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想知道答案的,一起来看小编怎么说吧。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人面兽心 无价之宝
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 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拔苗助长、惊弓之鸟、滥竽充数
愚公移山、买椟还珠 狐假虎威,爱屋及乌
打草惊蛇,破镜重圆,才高八斗,一毛不拔
迎刃而解,毛遂自荐,八仙过海,一鸣惊人
纵虎归山,世外桃源,项庄舞剑,下笔成章
天衣无缝,呆若木鸡,怒发冲冠,鱼目混珠
乐不思蜀,班门弄斧,走马观花,后来居上
狼狈为奸,半途而废,得意洋洋,望梅止渴
塞翁失马,掩耳盗铃,叶公好龙,凿壁借光
骄兵必败,磨杵成针,入木三分
呕心沥血,才高八斗,伯乐相马!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拓展阅读
1、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1、能等到2、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游戏: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课后反思:
2、童话故事有哪些:国王沙地童话故事
小木克在监牢里动脑筋;他知道,盗窃国王的东西是要处死刑的,可他又不肯把小手杖的秘密告诉国王,因为他害怕国王会没收他的手杖和拖鞋。他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可惜那双拖鞋现在不能帮他的忙,因为铁索把他紧紧系在墙上,尽管他费尽气力,也无法站在鞋跟上转圈,直到第二天向他宣告死刑,他才想到与其带着魔杖去死,还不如放弃魔杖求生。他就请人把他带到国王面前,说出了他的秘密。国王起先不相信,小木克请求当面试验,还请国王先免去他的死刑。国王答应了他,命令把一些金币埋在地里不让木克看见,然后让他拿着小手杖去找。他隔了不大一会儿功夫就找到了金币,因为小手杖清清楚楚在那块地上敲了三下。这时国王明白过来,是司库官欺骗了他。他按照东方的风俗赐给司库官一条丝带,让他自缢。他还对小木克说道:“我答应不杀死你,可我总觉得你不仅仅有魔杖的秘密,你要是不告诉我为什么能跑得这样快,你还得在监牢里继续待下去。”
小木克在钟楼里关了一夜觉得已经够苦的,不愿再坐牢,便告诉国王,他的本领全靠那双拖鞋,不过他没有告诉国王要在鞋跟上转三圈的秘密。国王就把拖鞋穿上,他要亲自试试,在花园里飞一样奔跑起来。他想停下来,可是怎样也停不下来。小木克为了对国王进行一次小小的报复,就看着他跑,一直跑到他精疲力竭,倒在地上。
国王清醒过来以后,对小木克让他这样不停地奔跑气忿极了,他说:“我已经答应饶你一命和给你自由,不过你必须在十二小时内离开我的国土,否则我叫人把你吊死。”他还派人把拖鞋和手杖送进自己的宝库收藏起来。
小木克又像从前一样身无分文,他走出城市,来到了乡下。他咒骂自己太愚蠢,做事太傻,没能在王宫里干一番事业。幸而那个国王的国土不算大,八小时以后他就到达了边境。他已经穿惯了那双拖鞋,现在没有了它,走起路来非常吃力。
他走出国境之后,就离开了大路,专找没有人迹的密林里钻,他厌恶所有的人,想在森林里一个人清静清静。他在密林里找到了一块地方,那儿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和一片柔软的草地,上面覆盖着大片大片无花果树的枝叶,他在那里躺下来,决心不再吃什么东西,只等候死神到来。他伤心地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等到一觉醒来,肚子里饿得难受,于是就改变了饿死的念头,四下张望着,想找一点东西充饥。
他睡在一棵树的底下,树上正挂着饱满而成熟的无花果。他就爬上去,摘了几颗吃下去,觉得味道非常鲜美。他走到小溪旁,想喝点水解解渴,可向水中一看,他是多么惊讶啊!原来他头上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一只又肥又长的鼻子。他连忙伸手去摸耳朵,发觉它有半尺来长。
他失声叫道:“难道就因为我像驴子一样葬送了自己的幸福,就该长这么一对驴子的耳朵吗?”他在树荫下徘徊了半天,后来肚子又饿起来,不得不再去采无花果充饥,因为树上没有什么别的果实可吃。他吃完第二顿无花果之后,准备把自己的耳朵用大头巾包起来,免得让人家耻笑,可就在这时他觉得自己的大耳朵没有了。他立刻跑到溪水旁去照照,果然,他那双耳朵又回复了原来的样子,那条难看的长鼻子也没有了。这时他才知道,第一棵无花果树上的果实使他长了长耳朵、长鼻子;第二棵树上的无花果使他又恢复了原状。他马上高兴起来,因为他觉得自己又交上了好运,掌握了使自己幸福的手段。他在第一棵树上采了很多无花果,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回到了他刚才离开的国土。他走过第一个小城市就买了一套衣服,把自己打扮得使人家认不出来了,这才再向国王居住的首都走去,不多一会儿他就到了。
那正是市场上缺少新鲜水果的季节,小木克走到王宫大门口坐下来,因为他早就知道,御厨房总管常在这里*珍奇的果品,让国王享用。木克坐下来不多一会功夫,就望见御厨房总管远远走来,他对宫门口许多商贩的货物一个个仔细看过来,最后目光落到木克的筐子上来。“啊!这样的无花果真是难得见到,”他说。“陛下一定喜欢。这一整筐你要多少钱?”小木克说了一个相当低的价钱,这笔交易很快就做成了。总管把筐子交给奴隶,便到别处去了。小木克立刻就躲开,因为他知道,一会儿宫里就会出怪事,要来找他算帐的。
国王对桌上的菜看非常满意,赞不绝口地夸奖厨房总管手艺高超,想得周到,端上来的都是些山珍海昧。总管知道国王最喜欢吃的还没有上桌,所以他总是春风满面地说:“还没有上最后一道菜呢,”“好的还在后面呢,”
公主们听了都很想知道,他究竟还有什么东西拿出来。等到他端上一盆鲜美的无花果时,整桌的人都不禁喊出声来。国王叫道:“真是熟透了,味道一定很好!”他对厨房总管说:“总管,你真是了不起,你应该得到特殊的恩宠!”国王一边说一边亲手把这些无花果分给桌上的人;他认为这些珍品一定要细细品尝。王子和公主一人分到两枚,贵妇人和王公大臣一人分到一枚,其余的国王放在自己面前,随后大家就兴高采烈地吃了起来。
突然间,公主阿玛查叫道:“我的天啊!父王,你的样子变得多么奇怪!”
大家都惊讶地望着国王,只见他头上有一双其大无比的耳朵挂下来,脸上也有一条长鼻子耷拉在下巴上面;他们再互相望望,也都惊慌起来,因为大家的头上都有了这样的装饰品。
我们可以想象,这下王宫里乱成了什么样子!他们立刻派人去把全城的医生找来。医生一批批来到,有的开药丸,有的开药水,可是耳朵和鼻子依然如故。有个医生给一个王子割去耳朵,可是那耳朵又长了出来。
小木克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过了两三天,他认为该是行动的时候了。他把卖掉无花果的钱买了一套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学者,还用一把山羊毛装成假胡须,使得人家完全认不出他来,他带着一满筐无花果走进王宫,自命是外国来的医师,前来治病。大家起先不相信他,后来小木克给一个王子吃了一只无花果,王子的耳朵和鼻子都恢复了原样,大家都抢着要这位外国医师治病。无花果很快就抢光吃光了。国王一看这情形,不声不响握着他的手,把他带进自己的卧室,打开一扇通向宝库的门,叫木克跟他进去。“这里都是我的宝贝,”国王说,“只要你能让我摆脱这副丑相,你要什么就拿什么吧。”这句话简直像是美妙的音乐一样飞进小木克的耳朵里。他一进宝库,就看到了拖鞋和手杖。可他还在房间里到处转悠,做出欣赏珍宝的样子;等到他走近那双拖鞋时,却突然把脚**去,拿起小手杖,拉掉假胡须。国王惊讶地看出那就是被自己撵走的木克。“你这昏君,”木克骂道,“对你忠实的仆人这样残酷,现在你就长着这副丑相,过一辈子吧,叫你天天想起我这小木克。”他说完话身子很快在鞋跟上转了三圈,还没等到国王喊人,小木克已经不知去向了。
从此小木克就住在本地过着安乐的日子,不过他总是一个人生活,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他经历了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一个很聪明的人。
3、童话故事有哪些:宝石的烦恼童话故事
埃格纳特修道士的弟子很多。一天,有一个弟子想:“趁我现在还不老的时候,何不奔走四方朝圣去呢?”
这个弟子有一个价值万贯的宝石,出门带在身上很不方便,担心路上会被人抢去。
可是宝石这样的东西让谁给保存呢?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不甚合适。
如果真被谁昧下来,那就别想再找回来了。
最后,这个弟子灵机一动做出了决定:把宝石放到师傅那里。
弟子马上来找埃格纳特修道士。师傅仔细听了弟子的话,然后说:“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的雕像前,如果你想把宝石交我保存的话,就也放在*雕像面前吧。”
弟子按照师傅的嘱咐,把宝石在*雕像前放好,就外出朝圣去了。几个月之后,朝圣回来,弟子直奔师傅住处,要求索回宝石。
埃格纳特修道士说:“你的宝石放在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取吧。”
可是*的雕像前根本不见宝石。
弟子气得浑身发抖,他指责师傅说:“我的宝石就是你偷走了,已经成为这样大名鼎鼎的修道士,还偷别人的东西,真不知羞耻!”
弟子的一番责骂,使得埃格纳特默不作声,陷入沉思。过了好长时间,师傅说,“老弟,别动这么大的肝火。我每天都在*雕像前打扫已经枯萎了的祭花,如果你找不到宝石,大概和祭花一起被我扫到河里冲走了。”
“这么说,我的宝石被河水冲走了?这不是真的,是骗人,是借口!”
弟子的愤怒越来越大:“就是你把宝石偷藏起来了!”
“不,老弟!你说错了,我要宝石做什么?”修道士回答说,“走吧,赶快到河边去找吧!”
修道士带着满面怒色的弟子来到河边,他面对奔腾的河水站立祈祷:“我的*!如果我是真正的好人的话,请把失去的宝石再还给我吧!”
修道士纵身跳进河里,钻到水底,捧起一捧沙子,游出水面,上岸来到望着河水发呆的弟子跟前。当他的手刚刚打开,一粒粒沙子,瞬时成了一颗颗闪亮的宝石。
“来吧,你在它们中间找一找哪是你的那块宝石。”埃格纳特把张开的手掌伸向弟子。
弟子眼看着一捧沙子变成了一捧宝石,真是又惊又喜。他很容易发现了自己的那块宝石。
弟子把自己的宝石一拿起,修道士把剩下的全部宝石抛进河里。
“唉呀呀!您这是在干什么呀?那么贵重的宝石全扔掉了?”弟子叫喊着跳下河,潜入水底,使尽全力,想把那些沉入水底的宝石捡回自己手中。
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么多的宝石到底冲到哪里去了。
弟子的全部努力都失败了,他丧气地从水里钻出来,回到岸上。埋怨师傅说:“如果您一定要把宝石扔掉的话,为何不给了我呢?”
“因为那些宝石不是属于你的。你丢的那块不是已经找到了吗,怎么还有怨言呢?”
“可是那么多宝石,您也可以留给自己嘛!”
“不,不,老弟!”埃格纳特一本正经地说,“像这样的东西,我一件也不想留,因为它使人失去对人的信任。就是因为宝石,你不相信自己的任何亲戚朋友,你倒是相信我,把宝石放到了我的身边,但是这种相信又是多么快地消失了。让你的宝石为你祝福吧!你把这些奇怪的石块认作宝石,而我把苦修善行、可信赖的诺言视为真正的宝石。我的宝石只能增加人们的互相信任,而不是减少。”
听完师傅的这一番肺腑之言,弟子当时就把自已的那块宝石也扔进河里。他俯在师傅的脚下,认识到自己贪心的恶果,请求师傅以后多加指教。
果然,几年的时间,在埃格纳特的训迪下,这位弟子已不是一般的弟子,而成为一名很有德行的修道士。
4、寓言是带有什么或什么的故事 寓言小故事:鲲鹏与蓬雀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那个地方气候异常的寒冷,草木不生,于是人们把那个地方叫“穷发”。
在那个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辽阔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生活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有几千里宽,而它的身体有多长呢,谁也说不清楚,这条大鱼的名字就叫做鲲。有一天,这条大鱼变作了一只鸟,也同样是大得不可思议。这只鸟的脊背有泰山那样高大,双翅一展,就像是挂在天空的云彩遮住了半个天空,这只鸟名叫鹏。
这只大鹏鸟打算从北海飞到南海一游,它扇动起两个巨大的翅膀,盘旋直冲天空而形成一股狂飚,大鹏鸟直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是一个连云气都达不到的地方。大鹏的脊背几乎是紧靠着青天了,然后它再准备朝南海的方向飞去。
有一群小蓬雀活动在一片灌木丛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树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倒也自得其乐十分满足。当它们听说了大鹏鸟上飞高空九万里的事情后,十分惊讶与困惑,它们嚷嚷道:“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它干嘛要飞那么高呢?它到底想干什么呢?”其中一只蓬雀以一种批评家的口气说:“我跳跃着向上一飞,也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我在灌木丛中飞来飞去,悠然自得,我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飞翔了,那只奇怪的大鹏干嘛要飞那么高呢?飞那高有什么意义呢?”
看来,这些胸无大志的蓬雀不但不能理解壮志凌云的鲲鹏,反而还讥笑它,这真是小和大的鸿沟,愚蠢和智慧的区别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