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晋升的坏习惯美文摘抄
只埋头工作不懂得合作
沈超是个内向的人,工作非常努力。上班总是早去晚归,但是,他不喜欢和人交流合作。沈超在公司研发部工作,整天一个人在工作台前研究。
另一个研发部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小王,思维比较活跃,人缘也比较好,经常与大家一起聊天吃饭,遇到难题,就请教这个拜托那个,许多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有时候,为了一个技术难题,大家居然不知不觉地以小王*。开展了集体技术攻关,群策群力之下,他们对单位产品进行了好几项技术革新,给单位创造了很好的效益。而这几项技术都是沈超的攻克目标,离成功也已经不远了,但是,他个人的力量自然不如大家的力量,大家总是走在他前面。后来小王被公司提拔为研发部经理。
其实,沈超是研发部资格最老技术也比较好的技术骨干,之所以没能得到公司的重用,就是因为他喜欢单打独斗,不懂得合作,他的优势自然就没能够在团队中表现出来。
过分推销自己
陈倩是个非常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能力超群。公司的会议上,老总谈到单位的一个问题时,陈倩立刻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反复申明如果自己去处理这个事情,会如何如何。常常弄得开会像是她和老总的“二人转”,别人都接不上话,大家也不愿意接,就克制着内心的反感和不耐烦听陈倩的夸夸其谈。事实上,陈倩的思维比较敏捷,反应很快,老总提出的问题,陈倩一般都能积极想出办法。只是时间比较短,有些建议难免浮于表面,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她老是表明这件事情如果自己去做,会产生如何如何好的结果,等于变相彻底否决当初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弄得大家心里很不舒服。
时间久了,大家耐不住了,在她的建议提出后,大家群起而攻击其中的种种不足之处,但是她建议中的优点大家故意忽略。就是因为看不惯她的指手画脚和过分推销自己。老总也看出陈倩虽然有些能力,但是,群众基础不好,在公司中属于孤家寡人,没有号召力。于是,在后来的提拔升迁中,陈倩总是“原地踏步走”。
不懂得融入企业文化
付菁是个比较有个性的女孩,进入公司后,对公司的一些不成文的制度比较反叛。
这是个二十多人的小公司,老总提倡大家和谐团结。员工过生日的时候。在饭店吃个饭,然后唱歌。老总个人负担总开销的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开销,除掉当天过生日的“寿星”免费外。其他的人平均分担,其实,摊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是三十元左右。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很满意。老总觉得这是个大家在一起沟通的好机会,很多个人摩擦就是在这样的聚会交流中而烟消云散的。员工觉得这样很有人情味,像个大家庭,另外,这样的聚会,还可以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大家必须参加,是根据个人自愿原则,但是。多年来,大家都主动参加,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
付菁来了后,想想每个人过生日,不但自己要凑份子,而且还会晚回家,占用了自己的私人时间,她就比较生气,另外,她觉得工作就是工作,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所以,她拒绝参加。她的拒绝,公司上至老总下至员工都没说什么,只是公司上下觉得付菁这人“怪怪的”“挺不合群”。尽管她的工作干得不错,但是,因为她不懂得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很多工作能力不如她的人得到了升迁,但是,她依然如故。
她保持了自己的“个性”,但是,在公司里,她*人了升迁的“冷宫”。
出尔反尔
赵光在一个销售公司上班,是售后服务部员工。为客户考虑。公司全天都有专人负责售后服务热线。
安排到星期六或者星期天加班执勤的员工,难免临时有事情,这个时候,按公司规定,可以自南与同事调换,找人顶替自己值班。
赵光有时候也答应替同事值班,电话里说得好好的,但是,因为心情不好。或者是想睡懒觉,于是,就给对方打电话,让对方重新找人顶替。几次过后,大家都知道赵光是个喜欢出尔反尔的人,以后再找人顶替自己,都不找赵光了。后来,老总也知道大家都不愿意找赵光替班了,老总心想,答应下的事情时常变换,这样的人*不能重用,给他个重要职务,关键的时候,他撂挑子怎么办?
老总这么一想,于是,赵光在公司里的冷板凳就坐定了,七年下来,很多资历浅的同事都被提拔上去了,他依然是个普通的职员。
对别人求全苛刻
高成所在的公司销售网络,一共划为四个大区。高成是公司西北大区的经理。他对自己的下属要求特别严格,动不动就在会议上声色俱厉地批评自己的下属工作不努力,其实,他批评的那些下属工作已经非常努力了,只是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时候,“硬骨头”一时啃不下来,也是正常的。
终于有一天,一个下属奋起反抗了,在会议上公开说道:“你神气什么?你当销售员的时候,不是几个月都拿不下项目吗?最后还是一个老销售员离职的时候,把手中的客户交给了你,你的业绩才上去的,你是摘别人的果子,没什么可神气的!”高成一下子脸涨得通红,哑口无言。
后来,公司的四个大区合并为一个销售部,经理和副经理都是从其他大区经理中提拔的,高成的职务没有动,就是因为他的“求全苛刻”犯了众怒。连其他大区的人也对他很反感,老总考虑大家的感受,于是高成的升迁也被搁浅了。
在职场中,许多人得不到提拔重用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牵涉到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职场中的每个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出色的同时,还要“修身养性”,只有能力超群、为人处世得体,才会在职场中前途无量。
拓展阅读
1、当被骗成为一种习惯人们就不会珍惜诚实美文摘抄
哲学家走在路上,迎面过来个陌生人。陌生人就如一般的骗子那样,从怀里拿出个形状怪怪、旧旧的东西给他看,口中说:“这个古董,至少值2000元,因来此地做生意被骗了,想用它抵200元回家的路费。”见他犹豫,陌生人又补充说:“在你之前我问过9个人,都以为我是骗子,你肯帮助我吗?”
他那天心情不错,想做个测试,或者做个傻瓜。他说:“古董我不懂,我就借你200元好了,你日后还我。”
事后周围的人都笑他白白把钱送给了骗子。没想到一个月后,陌生人将钱送还给了他。
正当他热心为骗子平反之时,陌生人又找上门来,这次带了一大堆古董字画。陌生人说:“我将去遥远的地方闯荡,也许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也许永远都回不来,家中没别的人,这批祖传的宝贝想转让给一个信得过的人。”他问总共值多少,答曰至少30万。他笑说:“我总共3万存款。”对方说那就3万。他心中暗暗叫苦,原来是大骗子。
陌生人走了,他没抱多大希望请来行家鉴定。结果是,那堆宝贝价值远远不止30万。
日后他在课堂上对学生叙述完这段故事后说:“10个看上去像骗子的陌生人中,只有一个是真骗子,其余9个是好人。但10个常人中却有9个把陌生的好人当骗子,只有一个相信他是真好人。”(青年文摘)
2、朱自清美文摘抄赏析 朱自清美文摘抄
《雪朝》(诗集)1922,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末出齐)
3、朱自清美文摘抄赏析 朱自清美文摘抄
朱自清的原名是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进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4、青春美文美句摘抄 青春美文摘抄
有人针对网络上90后的一些言行指出:90后是叛逆、反文化、狂妄的一代。绝大多数中老年人也这么认为。震惊世界文坛的《红楼梦》曾一度被禁止阅读,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宣扬自由恋爱。然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光耀是不能被掩盖的,那种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启迪了不知多少个奇思妙想的脑袋。
“吃饭之前,先发微博的请举手;睡醒以后,依然赖床的请举手;没日没夜,沉迷游戏的请举手;失恋之后,不吃不喝的请举手;离开手机就活不了的请举手;深更半夜,还在狂欢的请举手……”这是被誉为“电音之王”的音乐才子王绎龙对青春简要的概括,一首《Goodbye青春》共鸣了多少90后的想法和生活。或许现在处于初中阶段青涩的我们不会有那么“重口味”的体会,可谁也不能保证以后的我们不会是那个样子。
90后的我们最喜欢网络,但不只是娱乐、发表不羁的言论而已,我们也会在网络的海洋中寻求宝藏,开拓思维的空间。用时代的信息,勾勒未来的轮廓,毕竟谁也不会挖坑给自己跳。可能有时确实存在不听从长辈的教导的情况,但这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旅途出现更多的体验,留给自己更多的改进机会,纠正错误。因为切身体验才是我们成长最好的肥料。
传统文化总是教导我们,要百纳海川,为何一定要对我们的学习方式指指点点呢?即使被路上的小石子绊倒睡得头破血流,也会促使我们在生活中汲取教训。谁的青春里不曾有风吹过呢?
请摘下那布满灰尘的眼镜,擦亮你们的眼镜看清楚,90后的孩子是多么可爱的一群人啊!他们勇于创新,渴望自由,这何尝不是难能可贵的呢?我们又是自信的,越挫越勇,屡败屡战,但我们并不自负,因为我们汲取了70后的沉稳坚定和80后的开创进取。我们自信,因为只有自信才能展现自己,才会在努力的自我推动下达到成功。张扬个性的追求,不值得你们鼓掌吗?
不同时代的青年不同的时代烙印。70后的精神不能替代80后的精神,同样,90后的精神将会有新的光彩照耀这个时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