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散文集:《过客》

发布时间: 2025-08-20 10:45:35

鲁迅《野草》散文集:《过客》

时:或一日的黄昏。

地:或一处。

人:老翁——约七十岁,白须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2〕的竹杖。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女孩正要将坐在树根上的老翁搀起。)

翁——孩子。喂,孩子!怎么不动了呢?

孩——(向东望着,)有谁走来了,看一看罢。

翁——不用看他。扶我进去罢。太阳要下去了。

孩——我,——看一看。

翁——唉,你这孩子!天天看见天,看见土,看见风,还不够好看么?什么也不比这些好看。你偏是要看谁。太阳下去时候出现的东西,不会给你什么好处的。……还是进去罢。孩——可是,已经近来了。阿阿,是一个乞丐。

翁——乞丐?不见得罢。

(过客从东面的杂树间跄踉走出,暂时踌蹰之后,慢慢地走近老翁去。)

客——老丈,你晚上好?

翁——阿,好!托福。你好?

客——老丈,我实在冒昧,我想在你那里讨一杯水喝。我走得渴极了。这地方又没有一个池塘,一个水洼。

翁——唔,可以可以。你请坐罢。(向女孩)孩子,你拿水来,杯子要洗干净。

(女孩默默地走进土屋去。)

翁——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那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女孩小心地捧出一个木杯来,递去。)

客——(接杯,)多谢,姑娘。(将水两口喝尽,还杯,)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激!翁——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大约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翁——前面?前面,是坟〔3〕。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翁——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客——不知道?!

孩——我也不知道。

翁——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

客——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举起*蛔愀?先丝矗?┮虼耍*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今天连一个小水洼也遇不到,也就是少走了路的缘故罢。

翁——那也未必。太阳下去了,我想,还不如休息一会的好罢,像我似的。

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翁——我知道。

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

客——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

翁——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

客——唉唉,不理他……。(沉思,忽然吃惊,倾听着,)不行!我还是走的好。我息不下。可恨我的脚早经走破了。(准备走路。)

孩——给你!(递给一片布,)裹上你的伤去。

客——多谢,(接取,)姑娘。这真是……。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这能使我可以走更多的路。(就断砖坐下,要将布缠在踝上,)但是,不行!(竭力站起,)姑娘,还了你罢,还是裹不下。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

翁——你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没有好处。

客——是的,这于我没有什么好处。但在我,这布施是最上的东西了。你看,我全身上可有这样的。

翁——你不要当真就是。

客——是的。但是我不能。我怕我会这样: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要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近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自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4〕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向女孩,)

姑娘,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还了你罢。孩——(惊惧,退后,)我不要了!你带走!

客——(似笑,)哦哦,……因为我拿过了?

孩——(点头,指口袋,)你装在那里,去玩玩。

客——(颓唐地退后,)但这背在身上,怎么走呢?……翁——你息不下,也就背不动。——休息一会,就没有什么了。

客——对咧,休息……。(默想,但忽然惊醒,倾听。)不,我不能!我还是走好。

翁——你总不愿意休息么?

客——我愿意休息。

翁——那么,你就休息一会罢。

客——但是,我不能……。

翁——你总还是觉得走好么?

客——是的。还是走好。

翁——那么,你也还是走好罢。

拓展阅读

1、《二心》杂:《沉滓的泛起》

日本占据了东三省以后的在上海一带的表示,报章上叫作“国难声中”。在这“国难声中”,恰如用棍子搅了一下停滞多年的池塘,各种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着筋斗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来趁势显示自己的存在了。

自信现在可以说能打仗的,是要操练久不想起的洋枪了,但也有现在也不想说去打仗的,那就照欧洲大战时候的德意志帝国的例,来“头脑动员”,以尽“国民一份子”的义务。有的去查《唐书》,说日本古名“倭奴”;〔2〕有的去翻字典,说倭是矮小之意;有的记得了天祥,岳飞,林则徐,〔3〕——但自然,更积极的是新的艺界。

先说一点另外的事罢,这叫作“和平声中”。在这样的声中,是“胡展堂先生”到了上海,据说还告诫青年,教他们要养“力”勿使“气”。〔4〕灵药就有了。第二天在报上便见广告道:“胡汉民先生说,对日外交,应确定一坚强之原则,并劝勉青年须养力,毋泄气,养力就是强身,泄气就是悲观,要强身、袪悲观,须先心花怒放,大笑一次。”但这样的宝贝是什么呢?是美国的一张旧影片,将探险滑稽化以博小市民一笑的《两亲家游非洲》。

至于真的“国难声中的兴奋药”呢,那是“爱国歌舞表演”〔5〕,自己说,“是民族性的活跃,是歌舞界的精髓,促进同胞的努力,达到最后的胜利”的。倘有知道这立奏奇功的大明星是谁么?曰:王人美,薛玲仙,黎莉莉。

然而终于“上海艺界大团结”了。《》〔6〕(六卷七号)上记着盛况道:“上海艺界同人,平时很少联络,在严重时期,除各个参加其他团体的工作外,复由谢六逸〔7〕,朱应鹏,徐蔚南三人发起,……会讨论。在十月六日下午三点钟,已陆续到了东亚食堂,……略进茶点,即开始讨论,颇多发挥,……最后定名为上海艺界救国会〔8〕”云。

“发挥”我们还无从知道,仅据眼前的方法看起来,是先看《两亲家游非洲》以养力,又看“爱国的歌舞表演”以兴奋,更看《日本小品选》〔9〕和《艺术三家言》〔10〕并且略进茶点而发挥。那么,中国就得救了。

不成。这恐怕不必学青年,就是学小囡囡,也未必会相信。没有法子,只得再加上两个另外的好消息,就是目前的爱国艺家所主宰的《申报》所发表出来的——十月五日的《自由谈》里叶华女士云:“无办法之国民,如何有有办法之*。国联绝望矣。……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余也不才,谨以战犬问题商诸国人。……各犬中,要以德国警犬最称职,余极主张吾国可选择是犬作战……”

同月二十五日也是《自由谈》里“苏民自汉口寄”云:“日者寓书沪友王子仲良,间及余之病状,而以不能投身义勇军为憾。王子……竟以灵药一裹见寄,云为培生制药公司所出益金,功能治肺痨咳血,可一试之。……余立行试服,则咳果止,兼旬而后,体气渐复,因念……一旦国家有事,吾必身列戎行,一展平生之壮志,灭此朝食,行有日矣。……”

那是连病夫也立刻可以当兵,警犬也将帮同爱国,在爱国艺家的指导之下,真是大可乐观,要“灭此朝食”〔11〕了。只可惜不必是学青年,就是学小囡囡,也会觉得逐段看去,即使不称为“广告”的,也都不是出卖旧货的新广告,要趁“国难声中”或“和平声中”将利益更多的榨到自己的手里的。

因为要这样,所以都得在这个时候,趁势在表面来泛一下,明星也有,艺家也有,警犬也有,药也有……也因为趁势,泛起来就格外省力。但因为泛起来的是沉滓,沉滓又究竟不是沉滓,所以因此一泛,他们的本相倒越加分明,而最后的运命,也还是仍旧沉下去。

十月二十九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上海《十字街头》第一期,署名它音。

〔2〕《唐书》包括《旧唐书》、《新唐书》,分别为后晋刘癲等和宋代欧阳修等撰。两书的《东夷传》中都有关于“倭奴”的记载。

〔3〕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在南方坚持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后被杀。岳飞(1103—1142),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名将,因坚持抗击金兵而被投降派宋高宗、秦桧杀害。林则徐(1785—1850),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清朝大臣,战争中,积极抵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后被清*流放新疆。

〔4〕胡展堂(1879—1936)名汉民,广东番禺人,国民*右派政。他是四一二反**政变的同谋者,后来同广东军阀结成粤派势力,与蒋的南京**相对峙。一九三一年十月,双方打着“共赴国难”的旗号,在上海举行谈判。胡汉民于十四日曾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说:“学生固宜秉为民前锋之精神努力,惟宜多注意力的准备,毋专为气的发泄。”

〔5〕“爱国歌舞表演”以及下的引语,见一九三一年十月《申报·本埠增刊》连续登载的黄金大戏院的广告。

〔6〕《》原为半月刊,后改为周刊,王铁华、汤增"编辑,自称是“*青年的刊物”。一九二九年九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年起鼓吹“民*学”。作者在下提到的“学青年”、“学小囡囡”都是对他们的讽刺。

〔7〕谢六逸(1896—1945)贵州贵阳人,学研究会成员,当时是复旦大学教授。下的徐蔚南,江苏吴县人,当时是世界书局的编辑。

〔8〕上海艺界救国会民*学派打着“抗日”、“救国”旗号组织的艺团体,也有少数中间派人士参加,一九三一年十月六日在上海成立。

〔9〕《日本小品选》即《近代日本小品选》,谢六逸选译,一九二九年上海大江书铺出版。

〔10〕《艺术三家言》傅彦长、朱应鹏、张若谷合著,一九二七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1〕“灭此朝食”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是齐晋两国之战中齐侯所说的话:“余姑剪灭此而朝食。”急于要消灭敌人的意思。

1930年5月7日,《民国日报》载有署名“男儿”的章《坛上的贰臣传——》,恶毒攻击先生“为了卢布”,“被**屈服”,“所谓自由运动大同盟,首先列名;所谓左翼作家联盟,大作讲演,昔为百炼钢,今为绕指柔”等,并以“贰臣”讽刺先生。对此,先生反击道:“御用学家给了我这个徽号,也可见他们的“坛’上是有皇帝的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男儿”之类御用人的丑恶面孔。以“二心”作名,既是针锋相对的反击,又是向对方作出宣告:自己将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2、匆匆的700字

一个人的房间,一个人的孤零,而我只顾埋头苦干,却将窗外的美好全部抛之脑后。

我坐在窗边,驼着背,低着头,忽然间,一束光透窗户照在了我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作业本和书上,是太阳光,柔和而又温暖,我缓缓地抬起头,惊奇地发现,原来窗外是一番美景:挺立的榕树,湛蓝的天空,幽静的小路,庞大的太阳,每一处地方都无不让我震撼。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抬头望去,窗外是绿色的,充满生机,庞大的榕树下,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成群地做游戏,那个时候的孩子们,是最轻松最天真的,榕树的树叶茂盛极了,遮下了一大片天,小鸟也都来歌唱,似乎在庆祝春的到来,清澈的小河轻快地流淌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夏天,是炎热喧闹的季节,我抬头望去,窗外是金色的,也许是太阳发出的耀眼的光芒打破了宁静,老人们搬着板凳坐在榕树下,有说有笑的,享受着清风,知了欢快地叫着,伴随着蝉鸣,犹如在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绿荫下,是清凉,是凉爽,潺潺的小河,急促地流淌着,一切都是那么热闹。

秋天,是丰收的专有季节,我抬头望去,窗外是金灿灿的一片,我看到刚丰收完的农民伯伯背着篮子,脸上挂着笑脸,满载而归,也看到他们互相打趣地聊着,榕树是常绿植物,即使在秋天,也依然长得郁郁葱葱,依旧是人们的"遮阳伞"。涓涓的小河缓缓地流淌着,一切都是那么的满足。

冬天,是万物入眠的季节,我抬头望去,窗外是白色的,没有春天的活力,没有夏天的喧闹,也没有秋天的欢乐,我窗外的宁静,是独属于冬天的静谧,小动物们开始了漫长的冬眠,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弯弯曲曲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着,一切是那么宁静。

头来,我若并没有抬头望去,那我又是否能观察到世界的变化了?

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中,匆匆走完了四季。

窗外的四季,明年的你们,还会如约而至吗?你们还是我所熟悉的吗?

从今,我想开着窗户等你们,我不想再匆匆……

3、汪曾祺《人间木》读后感

书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就来说说汪曾祺的《人间木》。

我经常听老师提到汪曾祺的章,却一直未曾读。一次老师将这本《人间木》借给了我,甚是惊喜。

书中写的却是些生活的小事或很平常的景物。第一大章《人间木》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花园、儿时的风景与美轮美奂的四季轮回。“巴根,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在作者笔下,小到一只是天牛,大到一朵冰心蜡梅,都是那么柔美,那么可爱。真没想到,原来作者的童年也是那么自由、快乐。这让我不禁想到写《呼兰河传》的萧红,在两个不同的作者笔下,有同样幸福的孩提时代、快乐的童年时光,更同样有着浓浓的思乡情。

《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则写了他在西南联大生活的七年。作者曾在西南联大被日军的飞机轰炸,曾在化大**中*成“右派”,更失去一个母亲、一个继母。面对这一切,作者用生动、朴实的笔调写下《平淡人生》这一章,他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只是做了一个讲述者,将他波澜起伏的人生说得“平平淡淡”,这一从容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四方食事》,则收了作者所品尝的各地美食中的上品,读了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值得一提的还有汪曾祺的笔。他的笔很“奇”,奇在他总是很细腻地描写一件事,却并不怎么写自己的感受。整篇章几乎没用“激动”、“高兴”这一类词,可作者的感情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这,就是汪曾祺写的《人间木》,一本触人心弦的

点击查看更多鲁迅《野草》散文集:《过客》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7482.html

热门阅读

  1.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范文
  2.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由熊掌说起》
  3. 现代诗歌精选
  4. 猴年辞旧迎新贺词2016
  5. 2016年3学雷锋日祝福语短信
  6. 逆境让生命充满能量美文
  7. 给朋友生孩子的祝福语
  8. 霍顿与无名氏好句子
  9. 一株紫丁香最新教案实录
  10. 生日祝福短信精选
  11. 抹不去的暖意的情感美文
  12. 王族的解释及造句
  13. 201处暑节气短信祝福
  14. 大学田径运动会通知
  15. 关于教师心得演讲1000字
  16. 数控机床专业自荐信范文
  17. 2018经典版春节跨年祝福语
  18. 与朋友离别诗句
  19. 关于冬天的句子和段落
  20. 正月十五元宵节祝福短信
  21. 鲁迅白光读后感
  22. 高一年级的军训总结
  23. 千帆过尽智者永恒读后感
  24. 《打开青春的翅膀》短文集的读后感
  25. 七年级学期末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26. 个人的学习计划
  27. 资产委托协议书
  28. 描写烟花的句子精选
  29. 席慕容经典名句
  30. 青春诗朗诵稿范文
  31. 古诗《登鹳雀楼》
  32. 关于幼儿园教师个人的发展计划
  33. 搞笑的鸡年祝福语
  34. 快乐六一的400字作文
  3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竞赛比赛总结范文
  36. 四年级美术第八册《第14课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37. 有关清明节的祝福语精选
  38. 有关春天燕子的散文
  39. 除夕祝福语201
  40. 纪念毕业的句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