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学设计
【摘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注重本体性教学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贯穿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转身,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设计了从认识到内化到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完成本课时的目标。
【关键词】人物三次对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文中三次对话,认识人物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3.理解寓意,明道理。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课
1.回顾旧知:(1)比赛,听写,看谁是记字冠军。
(2)小鸟和青蛙因为什么问题发生争论呢?
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二、图文结合,以读代讲
1.看图、听录音范读。(播放课件)
2.读文:自由读。
3.依据图文内容填空
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过渡: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小鸟和青蛙,对天的大小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它们一共进行了几轮对话呢?(三轮)
三、辅导自学,品读感悟
出示学法: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2、3段)
二、画:用“——”画青蛙说的话。
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三、读:有感情的读对话。
(一)第一次对话
1.读:(2-3自然段)
(1)自由读文
(2)指名读
2.画:
(1)用“——”画出青蛙说的话
用“~~~”画出小鸟的话
(2)自由画句
(3)汇报交流(训练重点:明确语言描写,提示语不用画出。)
(幻灯片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用“——”画)
小鸟回答说:“我从……”(用“~~~”画)
3.读:分角色读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明确读出语气:青蛙的话疑问,小鸟的话肯定。
③同桌分角色读
(二)自学第2、3次对话
1.第二次对话(4-5自然段)第三次对话(6-7自然段)
(1)按学法学习
读:自由读文。
画:用“——”画出青蛙的语言
用“~~~~”画出小鸟的语言
读:读出自然的感情。
(2)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
1)第二次对话
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小鸟→“你弄错了”(读出劝告的语气)
2)第三次对话
青蛙→傲慢,自信,自以为是
鸟→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
(课件出示)
青蛙笑了说……
小鸟也笑了,说……
3)用“·”画出神态词(即表情)
(训练重点:认识神态描写,初步了解其作用)
“笑”青蛙觉得小鸟说错了,笑了。小鸟觉的说了半天青蛙还认为天那么小,笑了。
4)我们都知道那些词是神态词呢?
学生说:
老师送:笑眯眯 伤心;高兴; 难过; 快乐 害怕,紧张乐陶陶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闷闷不乐、笑呵呵,愁眉苦脸、
喜滋滋,乐滋滋 兴高采烈 笑容满面
5)创设情境说句子,神态描写小练习。
①考试得了一百分,回到家里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
②你做错了事,主动向老师认错。
四、感悟观点,阐明道理
过渡:小鸟和青蛙谁也说服不了谁,青蛙说天只有井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为什么它们看法不同呢?
出示课件,他们看到的不同的天。
1.谈理解
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自己的理解
2.亲身体验
(1)透过教室的窗户,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2)用纸卷成桶,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3)你站在庆丰山上看到的天有多大?
3.谈感受,明道理:
(1)你想做青蛙,还是做小鸟,为什么?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看问题,看事情,要站的高,要看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以为自己是对的。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知
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呢?
口头编说:(注意青蛙的神态)
(指名说——评议)
六、课堂练习,夯实技能
1.老师( )地说:“小明最近你 进步了。”
2.老师( )地说:“东东,你怎么迟到了?”
3.()( )地说:“________”
七、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
1、《观潮》课文内容初中课文《观潮》教学设计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 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艨( ) 艟( ) 倏( ) 泅( ) 舸( )
雉( ) 溯( ) 僦( ) 绮( ) 溢(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湿( )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发纹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 既而渐进( ) 既而儿醒( )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苏东坡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以此来赞美钱塘大潮。那么,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DV短片,看后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初读感知大意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朗读课文,相互交流点评。
3、学生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4、学生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5、教师点拨。
(四)、研读理解构思,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统一
1、学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也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师生、生生答疑,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语句,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五)、教师提问题,学生思考,升华情感
针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提出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
问题1: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问题2: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六)拓展延伸
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
三 巩固练习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 ) ②如履平地( ) ③一舸无迹( )
④鲸波万仞( ) ⑤珠翠罗绮( ) ⑥艨艟数百( _
(二)、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 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四、(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②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四)、读文答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 ) ②际天( )③既而( ) ④沃日( )
2.翻译句子
①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4.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5.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6.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2、操场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看图说话,准确认读6个词语。
2、认识“拍、打、拔、跳、跑、足”六个字,会写“
八、入”两个字。
3、认识“提手旁、足字旁”两个偏旁。教学重点:能准确认读6个词语,认识6个汉字,会写“入、八”两个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们,下课的时候你们都喜欢到操场上做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其他学校的操场上看一看,那里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哪些体育活动呢?出示课题:操场上(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看图读准词语
1、赶快打开课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到底在操场做哪些体育活动呢?(随机出示词语,读准字音,并解释个别词语)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带拼音)
2、翻开书本读词语。自由读——指明读(当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3、去拼音读词语。
4、创设情景,巩固词语。(1)游戏:请词语大王点点词语,下边的孩子说喜欢什么运动,词语大王就点出来。对的一起读,错了马上来纠正。(2)同桌之间做做这个游戏。小结:我们不仅知道了许多体育活动的名称,还能把这些名称和词语对上号,真能干!
5、读读词语,做做动作。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动作有些是用“手”来完成的,而有些却是用“脚”。
三、学习生字
1、给词语分类(1)教学提手旁认识生字:打拍拔(组组词,读一读)。(2)教学足字旁认识生字:跳跑足(组组词,读一读)。
2、记字形读着读着,老师发现有些汉字喜欢一个人走,而有些汉字却喜欢两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比如“拍”字就是左边的提手旁和右边的白字手拉手在一起的,这样的字叫做左右结构的字,生跟着说“左右结构”。(1)找一找这样的字:打拍拔跳跑(读一读)(2)找一找觉得难记的生字。(读一读)
四、书写生字“
八、入”(3)读一读(4)师范写“八”,边写边说注意点,生练习书写。(5)“入”的方法同上。(注意书写姿势)
3、操场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字,认识足字旁,口字旁,言字旁,单立人4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课前交流
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生活中认识了很多字,现在都能替老师发作业本了。老师这儿有一些我们班的同学的名字,看谁能喊出他们的名字。
(出示学生名卡,让学生体会识字的快乐。)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我会读),请同学们齐声读,既然你们都会读,那就试着读读黑板上的课题吧。(操场上)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体育课在操场上都参加哪些体育运动呢?或者你在操场上看过其它的哥哥姐姐们做过什么体育活动呢?
学生回答。随时把学生能回答出来的体育活动的生字卡片送给学生。
一、学习图上的9个生字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小朋友们下课以后在操场上锻炼身体的图画,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吗?(出示)指导学生看图,认识体育活动,只要学生能够自己回答出来的,老师就不要重复,然后送卡片给回答出来的孩子。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师:出示(词组)。请同学认读,看看能不能完全读出来。
师:真不错,有的小朋友可能有点着急,我有的字还不认识呢,怎么办呢?谁能出出主意,怎么才能把这些生字娃娃全都认识,和它们作好朋友呢?
(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这9个生字。(请小朋友帮你学习,学习的好的你要夸夸她,有的小朋友你也要帮帮他。)
二、交流学习情况
1、和同桌比赛,看谁读词的时间速度快。
2、请手中有词语的小朋友把词语放到黑板上,没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们观察,能不能发现秘密,把提手旁的放在一起,把足字旁的放在一起。引出这两个偏旁。让学生了解这些字都和手(足)的动作有关系,并且让学生站起来试着做一做。在运动中学字认字,组词。(扩展:你还知道哪些字和手足有关呢?)
3、给学生出字谜:让学生猜一猜: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下面一扇门,门里张着嘴。(高)看看其他的小朋友能不能给同学们出一些字谜。(让学生积极动脑筋,快乐学字)。
4、组词,词语的扩展,老师随机引导。
课间活动:
12拍拍手,34点点头,56拍拍肩,78扭扭腰
22伸伸臂34摇摇头,56跺跺脚,78跳一跳910快坐好。
三、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9个生字娃娃,还有5个生字娃娃藏在了儿歌里,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1、—出示儿歌,听儿歌,找生字娃娃。请同学们在自己书上儿歌中找出这5个生字,一边找,一边喊出他们的名字。然后和同桌交流,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师生做听音接生字游戏。(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然后用手在空中抓住这个字音,迅速地从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出这个字,然后大声喊这个生字,我接住了,接住你了!)
老师随机指导你是怎么记住“身”这个字的?这几个字你还能组词吗?(认识讠字旁,口子旁,立人旁)
四、识字大比拼
1、找朋友游戏。找一组学生做示范,把生字拆成两部分,然后让小朋友拿着自己手中的生字的一部分去寻找另一部分,合成生字。
2、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纸袋,袋子里有这些生字的部件,合作拼成本课的生字,然后让学生自己粘贴到黑板上去。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
3、开火车检查识字情况。(,出示一个黑板,点击黑板就会出现生字,学生读生字,也可以组词)
4、拼图识字游戏。(有14个奥运小五环,每一个五环后面藏着一个生字娃娃,翻开一个就请同学们认读,14个生字认读完之后,再找一组同学读这些生字,每读一次,再翻过去,就是一幅图的一部分,等到这些字都读完过关了,就会出现XX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标志---中国印。)
这个设计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还是体现了本课的思想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老师给学生介绍中国印,让孩子知道XX年奥运会在我们北京召开,鼓励孩子们到操场上去,积极锻炼身体。
五、结束
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来,师:孩子们,音乐响起来了,下课的铃声也响起来了,今天老师真高兴,从你们认真学习生字中老师得到了快乐,谢谢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做作运动吧。
4、操场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 校:柳沟店小学
执教班级:一年级二班
执 教 者:刘 娟
【教材分析】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他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设计理念】
本设计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读准字音。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图片导入:
1、(展示孩子们在操场活动的图片)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
2、谁能拼读课题?(个别读,齐读课题), 注意平翘舌和后鼻音。出示“操场”词卡,强调“操”的提手旁和“场”的提土旁。
3、结合字义给“场”找朋友。
二、探究新知
1、下课了,操场上热闹起来,许多小朋友都跑到操场上去做运动,大家看,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些什么呢?(展示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2、强调“拔河”“拍球”“球拍”“跑步”,抓偏旁,想字义。引出“泡,饱,雹,抱,袍,炮”
3、再读两遍词语,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提手旁,足字旁)拓展出其他形似字。
提 拉 扫 推
蹦 跌 踩 跨
4、打乱顺序再次读,再次发现规律。练习“打?”“拍?”“踢?”
(动作+名称)
打球 拍皮球 踢足球
5、把词语和图片结合起来,说说句子。
例:小男孩在跑步,跑得汗流浃背。
能用这个句子把你们刚才所讲的串成一句话。出示句式:下课了,小朋友们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指着图说话。
6、你们喜欢这些词语吗?读出喜欢来。
三、自读课文
1、你们看,这四个词语宝宝你们会读吗?教师出示词语,让生连贯准确读准词语。
2、打开语文书52页,把词语放在儿歌里自由读。
3、指生读“铃”(引出“玲,岭,龄,聆,邻,拎)
4、把“热闹”变成AABB式词语,你们自己试说AB变成AABB式词语。
5、请找出课文中哪一句写出了热闹的场面?(跳绳踢毽丢沙包)把我们学过的词语也放进去,再次体会一下热闹的场景。拓展:哪些场景你们也觉得热闹?
6、齐读课文,明确时间,地点,干什么,意义。强调识记“炼”“体”俩字。
7、分形式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师:让我们带着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再来吧课文读一读。
师:听,音乐已经响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运动吧!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5、操场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会使我们身体更健壮。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足字旁,口字旁,言字旁,单人旁这四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识字的方法,会认14个字,会写4个字。
配套挂图,生字拼音卡拼成的生字列车,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到时世界各国的顶级运动员都会在那里进行体育竞技。北京奥运村小学的小朋友们正密锣紧鼓地参加体育锻炼,迎接奥运呢!老师带你们乘着拼音火车去那里参观参观吧!
二、复习拼音,做好铺垫
老师手上拿着火车票,车票上印着一些拼音字母,谁能把它大声准确地读出来的,车票就归谁。(这些拼音字母都是本节课生字的拼音中含有的)
请同学们拿好车票,带上你最要好的朋友上车咯!
学生自由读车票上的生字拼音。
三、以图激趣,学习新词
1、(展示图画)同学们咱们到达目的地了,我们站在操场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用上我看到小朋友们在&&的句式把自己在图上看到的说出来,并相机展示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的词语)
2、这课有一首儿歌,它把同学们在课间做运动的情景写得很有趣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词语和儿歌,要求:借助拼音小宝贝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再请一些同学帮生字宝宝找找自己该走进哪节拼音火车车厢。
3、四人小组交流哪些字你会读了,要提醒同学们在拼读时注意些什么;哪里字你觉得拼读的时候有困难的,希望同学们帮你解决。
4、同学们自己做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这几项运动的动作,告诉老师,这些活动分别主要运用了人体那些部位来进行的呢?学习提手旁和足字旁。
5、找自己最好的同伴交流记字的方法,自主识字。
(加一加提手旁+丁=打,提手旁+友+点=拔,提手旁+白=拍,足字旁+兆=跳,足字旁+包=跑,减一减,换一换,画图记字法,编谜语,编儿歌&&)
6、用打,拔,拍,跳,跑口头组词。
7、认识口字旁,单人旁,言字旁。
四、朗读儿歌
1、听老师朗诵儿歌
2、学生自己朗读儿歌,读后告诉老师: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想想可以给它配上什么动作
3、配动作读儿歌。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铃声响,下课了,跳高 跑步 踢足球 操场上,真热闹。跳高拔河拍皮球,天天锻炼身体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