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归园田居》作文
一架木琴,一壶浊酒,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块农田。
——题记
明月高悬如明镜高挂,照亮意愿高飞无违。
独自徘徊在林间小路上,杂草丛生,但却无法杂乱我的心境。早上,半露晨曦时,便出门打理,到了现在,才扛锄而归。
我并不觉得累,尽管每日上山种豆却种出了杂草丛生,尽管每天天刚亮就要上山劳作。因为这样总比在*上为五斗米折腰强。看天空,澄澈,明亮。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狭窄的道路上,杂草疯长,笑盈盈的月光下,人归抗锄。这却也不非是一幅绮丽的田园风光图。晚露映着月光,晶莹剔透,调皮而多情的跳到了我的衣服上,像是对劳作了一天的我的温柔的抚慰。我想,衣服打湿了又算什么,只要自己的意愿不违背就好了。
*如后宫,勾心斗角;田园般的生活,自得其乐。我爱田园。爱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象,爱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爱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宁静与寂然。
独守一架木琴,饱,优雅情调;独饮一壶浊酒,抒,思绪万千;独勾一支毛笔,画,田中美景;独磨一方砚台,写,诗篇无数。
看那窗外高升的太阳,承载希望,听那清脆的鸟鸣,唱,悲寥无双。远望,月之明,山之空,田之静,愿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不愿在阴险的*上频频折腰。不是逃避,却又不得不承认是逃避,我只愿像菊花一样,做一个隐士,每日上山劳作,带月而归,自给自足,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就够了。
我思绪万千,拿出一支毛笔,蘸上一方砚台在一张白纸上独自勾画我的思绪遇闲情。
愿之纯净,愿之无违,惟愿,愿之愿,如火鸟般高飞。
——后记
拓展阅读
1、描写田园风光的初二作文600字
乡村的清晨,静悄悄的,没有城市的喧闹。早晨,万物都从沉睡中苏醒:青蛙在池塘里一展歌喉,布谷鸟在田野里唱着它的原唱歌曲――“布谷,布谷”,小鸟在天空悠闲地飞翔,一边唱着快乐的歌曲。人们从睡梦中苏醒,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乡村里,到处是一片欣然的景象。首先,我们来到乡下的田地,只见那里大多都是一些老爷爷或老奶奶在那里耕地,耕地的人都会在旁边搭一间小屋来,里面都放些耕地工具或养料等。乡下人,总要养几只鸡的。在他们的院子里,常常会瞧见一群鸡,高傲地昂着脖子,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好像它们是整座房子的主人。不论春夏秋冬,雄鸡们每天早上准时打鸣,好负责!春天,农民便会撒下种子,田地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田地里一片绿油油的,各种各样的蔬菜纷纷上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地里硕果累累……
鱼塘,更是乡下人的乐土。在乡下,最多人会养鱼,因为把鱼养大,再去卖,卖个好价钱养家糊口。干塘底捉鱼,是乡下人的绝活。只见他们下到鱼塘,小心翼翼地摸索。突然,发现一条鱼从脚边游过,就赶紧向前一扑。“哈哈,抓住了,抓住了。”鱼塘里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村里的景色不光美,还有很多名胜古迹。这里周六、日都会有很多游客来,我猜他们一定爱上了这个村子。村里的古桥都很老了,大树也生存了几百多年了。当夏天非常热的时候,大家会在树下乘凉,孩子们聚在一超玩捉迷藏、水鬼上岸……晚上,大家累了,进入了甜甜蜜蜜的梦乡。
乡村美景,无论时间、季节,永远是独一无二的。乡村人的快乐,乡村人的笑声,也永远是独一无二的。我爱我的家乡,我爱田园风光!
2、归园田居教案怎么写
【刘静专栏】原创作者|刘静(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明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还有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我们学习古诗词,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既要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也要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并且挖掘出适合自己的当代价值。
教授这首诗时,我的做法是分三大块:
一、精读文本,理解内容
二、品味语言,分析手法
三、结合生活,理解内涵
具体做法是:
1、让学生亲密接触文本,结合注释自主阅读理解。有不理解的字词句,可以画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2、以小组形式,划责任块,分下去。
3、选好中心发言人。这位发言的同学需要讲出诗句:内容理解,手法运用,表达的情感,再加上自己的理解。
具体讲解时,同学们都能认真思考,师生共同探讨,以上三方面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这时不是教师全盘灌输,而是学生自主实践参与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关键地方教师解惑传道。
现把相关内容梳理如下:
本诗分四块:第一块:首四句,诗人本性不适俗世,爱好山林清静,无奈落入尘世之中,耽误了十三年芳华。“尘网”是比喻,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对丘山自然的喜爱。
第二块:六到八句,直言归隐的原因是:思旧林,念故渊,想开荒,能守拙。羁鸟、池鱼,都是比喻。表达了厌倦误落尘网中的生活,渴望守拙做真实的自己。
第三块:九到十八句,全是欣欣之笔,描绘了一副恬静优美、清新怡人的田园村居图景。手法:写景顺序由近及远,近处我家草屋远处炊烟袅袅;视听结合,看桃李听鸡鸣;色彩绚丽,浓绿的榆树柳树,鲜艳的桃李花开。以狗吠鸡鸣之声衬出田园之静。
情感:美好的田园生活,无比轻快的喜悦心情。
我超级喜欢: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想想:
暗夜深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闻得狗吠深巷,此夜必定安眠。听得鸡鸣于桑,定是一夜好梦,无需贪眠。
联想现代的我们,夜,被路灯照的不再漆黑,听不得狗吠,只有汽车轰鸣路人言语。谈不上安眠,晚上睡不下,早上起不来。这又何尝不是被尘世羁绊呢,所以归园田居倒是不错。
学生讨论,大家各自抒发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且讲出了理由。
当我被社会规则伤害时,我觉得我也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当我被外界各种束缚的时候,我觉得我想: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当我厌倦城市,想回农村做自己,再锻炼下身体的时候,就想到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我觉得陶渊明还是很富裕的,他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我也渴望有这样一座房子,不必面朝大海,只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我也渴望,傍晚时分,一身轻松的我站在我家院子里,闻一闻别人家的炊烟的味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我喜欢独处,想一个人宅在家里,打扫卫生,静室独坐: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第四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对人心有疗愈作用,身心疲乏的时候,只有大自然能让人心旷神怡。这也是现代人都普遍有的感觉。学生开玩笑说,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这句话。
不得不说,陶渊明的田园诗始终能唤起人们的共鸣,他的语言,清新淡雅却韵味无穷,面貌素淡,不见雕琢。看似散缓,实则精巧。苏轼评价此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我们也体会到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田园风光的美好,归园田居后的宁静安然。
至此,安排理解性背诵,本课结束。
(本文为刘静老师原创投稿)
链接:(原文)作者|陶渊明(东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描写田园风光的初二作文600字
期中考试后,我们学校组织了秋游活动。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五,我们纷纷走出校园,争先恐后地上了旅游巴士。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就像一群离巢的小鸟。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山水田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有古典风格的大门。它的顶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稻草。走进去,我立马知道为什么它叫山水田园了。它建在一座很矮的山上,里面又有几座山,真是山里有山,里面还流淌着一条小河,流向一个湖。
我们先去了爱心动物园,里面有孔雀,鸽子,箭猪等等,不过我们观赏这些动物的同时,心里涌出一股怜悯之心。因为这些动物被关在笼子里,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我真希望他们不久后能重新获得应有的那份自由。
吃过午饭,我们去玩机动游戏,我看中了“自旋滑车”,就和班上的三个同学一起去坐了,等了好久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跑上车系好安全带,准备飞翔喽!
车子先上了一个坡,这坡看上去并不高,但我的心似乎已经被拉到珠峰上了,上完坡后,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随即车突然转了一个弯,“哐!”我感觉是撞车了。就这样,车子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最后我终于下车了,刚刚在上面转得太厉害了,走下来的时候头还是晕的,真刺激啊!
玩完机动游戏,我们去了授鱼乐园,那里面可以免费捞金鱼,我们纷纷脱掉鞋子跳*池,开始了与小鱼的作战,可小鱼们都很狡猾,总能从手中灵活地溜走。我托另外一个同学捞了几条才凑到四条小鱼,但我们也很开心。
下午,我们返程了,大家高兴地回到了学校。我人是回来了,可我的心好像还在山水田园那美丽的风景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