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出重围诗歌
一把镂空的紫色酒壶
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
我在江湖中游走,要写一部春秋
持一把剑,青缸剑,携一把枪,亮银枪
冲阵前温习一下套路,那个一千多年前的前辈
已将在长坂坡的奋勇杀敌的套数,悉数传授
我已不是我,我不想救阿斗,我要救大众
第一次掠阵就被人潮相拥裹走
那些昨日还在牛市里欢天喜地的耕田
今日兵败如山倒被大熊小熊追**滚尿流
回头想看看那是巫术还是天数
燕人张翼德的如雷贯耳无可奈何
枪与剑,我愧对我的赵氏英雄
前面的天际飘着玫瑰画的雨露
妩媚和温柔的枷锁套在房奴的*
不断加高的RMB的城墙似铁水浇筑
我在城边叫喊,放出那些青春年华
一阵GDP金块飞来,亮闪闪光彩夺目
我拍马提枪左冲右突只有抱头隐遁
马以疲惫我已失落,我救不了大众
前面好似八卦的迷宫,曲曲折折
雾霾裹挟着被创造的因子跳着艳舞
地下还埋着伺机而出的黑色魍魉魑魅
我的枪与剑已被缥缈的风侵蚀
山清水秀的村庄蜕化露出狰狞的面孔
寻找飘着酒幌的人家安放失败的脚步
小二嗫嚅着将菜单排成战阵
农残、重金属、添加剂,、抗生素、地沟油,还有……
一个个虎视眈眈,手握兵器在餐桌上摄人魂魄
我大喊常山赵子龙在此,尔等休走
米粒变成利箭箭箭射向我的咽喉
我从梦中醒来,身边阳光依旧
哈喇子将胸前流成一条小河
左手的香烟飘飘袅袅
右手一双筷子仍然指向天空
我从梦中的战场而来
杀出重围,想想再有下一次梦的去路
拓展阅读
1、重阳节诗歌
九日黄楼
[宋] 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 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
[清] 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采桑子 九日
[清]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九日置酒
[宋]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
九日和韩魏公
[宋]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寄秦觏
[宋] 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次韵李节惟九日登南山
[宋] 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鸣钟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己酉岁九月九日
[魏晋] 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蜀中九日
[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唐] 赵彦昭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2、重阳节诗歌
1、
我忙碌在别人的故乡里
离家很远。那里
有我所有童年的回忆
无论酸甜,都酿自我的家乡
散发一些思乡的清香
在这里,繁华处萦绕重阳的。
是声声呼唤——
归来,归来
慢慢降落。一些淡淡的
思绪,像故乡的片片薄雪
轻轻覆盖住我的根部
2、
这样的黄昏
我的大片思维都被
回忆占有,独自一个人
路过我的童年
我恍然看见,我在他们中间
头颈上遍插菊花
撮土为香,演绎三国
遥望远方的城市,充满遐想
那是我后来
赖以存身的地方
3、
有一阵子,我似乎是睡了
睡在名利的欲望中
梦里到处是冷漠的人情
直到我醒来,把乡愁重新清洗
装满故乡的秋天。古朴的村庄上空
一张张亲人的脸
在我的面前荡漾慈祥
他们登高眺望
在心里呼唤我的乳名
4、
而我身处城市的嘈杂
拥挤在在名利中,蓦然回首
乡情越来越浓。重阳
我把故乡放在酒里
一口饮下烧灼的眩晕
然后回味
我这样接近重阳
接近我的故乡,把自己幻想成
一只南飞的大雁
在我的家园上空扑动
疲累的翅膀,寻找降落的
地方
3、重阳节诗歌
岁岁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养老保障,
医卡闪光。
娱乐欢畅,
长寿福享。
儿女孝敬,
共祝吉祥。
佳节喜庆,
万民欢腾。
重阳时节秋雨泣,丛山迷雾路遥遥。
浓云随风东南来,带你恩爱思意情。
初冬离别已十月,梦牵梦绕伴我眠。
多少挚爱多少悲,久别何时道重逢。
岚起幽壑迎旭光,金菊开放篱笆旁。
云鹊欢唱东山顶,白桦林中落叶黄。
晴空掠过回归雁,翘首高天神飞扬。
天涯故乡遥相望,今日把酒莫相忘。
登高望远秋色赏,
岁岁重阳胜春光,
西天红霞送落日,
朝阳蓬葧生东方。
亿万老人庆佳节,
欢歌笑语追梦想。
明日九九又重阳,
雪野山色入湖光。
深居不知秋日冷,
扑面犹觉风带霜。
中华大地的节日,
这一天,
我思念起年迈的母亲,
还有那已过世的父亲。
岁月的脚步,
如此的匆匆。
那过去的一幕,
如梦一般。
在我的脑海中,
轻轻的闪现。
天刚刚黎明,
父亲便手扛着鱼竿,
去河边钓鱼。
母亲把我们几个围在一起,
讲那重阳节的故事。
傍晚十分,
父亲唱着歌儿,
满载而归。
回首间,
那过去的一切,
是这般的刻骨铭心。
走在漂泊的路上,
转眼间,
又迎来了重阳节,
这时的我,
不由地留下了思念的眼泪。
漂泊的我,
不再迷茫。
岁月悠悠,
情意绵绵,
漂泊的我,
只想对母亲说一声,
母亲,您辛苦了!
华夏盛世喜气浓,
两个文明架彩虹。
每逢九九庆重阳,
亿万儿女心欢畅。
城乡**下基层,
慰问老人表情肠。
敬老院里留身影,
热烈谈心象儿郎。
步入山村进院庭,
留守老人乐相迎。
驻军前来献真情,
军医巡诊到家中。
少年帮助搞卫生,
演出节目醉心灵。
行业窗口把老敬,
优先关爱树新风。
午后的山村
格外静谧,温暖
透过屋顶的亮瓦
照进屋来
正好
落到了忙碌的
奶奶身上
屋外的小孙子
用一块镜子
把太阳光
也反射到了奶奶身上
边照边说
奶奶身上有两个太阳
孩子是无意的
奶奶也没意识到什么
突然
屋内的电话响了起来
小孙子连蹦带跳
跑进屋来
接通了电话
4、古代送别诗歌情感内容的概括分类
由于古时候交通不便,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要吟诗话别以表达情感,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部分学生, 对于送别诗情感的把握,往往停留于感性层面,只能抓住“伤感”“依依不舍”等常见的送别时的情感。 而人的情感是细腻而复杂的,送别时的情感更如此,我们不可将其简单化。 本文对送别诗歌情感内容作一个较为具体的概括分类,以便于学生能全面地掌握送别诗的情感类型。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白居易的 《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其中,“凄凄”一词形象地点 出了 送 别时 内 心的 凄 凉 、愁苦;“袅袅”一词描绘的萧瑟、黯淡之 秋景 更 增添 了 送别 时的 伤 感 ;“ 看 ”, 本来是很平常的动作 , 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 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是送别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情感。
2.体贴入微的宽慰
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在“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 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一剂良药。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 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青青”、“新” 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三四句是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 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送别明心志。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自己将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
5.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 ,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其中第三句,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 诗人代人设想,船停何处?投宿何方?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6.表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李白《赠汪伦》一诗的三四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如此之深,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第四句用“不及”一词,将水与情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7.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 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 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运用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的典故,诗人以此激励友人,希望他名扬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这一勉励,使全诗充满了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壮志。
8.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的最后两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人用笛声倾诉出彼此的离衷, 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思绪萦绕,随风远扬。 离笛声中,天色昏暗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 “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 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充分地表达出来。
结语
送别诗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在表达惜别留恋之情外往往还会寄托诗人的个人身世遭遇之感,表现诗人的性情品质,或凸现时代风貌等等。 在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时,我们一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切勿挂一漏万。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