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故宫的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13 10:08:40

描写故宫的散文

如果当年的金碧煌给人的是震撼,那么厚重的沧桑给今人的便是灵魂深处的电闪雷鸣。———题记

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雄壮的大殿,一阶又一阶精致的白石台基,跨越近六百年的风霜雪雨,依然召显着故宫的王者霸气。单从各殿的名字中就不难窥见那君临天下的大气与豪情,包罗乾坤,太和至极,不知令多少游者顿生沧海一粟之感慨!

瞻仰白石台基之上的太和殿,它有着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全部由黄色琉璃瓦覆盖,由名贵的金丝楠木支撑,由精致的金砖铺地,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闪闪发光,更显金碧辉煌。远观大殿正中已铅华落尽的金銮宝座,不禁遥想其当年的璀璨夺目,不知有多少帝王为了登上它而不惜用自己手足之亲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双手,用他们的累累白骨垫起了自己的席座!更可悲的是碰上那无道昏君,竟然十几二十几年不上早朝,不理朝政,完全将先祖打江山时的艰辛劳苦抛于脑后,不顾黎民百姓的水深火热和江山社稷的岌岌可危,整日醉生梦死,只盼羽化飞天。

还好,还好!历史自有公道,不会在哪一刻定格,而是不断更替着!

是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历史的车轮永远在滚滚向前,碾不碎民心所向的夙愿!

后宫没有前朝的开阔与雄壮,更多的是一种柔性的幽深。高高的围墙,圈住了宫外人的脚步,也圈住了宫中人的目光。数百年前的月夜之下,不知有多少妙龄宫女在窗边对月垂泪,感怀身世之飘零,彻夜难眠。宫墙围住了她们的目光,却永远也围不住她们的心,思念长出翅膀飞到了邻家阿哥的身上,飞到了家中年迈的双亲身上。比宫女们尊贵的是妃嫔和皇后,但是比宫女们更凄惨的依然是她们。为了争权争宠,她们钩心斗角争得你死我活,外表光鲜内心却斑驳黯淡,全无女性应有的和善与柔美,到底来多数还是鱼死网破,对着镜中日渐老去的容颜茕茕孤老。

看着展出的凤冠霞帔,金玉饰品,喟叹古人智慧出众、技艺精湛之余更多的却是遗憾和感伤——为那群从未想过也从未发现过人生真善至美的女人!

还好,还好!历史自有公道,孰清孰浊,全留后人评说!

在故宫中游走,常常会感到腰酸了脚疼了,但是眼睛却还很饥渴。于是就找张长凳坐下,正欲闭目静休片刻,抬头却又望见天花板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虽然有的已皮落漆掉,全无当年的绚烂色彩,可是我们的心还是被猛烈撞击了。远在还不知我们委身于宇宙哪个角落的时候,我们的古代画师们已经能够描画出细致精巧惟妙惟肖的花鸟鱼虫,工匠们已经能够建造出大气华美重重叠叠的穹顶了!纵然劳民伤财极尽奢华,但是创造出稀世珍品流传于后世使我们得以在今天瞻仰膜拜,也算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情。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故宫是纯木构建筑,没有使用一颗铁钉。与现代人居住的钢筋水泥小格子相比,简直是天地的造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身在故宫,每行走一步,都会觉得被文化的空气围得喘不过气来。抚摸着它的汉白玉石栏杆,或是俯拾一片古树上掉落的新叶,或是踩踩它已被无数双脚磨光的地砖,抑或看看石板缝里探出头来的嫩草,只觉宇宙无垠,时光无尽,厚重的沧桑散落一地,在夕阳的余辉里,人不觉其身,惟有天地!

相比于“物是人非”,有时候,沧海桑田,反倒多了几分温情,至少,一切都变了,没有什么令人牵念怀想,就像一切从不曾发生,又可以从自己处书写历史一样。

一脚踏进故宫,踩在那些青砖上,我脑海里反复出现的,便是这个更冷一点的词语——“物是人非”——当然,任何一处古迹都会令人想起这个词,无数人仰望过的同一片蓝天,无数人感喟过的同一片瓦,以及无数人驻足流连过的同一根柱子抚摸过的同一颗铜钉……那“无数人”,就是流动的河水,就是历史,就是今天,或者明天,然而,若说令人在人群里依然可使人听见过去时光的呼吸,感受到往来如织的人事纷芸,稍微安静一下,还几乎能看到那些来去匆忙满怀惶恐而又抱着希望的身影,还真的只有这里,故宫。郁达夫先生写“故都的秋”,“故”字里就透着老旧与萧瑟的味道,想来,“紫禁城”一名倒多了几分肃杀,少了些亲和,确实不如“故宫”来得平和,来得宁静,来得古旧、随和与悲凉,仿佛我们倒成了站在历史对岸的人,隔着远远的河,看对面火光冲天的厮杀。

虽然是夏季,南方正经历着高温与干旱,故宫却以它的烟雨迷蒙迎接了我。

清晨,抬头望天,一色的灰蒙蒙,欲雨又晴的样子,长长的暗红色城墙外,有一处遗址就在路旁,人们既是奔着“故宫”而去,自然忽略了原本有的历史不是只有宫墙内的那一片,北京城处处都是争夺与杀伐之地,唯有有心者方能随自己的性情而停留于此吧?!漫步于槐树的落蕊之中,远远近近,京腔破空荡漾而来,迷人心魄——在旅人们奔波于各大景点忙于拍照时,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就在一声声悠长的京剧腔调里开始了。

游人再吵闹,人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否则无数个日夜只能成为别人需要的背景。我以为,在还未进入宫殿之前,这闹中取静的歌声,真算得是北京城不可复制的真文化了!

有了平民从容生活的铺垫,只一墙之隔的帝王之宫就显得不那么令人望而却步了。我们穿过厚厚的宫墙时,即使再拥挤的人群也无法阻断我从那些砖墙里感受某种言语,更何况,推开铜铃大门,很快眼前便豁然开朗——雕龙的汉白玉廊桥,宏阔的广场,以及略显斑驳的红墙与绿瓦,使整个建筑群在大片的没有阻拦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深沉而又充满气魄。此时,丝丝线线凉凉的东西洒在我脸上,不多久,细雨斜飘满了整个故宫的上空,很多游人望而却步,那些走在雨里的,也都噤了声,只是安静而缓慢地走着,偌大的宫殿渐趋安静,还原了它原本肃穆的面貌。

我只是抬头看天,低头看脚下的砖石,或是摸一摸朱漆大门上的门钉,或是檐上的木雕和中轴线上的种种图案。天空无比完整,与任何城市给人的感觉不同的是,它竟可以如此完整,没有半点被分割出去,我想,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份完整,它才能如此逼人地夹带着历史风云席卷而至?那时我看天,雨又停了,空中云彩也没有,只是灰,灰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我就想,以前的*们上朝时,大概都要这样看一看天吧?一以拓开心胸,一则提醒自己,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下,在来去无尽的历史时空中,个人无比渺小。大概也正是这块天,让人看多了徒生豪情?不是吗?象征着无上权威的天子,就在这片天空下最宏伟的宫殿里,振臂一呼便可定人生死,人这一辈子,若能也有踏上皇权至高位的一刻,岂不死而无憾?这块令人敬畏的天,又何尝不是催生梦想的天?!我想,无论是鳌拜还是班布尔善,或者是和绅,亦或者是慈禧,凡是对极权有崇拜的,都曾对这片华丽宏传而又尊贵的宫殿上的天空注目过许久吧!

目光从天空收回,会不由自主地延伸到一望渺茫的地面。被当年无数怀揣着各种权谋的臣子、太监和宫女们踩过的如水的青石板已经被踏坏,大部汉白玉的地砖更是被游人的鞋底磨得失去了光泽,甚至塌陷,如今换上的砖石也已长满绿苔。我不在乎它是不是从几百年前来,我只在乎那些绿苔。如果没有人来,它们会否疯长,用它们的绿去叙写不同时代的故事?事实上游人密集,人人都去看宫殿里皇帝的龙椅,寝宫里皇后的卧塌,人人都慨叹,当年若是知道这一切权威都可**,最隐私的地方也可成为平民窥视的胜地,他们会不会觉得所执着的一切仿佛一场闹剧?据说还有游客一掷千金只为坐一坐当年皇帝坐过的龙椅,又有传说有特异功能者坐上龙椅后特异功能全部消失,甚至还有人说,到了晚上,故宫里还能传出一声声的号令,似乎是历代皇帝们又在上朝……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个人权利的崇拜和个体本身的奴性总会除之不去,宫殿所保存的,就不仅仅是供人参观感叹的功能,而是警醒或者呼唤?反正我愿意静静走在那地面上,因为只有砖石才是最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朱漆会剥落,而绿草年年,只是荒凉,然后兴盛,与历史何其相似!

当然,怎能不摸一摸那些大门上的门钉呢?门钉模竖都是9颗,取功德圆满之意。以前这些门钉上包的全是金子,以显示皇家的富贵,至尊,只是,“天朝上国”一旦被人攻破国门,最先遭殃的当然是露在外面的财富。听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慈禧弃宫而逃后,那些海外的侵略者见到故宫的气派便眼放绿光,贪婪地撬走了所有门钉上的金子。想象一下这威武的大门被损坏以后的景象吧!那是对昔日的不容侵犯的绝大讽刺!如今的门钉换成了铜,也被无数人摸得光滑可鉴,正好是对历史的补白。

虽然我知道已经掉色的房梁也不是当年的房梁,但没有关系,至少雕塑还是。屋角的雕塑,精细,生动,有龙,有凤,男人工作的地方雕的狮子是双眼圆睁,而女眷们门前的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叫人莫管是非。要说文化,在这个巨大的四合院的建筑群里,难道不更在这些细小的雕刻上?那里才真正藏着过去岁月的灵魂,它们才见证了人世的冷暖,俯视了生命的起落,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这一刀一刀的刻印,正是最好的说明文,散文,和传奇,小说。

从神武门出来,回望怪石嶙峋的御花园,再侧视两面长长的宫墙,瞬间就是“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感觉。我总在想,夕阳西下时看这里,是不是更有血色之感?那些我还未涉足的后宫嫔妃们的住处,听说一直是被锁着的,里面有些东西不能看也不能议论的,一到晚上在宫墙外也能听见里面的呜咽声。说者神乎其神,听者更是毛骨悚然。此一说,令我真想一直留在那里,一个人静静地去感受。

但我不遗憾。即使并没有仔细地去看那些宫殿里的陈设,我也能想象纷争四起,平常话语里暗含的杀机,即使并没有把整个故宫的草木都抚遍,我也能明白春秋流逝里的无奈苍凉,所以我说天空是故宫的气质,大地是故宫的岁月,细小的处处是故宫的眉眼,于是,我抚摸了它的灵魂。那时天空渐渐放晴,养心殿的房檐下飞来了一对灰羽毛的鸽子,停驻在盘龙的雕塑上凝神张望。它们的眼里满是气定神闲,不像我们,来去匆匆,以各种似乎不同的面貌重复着历史,张扬着极权,放纵着贪欲,或者只是无奈地站在历史的另一边,隔岸观火。

拓展阅读

1、童年作500字 爸爸童年的

一轮明月挂在半空,稀小的星星为她伴舞。我和爷爷在阳台上坐着。“送你一本书!”爷爷打破了宁静,我伸手一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随意的翻两下:“不好看!”爷爷扶摸着稀白的胡子,用沙哑的嗓子娓娓道来......

爸爸有一个大家族,兄弟姐妹多,热闹得很!可是由于贫穷,家中常常有人饿的哇哇大哭,身为老大,爸爸不得边打工,边上学。酷爱读书的他常常抱着书本睡觉。

有一次,爸爸搬砖时,发现了一个小书店,他立刻放下手中一切,兴致勃勃的冲进书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爸爸很快沉迷了,他捧着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津津有味地读着,直到傍晚还赖在那不走,书店要关门了,他才依依不舍放下。很快,他起了邪心,迫于家境,他决定偷那本书,第二天,他鬼鬼祟祟地溜进书店,将书夹进衣服中,大摇大摆地走出书店。

睡觉时,爸爸总是藏着躲着,等大家全睡了,才将书掏出来看。一开始,爷爷不怎么在意,后来发现油灯一夜间少了许多,才开始留意。终于有一天,爸爸被逮住了,爷爷问他从哪来的书,爸爸脸色苍白如纸,闭嘴不言,爷爷气得青筋都爆了出来,拿起鞭子抽,爸爸疼的哇——一声哭了出来,一五一十地坦白了。

爷爷扭着他的耳朵到书店道歉,店长摆摆手:“我早知道了,那本书就送你了!”爸爸惊讶:“为什么?”店长钦佩地说:“这么小就热爱读书,我不仅不会*,我还要夸你呢!”爸爸高兴地泪流满面,拿着书,昂首挺胸地走了。

爷爷讲完了,我一阵沉默,轻轻的抚摸着书,这本书传承了爸爸在**时代热爱读书的精神,我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2、闪婚的朋友的

小时最要好的玩伴,突然结婚了。一听到她的名字,我大吃一惊。在我的印象中,她*是数一数二的好女子,容貌清秀,个性活泼聪明,工作不错。就是高考发挥失常,没考上什么好大学,这也不能否定她的聪明,要知道她考试常常年纪第一的,后来听说是因为恋爱而荒废了学业。想幼时,我们常常在一起玩耍,无论玩什么,基本都是她赢。如此聪明的她,我是很佩服她的。我也是带着一些傻气的,是不在乎输赢的,只知道玩的开心,特别喜欢她,常常和她从清晨玩到天黑。那段日子真是无忧无虑!

美女很少有女人缘的。如此美丽聪明的她,如同一颗闪耀的明星,自然也不例外。而我是她唯一的玩伴,因为她被她的同村同学彻底孤立了。当时我身边的小伙伴很多,我心里也只有她,喜欢她,是不管别人的想法的。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我们玩得特别开心,整天嘻嘻哈哈。她还喜欢和我比谁的脚趾头美,常常自夸自己的更美。我只是奇怪为何我俩的长得不一样。

她也第一个告诉我真相的人。有天,我和她说某个同伴如何如何地好。她突然惊奇地发问,我怎么在背后听到她说你的坏话呢。就是这句话,曾经让我迷惘了好一阵子。我竟然悟不出为何。有时,我疑惑这不知是因为我太善良了,还是因为我太愚蠢了。

因为别人的挑唆,我们的关系发生了破裂。那天,我们和一群小伙伴玩耍。她本来想把稻草扔到一个伙伴的身上,谁知手不准,全撒在了我头上。当时,有个小伙伴在旁边怂恿我,说她是意让我难堪的。我经不住挑唆,气得也抓一把扔向她,就气跑了。当时,她愣住了。从那时,我再没和她说过话。其实我心里是有愧疚的。等再搭理彼此,她告诉我说,我们共同发现的小西瓜秧苗已经结个小西瓜,不过她和她班新来的一个女孩子吃了,她和那个女孩子要好了。关系渐渐淡了。

多少年后,我才慢慢悟通事理。因为大家妒忌,所以都疏远她,所以才挑唆我们的关系。我常常可以前呼后拥,伙伴愿意围着我转,除了我本身活泼好相处外,还因为有利可图。因为喜欢给大伙作业抄啊,喜欢给大伙东西吃啊玩啊。背后还会说我坏话的。他们算不上真正的朋友。不过这种前后不一,等我遇到别人对我的强烈妒忌,林林种种的刺激,让我越发变得沉默寡言了。也许,沉默才能保护我吧。

那个爱说爱笑,那个爱疯爱闹的我,慢慢地褪色,变淡了,变远了,变模糊了。我想她也不是当年的她了吧。

那天相当的偶然,某男无意中告诉我,他们村有个哥们只相亲十几天就结婚了,据说新娘是我那村的。一听到那独一无二的闺名,我震惊了是她。听到那个男人之前和个相亲的女人好了又分了,接着就娶她,我的心相当地纠结。又听说那男人长相不佳,家里很穷,我替她有点惋惜心痛。也许是偏见,但我始终觉得这种男人是配不上她的。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她到底为啥要嫁给他呢?若是因为感情,才见过几次面谈什么啊。突然记起了前几天,我路过她家瞧了她一眼。她满脸的痘痘,虽然在笑,却显得憔悴,没有当初的美貌了。这么快结婚,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没有青春美貌了吧。虽然我比她小几岁,但容貌从来不如她的我,又能嫁给什么样的男人呢?从她身上,我瞧见了我未来的悲哀。

婚姻究竟是什么呢?什么又是自己必须嫁给一个人的理由呢?也许喜欢得结婚,不喜欢也得结婚,一切都由不得自己。这是天意,这是命运吧。与其拖成黄花还要走这条路,不如早点。痛苦到极点,要么死亡,要么麻木,要么重生。平凡的我,没有勇气死亡,也没用本事重生,也许只能麻木。

突然想到人生的意义,一切的意义,活着的理由。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挣钱是为了什么?挣钱是为了生活。读了那么多年书,命运不见得变得越来越好了。挣了那么钱,也不见得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不过读一点书,挣一块钱,还是多了一点希望的。如果人生的希望注定要泯灭,那我情愿没有一点希望,自甘堕落下去。为了读书挣钱,我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头。这些是值得吗?也许,人生从来没有意义,活着就是为了受苦吧。至于其他不过是给人希望,然后无助看着希望之灯慢慢熄灭,直到最后光明和黑暗没有区别。最后临终,回忆着年少那点光芒灿烂。所谓的值得,也不过是心甘情愿,就是*也心甘情愿啊!谁又是值得你嫁的娶的呢?

将就吃的,只啃大馍喝凉水;将就住的,屋里成溪四面风;将就玩的,只看不动空想象;将就伴侣,随眼一看成终生。什么不可以将就随意呢?一这样想,突然觉得我活着都是多余的。也许,从我二三十岁就已经*吧,剩下的只是我可怜的影子。

3、风景的云南的

用完早餐,我们来到了石林风景区。这儿是中国八大地质公园之一,又分大、小石林,历来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这儿的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全世界是非常罕见的。我们首先游览大石林。一进入景区,眼前的美景马上把我们吸引住了。奇峰怪石,纵横交错;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如诗如画的风景线,沉醉其中,途中的疲惫全一扫而光。好戏还在后头呢!我们跟着导游,一步步深入“密林”。

沿着羊肠小道步行,我们来到了整个石林的标志性景观。一块巨石耸立在平地上,巨石*篆刻着两个红色大字——石林,这二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正好与石林的景致风格遥相呼应,真是妙极了!我们驻足拍照,休息片刻后继续游览。

越往里走,石峰便越密集,小路又岔成了另外许多小道,更令人觉得这石林阴深神秘。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儿处处有景,且景中有景,令人不得不叹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瞧!这儿叫做“刀山火海”。下面的石头有如燃烧的熊熊烈火,上面的石头有如锋利无比的刀剑,“刀山火海”因此得名。在一池绿水中间,一块仿佛利剑的石头突兀而起,但尖利的剑刃被震断,掉入池中只露出一角,这就是有名的剑锋池……奇异的大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令我们目不暇接。最后,我们来到一座亭子上。从这里环视四周整个大石林尽收眼底。看着高低起伏,气势恢弘的石峰,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随后,我们游览了秀丽的小石林,阿诗玛的化身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在石林只逗留了半天,但这儿的神奇和美丽已经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烙印。

4、风景的云南的

我叫云苓,妹妹叫茯苓,我们是同一味中药。

据母亲说是怀我的时候妊娠反应特别厉害,呕吐得几乎不能吃东西,当时一位老医生给她开了一剂专治妊娠反应的中药,其中有味药叫云苓,那剂药效果非常好,母亲的身体很快恢复,能正常饮食了。生下我的时候,父亲出差不在家,姑姑问起个什么名字,母亲就想起了那味中药云苓,感觉像个女孩的名字,就顺口说:“那就叫云苓吧。”

等怀上妹妹的时候,母亲同样有妊娠反应,但没有当初那样厉害,还是那个老中医给开了个止吐的药方,把其中的那味药换成了茯苓,母亲本身也是个医生,知道这两味药药性一样,只是茯苓普通些,而云苓是产在云南的茯苓。母亲说,后来为了叫着方便就给妹妹起名叫茯苓。

或许和起的名字有关,我长得比较高大,而妹妹则长得比较小巧。再加上似乎我各个方面都比妹妹顺当些。有时候娘仨一起开玩笑,妹妹总说是母亲偏心,说她查过资料,茯苓和云苓其实是一种药,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类植物,有宁心、*、利尿的功效。云苓为云南产的茯苓,叫云茯苓,简称云苓,中医认为云苓为茯苓中的上品。“难怪好事都让我姐给占了。”妹妹经常这样责怪母亲,母亲也就说顺着妹妹说,茯苓说的对,其实最好的茯苓是生长在云南的一种野生茯苓,就叫云茯苓那是药性最好的。

“哈,姐姐你看,妈妈自己都承认了吧,看来妈妈是偏向了吧……”看着妹妹调皮的样子,往往我们娘仨相视一笑,只当是一种调侃。母亲常常会说,等你们长大了,带你们去云南去寻根去,我们娘仨一起去。

那时,对生长在关中平原的我们来说,云南是个遥远的像天边一样的地方。可是每每说起这样的话题,妈妈总会说着类似的话。这样的玩笑说多了,我们就在彼此的心里保留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云南。

转眼快到母亲77岁的生日了,那天,我和妹妹都想妈妈了,就把老妈约出来在小城的咖啡屋小聚。说起来过几天就是老妈77岁的生日,我们想送老妈一个惊喜,于是姐妹两人同时想到了我们多年未成行的云南之梦。便邀请老妈一起去云南丽江玩几天,一切费用我们姐妹负担。已经77岁高龄的母亲,听说了我们要送她这样特别的生日礼物,也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坐飞机转火车就到了云南。

一路上,我们娘仨那个高兴,就像是久被关在笼子里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尤其是老妈,高兴得像个孩子,说着说那。看着路边盛开的金*油菜花,看着远处匆匆而过的群山,我们姐妹和妈妈一个诌起了打油诗。望着田野里的油菜花,我随口说了句:“一地菜花黄,”老妈连了个:“农人耕种忙”。妹妹来了句:“碧野依青山”。妈妈来接连了:“转眼是他乡”!这样的一首打油诗就凑成了。我们一致认为,老妈的“转眼是他乡!”把这首打油诗的层次提高了。受到肯定的老妈,开心的像个孩子,白发下的笑脸让我的心暖暖的。

因为带着老妈一起出行,我们采取的是自助游的方式,一路上我和妹妹都是在网上*飞机票和预订客栈。在火车上我们就联系好了丽江云鹰阁客栈的人,一到丽江,云鹰阁的司机就到了车站接上了我们。云鹰阁是个雅致特色小院,房间干净整洁,小院里花草根雕别有特色,小主人是个戴眼镜的纳西族小女孩,她亲亲地喊我们姐姐,喊老妈奶奶,让我们有种回家的感觉。

我们一路根据老妈的身体状况和兴致,玩了丽江古镇,茶马古道。大理的苍山、洱海、蝴蝶泉边、三塔寺等景区,又在昆明玩了几天。

丽江到大理的山路陡峭和多弯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虽是卧铺客车但颠簸的比较厉害,妹妹有些晕车,我也不太舒服。可是老妈表现得出奇的好,她饶有兴趣地看着窗外的景致,不时地评论着,并随着车子的转动转换着身子的方向,很惬意的样子,这样让我很欣慰。

望着迷蒙翠绿的山林,老妈开玩笑地说:“可找到你们的老家了!野生的茯苓应该就生长在这山中的松树下……”我也感慨地说,或许多年以前,我们娘仨就居住在这片山林里,老妈就是那棵老松树,而我和妹妹就是长在树下的那种叫云苓和茯苓的野生的中药,背靠着大树吸取着山风玉露,妈妈就是我们的守护神。为了报答妈妈的恩情,于是在今世我们投胎做了妈妈的女儿……

我的调侃一出,谁知老妈和妹妹眼里都泛起了泪光。我也一时语塞,望着未知的山路,感受路边匆匆而过的景致,我在心里庆幸有生之年我们娘仨能有这样的一次属于我们的云南之行。或许,冥冥之中我们三人和这个神奇的地方是有着某种难以割舍的情缘。

点击查看更多描写故宫的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10415.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