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砂密生活随笔
时珍说,缩砂密出产地在西戎、波斯诸国,多从安东道来。
安东道是一条古道,古时在辽国那边。
为啥叫缩砂密呢?时珍也不知道。他说,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或许取这个意思吧。
古人真是学问好,取个*名字都充满了神秘的意蕴。哪像我们村的人,给孩子取名随意之极,生个丫头都叫个花儿算了,兰花菊花梅花梨花莲花,要多俗气有多俗气,俗气得叫人想想都生气。你就不能好点儿找个名字吗。倘若我都是八十岁老婆婆了,人家還喊我刘花花,多寒碜。可是,我们村那个八十岁的老婆婆说,知足吧,我连个名字都没有,户口本上就是个张氏。真可怜。
缩砂密的苗很像廉姜,籽长得像白豆蔻,籽实的皮紧厚而皱皱巴巴,黄色里渗出赤色。药用的话,用的是成熟果实,八月采之晾干。
后来有医家在岭南山泽间发现了缩砂密。苗茎似高良姜,高三四尺,叶子青绿青绿,稍厚,长八九寸,宽半寸多一点。本草的原文是这样的:三四月开花在根下,五六月成实,五七十枚攒作一穗,状似益智,稍圆,皮紧厚而皱巴,有粟纹,外有细刺,黄赤色。皮间细子一团,八隔,可四十余粒,如大黍米,外微黑色,内白而香,似白豆蔻仁。七八月采之。仁辛香可调食味,及蜜煎糖缠用。
读了几遍,可把人费劲的。古文底子好的人慢慢读,像我这么不学无术的人,一读本草就忏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伤心得简直提不成,连眼泪都要悔下来了。
一纸的草木们,允许我的痴迷无知。我自癫狂乱读,君且随意生长。
生长的缩砂密我无缘见到,但药材里的缩砂密简直是炒面捏的熟人,一天抓几遍也有的。缩砂密长得很难看,表面疙里疙瘩,棕褐色,顶端还连着果梗。果壳薄,种子纠结成一团,三钝棱,中间有一层白色膈膜,把种子团分成几瓣,每瓣集簇着几十粒。种子不是圆的不是扁的不是方的不是三角的,就是随便挤挤巴巴挤出来的闲散样子。
缩砂密也是常用药材,主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腹中虚痛下气。用途比较广泛,是养胃益肾的首选药材。
灯下读本草,读得走火入魔,和花草缠绵得几乎走不出来,书一动,满纸的草木婆娑,连沙沙沙的声音都听得见。都说情不动,不生婆娑。大概情也动,心也动了罢。爱着这味,恨着那味,一味一味从文字里嚼出来苦涩甘的各种味道。读着不喜欢的,有毒的,还要暗地里责骂几句,只觉得它们在山野里群魔乱舞,胡乱生长,辜负了一天一的好时光。遇见喜欢的,则恨不能从书纸上抠出来供养在清水里,很是谄媚。
在草木江湖里飘摇的时候,某天读到美国女诗人的诗句:一朵玫瑰不是美,不是世界之奥秘,一朵玫瑰就是一朵玫瑰。合书,猛然惊醒。草木就是草木,它的化骨绵掌也罢,煞气三尺也罢,它暗含的天地玄机也罢,都是方士医家留给后人的话头。而它们本身,就是草木,无爱亦无恨,只在山野幽幽生长,吸纳天地之雨露灵气。
拓展阅读
1、人静而后安生活随笔
人静而后安,说起简单,做起很难。生活的焦躁很难抚平伤痛的刺激,只能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了。
给自己一个清静的世界,安然地抱住自己,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更是千载难逢的人生醒悟。
静能生慧,唯有安静的生活,才能陶冶淡然的情操,生活不需要浮躁,浮躁永无宁日。任何时候,宣泄的生活让自己更加的鲁莽与冲动,绝不可能安然地随静而安。没有静的生活就无法安好,心神不宁的日子也就会更加地困惑与迷茫,那样的生活只能浮躁与苦闷。
泡杯茶,学会静下心来沉思,安然地把心灵沉下来,鸟语花香的意境也是闹中有静的淡然。静使人思维敏捷,静使人安魂守神,静使人沉淀自己,静使人梳理纷繁的思绪,在闹中能静下心来确实是一种愉悦的享受。生活需要静谧的安稳,守候了静谧,才能守望住静后的安宁。
环境再喧闹,自己要沉得住气,能够静下来是一种难得的机遇。若一味地漂浮在空气当中,永远没有着落,很难看清真实的自己,糊涂的生活也许使自己心情很沉重、很郁闷,久久地徘徊在苦思冥想之中,永远走不出困扰自己的境地,像一团乱麻一样缠绕着心境,就是再清静的生活,都不可能安然的面对。毕竟浮躁的阴影盘踞在心里,挥之不去,又怎能有安宁的日子过活呢?
放下那些久违的郁闷与不安,其实生活也就变得那么的风平浪静了。不必要纠缠自己的心灵,淡漠地给自己心灵一片安宁的天地,越简单越好,快乐每一天,也许正是生活的快乐模样。
淡然一些,天空依然辽阔、海水依然湛蓝、山峦依然俊秀、河水依然奔流不息,树木依然葱绿,梦想依旧揣在怀里。生活不需要跌宕起伏,平平淡淡不见得就没有幸福,安安稳稳不见得就遇不见阳光。生活的静需要自己去发现,唯有自己发现了生活中的静,一切恩怨兴许会化为泡影,荡然无存。这是静所带来的人生姿态,也是人生的安然生活方式,被幸福包围的每时每刻,唯有静能让自己活得舒坦,舒坦的背后正是人静而后安的快乐时光。
善待自己,用一种积极地姿态对待生活,会发现放眼世界的人生精彩会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其实静无处不在,静教会自己淡然,静教会自己放弃过往,静教会自己变得沉稳,静教会自己认知世界的坎坷,人永远离不开现实生活得静,静止的人生永远不可能有出路,唯有在闹中懂得静的存在,安然与快乐才给了静的美好与眷恋。
热爱生活,在闹中静下心来,安心地过好每一天,其实生活就是这么的简单随和。
仰望静谧的星空,还是人静而后安为之。
2、给我点自由让我沉睡生活随笔
我是个自由懒散的人,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我喜欢安静熟悉的环境,虽然觉得乏味;我喜欢懒散自由的工作,虽然还有梦想;喜欢从从容容的日子,虽然也有失落。也就是说,我是个彻头彻尾、安于现状的庸人。
生活中其实只有两类人:智者和庸人。前者为了理想苦苦奋斗,后者随波逐流,安于现状。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把前者叫愚人,把后者叫智者。我既不是人们所说的愚者,因为我并未和现实格格不入,但我更不是智者,因为我不能在生活的旋涡里游刃有余。我是第三类人,边缘人,处在睡与醒之间,处在明与暗的交接点,处在梦与现实的边缘线。
我游弋其中,浮浮沉沉,明明灭灭,你总是在身后努力的推我,想让我浮出水面,想让我明媚耀眼。我无数次悲观的想:天空和大地的距离有多遥远,我的梦想和现实就有多远,我也曾努力的寻找它们的契合点,我走过山山水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很无奈的发现,这是永远不能实现的谎言。可是你却乐观的认为:梦有多远,心就有多远。你努力的身影让我无端的想起弗里西斯的悲剧,他一生都在推石头,神在惩罚他的错误,我就是你那块永远也推不上山顶的石头,而你为何自我惩罚,用一生来推我?
你悲壮的身影在我的天空透下沉重的阴影;你热切的期望,更让我疲惫的脚步难移;你无奈的叹息如磐石压着我沉重的心灵。我只是想告诉你:我的归宿在山脚,而不是山顶!
你无须诧异,也别惊叹,山顶定然有我的渴望,我的梦想,我也向往旭日从我的身边升起,朝霞从我的面额佛过,我也渴望让雾霭亲吻,让明月亲佛,你的梦想其实也是我的梦想——站在高山之颠,一览众山小。可是在我努力攀登时,雷霆万钧的雷来了,我惊惧;横扫千军的雨来了,我恐慌;我攀登的速度竟然是蜗牛般的。我挥洒满头的汗水时,有鹰的影子从我的头顶掠过,它闪电的速度捎走了我对天堂的追逐!
我只是触角柔弱的小蜗牛,背不起那沉重坚硬的壳;我只是长着翅膀却不能飞翔的小鸡,江南的草长莺飞,碧草茵茵的草地才是我的栖息地。
放过我吧,我愿躺在山底的小河里,听风歌唱,与水嬉戏!亲爱的,对不起,我很累,我只想沉沉的安睡!
3、阿布扎比生活随笔
第一次听到阿布扎比这个地方是在动画片中,知道这是加菲猫动不动就要把毛毛寄去的地方。这是阿联酋最大的酋长国,以游客的视角来看,阿布扎比在迪拜的光环之下稍显逊色,但作为首都,这里是整个阿联酋的*中心。如果迪拜代表了这个海湾国家的经济,沙迦则是文化中心,这里就是整个阿联酋的工业命脉所在。本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石油出自这里。不止如此,这里还有称得上是世界最华丽清真寺的谢赫扎伊德清真寺。今天,就去见识一番吧!
汽车渐渐驶出了迪拜市区,高楼大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民居和茫茫沙漠。天气一如既往地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城际公路整洁而宽阔,双向十二车道之外还有四条停车带,基础设施规格之高令人叹服。路上偶尔会有各种名贵跑车从旁驶过——天方秘境的奢华无处不在。
意识到在逐渐接近阿布扎比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路旁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炼油厂,红白相间的大烟囱比比皆是,加之与其配套的电厂,如此之大的重工业规模,是来此地之前想象不到的,工业重镇的名号实至名归。
而在公路的尽头已经看到了谢赫扎伊德清真寺巨大的穹顶和高耸的塔楼。愈行愈近,亦愈有壮丽之感。通体洁白的大理石在阳光下更觉神圣。清真寺是为纪念已故的阿联酋第一任总统——谢赫扎伊德而修建的,其灵柩亦存放于此,但不允许参观祭拜。走上洁白的石阶,即便你不是*,也会打心底生出对*力量的敬畏。从这里开始,如果女性想要继续游览,那不管是否是*,都要用黑袍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才能进入。不管你金发碧眼还是黑眼黑发,必须遵从此规定,无一例外。而对于男性,则没有特别的要求——阿拉伯世界的男女有别令人唏嘘。
穿过巨大的水池与宽敞的广场,便到了寺庙正堂。脱鞋进入,首先吸引眼球的便是那世界最大吊灯。通过灯光的照耀和灯罩上彩色玻璃的装饰,整个大厅被映得绚丽无比。再低头观察,这世上最大的地毯也是亮点之一,由1200名伊朗女工历时两年纯手工制成,竟有47吨之重。大厅里有数个花朵状的时钟,中间花心部分用公历与回历来标明当天日期,每一片花瓣上则显示当天五次祷告的精确时间。自然,寺内虔诚信徒们祷告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最令人惊叹的是那寺内的祷告墙。它正对麦加方向,上面的*部分用金色的阿拉伯文雕刻着真主安拉的字样,而在周围则是九十九个先知的姓名,亦是金光闪闪。墙壁上的凹孔用作反射声音之用,以便使身后的信徒们可以听到先知祷告的声音。整个寺庙设计精巧,无论从美学还是工程角度,都可谓精妙至极。由于正值周五的礼拜日,且祈祷时间已近,我们被礼貌的工作人员请出。出寺抬头仰望,竟有直升机盘旋巡逻作安保之用,亦令我惊叹不已。即将离开时,因为已是黄昏时候,整个清真寺笼罩在夕阳下呈现剪影,却更显得庄严肃穆。
阿布扎比,与迪拜有着相同的奢华,但少了几分开放都市的喧嚣与自由,多的是真正伊斯兰的严肃与庄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2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