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读书笔记精选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5

《陋室铭》读书笔记精选 1

陋室也就是简陋的屋子,简陋的屋子会怎样呢?从文中我读出作者认为屋子简陋不重要,关键在于屋中的人。

我也同样认为一个真正有才华,是君子的人,无论住在什么地方都无所谓,屋也只是一个落脚的地方罢了。真正的智者、君子并不是为名利活着。屋之陋,反而会更突显君子、才子的本色。

但有些人不论屋陋,或屋好都不能成材。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没有一颗真、善、美、正直的心,没有后天勤奋的意识,所以陋室只不过是一个在人生之路上的小风景罢了。

文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正是体现陋室中人的重要吗!但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陋室中人的高尚品格。”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虽是写景,但不难看出屋主的清幽,不拘小节。使我看出那种自然的美丽。加上后几句更使我想到一幅美丽的画面。一间房屋,台阶上一些碧绿的苔痕,周围有一些杂草。虽简但有着一番古典的气息。从窗中望去,屋主在优雅地弹着朴素的琴,琴声动人心弦,而那种境界更是有一种脱俗。

读完《陋室铭》使我回想起不少出自陋室的名人,如诸葛亮、杨子云……现代也有不少英雄才子出自陋室,现在我们总能听到某山里的孩子考上某知名大学……,是陋室给了他们一股向前冲的力量,但并不是陋室造就君子,要不是君子住过陋室,谁又会提到陋室呢?

我现在也算住的是陋室,下雨天屋里则成水帘洞,所以我希望这房也能由我而名。以后有人写什么《陋室传》、《陋室说》……,能把我这房当个例子。

陋室不重要,关键是心不陋,思想不陋,陋室中有君子。

《陋室铭》读书笔记精选 2

早年上中学时学课文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让我对杜甫的人品有了一个初步的认

识,立时就被他那广大*襟和博爱所征服了。这些诗句,成为了我当时的最爱,不用老师说,我就已经把它们背熟了。

但后来读到刘禹锡的《陋室铭》,一下子又让我有了新的思考。首先想到,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为天下寒士的清苦生活而抒发的悲怆激愤的情感,是不是有些过于沉重呢?因为陋室未必是茅屋,但毕竟条件简陋,可人家说得明白,虽然他居于陋室,却心宁气静,赞之不绝,这不显得杜甫白操心了吗?又想到,刘禹锡作为一个晚辈,为什么好像是在和杜甫唱反调呢?如何评价这两种看起来颇为不同的价值观,叫我颇为困惑。

于是我把《陋室铭》读了无数遍,想了无数次,终于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仔细想想,其实刘禹锡与杜甫不是正相反对,而恰是灵犀相通。他们有着一样的气魄,一样*怀,一样的人生态度,所不同的,仅是表现的角度。杜甫是居茅屋而想天下寒士的凄苦,刘禹锡是居陋室而悟人生的境界。他们都是认真的,他们都没有仅局限于一己之得失。

居茅屋,处陋室,其境况可想而知。但一篇几十字的《陋室铭》,却尽写出了应有的人生态度。好的居住条件固然是必要的,社会也当给人们以这方面的关怀。但一个人的成就,并不是由居室状况决定的,而是由其心胸和志向决定的。所以,处陋室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也完全不必。须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里的“惟吾德馨”,似有自我标榜之嫌,但从他这里,却可以让我们悟到,只要一个人有志向,有追求,有德行,那么不管处于怎样一种情形,都可以欣然怡然。不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吗,那就尽情欣赏吧;不是“谈笑有鸿儒”吗?那就互相交流畅谈吧;“调素琴,阅金经”?不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吗?更何况,还可避免“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呢,这有什么不好!

《陋室铭》最后点题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让我悟到,人的生活当然需要物质基础,但人的生活更需要精神支撑,当一个人精神生活充实时,物质生活的欠缺也就不会显得那么不堪忍受了

《陋室铭》读书笔记精选 3

全文共81个子,成为该书字数最少的一篇文章。

刘禹锡是一位很有*抱负的诗人。曾于贞元九年(793年)考上进士,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被德宗皇帝贬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当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在衙门里三间三厦的房子,知县见他被贬而来,百般刁难,安排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上的打击,生活上的折磨,但他抗历不屈,遂愤然提笔写下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流传千古。

所谓“陋室”,即斗室,蜗居也,人不堪其忧,诗人把它写成人间乐园。他想求得一方净土,找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一切是那么和谐、恬静、闲雅和怡然,对于身心疲惫的诗人来说,也是一种特有的享受。尽管是“陋室”,但是“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牒之劳役”。诗人把陋室写得如此优美,一方面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大度,气量恢宏,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官府的抗议和控诉。

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当今世界,老百姓住房条件的好与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民生的一把尺子。人们不会忘记,在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哪有蹲身之处?即使是大学教授也难以安身。当时华罗庚和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任教,两家合住一间16平方米的房子,只是中间用一块木板隔开。他们夜以继日工作,在教学、科研两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这个时期,华罗庚先生写出了《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两本专著及十几篇论文,让他成为数论学领域的新星。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国民的共同奋斗。第二次大战后,德国的城市几乎变成一片废墟,当时有两个美国记者到柏林区采访。他们走到一个地洞里,采访一家工人,看到此景此情,一记者说:“我看德国没有希望了。”另一名记者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我看德国人还是有希望的。”“何以见得”?前一位记者问。另一名记者说:“刚才你没有看到,住在地洞里的工人,还中了一盆兰花,这就是德国的希望所在。”

战后,德国人励精图治,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造了大批的廉租房。据报纸披露,从1977年以来的三十多年,房价平均每年上涨仅为1%,创世界奇迹。另外,据说德国年轻人77%租房住,老百姓安居乐业。

《陋室铭》一千多年来在我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即使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知道,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会遇到挫折或处于逆境,就应该有一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抗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受到别人的尊严,诗人刘禹锡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阅读

1、三年级

人民艺术家老舍下的《茶馆》真不愧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全剧的人物复杂多样,却简单到从陈设的古朴变为新式,最后沦为简,昭示出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时代特征。

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不可救药是全剧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要反映的现实社会的特点。为此,老舍先生心刻画了各色人物。从旧社会小资产物、小商人的典型人物王利发的经营方式的改变,充满爱国热情、最后沦落为卖菜的常四爷……无不时刻在步步深入文章的主旨。我们可以从这家老茶馆中的彩演出,看出就制度的必然灭亡。

老舍行云流水的法在语言特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浓烈的“京味”语言笼罩了整个剧本,代表了中国的艺术剧本。练而又个性的语言,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廊来更能突显老舍的戏剧特点。当然少不了像“将,你完啦”这样一语双关的潜台词,让人了很有味道。语言中蕴藏了老舍先生高超的写作手法。

茶馆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人,一个茶馆的兴衰,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浓缩的典范。

2、三年级

人们在阅的过程中,或是对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摘抄、归纳和心得体会的文字,都叫。这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首先,它可以帮助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住,便是帮助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忆不如烂头。就说明能帮助忆。

其次,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墨不。就是说,阅时必须,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谈》就是一部式的作品。

第三,还能帮助提高阅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都应重视写

首先,应了解的类型。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几种。写时,可根据写的目的"、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

1、批注。即边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简单易行,但首先得是自己的,别人的,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会把划得乱七八糟了。

2、摘录。就是将中的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用。这种是大量的。做摘抄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多少页,该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

3、提纲。就是将过的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就是阅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后感。

5、仿写。即模仿摘录的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学以致用。

6、评论。主要是对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7、简缩。为了住故事梗概,了一篇较长文章后,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同的有不同的作用,可根据实际择、确定。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1)必须认真地懂原作。这是写好的前提。提纲、心得要以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也应细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2)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3、三年级

《童年》 — 今天我了一本,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这本是是写了高尔基的童年。

但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乐的,而是悲惨,凄苦的。在这本中,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的父亲在他的童年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惨,这给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的与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后来跟随外祖母来到外祖父的家里。

他在这里看到许多丑是,舅父们为争财产而互相反目为仇,愚弄弱者,毒打儿童……。但他却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经常给阿廖沙讲许多好听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长,不像他的舅父们一样。

阿廖沙从小就喜欢,他渴望、拼命神使人感动,但他也为这吃了不少的苦头,经常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与贫穷的劳动人民接触,深入社会,如饥似渴地从籍中吸取知识养料使他真正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位文学大师。

点击查看更多《陋室铭》读书笔记精选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61973.html

热门阅读

  1. 冀教版英语四上《Letsgoshopping》教学反思范文
  2. 爱国的优秀诗句
  3. 新年温馨祝福语
  4. 《骆驼祥子》初中读后感
  5. 201小学生新年趣事作文300字
  6. 三年级关于团结的谚语
  7. 描述春天到来的诗句
  8. 小学女教师关于巾帼风采的演讲稿
  9. 幼儿园植树节宣传标语
  10. 公司十五周年庆祝福语推荐
  11. 精选曾国藩名言29条
  12.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癞蛤蟆The Toad
  13. 3妇女节的句子
  14. 三八活动横幅标语
  15. 珍惜时间小学生演讲稿
  16. 《植树的牧羊人》读后感优秀作文
  17. 曾经的朋友小学作文600字
  18. 环境友好年活动计划
  19. 关于纳兰性德两首经典诗词赏析
  20. 安徒生童话《谁最幸福》
  21. 难忘的六一叙事作文
  22. 过小年的祝福语大全
  23. 学校国庆节红领巾的广播稿
  24. 考友雅思技巧分享心得
  25. 父爱和母爱诗歌
  26. 2016新年祝福语顺口溜
  27. 食前方丈成语故事
  28. 开学三个月班主任工作总结
  29. 埋在时间深处的炸弹美文
  30. 国庆节搞笑祝福语
  31. 教师节祝福语之学生们诚恳的祝福
  32. 城市管理信息宣传标语
  33. 《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优秀教学设计
  34. 优秀毕业生找工作自荐信范文
  35. 对母校校庆真挚祝福语大全
  36. 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古诗
  37. 简析安卓版自驾天气手机应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38. 有关唯一的听众的教案设计
  39.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40. 公司春节联欢会董事长发言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