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大楼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6 12:07:25

字典大楼的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4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典、楼”。

4、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时运用字典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4个。

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三、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挂图。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诗歌,题目是:“字典大楼”。

指名读课题(2人)。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学习诗歌。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你是怎么预习的?(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钠”是什么?(2)“砝码”是什么?(3)为什么要说“拜访”字典大楼?

4、同学们拿出字典来查一查“钠”“砝码”“拜访”,看看字典能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查字典。全班交流。

“钠”: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容易氧化。

“砝码”:天平上作为重量标准的物体,通常是金属块。

“拜访”:敬辞,访问。

5、字典的用处真大,文中的小作者管它叫字典大楼,还说要经常去拜访专家。你有什么想法吗?就带着自己的感想认真读一遍课文吧!

6、全班分小节读。

1、 同学们课文读的好,生字也一定认的不错,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如果你认识,轻轻地举起手,不读出声。

(检测学生认字情况,找出问题多的字全班一起学习。)

全班认的好的字让学生组词或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2、 黑板上贴出学生有问题的字:“登、盐、添、瓦”。

下面小组一起商量这几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

3、 小组派代表讲字。

4、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记字,真了不起,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找朋友的游戏。(用下面的字组成词)

典、登、品、按、址、钠、盐、验、砝、码、急、血、添、瓦

(四)写字。

1、 出示生字表:“典、楼”

观察生字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2、 指导:‘典’字。说一说字的结构,应该怎样写?

学生写,反馈(说一说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好。)再写两个。

(五)小结并留作业。

作业:1、有语气地读课文。2、自己用生字卡片认生字并组词。3、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巩固识字14个。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教、科”等6个生字。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写字6个。

难点: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字典大楼”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5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小组内读书比赛。自选一个小节参赛。

小组比赛读课文。

4、全班一起读课文。

5、照样子说一说: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地背诵

()地听()地说()地()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5、 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6、小结。

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成语。

3、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略

拓展阅读

1、《识3》课文

第三单元指要:

本组材以保护环境为专题,主要由一课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为主课文。

这四篇课文有儿童诗,有纪实文章,还有童话故事,虽然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看,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师要引导生在反复读文中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的习惯,同时还要引导生感悟形声的规律,留心食品*,倡导生在生活中识

《松鼠和松果》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快活泼,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读文生领悟到我们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美丽的小路》以小动物找回美丽的小路的故事告诉生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中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适合进行朗读训练,另外者还要抓住难点“鸭先生的话”进行点拨引导。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实验小陈兴杰125003

课前透视

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力的语境中师应该在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的经验世界和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会写“和、语”6个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读准音,识记形,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卡片、关于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两课时(1。5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自然景物图片)引导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自然。

对话平台

(读文正音,提高生识能力)

1、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情况。

(竞赛识,调动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能力)

1、出示生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开展“识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方法好。

(1)开火车识——将13个生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

(2)摆长龙识——生按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旁的

(4)猜谜-——多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生已有识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使生进一步体验到识的乐趣)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分散写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语、千‘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借助画面帮助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出示自然的画面:你能用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挖掘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练习(游戏识进一步巩固识,提高生口语表达能力)

1、挑卡找朋友:

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是今天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发挥生的自主性,体会汉的结构之美)

1、认读“李、秀、香”,生观察描红:这几个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生的优秀作业。

锦囊

词语解释: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颜色鲜艳。

和风细雨;原指温和的风细小的雨。现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2、小苗与树的对话

一课时

目的:1.认识4个生,能借助,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习活动。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习活动。

难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习活动。

具准备:准备材料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方法: 引导式。

一、导入新课 。1.同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二、板书课题。

三、精读课文,把握文中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四、感悟课文 讨论: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好外语;(3)进行古诗文积累。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识渊博,有建树。

五、感情朗读 1.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2.两名生分角色一问一答。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 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六、作业布置: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2)结合自己的习生活实际说说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1、写好文章 多看书

2、三贯通 好外语

3、积累古诗文

3、雨下得有多

一、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云的形状和颜色判断哪种云会下雨。

2.能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小,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几种云,知道哪种云可能会下雨。

2.知道制作简易雨量器,并知道怎样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研究和制作雨量器。

2.愿意和雨水亲近,体验自然的感觉。

二、准备

生自带的塑料瓶、胶带、蜡笔、剪刀。

师准备喷壶、白纸。

三、过程

1.从观察自然界的云朵引入

通过观察云朵,思考:什么样的云会下雨?讨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什么样的云会下小雨,什么样的云不会下雨?指导生了解积云、卷云、高层云一般不会下雨;积雨云、云层云有可能会下雨。

2.怎样才能知道一场雨下得有多

生根据经验或者感受,也许不能准确描述一场雨到底下得有多

因此,要引入雨量器的概念,使生知道雨量器是测量雨量小的科仪器。

(1)讨论本地一般雨下得有多?鼓励生说出他们是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的雨量的概念,如看水花和积水等。

(2)介绍用小尺、刻度来测量雨的小的方法。

讲解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雨的一种工具。

(3)对照材上雨量器的制作方法,了解制作过程;师演示如何将胶带贴在塑料杯上。

(4)讨论为什么在有的雨量器的底部经先倒进一些水。

(5)生把刻度贴在杯子上后,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

(6)把生带到选好收集雨的地方,模拟雨云用喷壶向每个生的雨量器里“降雨”。

(7)指导生读出雨量的小。

生带着他们的雨量器回室的时候,提醒他们走路时要小心,免得溅出“雨水”。

生应该把他们的雨量器放在一个平坦桌面上,在与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8)指导生回家用自制的雨量器测出下一次下雨时的雨量。

四、后记

点击查看更多字典大楼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9483.html

热门阅读

  1. 放不下一个人的说说
  2. 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宣传标语
  3. 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空白美文
  4. 201周一祝福语精选
  5.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范文
  6. 铁路职工学习承诺书参考
  7. 2016最新的大暑节气祝福语
  8. 相信自己的励志美文
  9. 非主流伤感经典语录
  10. 春节节日手抄报资料
  11. 2016经典的小暑节气祝福语
  12.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之七天打工记
  13. 201年七夕情人节祝福语
  14. 爱情承诺纯属过期作废美文
  15. 幼儿园小班计划范文总结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