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江上吟》诗歌鉴赏

发布时间: 2025-08-20 10:45:35

李白《江上吟》诗歌鉴赏

木兰之枻沙棠舟, 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 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亦应西北流。

诗题一作“江上游”,大约是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时所作。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

唐汝询讲这首诗的主题是“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唐诗解》卷十三)。虽然讲得不够全面、准确,但他指出诗人因有感于“世途迫隘”的现实而吟出这诗,则是很中肯的。读着《江上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楚辞》的《远游》:“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

这首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我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岂不是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还要*吗?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平”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平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 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来一个假设,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不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吗?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王琦说:“似此章法,虽出自逸才,未必不少加惨淡经营,恐非斗酒百篇时所能构耳”(《李太白文集》卷七《江上吟》注)。这是经过细心体会后的符合创作实际的看法。

拓展阅读

1、《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吹笛》高考古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

长沙句:用典,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遭贬之事,这里以贾谊事比喻自身的不幸。五月句:意谓《梅花落》的曲笛声使人仿佛看到梅花满天飘飞的景象。

因永王磷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途经黄鹤楼,他将自己的遭遇自然地与西汉的贾谊联系起来,有感于怀,写下了这首流露无辜受害的愤懑和表自己心迹的作品。

这是乾元元年(758)流经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首句人以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之意。次句对往事进行回忆。这里,承接句,写出人受到*打击之时仍不忘国事,表现出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流露出惆怅之感。后两句,写听到吹笛《梅花落》的笛声的凄凉心境。人这时仿佛看到了城落满了梅花,如此想象,新颖别致。

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人由笛所吹奏的曲子大胆想象,仿佛让人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这不免让人产生凛然生寒之感,这正是人冷落心境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六月飞霜的传说。显然,由笛声想到梅花,将听觉诉诸视觉,是通感手法的运用,描绘出情景相合的意境,从而有力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使读者听到了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首结构也很独特。写听笛之感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部分捕捉典型动作来传情达意,后半部分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限。

[1]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城五月落梅花。”[2]缘情写景,情景相生。[3]巧妙使用通感手法。[4]语浅而味浓。

2、居易《暮》唐山水 原文 翻译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瑟瑟半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是居易写景的佳作,久已脍炙人口。它大约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这年七月十四日,居易由中书舍人改任杭州刺史,经襄阳、汉口赴任,于十月一月抵杭。本作于这次赴任的行途中。它以细腻的笔触,艳丽的设色,描绘出了一幅暮秋色的画图。

的前两句写黄昏时分的面景色: 一道残阳铺展在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色彩鲜明,情景真切。“残阳”,指太阳将要落山的阳光,这阳光已接近地平线,只有一道余晖斜照,“一道”二字用得十分恰切、生动。“一道残阳铺水中”,这“铺”字极其准确而形象地把残阳铺展面的景色描绘了出来。“半瑟瑟半红”,景色写得奇丽。“瑟瑟”,据明代杨慎《升庵话》(卷十一)解释说:“瑟瑟,珍宝名,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字。”一说即青玉,碧玉。这里用来形容斜日照不到的半边水,颜色象青玉一样碧绿; 映着如血残阳的半边水,红彤彤的。这半碧半红,碧红相对,色彩绚丽的面景色,历历在目。

后两句写秋夜景。人从黄昏饱览落日斜照的景色,直到夜幕降临,观夜景,更是情不自禁地赞美惹人喜爱的九月初三夜,描绘了迷人的幽静夜景: 边的草缀满了一颗颗露水,好象亮浑圆的珍珠,在月色下寒光闪闪; 新月悬挂在西方天边,弯弯的好象一把弓。可怜(可爱,惹人爱怜的意思)二字正充分表达了人对这迷人景色的挚爱和赞颂。农历九月,表明时当深秋; 初三夜正是一弯新月初升的时刻。一弯新月象一把弓,比喻妥帖入微,真切动人。真珠即珍珠,为贵重装饰品。“露似真珠”,比喻亦极精妙,既显示出秋夜的典型景色,又表现了人对露珠的珍惜,即对秋色的爱怜。

居易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人。他观秋色,经过细致观察,摄取典型景物,准确把握它们的特征,把黄昏和夜晚的景色连成一片,组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诚如《唐宋醇》所评,这首“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图”。

这首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人们多有不同理解:一是认为本是长庆元年或二年在长安时写的,是虚写,不是写实。一是认为本的前两句是写实,写人观落日斜照面的奇丽景色;后两句是虚写,写的不是当时之景,很象忽然回忆昔日之景,念及旧时的人和事,但“九月初三夜”究竟是指当夜,还是指昔日之夜?它为何惹人爱怜,念及何人何事? 人没有言及,无从查考。三是认为全是写实,前两句写黄昏,后两句写秋夜,前后衔接。以三种认识,各有道理,可以兼采并存。读只要顾及全篇,不违背意,不妨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欣,见仁见智,各得其妙。

3、贺《金铜仙人辞汉》精选经典唐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是一首咏史。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在长安建章宫造神台,铸金铜仙人,捧盘承露和玉屑饮服。魏明帝欲效汉武帝故事,于青龙五年(序为元年,旧本作九年,均误)派宫人西来*金铜仙人,因高二十余丈的金铜仙人重不可致,魏宫人只得携盘独去,将已运出汉宫的铜人弃于灞垒之人在咏叙这一段史实时直抒感慨,直陈己见,用心血浇灌出一朵风格独具的咏史奇葩。

开头四句描写汉武帝故实,他费尽心机,以求长生,末了也只能如秋风中的匆匆过客。夜间长逝,晓来即不知魂魄何处了。画栏桂树虽散发着芳香,而离宫别馆却已苔藓满目。因为刘彻曾写《秋风辞》,故称他刘郎秋风客。遣词用语不凡。中四句写魏朝的宫人不远千里驾车拆搬铜人,而铜人悲离故土,走出东门即感到凄风刺目,魏宫人空搬走了铜盘,而铜人却怀旧忆君,泪如泉涌。由于是铜人落泪,因此说“如铅水”。末尾四句代铜人设想,写铜人对汉宫的恋旧深情连宫中的衰草也已知晓,依恋地送别即将远行的铜人。金、木之物尚多情如许,人设想,天地也会为之动容,于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千古名句便从人笔端流出!铜人虽被迁出汉宫,但终因重不可致而留于灞垒,于是人再施奇崛之笔将铜人拟为送行者,铜盘作为远行客,从铜人心中设想出铜盘远离故土,在旅途渐行渐远,听惯了的渭水波声也愈来愈小的那种凄切的况味,人用笔如此曲折奇特,怀远伤离的意味,有悠然不尽之妙!这首充分显示出想象丰富,形象诡谲,出语奇警,情韵浓烈的艺术风格。

4、《结袜子》精选经典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结袜子》,《乐府集》里列在《杂曲辞》里,后魏温子升就写过一首《结袜子》,当是南北朝时北朝的民间杂曲。用这个杂曲来写,内容跟“结袜子”无关,写的是赞美侠客的里赞美两位侠客,一位是荆轲的朋友高渐离,一位是吴公子光的客人专诸。《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传》里讲的高渐离,燕人,与荆轲为友,他善于击筑。荆轲刺秦王,不中,被杀。秦始皇灭了燕国,高渐离改变姓名,作佣人。后来他又在主人家击筑,有名。秦始皇召他去击筑。有人认识他是高渐离,秦始皇把他的眼睛弄瞎,让他击筑。他把铅放在筑中,在接近秦始皇时,举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史记·刺客列传·专诸传》,专诸,吴人。吴公子光欲刺杀吴王僚,夺王位。伍子胥把专诸介绍给公子光。公子光请吴王僚赴宴,使专诸把匕首放在煮熟的鱼腹中,专诸进鱼,从鱼腹中取匕首刺死吴王僚,吴王僚左右杀专诸。

这首说: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燕南壮士,指高渐离,燕人。吴门豪,指专诸,吴人。筑是一种古乐器,似琴,用竹来打击发声,奏乐。鱼隐刀,指鱼腹中藏匕首。“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高渐离感激燕太子丹、荆轲的厚待,专诸感激公子光的厚待,允许以自己的性命相报。《燕丹子》: “荆轲谓太子曰: ‘*之节,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荆轲认为为燕太子丹报恩而牺牲生命,是死得重于泰山。在这里改变他的意思,说成侠客为了报答君恩,把泰山之重的生命看得如鸿毛之轻,轻于一掷,指出侠客轻生来报恩的特点。这样写也是用典,用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的典故,但把它的原意完全变了。原意指完全不同的两种死法,把它改成侠客的轻生报恩,成了侠客的一种死法,但又跟原意有一致处,原意指侠客的轻生报恩为重于泰山之死,而这首正是赞美侠客的轻身的报恩,所以又有一致处,这样用典措辞变化而命意一致是特殊的用典法。开头两句也是用典,不是一句讲一个典故,而是两个典故结合在一起,一句讲两个人,一句讲两人的两件事,这也是一种用典的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善于用典的表现手法。

5、《赠何七判官昌浩》精选经典唐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由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它将沮溺群!

这是一首抒情人借赠何昌浩而抒写自己的情怀。何昌浩,生平不详。判官,是采访使或节度使的属员,位在副使之下。作者在中以管仲、乐毅称许何昌浩,实际是在说明自己的志向。

作分为四个段落,每二联四句为一段,一层递进一层地抒发出自己的雄才大志。第一段四句,写自己有时感到悲哀、失志的样子,端坐到夜半时分,久久不能入睡;黎明前突然地起来,愤懑不平地呼叫,想去解决国家的纷乱。第二段说,我的心随长风而去,吹散了天空的万里浮云:羞于作济南生。济南生,指伏胜,济南人,精通《尚书》,曾为秦国的博士,汉文帝时,年已九十,叫他传授《尚书》。第三段,又进一步抒发他的情怀:人生埋没在田野间,不做出一番大的事业,怎能使美名流传呢?阡陌,指田野。田间道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清芬,即美名。前三段是剖,讲述了自己的心志,最后一段才是赠何昌浩:您是今天的管仲和乐毅,英才盖过全军。我终归要同你去干一番事业,否则,难道和长沮、桀溺一起去隐居吗?管仲,春秋时齐桓公相,他做了许多*,使齐国富强。乐毅,战国时赵国人,当时燕国被齐国战败,燕昭王想报仇,用乐毅为亚卿,乐毅联合赵、楚、韩、魏四国的军队,并以将军的名义率领燕国军队,大举攻齐,终于大败齐国军队,攻破七十余城。长沮、桀溺均为春秋时楚国人,隐士。

采用蓄势而发、声东击西的手法,本来是要赠何昌浩的,却先用大量篇幅抒写自己的情怀。名为赠何七判官,实则是为了抒发个人的志向。在中他向往管仲、乐毅一类有作为的历史人物,显示出远大的*抱负。字里行间洋溢着积极进取、乐观向的精神。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江上吟》诗歌鉴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7474.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 月亮的诗句
  2. 国庆节的初中作文400字
  3. 毕业伤感的句子
  4. 格林童话故事:费切尔的怪鸟
  5. 201年除夕快乐搞笑祝福语
  6. 元宵夜晚赏花灯作文
  7. 精选王卫名言参考
  8. 记姥姥过生日作文
  9. 微信祝福高考考试顺利祝福语201
  10.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11. 期中总结表彰大会高一智育高才生发言稿
  12. 思念故乡的诗句
  13. 201年浪漫七夕祝福短句
  14. 三八妇女节的语录女人
  15. 简单过年手抄报设计
  16. 2016年八月一日建军节祝福语
  17. 小学有关难忘的除夕之夜作文400字
  18. 小数乘小数的教案
  19. 201少先队暑假活动计划
  20. 每天爱你八小时台词观后感
  21. 中秋国庆情人祝福语
  22. 窗外的风散文
  23.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诗句选读
  24. 课文《加了一句话》教案范文
  25. 描写星星的经典诗句
  26. 生活太硬棱角太软随笔
  27.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的复习计划
  28. 汪国真诗句摘抄
  29. 杜牧的经典名句
  30. 和睦相处课文的教案
  31. 学习《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范文
  32. 2016年微笑朋友圈跨年祝福语
  3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特点的研究论文
  34. 平凡亦伟大优秀演讲稿
  35. 养殖合伙经营协议书
  36. 高考冲刺百日励志口号
  37. 爸爸的生日三年级日记
  38.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39. 2015三八妇女节温馨祝福语
  40. 评价一个人的经典句子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