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词成就

发布时间: 2025-08-31 12:15:04

李白的诗词成就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拓展阅读

1、 西施是哪里人

西施/咏苎萝山


唐代: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译文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西施扬起娥眉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注释


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红色。


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苎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蠡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鉴赏


的《咏苎萝山》,带领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若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首之约。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被耽搁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击垮夫差。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怀念。

2、《寄淮南友人》鉴赏:鉴赏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译文


都市里的那个红颜知己为我而悲伤,我正青春年少,游谒四海,栖息在芳洲。


等不到金门的诏书,空持宝剑海内周游。


海上的乌云迷失了驿道,江上明月也落下故乡的高楼。


如今又来淮南作客,因为遇到幽静高洁的桂树而淹留。


注释


红颜:年轻人红润的脸色。杜甫:“红颜面花映肉。”


春岁:指天宝七年春,与毫子游历八公山。


金门诏:金门,汉宫门。这里指代朝廷。金门诏,即皇帝诏书。



这首五言律《寄淮南友人》可视为《毫子歌》的姊妹篇。在八公山中寻仙不遇,但在淮南盘游的日子,却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他对友人说,他有幸做了一回淮南客人,并饱览了八公山胜景仙迹,对满山桂花飘香尤为叹赏,因以盘桓日久而忘归。


在这首中,透出了自淮南返回梁宋故国、重新开始书剑飘零的生涯的抑郁心情。首句“红颜怨归国,春岁歇芳洲”,是个倒装句,说他春天去淮畔芳洲游憩归来后,自己才感到一种失落与隐怨。何以如此?“不得金门诏,空持宝剑游”。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人虽向往自由自在的山川游历,却并未断绝仕途之念的矛盾心态:他热烈地追求自由与超脱,同时又希望重新得到大唐天子的重用。他仿佛对友人说,我又开始云游天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即为这次游踪的记录与传照,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整齐美观,音律和谐。的末尾又回到春天作客淮上的乐事上来,一个“忽”字,很传神地反映了人行踪飘零的羁旅生涯。一个因字,表现人本放浪不羁,却因八公山中生机勃发的满眼桂树而难以自已的浪漫情怀。

3、铁杵磨针的

1、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如剪草,剧孟同游遨。——《马篇》

2、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春日醉起言志》

3、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4、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九日》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金陵酒肆留别》

8、置酒望云,商飙起寒梧。——《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9、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

10、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11、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

12、笑尽一杯酒,*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结客少年场行》

13、地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4、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相和歌辞·短歌行》

15、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6、且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17、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山人劝酒》

1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其一》

1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行》

4、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译文


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枝绿。


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注释


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秦桑:秦地的桑树。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君:指征夫。怀归:想家。


妾:古代妇女自称。此处为思妇自指。


罗帏:丝织的帘帐。


赏析


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篇,《春思》是其中之一。中国古典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此《春思》中的“春”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此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中的兴句一般是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平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自然,不着痕迹。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的妙境。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三四两句直承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着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元代萧士赟对此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咏之之间的微妙的关系。中看似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旧时俗话说:“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这首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不移。的最后两句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着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的这首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的诗词成就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61468.html

热门阅读

  1. 《画风》的教学反思范文
  2. 沁园春长沙阅读答案
  3. 读《将进酒》有感高中生作文
  4. 201年清明节短信问候语
  5. 换位思考国旗下演讲稿范文
  6. 童年是什么的排比句造句
  7. 201年鸡年企业拜年祝福语
  8. 在同学会上的发言稿
  9. 描写同学友谊的句子
  10. 我是一名塔吊操作手诗歌
  11. 2015年愚人节英语手抄报资料内容
  12. 《周处》 第二课时的教案
  13. “三联三领”强作风心得体会
  14. 大三的你是否和我一样迷茫杂文随笔
  15. 元宵依旧的作文
  16. 爸爸的眼睛的作文600字
  17. 2016重阳节祝福语
  18. 农村信用社稽察部经理竞职演讲稿
  19. 记忆深处的一抹金黄美文
  20. 三字经动画故事
  21. 2018年白露节气的祝福语
  22. 2016五四青年节短信最新
  23. 诊所对联摘抄
  24. 开学第一课手抄报素材
  25. 表达怀念家乡的诗句
  26. 蓝格伞爱情诗歌
  27. 《三只松鼠》中班分享阅读教案
  28. 201年鸡年除夕团圆祝福语
  29. 关于公平的议论文典型论据
  30. 以守望无声的誓言为话题的作文1200字
  31. 《肚子里的家》语言教案
  32. 用金碧辉煌如何造句
  33. 中学校友会会员入会申请登记通知
  34. 2015观看最美教师心得体会
  35. 《木棉流年》的读后感
  36. 201年给老师的简短拜年祝福语
  37. 时势要如何造句
  38. 2016年精选冬至祝福语
  39. 母亲60大寿贺词
  40. 最新卫生院的工作总结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