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冷与暖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
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
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拓展阅读
1、色彩的冷暖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第七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册色彩知识的加强课。为以后色彩知识等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主要知识为色彩的冷暖,是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运用,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教材中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了色彩的冷暖,这种简洁的说明对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其中的色相环明确指出了冷暖色,帮助学生进一步分清了冷色与暖色。并提供了冷暖色调对比图,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以及可以用冷暖色调表现生活中的景色和景物,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用色的表现能力,这也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美是无处不在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冷暖色,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2、让学生在游戏、欣赏、亲身体会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冷暖色,能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绘画练习。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认识及判断冷色与暖色。 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具学具:
欣赏图片、课件、油画棒或彩笔、图画纸等。
一、游戏导入,感受冷暖。
教师准备两个图片,做拼图游戏,在黑板上展示:在学生脑海中基本形成了感觉冷的凉的色就是冷色,感觉暖的热的色就是暖色这种概念。
【设计意图】以游戏方式引入新课,选用《海底总动员》和《狮子王》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同学们对冷色和暖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找出不同,认识冷暖。
1、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图片中的不同颜色。认识冷色包括哪些颜色,暖色包括哪些颜色。下面,我们把相应颜色的画笔,按照图片上的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冷色和暖色,认识到色彩的冷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理解冷色和暖色的相对性。变魔术,教师展示一朵黄色的花,让学生说说它属于冷色还是暖色。(此时学生的回答肯定不一样)教师总结,通过两次图片的对比观察,同学们发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背景下,它的冷暖色性也不同,这就是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4、欣赏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名作《红色的和谐》,同学们在看到时候找一找画家运用了那些颜色来表现画家的感受?还用了哪些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用彩笔找到哪些颜色是冷色,哪些颜色是暖色,使学生理性地认识色彩;接着通过变魔术进一步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最后通过欣赏名家名作使理性的认识转变成绘画当中的实践操作。
三、亲身体验,画出冷暖。
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图画,被冷暖色彩*了,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个色彩的主人,运用冷色和暖色传递我们的感受呢?
学生同桌一组共同完成作业。 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互助精神。播放轻音乐,给学生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
四、作业展示,感受成功。
在同桌的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每组的劳动成果也闪亮登场了。请你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旨在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鼓励学生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五、课后拓展,运用冷暖。
色彩的冷暖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运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生存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重视,相应地对生活中的色彩要求也就越来越讲究。比如:用冷暖不同的颜色装饰我们的家,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下节课,我就要运用冷暖的色彩知识设计自己的家。同学们,你们期待我讲这节课吗?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色彩冷暖的运用,让同学们体会色彩的不同感受。并且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色彩的冷暖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过程方法 让学生在欣赏体会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冷暖色,能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绘画练习。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对美丽自然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及判断冷色与暖色。 教学难点:理解冷暖色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蜡笔,铅笔,勾线笔,绘画本
一、激趣导入。(充分运用声音与图片让学生感受、体验。)
1.听:倾听大风的声音。(多媒体播放大风的声音)学生通过听大风呼啸的声音,学生产生一种冷的感觉。
2.看:看熊熊燃烧的烈火。(多媒体显示烈火燃烧的动画)学生通过看烈火的图片,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
3.引:通过一听一看,学生了解到我们通过听、看,可以感受到冷和暖,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色彩来感受到它们的冷暖,引出课题:冷色和暖色。
二、寻找色彩的冷暖。 1.认识冷色和暖色。
(1)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雪山,另一幅是日出的情景。学生欣赏、体会,谈感受。
(2)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
(3)联系生活,人们在布置居室、穿衣打扮、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的风景,近一部让学生感受冷和暖。
(4)由于这些自然与生活的经验,使我们早就有了一定的冷暖色的感受力。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颜色是暖色?什么样的颜色是冷色呢?让我们一起到色相环上去找一找
(5)多媒体显示色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冷色和暖色以及冷暖色的区分。 2.判断冷、暖色。
多媒体显示不同的色纸,让学生进行判断,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3.理解冷色和暖色的相对性。 (1)变魔术。
多媒体显示一朵紫色的花,让学生说说它属于冷色还是暖色。(此时学生的答案肯定不一样)
教师告诉学生魔术开始:
①将这朵花的背景色设置为绿色,即冷色,问:紫色的花是偏暖还是偏冷?(指答:偏暖)
②将背景色设置为大红色,即暖色,问:紫色的花是偏暖还是偏冷?(指答:偏冷)
③那为什么同样的一朵花,它的冷暖色性却会不一样呢?(学生讨论) ④交流讨论结果。
⑤教师小结:通过两次图片的对比观察,同学们发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背景下,它的冷暖色性也不同,这就是色彩冷暖的相对性。它相对于一种色彩来说可能显得较暖,但相对于另一种色彩来说也可能显得较冷。
三、学生活动。作业要求:
1. 请选择合适的颜色设计一块冷色调或是暖色调的花布! 2.
作业要求:
1.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 ,填涂一组同样的向日葵图形,看看他们感觉有什么不同,体会其中的美感。
2.要求:这2幅图分别涂成冷调,暖调,涂色适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课外延伸。尝试用冷色和暖色表现自己的心情、性格或其他方面。 板书设计:
蓝色 橙色
相对性
3、色彩的冷暖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与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并能辨别美术作品的冷暖色调。
2、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画面冷暖对比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审美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以及冷暖色调的一般处理方法。 难点:运用冷暖色调处理画面。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
1、课前提问。
(1)提问:同学们,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2)分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2、导入新课。
色彩接近于火与太阳的颜色,使人联想到温暖,因而产生一种温暖、热烈、光明、突出的感觉,因此叫暖色。反映冰雪夜晚的颜色,使人产生寒冷、凉爽、幽静、阴暗、深远等感觉,因此叫冷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冷暖》。
3、讲授新课。
运用课前准备的美术作品,结合本课教材及第一课的欣赏作品,讲解冷暖色调。 (1)出示两幅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区分。
(2)出示挂图。让学生讨论,使他们了解不同冷暖倾向的色块摆在一起,便产生了冷暖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秋日的蓝天映衬着红橙色的枫叶,使得色彩对比更明显,色彩更生动活泼,主体物更突出,艺术效果更佳。
(3)打开教材,先让学生欣赏分析范画中的冷暖对比,然后教师总结。
4、课堂练习。
(1)作业要求: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在作业纸上画一幅冬景(冷色调)或秋景(暖色调),强调色彩的冷暖感觉,注意运用冷暖对比方法。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5、讲评作业。
将优秀作业生生之间相互传递,以资鼓励,并指出作业中的通病,提出修改意见。
6、总结。
色彩的冷暖与对比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生产、生活中,艺术作品与各种设计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同学们下课后可以认真去观察、体验。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zhuguo.cn/articles/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