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行》古诗

发布时间: 2025-08-16 12:28:18

《 琵琶行》古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拓展阅读

1、钱塘湖春翻译

【**--故事】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边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从孤山寺的北边到贾亭的西边,湖边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边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注释

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边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边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边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云脚:接近地边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浅绿色的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3.阴: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1000米。

2、梅尧臣《鲁山山原文意思赏析

朝代:宋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见炊烟,我心中不禁疑问,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注释

⑴鲁山: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境。

⑵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qie):心满意足。

⑶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⑷幽径:小路。

⑸熊升树: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⑹何许:何处,哪里。

⑺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这首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人在鲁山中旅。山路上没有其他人,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仿佛从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告诉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情景。

山路崎呕,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意。此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山”所感。首联只点“山”而“”在其中。

颔联进一步写“山”。“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而曰“独”,正合了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着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

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枯木形,人禽两自在!······”梅尧臣从林外“幽径”看林中,见“熊升树”、“鹿饮溪”,那正是苏轼所说的“无人态”,因而就显得“自在”。熊“自在”,鹿“自在”,看“熊升树”、“鹿饮溪”的人也“自在”。

欧阳修《六一话》云:“圣俞尝语余曰:‘家虽主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此联就可以说是“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而且还“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熊升树”、“鹿饮溪”而未受到任何惊扰,见得除“幽径”的“独”者而外,四野无人,一片幽寂;而“独”者看了。“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也见于言外。从章法上看,这一联不仅紧承上句的“幽”、“独”而来,而且对首句“适与野情惬”作了更充分的表现。

以“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收尾,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写“山”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3、山杜牧译文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

歌通过作者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作者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朝杰出的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4、关于大学校园的句关于小学四年级春天的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所包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关于小学四年级春天的,我们来看看。

1.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汉 乐府作《长歌

2.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 晋 乐府作《盂珠》

3.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南朝宋 谢灵运作《登池上楼》

4.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 杜审言作《春日京中有怀》

5.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杜审言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

7.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 唐 孟浩然作《春中喜王九相寻》

8.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 唐 盂浩然作《春中喜王九相寻》

9.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作《早春寄**》

10.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 唐 李白作《宫中乐词八首》

11.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 唐 李白作《落日忆山中》

12.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 唐 李白作《送祁昂滴巴中》

13.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 唐 李白作《风》

14.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作《金门答苏秀才》

15.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 唐 刘昚虚作《阙题》

16.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作《积雪为小山》

17.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 唐 刘昚虚作《阙题》

18.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作《春即兴》

19.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 唐 杜甫作《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0.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 唐 杜甫作《腊日》

21.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 唐 杜甫作《远怀舍弟颖观等》

22.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 唐 杜甫作《清明二首》

23.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 杜甫作《绝句漫兴九首》

24.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 钱起作《春郊》

25.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 唐 戴叔伦作《苏溪亭》

26. 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唐 杨巨源作《城东早春》

27.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唐 张籍作《春别曲》

28.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 唐 李山甫作《寒食二首》

29.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作《春雪》

30.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1. 唐 韩愈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2.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唐 韩愈作《晚春》

33.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 唐 韩愈作《感春五首》

34.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杜牧作《怅

35.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 唐 王涯作《春游曲》

36.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 唐 李商隐作《无题四首》

37.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 唐 史青作《应诏赋得除夜》

38.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 唐 丘为作《题农父庐舍》

39.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作《晦日呈诸判官》

40.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作《喜张沨及第》

41.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 唐·东方虬作《春雪》

42. 马踏春泥半是花 。 唐·窦巩作《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3.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 唐·窦巩作《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4.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 唐·刘方平作《代春怨》

45.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唐·刘方平作《夜月》

46.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 唐·令狐楚作《春游曲三首》

47.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 唐·储光羲作《答王十三维》

48.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 唐·李嘉佑作《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49.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苏轼作《春宵》

50.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作《春雪》

点击查看更多《 琵琶行》古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5475.html

热门阅读

  1. 科室医德医风自查报告
  2. 201年新一周开始祝福语
  3. 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标语
  4. 四十八岁随想录与牙齿磕绊的人生散文
  5. 秋季开学第一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6.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注释
  7. 格林童话故事第:蓝灯The blue light
  8. 历史哲理故事
  9. 小鸭过桥教案
  10. 2016猴年辞旧迎新祝福语
  11. 会计年终总结范文
  12. 经典励志的小故事
  13. 学校运动会的拉拉队口号有哪些
  14. 201年立夏时节祝福短信
  15. 你是否竭尽全力了美文
  16. 电力系统经营部部长竞聘演讲稿
  17. 关于感叹时光的优美句子
  18. 教师述职报告范文800字
  19. 《那只松鼠》的教学设计范文
  20. 《植物如何“看见”世界》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21. 电大学习的自我鉴定
  22. 合作意向协议书模板
  23. 临时占地补偿合同模板
  24. 汝南县人民法院实习报告
  25. 公司五一劳动节的放假通知
  26. 推荐关于对朋友的结婚祝福语
  27. 作文春节趣事100字
  28. 2015年元宵节祝福贺词
  29. 六年级优秀手抄报
  30. 立冬节气的句子
  31. 每天正能量的励志语录
  32. 建军节九十周年演讲稿
  33. 国庆升旗主持稿范文
  34. 关于过小年的古诗
  35. 格林童话《四个聪明的兄弟》
  36. 201年鸡年公司元旦跨年祝福语大全
  37. 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38. 《快活的小河》教学反思范文
  39. 面试自我介绍内容
  40. 用英文自我介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