丽的湖,我连忙拿出手机和相机,透过车窗开始寻找合适的角度,我要将这样的美景带回去,甚至要找出一张最为满意的照片作为我的电脑桌面,每天只要打开电脑,就看见这方美丽的世界。
车过平湖,不远即到了大峡谷入口。
下得车来,置身群山之中,顿觉人之渺小。入冬的太行,空气清爽宜人,周围群山环绕。峡谷之中,但见泉流淙淙。
山势或缓或急,依山势信步而行。或走石路,或走峭壁之上开凿出的栈道。一路拿着手机,挎着相机,随拍,处处美景,处处画图。这样的美,是纯粹的自然之美,是难得的野趣。留恋其间,常常升起一种知鱼之乐的忘我情怀来。
水,太行山的水,清冽可鉴。或缓流,或疾驰,或成小溪,或成瀑布。二龙戏珠,日月流泉,黄龙潭,九连瀑,碧溪,琴台,三步一景,五步一景,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碧水或在身边,或在眼前,或在高处,或在远方。山因水秀,水因山活。山水太行,是灵秀太行,是诗意太行。
日,太行山的太阳,行进之中,色彩变换,带给群山的是一种神秘光影。这情景,让我想起古人那些苍凉的诗句。入冬时节,落叶缤纷。芦花开放,菖蒲枯黄。有生命的芦苇,有生命的群山,有生命的溪流,有生命的瀑布,有生命的万树。寒风来了,它们稀疏了,难见昔日轰轰烈烈的气势。然而,那股清气依旧。
我觉得山间万物自有一股不凡之气,自有一股清气。那些生长于群山之上的每棵树,每根草,每块山石,都让我升起一股难言的激动之情。尤其是那些长在悬崖绝壁上的草木,更让我对生命心生敬畏。我看见大峡谷里那些朴素的山民,在路边摆起小摊点,兜售自己于悬崖间采伐的崖柏手把件,看着那些美丽的花纹和细密的年轮,闻着那种自然的清香之情,不由得有些爱不释手了。
我买了一件,一头翘起,手可盈握,形似仙人靴。翘起的一头上有美丽的斑点,朴素的山民用蹩脚的普通话跟我介绍说,这是树瘤留下的痕迹,有树瘤正是崖柏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东西生长于悬崖绝壁之上,没有泥土,生长非常缓慢,不信你看看这一圈圈的年轮,你数数看,长这么粗要多少年。我慢慢数了起来,果然,一圈圈,一道道,细细排列着,足有五六十圈呢。我拿在手里,觉得心里多了一种念想,多了一份记忆,关于太行山的记忆。
中巴行走于太行天路上,司机都是景区工作人员,常年**,技术娴熟得很。山路崎岖盘旋,在巍巍太行之间、在白云峭壁之间穿梭。天路,真是名副其实的天路。三三两两的山里人间,或在山坳处,或在天路边。野柿子、野山枣,山货丰收时节,房顶上、院子里,到处红彤彤的一片。
石头房,板房,楼房。*叶,红的叶,又到入冬。
在玻璃栈道景区、在天境景区,司机专门停车,让游客下来拍照留念。双脚踏在玻璃栈道之上,透过透明玻璃,眼睛往下看,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不觉有点目眩。稍停,站定,待激动之情渐渐平静下来,再往下看,但见峡谷之内溪流与各式建筑都变得与来时迥异了。不禁再次为太行之高、之险、之秀叹服。在天境景区,俯瞰峡谷,回首来路,整个峡谷景区尽收眼底,此时,云雾缥缈,万壑从容,恍如仙境。每个景区,都有朴素的山民在兜售当地土特产,崖柏、野生柿子、野生苹果、鸡血藤……服务热情,要价不高,地道的方言,蹩脚的普通话,处处透着山里人的实诚。在天境景区,买煮熟的玉米一只,颗粒金黄,咀之甘甜生津,想是太行本地所产。在这样的地方,面对这样的人,我无法不去写他们,无法不去写太行。
我跟一班来自宝岛台湾的游客恰好同乘一车。一路之上,常听他们惊叹不已,深深折服于太行美景。问及台湾阿里山、玉山,答曰风格完全不同,太行之美美在彪悍、美在雄奇,像极了北方汉子的性格。台湾境内的山美在清秀婉约,实在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文造就一方山水。跟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先生交谈,他说其原籍山东济南,祖父一辈迁居台湾,对于当年在济南的住所他一直记得,说起来依然如数家珍,铭刻于心的感觉溢于言表。人生轮回,细细听来,其乡音依稀可辨。
路上,遇一队韩国游客,会说简单的汉语,打过招呼,方知他们来自仁川。一路之上,他们同样兴奋不已,到处拍照,显然,这里对他们而言,是一方充满神秘感的美丽洞天。
我知道,在太行大峡谷,每天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很多,他们来了,走了,会将太行山的壮美风光带回去,会把中国形象带回去。旅游期间,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他们同样会带回去。让他们的同胞知道,在同一个地球上,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有山唤作巍巍太行,有谷唤作太行大峡谷,那里景色绝美,是今生不可错过的相遇。
我羡慕着大峡谷里的一切。
我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相信,一切也都会从我这里获得记忆……
5、描写冬天的抒情散文
生命里,总有一份飘渺看似久远的情,深深地蕴藏时光深处,偶遇,微澜,便会奔腾、涌动。 一如,冬天来了。
冬天来了,寒冷紧接着就来了。媒体有报道说,这个秋天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相比往年要少很多。绵绵的雨,如一个长情的幽怨女子,不分昼夜,向心爱的人嘤嘤戚戚倾诉着思情。为了等到一个好天气,一个晚上都不敢拉下的守在电视前,收看天气预报。心中总祈祷明天是阳光灿烂。那些挂在衣柜里缺少阳光照晒的衣被,添了几份薄凉和潮味。一并变味的还有被雨水浸泡的心。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凉,本就懒惰的我,为了逃开清冽寒风的揉捏,每天出门首选挤公交。今天是近两个月难得有的好天气。早饭后,匆匆赶往车站。当*缓缓爬上桥面,白花花的阳光纷纷跳进车厢,斑斑驳驳洒在人们的身上。久违阳光的人们脸上漾着惊喜和惬意。“好久没有闻到这么清香的阳光味道了,这温暖的感觉,真好!”一个学生模样的小女孩娇声细语向同伴说。她那故作夸张流淌着青春幸福的脸庞,被阳光描绘的更加灿烂。她边说边用力嗅着,好像要把所有的阳光都吸进肺腑。
靠窗而坐的我,慵懒的眯着眼睛,眸光飘落在桥下波光粼粼的河面。水面平静似镜,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长腿花颈项的鸟儿,跃跃欲试的把长长的脚爪欲立于水波潋滟之上,蓦然,一个趔趄,花容失色的鸟儿惊叫飞出一个弧形,尖叫着冲向云端。我想,这大抵是一个初来乍到的异地之鸟,不识此水非镜吧?要不,谁会拿其性命而试之呢。庆幸,它只是虚惊一场。
河滩上,那一行行灼灼其华的垂柳,翠绿的长发一夜间被呼啸的北风染成了浅黄色。风来了,几枚细长的叶,扑簌簌飘浮在空中,如一只只轻盈而曼妙的蝶。终是冬了,这就叫叶落归根吧!或许很快它们就会选好一隅栖身之所,以陨落的方式,义无反顾投进大地的怀抱。只因它懂得,即使天空再浩瀚和蔚蓝,自己也只是过客,终究做不了一朵飘逸闲散的云。大地,只有大地宽厚*膛,才是它真正的归宿。
沿岸的芦苇,早已没了伟岸浩淼和风过唰唰响的天籁声。一场冬雨过后,高绾起洁白柔软丝花的发髻,清瘦的身姿,却显得愈发的亭亭玉立,妖娆弄姿了。芦花似雪!只有此景,才不会辜负诗人对芦花寄予的款款深情。远处,一二小木船,无精打采停泊在避风的河湾处。先前一直站守在船头,一只只哨兵似的鱼鹰,此刻不知去了哪里。寒风瑟瑟中,蝉声,早已销退在斜塘残荷深处。只是隔着红尘的距离,再难觅,那满池荷绿花红,风生水起的浩荡盛况。
小区周遭,扑面而来的是拔地而起的新建楼宇,轰隆隆的机器声,一刻不止的震弹着脆弱的耳膜。那一日,辗转老城区的旧址,为了顺应城市大建设所需,曾经鼎盛繁荣充满尘世烟火的景象,也不复存在。一间间一处处被挖掘机推到的房舍,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散发出阵阵浓浓刺鼻的霉尘味。站在漫天弥漫灰尘的土堆前,缕缕酸楚盈满心头,光阴如水,岁月蹉跎,许多人,许多事,只是回眸,便没有踪迹。时光潺潺流淌,带走的不仅仅是岁月年华,还有那些路过的风景;那些渐行渐远的脚步,却再也难回转原地。昨日景致时光殆,物是人非终难忆。
新住小区的对面,几年前还是一片片肥沃的农田,四季富饶。想那时岁月,也是这个季节,我与朋友一起去挖野菜的情景,还在脑海里萦回、阑珊。再涉足,心却寒凉似冰。刚刚收割下稻田,黄褐色的`稻杆在寒风下愈加突兀、孤独、寂寥,没有麦苗陪伴的田野,更平添了几分孤寂和萧条。一条条蜿蜒跌宕的田间小路,不再是以优雅伸展的形态流向远方,天际。一墙之隔,成了天涯。此端与彼端,从此再也无法重续前缘。此地,已经被水泥砖墙紧紧圈围,这里的明天,一个叫“明日阳光”的小区即将以崭新的面貌面向世人。
总是感觉这个冬天来的足够早上,足够寒冷。亦或是缺少阳光的缘故。翻箱倒柜,找出一件件御冬的衣服,指尖触之,便有了丝丝的暖意,潜意识中感觉这暖还是太过薄浅,如若有足够的阳光炙热,我想,那暖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温暖。是久违的阳光的暖。
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的冬天,雪后天晴,母亲带着我们把院子的积雪,一点点搬挪到院子里那个梧桐树下。熠熠的阳光,越过光秃秃的枝头,扑棱棱滑落在湿漉的地面,只是一会功夫,在阳光炙烤中,袅袅热雾升腾,很快弥漫整个院子,薄似轻纱,柔如软雾。我和姐姐肩并肩靠墙坐着暖融融阳光下,阳光哗啦啦从头顶流淌至面颊,恬淡的时光里,我们聚精会神翻阅着缺了角的小说书。偶尔有几只古灵精怪的麻雀窜进院子,旁若无人的跳来跳去,寻觅食物。这时我和姐姐会想方设法引开母亲的注意力,其中一人偷偷地溜进厨房,从并不是有太多米的米桶里,抓出一些米粒撒在麻雀面前,然后目不转睛欣赏麻雀一枚枚啄起米粒的那一份悠然悠然的神态。突然觉得,它们啄起的不再是平淡的米粒,而是清纯的时光,是踽踽蹒跚的岁月,是一粒粒闪烁激情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光阴。若偶有被母亲发现,也不用担心母亲会责骂,母亲只是会故作生气,说你们中午都不要吃饭了,省下粮食喂麻雀吧。我和姐姐嫣然一笑,知道母亲只是说说而已。
越来越喜欢回忆。那些沾染岁月沉香的过往,如片片舞蹈在光阴阡陌的雪花,晶莹绵柔。总是会不经意间,触摸到灵魂深处的那凸凹跳动的脉搏;总是有意无意捡拾起那遗失岁月浅滩的足迹,如获珍宝,拥于怀抱。总认为自己是一个足够安静释然的女子,总喜欢把自己置于喧嚣之外,总期盼每一个日子都是风情月意。红尘游走,终是难脱世俗杂念,努力说服自己去做一些修心养性的事。
闲暇时,我喜欢栽花养草,不到三平方的阳台成了我精神的栖息地。对于养花,我并不精通,也可以说是局外人。为此,我从不敢养那些品味高雅精贵的花草,生怕由于自己的疏忽和不经意,让她们死于非命,辜负了她们。曾记得,老公生病的那些日子,那些本是生长在阳台上生机勃勃的花草,因我的冷漠、忽视,一株株命丧黄泉。看着阳台上,一摞摞沾满泥土的花盆,抚摸着花盆里仅存有的枯叶残枝,潸然泪流。伤心难过许久的我,以至于以后的很长的日子里,我都不敢再养花弄草。内疚和心疼,白天黑夜的折磨着我柔软的心。直至搬进新居,心中仍然忐忑的我,才尝试着养几株平常不是娇贵的花草。这几天天气渐渐地变冷,我想是该把那些委身阳台上的花草搬进室内的时候了。于是乎,我花掉所有空闲时间,把每一枚叶上的灰尘用湿布小心擦拭干净。其实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擦拭,却丝毫来不得半点粗心,稍不闪失,就会叶毁枝折。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这些花草一株株安然落座温暖的室内,整个房间便鲜活生动了,一片生机盎然。我想,数九寒天,若是你扶风踏雪归来,打**门的瞬间,这满舍的葱绿,裹着淡淡的叶香,兜头盖脸直扑过来,顷刻间,定让你的热血沸腾,那一份久违春天的温暖,便在心中苒苒升腾凝聚,那感觉,是不是恰似刚从冬的梦境走来……
当晨曦中的霜露还在诗人的丰富想象空间穿行,早起的鸟儿披在洁白的纱巾,敞开嘹亮的嗓门,叫醒懒散的太阳;当最后一抹霞光煮开繁星的睡意,袅袅炊烟在枝头扭动着小蛮腰;当静谧沉睡的树林在晨风中巅峰,裸奔的太阳用银针着装,追捕昨夜朗月下被风拐跑的枝头一枚瞭望的红叶,冬,就这样持主人公护照的悄然亮相。
行走于冬的旷野,天空愈发高远,蔚蓝,刚刚收割过田野,蛇形的突兀小道,以匍匐的形态爬行在蓝天下,夕阳在暮色怀抱甜甜的睡去。依窗临风,数着一个个走远的日子,那些遗落在指缝的时光,就会春暖花开。偶尔心血来潮,拉着学文科的儿子,讨教有关四季的话题。当眉飞色舞的儿子讲的口干舌燥,蓦然看到眯着眼睛的我,喉咙里发出有韵律的呼噜声,睡眼朦胧的我在儿子一句“妈妈,我真是无语!”顿醒,假装一脸无辜的样子,偷笑看着儿子摇头无奈的叹息。
一夜寒风,厚厚的落叶像一床暖暖的棉被,层层叠叠覆盖了绿化带褐色中仅存的几滴绿光。每次路过,忍不住驻足,低首。思绪也被这红、黄掺杂星点深绿的落叶硬生生揪回时光的老宅。光阴流年里,夜来风骤,枝头的瑟瑟发抖的叶在凛冽的的寒风狠狠的抽打下,纷纷逃离不再温暖的枝干,晨曦微露中,我就抱紧冷冰冰的身体,跟随母亲一路颤抖抖的去河岸的柳林扫落叶。虽然,我们来到够早,但远远就听到树林里传出悉悉索索的扫把声,晨雾里那些并不清晰的人影子,朦胧中跳东窜西。看着眼前的叶,我想比起那时的叶,这叶是幸运和幸福的。它们不仅仅幸免灶下化为灰烬的险境,还可以心安理得的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平静安然依偎着相守一世的爱人的身边,与时光一起慢慢老去。就算化为泥土,那条条蘸着岁月风霜的经络,那缕缕游走在时光陌上的魂魄,依然以葱茏明媚的姿态在光阴岁月里蹁跹。
窗外,灰蒙蒙,雾茫茫,浓稠的雾霭如一堵柔软的屏障,阻隔我远望的目光。是要下雪了吗?一定是!要不了多久,那漫天飞舞的白精灵,就会把世界涂抹一片洁白、晶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