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优秀手抄报
一、猜谜语
取暖费 (中药名) 一一 谜底:款冬花
活像水中烂木头,一双小眼狠狠瞅,龇牙咧嘴拖长尾,人畜怕它躲着走。 (打一动物) 一一 谜底:鳄鱼
绿林军 (打一成语) 一一 谜底:草木皆兵
在吃什么东西之前不用洗? 一一 答:冰棍
手和脚谁最受招人喜欢呢? 一一 答:手
吃尽苦头三十日 (打一字) 一一 谜底:胡
横看像把尺,竖看像根棒。年龄他最小,大哥他来当。 (打一数字) 一一 谜底:1
老王每天都要刮很多遍脸,可脸上还是有胡子为什么? 一一 答:他是在替别人刮脸
二、好句摘抄
1、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2、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3、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4、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5、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6、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7、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8、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9、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10、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三、古诗欣赏
1、《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据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来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就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对母亲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后来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的官。这是一个管理藏书的官职,因为这个缘故,老子知识渊博,在当时名声很大。孔子年轻时曾经专门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周朝的礼仪。
老子写过一本只有五千字的书,名字是《道德经》。书中讲了很多能启发人的道理。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双臂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芽开始长成的;很多层的高台,是从第一筐泥土开始垒起来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才能走完的。在这里,老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变化的。
后人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成语,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的。
尾大不掉
春秋时期,楚灵王把军隊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公子弃疾。公子弃疾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的军功。为了表彰弃疾建立的功勋,楚灵王把蔡国的大部分土地赐给他,并且封他为蔡公。但是过了不久,楚灵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无宇请进宫来请教。 楚灵王问申无宇说:“我把弃疾封为蔡公,你怎么看?”申无宇说:“国君是不应当把亲近的人封在外面的,因为日子一久,他的力量大大发展,就会威胁国家。俗话说:树枝大了一定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动,这个道理,您一定是知道的。(原文是:‘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申无宇走后,灵王又仔细地想了一下。他认为公子弃疾是自己最宠信的弟弟,一向很忠顺;又屡次为国家建立了功勋,受到特殊的封赏,肯定不会背叛自己,因此,就没有接受申无宇的意见。没过几年,弃疾势力越来越大,果然起兵反叛了楚灵王,楚灵王没有办法,只好**了。公子弃疾当上了国君,这就是后来的楚平王。
后来,人们就总结出“尾大不掉”作为成语,用来比喻部下势力非常强大,不听从上级的调动和指挥。现在多用来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掉,摇动。
拓展阅读
1、1~3年级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锦集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 这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到外婆家去。外婆住在农村,现在正值农忙季节,金黄色的麦子一望无际。农民伯伯正在挥动手中的镰刀收割麦子,他们头顶烈日、面朝黄土,脸上的汗直流,他们也顾不上擦汗。他们把收下的麦子用绳子捆起来再用扁担挑到麦场上,沉重的麦子把他们的腰都压弯了。
走路时,扁担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麦子到了麦场上,还要用脱粒机把麦粒**来,然后再晒干才能进入粮仓。 看到农民伯伯收粮食的过程,我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同学们,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我们可要爱惜粮食。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爱惜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2、1~3年级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锦集
1. 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2. 不用方便筷,植树造绿荫。
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5. 吃饭不忘农人苦,穿衣不忘工人忙。
6. 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7.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8. 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9. 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10. 饱食终日,粒粒可馨。
11. 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12. 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
13. 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14.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5. 纪念世界粮食日,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16. 世界是我们的",粮食是世界的!
17. 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18. 吃饭要知牛马善,着丝应记养蚕人。
19. 十匙合成一碗饭。
20. 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3、1~3年级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锦集
1国情现状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我国人口己超过13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在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减少粮食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
2浪费可耻
浪费粮食,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而且,在长征途中,有许多**先烈因饥寒交迫而死,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要不然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先烈呢?
3意义
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请大家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4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4、1~3年级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锦集
粮食是宝贵的,要珍惜粮食。这句话谁都会说,但在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却很多:你扔一个包子,他剩点饭菜,或者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就对爸爸妈妈说我不吃。还有的人为了一时的面子,点了很多的菜。有人曾经统计过,我们一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两亿中国人吃的了。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仅要问,我们的粮食真的很多了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不断减少,粮食生产的形势并不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的责任,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变好了,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
同学们,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其实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菜剩饭,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摆阔气。同学们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3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