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原文及翻译注释

发布时间: 2025-07-19 14:42:31

虞美人原文及翻译注释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

舞腰歌板闲时按,一任旁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

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了:了结,完结。

⑶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⑷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⑸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⑹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2-3]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这是一首抒情小调,通过词中男主人公与自己钟情的、以歌舞卖笑为生计的风尘女子短暂别离时的谆谆嘱语,抒发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上片写灯下告别留连不舍的情景,直截了当。首句“灯前欲去仍留恋”可谓明白如话、开门见山,突出两情相依的“恋”字。接下来“肠断朱扉远”是直写主体的感受:与情人分手令人肠断,身后那熟悉的红色门扉越来越远。下面则是对客体的叮咛抚慰、柔情似水“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千万不要为了我终日以泪洗面,待到蔷薇凋谢的暮春时分,我就会回到你的身边来。“红雨”,指从美人面庞上流下的沾着胭脂红色的泪水。真是情意缠绵,屈曲宛转,令人心醉。

下片虽然仍是抒写多情的男子对恋人的叮咛,但却与前不同,这里充满着理智的体贴和无可奈何的大度;使人感到在炽烈而深沉的爱恋中,浸透着隐隐的忧伤。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性格。“舞腰歌板闲时按,一任傍人看”两句中,“舞腰”,实指舞时姿态,因跳舞多靠腰身的摆动;“歌板”,又叫檀板或拍板,是歌女用以敲打出节奏以伴歌喉的乐器。这两句是叮咛自己的情人:闲暇时你旧歌舞迎客如旧,任凭公子王孙们来欣赏光顾。人们常说爱情这东西是自私的,任何一个正常的男子都不会让自己爱恋的人再去取悦他人。何况这个男主人公是这样地情有独钟;也正是因为他深爱自己的恋人,才越是体贴入微考虑到她的地位、职业,他主动解除恋人的顾虑,叮咛她不要荒废技艺,须坚信只要两情相依,何惧暂时的别离和外界的诱惑。这里体现了最大的气度、最大的放心。但一切都不是*的,尤其是人的感情常常是错综复杂的,就在这最大的放心之中,也幽幽地流露出一丝不放心。全词便在“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这两个比喻句中结束,把忧伤、担心之情尽数流泻出来:应该看到镶金的炉膛里留下的旧日烧剩的残煤,弃置一旁再也无人拨弄;千万不要使我们之间的恩情像炉中木炭,燃时容易,燃过之后就成了一堆冰凉的轻灰。下片中的叮咛之语、担心之词,句句都切合人物的身份,青楼女伎的职业就是迎宾送客、为人表演歌舞技艺;当然其中颇多见利忘情的薄幸之人。痴情的男主人公尽管十分自信爱情不会变色,但是在这依依难舍之际,也不禁焦虑不安、忧心如焚。

此词深切、细腻、生动、明快。能从生活细节中抓住人物的心态,善于运用比喻,含蓄地反映出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感情。

拓展阅读

1、张岱《湖心亭看雪》鉴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客此。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俱:都。

绝:消失。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

余:第一称代词,我 。

独:独自。

拏(ná):同“桡”,牵引。撑(船)。一作“挐”。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谓之雾凇。

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惟:只有。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而已:罢了。

焉得更有此: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焉得,哪能。更,还。

拉:邀请。

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大白:大酒杯。白;古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而:表承接,然后。

是:表判断。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莫:不要。

相公: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的敬称对士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为痴迷的意思。

2、王维《赠祖三咏》赏析

1、作品介绍:《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16首。本诗大约作于祖咏开元十三年进士登第前。

赠祖三咏(济州官舍作)

作者:唐·王维

萧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

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离居不可道。

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

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①祖三咏:祖咏,行三。《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俱谓咏开元十二年登第,唐姚合《极玄集》卷上则谓咏“开元十三年进士”。细玩诗意,本诗当作于咏登第前。济州:治所在今山东往平西南。王维自开元九年至十四年春官济州司仓参军。

②萧蛸:即喜蛛,蜘蛛的一种。虚牖:窗户。

③前除:台阶之前。

④阒[qù] :寂静。

⑤汝颖:汝,汝水;颖,颖水,即今颖河。咏曾客居汝坟,有《汝坟别业》。汝、颖二水相邻,汝水在颖水之南,咏居汝水之北、颖水之南,故既可谓汝颖,亦可谓之汝坟。

⑥旧山:咏洛阳,“旧山”当指咏在洛阳的旧居。

⑦二十载:《唐才子传》卷一:“(祖咏)少与王维为吟侣。”“二十载”当是约举成数而言。

⑧展:适意。

⑨契阔:勤苦。

⑩讵:岂。

4、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5、繁体对照

贈祖三詠(濟州官舍作)

作者:唐·王維

蕭蛸挂虛牖,蟋蟀鳴前除。

歲晏涼風至,君子複何如。

高館阒無,離居不可道。

閑門寂已閉,落日照秋草。

雖有近音信,千裏阻河關。

中複客汝颍,去年歸舊山。

結交二十載,不得壹日展。

貧病子既深,契闊余不湣。

3、观沧海带拼音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自己宽广*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宋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读其诗如见其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形象,更表达了诗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登高远眺,举目所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的目光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的情怀。通过诗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加的。乐府诗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苏轼《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之情也哉物有以尽之矣。彼游於物之内,而不游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鬭,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庐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以使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魄力的景观。吃酒槽,喝薄酒,都可以使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依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

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欢喜,而灾祸即使悲伤,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得东西确是有限的。如果好和丑恶地分辨在胸中纠缠,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不要幸福,难道是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呀!他们这些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已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前面,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象在缝隙中看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好和丑恶的争辩,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非常悲哀吗!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积木造的屋舍里;理杭州湖光色的景,来到桑麻丛生的地荒野。刚到之时,逢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庞体丰头发白得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极喜欢这里风俗的纯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俄花园菜园,打扫嘎宁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县的树林,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

我在园子的西北,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修整,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西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观,有时似乎很近,有时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西旧式卢山,秦卢教旧式在那里隐逸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的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滩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普韩信德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隐;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跟随着我的。我们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糯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太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意,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阿!

点击查看更多虞美人原文及翻译注释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33968.html

热门阅读

  1. 遮天蔽日如何造句
  2. 国际儿童节祝福语精选
  3. 少年发明家评选颁奖会上的发言稿
  4. 幼师自我鉴定范文1550字
  5. 2019新的一年说说
  6. 李煜《虞美人》原文赏析
  7. 孤独之旅读后感范文1200字
  8. 搞笑的小年祝福语
  9. 第五册教学设计
  10. 小学学期美术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11.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与《沁园春·长沙》的阅读答案以
  12. 长征故事我来讲演讲稿
  13. 经典童话故事《丑小鸭》
  14. 电子产品订购合同模板
  15. 妇女节感恩回报发言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