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7 16:16:56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范文

新课标指出:读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并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表达出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习太阳博大无私的精神,知道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该友好相处,和谐共建美好社会,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朗读感悟,学习生字)

一、激趣导入

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学生猜谜,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课文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3.认一认:出示课件2、3,开火车认读。

4.帮一帮:四人为一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5.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认一认,扫清阅读障碍,同时为学生自主识字和课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朗读感悟

1.读一读: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 说一说: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及时板书。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出示课件,别的国家资料。

a.从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阳、盼望太阳的描写中,感受太阳是大家的;补充板书。

b.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议一议: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质疑。感情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品读感悟,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12

1.记一记: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间交流。

2.教一教:请学生做小老师,教记字方法。

3.写一写:请学生自己先来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堂检测:

1、感情朗读比赛,小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拓展阅读

1、《面积和面积位》

1、巩固复习长度位、面积位。

2、区别长度位和面积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位与面积位概念的理解。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位与长度位。

多媒体课件 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一、课前准备

1、请同们说一说你都过哪些长度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过的面积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习面积位和长度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63页例3.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是从哪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位和面积位)

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组合作估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师用皮尺帮助生验证。

(2)估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再用同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课堂作业新

1、64页练习十四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 )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 )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 )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 )

(5)明从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 )

四、思维训练

动脑筋,想一想。

2、《太阳》

1.了解太阳的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重点难点: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想:根据生的习情况,在环节中,发挥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激发习的兴趣,是好这篇课的关键。课时安排:二课时。过程:

一课时

一、引入。

出示谜语:(齐读)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足乌。(出示图片)

(师讲述:太阳的传说)

3.过渡语。

我们的课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1、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2、增加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录音,思考:课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

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生齐读要点

3.生自“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组自,自后交流,说说课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比较清晰的印象。

5.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二课时

一、出示关联词的练习题。

1.()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二、理解课

1.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A出示习要求:默读课,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B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C归纳,集体解答

2.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们的几个问题?

生自由提问。

师提问: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生运用课中的句子来理解。)

、结束。

1.练习:我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没有配音,谁愿意当一回播音员,给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讨论后确定解说词)

(边看影片边配音)

今天我们习了课《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有些还没有答。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四、板书。

太阳(大火球)

特点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面积和面积位》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位实际大的概念。

3、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

1、从物体表面的大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位的必要性。

1、从物体表面的大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位的必要性。

多媒体课件 边长 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一、前准备

1、 引导生看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的内容就和面的大有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

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

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1)出示61页例2.

引导:请同们用手中的具来帮忙。

比较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位的大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能放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几本练习本。

、课堂作业新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

(3)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4)室的面积大约是40( )。

四、思维训练

1、图中每一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位:厘米)

4、《面积和面积位》

版《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数70~74页的内容。

1.结合实例使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重、难点:

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位的必要性。

具、具准备:

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具,内有大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具若干;每生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具各一个。

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们,前段时间侯老师刚买了一套住房(出示课件),你们想了解点什么? (生回答。)

情况一:若生回答的问题有价值。

师:同们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这是新房的平面图,从这个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况二: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

师:同们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这是新房的平面图,仔细观察这个图,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导生说出房间是有大有的。)

师:刚才,同们发现有的房间大,有的房间,房间的大指的是面积的大,客厅大也就是说客厅的面积大,卫生间是指卫生间的面积,那你能说一说,客厅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引导生说出是指地面的大

师:同们说得不错,房间地面的大就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餐厅地面的大是餐厅的面积,厨房地面的大是厨房的面积。

师:再比如说,你看,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这个手掌面的大,就是我手掌的面积。那你们的手掌面呢?谁愿跟我比比,谁的面积大。

师:你来,同们看,谁的面积大?

师:同位互相比一

师:其实,周围物体的面也有大有。现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开始吧。(组自由探究。)

师:谁来说一,你们比较的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

生交流(习重叠法的语言:这个同是把这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来进行比较的,他发现垫壳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说垫壳的面积大,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叫它重叠法。)

师:刚才通过观察,同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的。以前,我们过不少图形,你们看,正方形、长方形、角形、圆形(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周围都是封闭的,我们叫它封闭图形。这些图形也有大吗?

师: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吗?圆形和角形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圆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你能说出在这四个图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吗?

生: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二、比较面积大,探索面积

师:刚才有的面的面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那你觉得餐厅和厨房哪一间的面积大呢?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研究一,好不好?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具,在信封里装着,可以利用这些具摆一摆,数一数,看它们的面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好吗?看哪个组能最先得出结论。

组活动并汇报。(师**观察生摆的有几种情况)

展示摆的好的组,正确的摆法有以情况:

红纸 绿纸

正方形 12 12

圆形 12 12

长方形 18 18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组是这样摆的,(出示错误的一组)你能说说你们比较的是哪张纸的面积大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那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师:找同一组同说:那你认为怎样就合适了?

引导生说:要用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面积位。

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看作一个面积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课本73、74页,从这里边找到答

1.常用的面积位有哪些?

2.每个面积位有多大?

生看书后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师:谁来告诉同们,常用的面积位有几个?(生回答。)

师: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师: 你能从你的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吗?(师贴1平方厘米)

师:量一量,看它的边长是不是1厘米?在你的脑海里想象一1平方厘米有多大?看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跟你的同位说一说。(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现在你估,这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平方厘米呢?

生:5个。

师:5个1平方厘米也就是几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你认为橡皮这个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还有谁想说?

是:现在,请同们拿出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是否正确?

组合作验证。

师:刚才,咱们用1平方厘米的具很快测量出了橡皮的面的面积。请你想一,如果用它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生答。)

师:对呀,太了怎么办?你觉得用哪个面积位比较合适?

师:你能从你的具里面找出1平方分米吗?(如果生举起1平方分米就说,你知道这是多少吗?)

师:祝贺你们,找对了。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生量。)

师: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生找。)

师:想一,用1平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面的面积呢?(生答。)

师:如果用它来测量操场的面积,你感觉怎样?

师:你觉得用哪个位来测量操场的面积比较合适呢?

生:平方米。

师: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1平方米,看大不大。

师给生展示1平方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1平方米,好吗?(生交流。)

师: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师演示。)

师:看一,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好吗?

结,揭示课题

师:同们,通过刚才的习,咱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知道了常用的面积位有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咱用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

师:选择合适的面积位测量邮票和课桌面的面积。

结:同们,通过这节课的习,我们的收获不,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还了解了面积位,并且也会了用测量的方法知道一些表面的面积,节课,我们将习用算的方法来知道物体表面的面积,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习,到更多的知识,好吗?

5、《太阳》

习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朗读课,背诵最后一段。

3.习阅读说明,认识本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培养生热爱科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能够直观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展板一块及生字词卡片。

3.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资料。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激励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互相交流,师观察发现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从生展示资料中的新奇点、趣味点入手,或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生想一想:太阳能不能用箭射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使生带着问题阅读课

初读感知,练习读正确流利

1.自读课,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 ,不读sì ;“兽”读shòu ,不读sòu ;“殖”读zhí ,不读zí ;“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 。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生当老师,带领大家读。

3.组练读课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组轮流朗读课,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组齐读、接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整体感知课,理清章思路

1.生默读课。思考:a.太阳有哪些特点,课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b.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课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地球关系的?

2.师总结:这篇课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关系非常密切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习写太阳特点的部分,领悟表达方法

1.创情境,激发自主习愿望:同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据生回答进行鼓励,进入一个环节)

2.现在请同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然后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特点认真阅读。

3.合作习。

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结组,讨论课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师深入组参与讨论,并发现问题,引导合作习的有效进行。

4.汇报交流。

a.习“远”的组汇报,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千五百);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引导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依据。

师板书:列数字。

b.习“大”的组汇报,师相机播放课件。

如,看课件,说体会:左边是130万个地球,右边是一个太阳,中间以等号连接。师总结并鼓励生发现的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习“热”的组进行汇报。

要求这一组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得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假事例来说明的方法,让生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是一千八百万度。

指导朗读,深入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1.自己练习朗读感兴趣的段落,要读出太阳的特点。

2.通过开展师生、生生朗读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感受太阳的特点及恰当的说明方法。

指导习本课生字

“抵”,不要少写一点;“氏”,不要多写一点;“兽”,面是“口”不要写成“曰”或“田”。

抄写生词

抄写词语:差不多、抵得上、摄氏、庄稼、野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绳、比较、预防。

二 课 时

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生自主阅读,勾画句子。

自读自悟

1.认真阅读4~8自然段,同桌互相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2.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及生活实际,再想想对这句话的理解。

全班交流

1.引导生畅所欲言,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不必考虑发言内容是否符合课叙述顺序;可以用课中语句,也可以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师引导生归纳:没有太阳就没有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就没有自然气候的变化,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然也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指导有感情朗读。

a.自己读,练习读出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b.多种形式的比赛朗读,能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来。

实践活动

组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阳和月亮的图资料精选一部分,贴到展示板上,师可与生共同、美化展板,拟定专题题目(如“日月同辉”“神秘的星球”等)。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31478.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大年初一拜年贺词
  2. 《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教学设计
  3. 平安夜祝福语温馨
  4. 课文《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学设计
  5. 最新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6. 201年大年三十除夕夜跨年祝福语
  7. 关于学校督导的总结
  8. 长辈对我的关心爱护作文教学设计
  9. 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交流会主持词范文
  10. 青春励志的句子
  11. 表达同学情谊的语录
  12. 建军节给老战友的祝福短信
  13.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14. 市场营销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范文
  15.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