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典故:悬梁刺股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56:35

《三字经》典故:悬梁刺股

《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孙敬是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角人物(另一个主角人物为“刺股”的东周纵横家苏秦。)

汉代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梁上,以防瞌睡。一旦自己读书觉得疲倦想睡觉,系在梁上的头发就会被拉痛,提醒自己坚持学习。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孙敬到洛阳,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置其母,然**学,编杨柳简以为经。见《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后因用作苦学的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

苏秦是战国时期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拓展阅读

1、与我同行作文1000

“晶,子盈切,……”“子曰:……”,只要你每天在语文课时过我们班,你一定会听到类似的语句从班级里传出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这就是我们老师的独特教学方法。

每天一,每天一句,每天一篇文章。

每天一就是每个人都要从《说文解》上查自己名里的一个,然后介绍,解释;每天一句就是每天都要吸收一句儒家。而每天一篇文章就是每天都会有同学读一篇文章,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下事梗概,抒写感想。这件事是我们语文课堂上所必不可少的事情,每当文章读完后,师生之间还会就这文章展开交流,讨论。有时为了一篇文章,老师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教学内容。因为我们老师从来不会因为时间关系而遏制住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我们喜欢“牛柳”老师的原因之一。

一开始,带着好奇和兴奋,每一天,这件事都做得十分认真,仔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同学都对这件事有了新的感觉。如果你认为同学们是把这当成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时间的推移丝毫没有让同学们对它们减少兴趣,反而更加乐于完成它们。因为同学真正从其中获得了好处,得到了乐趣,这种事何乐而不为呢?

先说说每日一吧,每日一都是从《说文解》上来的。漫天遍地的古文和繁体让同学们看得眼花缭乱,查起来也非常费劲。但是身为初中生,很快就可以接触到古文,文言文,提前预习预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当以后你看到别人的名后可以熟练地运用从《说文解》上学来的知识去解释,翻译别人的名,不用说,你的内涵就足以显示出来了。中华名族的气节,文化,精神便瞬间在你身上得到体现。那一身的气质足以直接把别人迷倒了。益处多多啊!

还有每日一句的积累,每天一句儒家。这也不用说。儒家文化可以流传几千年的魅力就在这里。知道现在,人们想想,孔老爷爷真是伟大,他说过的话知道现在仍然是对的。人迷失的时候想想孔老爷爷的教诲还是很有用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肚里没有点儒家文化的知识,没有点中华名族的灵魂风韵还真不行。21世纪的人才是什么?是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中国灵魂是放在首位的。中国人怎么可是失去魂呢?

最后是每天一篇文章,这看似是和古文没关系了。对啊,接触么多的古文,也该放眼一下现在了。不然人总是停留在过去,和国际无法接轨也不可取啊。每天一篇文章,不同事件,不同题材,不同文体,每个人的观点,感悟也不同。在交流中一样可以收获很多啊。转眼已是初一,再转两下眼就到初了。初,中考了。中考一定会遇上议论文。议论文,当然要让自己的观点独特并且站得住脚。那怎么样让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呢?当然要引用名言,事例去深化自己的立意了。于是……这文章的妙处就在这里。

现在想想,“牛柳”老师真是和孔老爷爷一样伟大。件事就把语文基础打好了。很强大啊。

件事收益终身,与我同行,无论如何我也不要把这丢掉。

2、名著《国演义》的读后感范文1000

从小,总听哥哥姐姐们提起中外名著《国演义》,于是便缠着家人为我讲《国演义》。无奈当时年纪尚小,歪着个脑袋傻呆呆地听家人费力地跟我解释每—句话的意思。当到了小学二年级时,终于把这本我思念已久的书勉勉强强读完。可是—个刚步入学习的殿堂的小学生,怎能深刻地理解到书中的含义呢?到了现在,我才渐渐读懂魏国、蜀国、吴国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

国时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但——谁是英雄?

刘备是英雄吗?有人会说,他当然是英雄!刘备知道没有—个足智多谋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业的。于是他顾茅庐,找诸葛亮来共谋大事,前两次拜访诸葛亮不在家,当刘备第次找他时,诸葛亮却在午睡。刘备当时虽不算很有名气,却也是—个将军呀。而这位将军,却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等诸葛亮睡醒。这件小事,足以看出刘备的谦虚和明智。况且曹操曾对刘备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看人达到入木分的曹操都这么说,刘备怎么会不是英雄?不过,我却有自己的—些不同的看法。且不说刘备没有强大的军队;且不说刘备没有稳固的地盘;且不说刘备没有太大的名气,刘备的人品也有点问题,吕布之死足以证明。

想当初,吕布曾在刘备危难之时救过他,使他避免了—场注定就不可能成功的败仗。可当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问刘备该不该留下吕布时,刘备却忘恩负义地说了句:“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于是,吕布就这样被自己恩惠过的人的—句话给毙命了。

这时,大家可能就想到了另—位很有军事谋略的人——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是英雄吗?不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曾促成刘备与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以及在刘备去世前,为刘备定下分天下的*策略。大家可能还会想起很著名的空城计。但是,《国志》里对此事却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不可能发生空城计。而且,像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情都是编出来的。如果《国演义》里没有出现这些事情,恐怕人们也不会对他那么崇拜了吧。那么曹操呢,他算是英雄吗?我看他也不是英雄。有—次,曹操住在朋友吕伯奢家里,听见门外传来磨刀声,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给杀了,还说了—句令人气愤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误*还这么理直气壮,此人不奸,何人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读不厌。但是,这其中有的人物愚不可及;有的人物狡猾奸诈;有的人物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心胸狭窄。如果用我的标准来评价《国演义》中各具特点的人物,恐怕没有—个算得上英雄。

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应该聪明透顶、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宽宏大量、与人为善。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如孔繁森、刘玉儒、任长霞,他们都是我们的时代楷模,民族英雄。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习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为家长、老师、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人人都有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祖国的明天会变的更美好!

3、名著《国演义》的读后感范文1000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带上善良,行走于世界,让我们用善心雕琢世界,用真诚感化人间。——题记

顾茅庐亮真心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罗兰曾说过:“真诚是使一个人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它使一个人的缺点和错失也能变得被原谅。”《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精华和道理不是阅读一次两次就能完全吸收和理解的。

记得初次阅读,是它教会我“真诚”二该当怎写!

大家对“顾茅庐”这个事最熟悉不过了。刘备他能做到真心诚意,实在让人敬佩。风雪交加,路途遥远,前去拜访,可诸葛亮接二连地外出,刘备没有因此放弃,反而耐心地等待着机会。当第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没有惊扰他休息,而是恭恭敬敬守在门外,等待诸葛亮醒来。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感化,愿意出山辅佐刘备完成大业!

古往今来,因为真诚,多少王侯将相成其盖世伟业,多少迁客**人著其千古文章,多少人正是因为真诚,才会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生活小事悟悔意

新学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开始了,陈寿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书对我们学生就像小树缺少不了雨水的灌溉和阳光的照耀。因此我们学校一直都有图书借阅的这一项传统。老师让我、汪懿柯、王佳桐和沈浩良四个男生一起去图书室借书。行为粗鲁的我们像饿狼扑食般地冲了进去,将原本摆放整齐的书籍翻阅得乱七八糟,还在图书室内自由喧哗。这一行为惹怒了图书管理员老师,她生气地呵斥我们出去。我们四个男生只好仓皇而逃,没完成老师的任务不敢回去,再进图书室又怕遭骂。

后来,我向大家提出我们应该像刘备顾茅庐那样,真心诚意地向老师道歉。我们在门口异口同声地说‘报告’,待老师说‘请进’才进去,并派出代表向老师道歉,也许是我们的真诚打动了老师,老师跟刚才完全判若两人,让我们去借书了。这下,我们轻手轻脚地选书、拿书、搬书,不再发出一丁点吵闹声,也将刚才弄乱的书整理摆放好了。出去的时候,管理员老师会心地对我们微笑着点点头,我的心里也甜甜的。

还记得一节体育课,老师组织大家跑步,许多同学因为怕累而偷懒被发现了。老师气得回到了办公室,不愿再给我们上课。老师走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聊开了。看着他们的行为我有些不知所措,作为体育委员,我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可刚才看老师的脸色,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好了,别吵了!”我用最大分贝的声音喊了出来,同学们似乎被我吓到了,都安静了下来。我鼓足勇气,去办公室,并向保证一定会好好监督同学们跑步,真心诚意地请老师回来给我们上课。

衣带渐宽终不悔

真诚,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也是一朵正在含苞欲放的美丽之花。

聪明的商鞅用搬木条事件树立真诚守信的形象,才得以变法成功;努力的小品演员陈佩斯、朱时茂真心诚意地在舞台上演喜剧,才收获了大家的欢声笑语和广泛好评。走在拥挤的马路上,红绿灯不停地变幻着,车流和人群快速地变更着,高科技和现代化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接近全面小康,社交软件网站的层出不穷,让人与人的距离变得更近。可是近期在各种媒体中看到的电信诈骗事件、车祸逃逸案件,保姆放火案件,让我突然觉得人与人心灵的距离是多么遥远啊,而真诚又是多么难以实现啊!

让我不禁感到惋惜,甚至是悲痛……然而我们怎能因为花园中有几株杂草而放弃为花园浇水。让那些早就盛开的美艳的花儿因得不到滋润而枯萎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刻骨铭心的话,让我恍然大悟。我仿佛看到了未来,那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地方是我的“家”!我的直觉和现实都告诉我,是,是的。那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我们的国家多少次用善良的力量感化了世界,感动了每一个冰冷的角落。我欣喜,甚至有些狂傲。原来,只要你执着,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朝着自己的梦想奋斗,所有的困难都会向你妥协,所有的磨难都不值一提。因为,这是“真诚”的力量。

刹那间,我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念!真诚之花永远绽放心间!

4、名著《国演义》的读后感范文1000

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国演义》

街亭的失守,我认识到两个问题:

一是纸上谈兵。

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但在打仗时,不听别人的劝告,执着地坚持自己的错误的决定,“山上屯兵”。让司马懿有机可乘,围攻马谡,夺取街亭。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轻率所致,他也难辞其咎,最终不得好*。

其实在战国时期,就有前车可鉴。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历史总是在人们的不留意的时候重复着。某招聘广场的部分摊位,除了学历的要求以外,还要求应聘者用英语与招聘人员交流。不少负责人告诉前来的记者,很多应聘者的学历高于要求,过了大学英语六级的不少,但能流利地与工作人员交谈的屈指可数,大多都是结结巴巴的,如果他们不说,都不知他们过了六级……这不是现代版的“纸上谈兵”吗?

二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街亭的失守,诸葛亮、马谡都验证了这句话的准确性。“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若当初诸葛亮遵照刘备的遗言,不重用马谡,街亭就不会失;若街亭不失,或许蜀国的历史会截然不同。马谡在实施行动前,若听取王将军的忠告,街亭就不会失。

古人所说的话总是很有道理的。

某商人在服装界里,大展鸿图,独占鳌头,让他挤进百万富翁。可后来,他认为既然在服装界能有如此辉煌成绩,那在其他行列必定也能占一席位。于是他决定挤身电子行业,他与合作伙伴商讨时,只得到*的反对;与家人商量时,只得到零星的支持。他始终执着,成立了一家电子公司后,聘请了一批有验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他将他营服装的方式硬搬到营电子业中,也不顾公司里成员的反对,最终他一败涂地,连自己的家业也赔了大部分……

历史的长河,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值得我们反思……

点击查看更多《三字经》典故:悬梁刺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6911.html

热门阅读

  1. 2015精选圣诞节节日祝福语句
  2. 201年复活节给父母的祝福语中英文
  3. 杜甫思念亲人的诗句
  4. 庆元旦联欢晚会五年级作文
  5.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的教学设计
  6. 201年有关高考的祝福语
  7. 油脂公司项目副经理自荐书1100字范文
  8. 丰富多彩的世界作文范文
  9. 推普周学生国旗下演讲稿
  10. 201周末愉快祝福语汇总
  11. 2016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12. 夜的眼的优美散文
  13. 行路难 李白
  14. 关于大学生暑期图书馆实践总结推荐
  15. 《蓝色国土》读后感范文450字
  16. 丢掉面子认输才会赢故事
  17. 春节的幽默短信祝福
  18. 最新小年夜祝福语大全
  19. 《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教案
  20. 国家资助助我成长征文比赛获奖作文
  21. 思念的优美句子50句
  22.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手拉手活动
  23. 编童话故事300字作文
  24. 《访兰》的教案
  25. 爱护校园环境的演讲稿
  26. 描写冬日梅花的诗句
  27. 消失的树枝 童话故事
  28. 关于新年对老师祝福的参考句子
  29.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优秀教学设计
  30. 幼儿小班教案教学反思
  31. 关于责任国旗下发言稿
  32. 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33. 小木偶的故事课文续编
  34. 儿童故事馅饼
  35. 课文灯光优秀教案
  36. 201年元旦祝福语短信大全
  37.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60句
  38. 爱国古诗词大全
  39. 《一碗清汤荞麦面》说课稿范文
  40. 初三学年的入团申请书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0 01:51:18
本页面最近被 51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6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