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发布时间: 2025-07-15 11:51:54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寓言故事成语是指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皆有关寓言故事或源于寓言故事。

曾参* 比喻流言可畏。

坐井观天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郑人买履 用来讽刺只**条,不顾实际的人。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自作聪明 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自相矛盾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庄周梦蝶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掩耳盗铃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一发千钧 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一挥而就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夔已足 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夜郎自大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以卵击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以强凌弱 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庸人自扰 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一日千里 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一败涂地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一钱不值 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一木难支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羽毛未丰 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以邻为壑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鱼目混珠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与虎谋皮 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办不到。

有备无患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予取予求 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

【杯弓蛇影】

乐广有个亲密的客人,分别了很久都没有再见到面。

一次, 乐广见到了他,问是什么缘故。

这位客人回答说:"上次在您家里做客,承蒙您赐酒给我喝。我端起杯子正要喝的时候,发现杯子中有一条蛇,心里感到特别不舒服,喝下去后就病倒了。"

乐广回忆,当时招待客人的河南郡郡府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用漆画了一条彩色的蛇,客人杯中的蛇大约就是这张弓的影子吧!

于是,他又在前次招待客人的地方重摆了酒,让客人还坐在他上次坐的地方。然后问客人说:"在你的酒中又看到了什么没有?"

客人端起酒杯看了看,回答说:"跟上次一样,酒里面有一条蛇。"

乐广就指着墙上的弓告诉了客人真相。客人一下子明白了,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治好的病,顿时全好了。

《晋书·乐广传》

【望洋兴叹】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辩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概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到大街上去卖长矛和盾牌。为了招徕顾客,他举起盾牌夸耀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无论什么武器都剌不穿它!"

他放下盾牌,又举起长矛吹嘘说:"我的长矛锋利无比,无论什么东西一剌就穿!"

这时,有个人问他说:"如果用你的长矛来剌你的盾牌,那结果是一个什么样呢?"

那个楚国人一句话也答上来。

拓展阅读

1、初中生精选

东吴后期的名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带领他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千人。公元264年,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三十八岁的陆抗担任镇军将军。当时,东吴的朝政非常*。孙皓荒淫暴虐,宫女有好几千人,还向民间掠夺;又用剥面皮、凿眼睛筹酷刑任意*。陆抗对孙皓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上疏,劝谏他对外加强防守,对内改善*,以增强国力。他曾在奏疏中一次陈述当前应做的达十六件之多。但是,孙皓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

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吴将步阐投降晋朝。陆抗得知后、立即率军征讨步阐。他知道晋军一定会来接应步阐,因此命令军民在西陵外围修筑一道坚固的围墙。

吴将多次要求攻打西陵,但陆抗总是不许。等到工;晋军已经赶到西陵接应步阐,陆抗率军击退来援的晋军,再向西陵发起猛攻,很快攻进城内,将叛将步阐杀死。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枯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打败东吴并不容易,因此对东吴采取和解策略:部下掠夺了东吴的孩子,他下令放回;行军到东吴边境,收割了东吴方面的庄稼,就送绢帛给东吴作抵偿,猎获的禽兽已被吴人打伤,就送还东吴。

陆抗明白羊枯的用意,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商。两人还经常派使者往来,互相表示友好。因此,吴、晋一部分边境地带一时现了和好的局面。孙皓听说那里的边境和好,很不高兴,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一乡一县尚且不能没有信义,何况国呢!我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会显羊枯很有威德,对他没有什么损害。”孙皓听了,无话可说;但他还是想兵攻晋。陆抗见军队不断动,百姓精疲力竭,便向孙皓上疏说。

“现在,朝廷不从富国强兵,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署不荒怠职守,严明升迁制度以激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警戒百姓,用道德教导官吏,以仁义安抚百姓,反而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

这样,敌人没有削弱,而我们己倒象生了一场病。”陆抗还郑重指,吴、晋两国实力不同,今天即使兵获胜,也得不偿失。所以,应该停止用兵,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但是,孙皓对陆抗的这些忠告都听不进去。后来陆抗去世,晋军讨伐东吴,沿着长江顺流东下,势如破竹,吴国终于被晋所灭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则的非是不是;孰是谁。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这个来源于《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焉。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两个宫人奉命把尸体装在筐里,抬到宫外去埋葬。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是为己杀厨师这件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知道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宜忠贞的赵盾,宁可*。晋灵公见此,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一个名叫赵穿的人杀死。

宋朝书法家,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叫,攀着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

他有一样很的本颁,便是学会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好多日才来讨还原本。

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己选择。

由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样,主人往往把模本当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又是一个古画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让人们更加知道古画的妙处和价值,可是他用那种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弃和不耻的。所以有人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的人又从此引伸“巧取豪夺”这句,用来形容人以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己不应得的财物。“巧取”,骗取也;“豪夺”,抢占也。而用此种方法攫取财物,也往往利便又所得很多,有“巧偷豪夺,所得多多”见(“清波杂志”)之,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么佛,骗取无知的人的财物。攫取私有,这便是“巧取豪夺”了。

2、最新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丝毫没有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己不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相矛盾:比喻己说话做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己的耳朵。比喻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3、最新

医者仁心

西汉时期,医学家中以淳于意较为有名。他从小就热爱医术,喜欢摆弄银针、药品。后来,淳于意拜著名医生公乘阳庆为师,学到了黄帝、扁鹊流传下来的医术,攻克了很多疑难杂症。后来,因为医*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长安去行刑。

淳于意没有生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膝前行孝。他临走时,对女儿们说:“如今父亲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却谁也帮不上忙!”

缇萦是淳于意的小女儿。她听到父亲的话后,非常伤心,更为己的束手无策而责。于是,她与父亲一起去了长安,并给汉文帝写了一封辞凄切的信。信上是这样写的:“我父亲担任*官职时,老百姓都说他廉洁无私,值得崇敬。现在他由于一时不慎而触犯国法,理应受到惩罚。可是我却感到,人*就不能再活过来,受了肉刑之后,手脚断裂了也无法再长来,那时就是想悔过新,也做不了什么了。我愿意到官府里去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以便让他有一个改过新的机会,重新做人。”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被她的一片爱父之情所感动,于是传下一道圣旨,将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汉文帝法外施恩后,觉得肉刑太过于残酷,就索性将肉刑废除了。

点击查看更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6984.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竞职演讲稿通用模板
  2. 小沈阳语录摘抄
  3. 神奇的魔袍童话故事
  4. 感恩节时尚的祝福语
  5. 上班的祝福句子
  6. 新年联欢朗诵稿范文
  7. 在开学典礼上的优秀发言稿
  8. 赠与协议房屋范文
  9. 保管的合同范本
  10. 不从事有偿补习或家教行为的责任协议书
  11. 届满述职的范文
  12. 杂志社实习的毕业报告范文
  13. 201年最有创意的中秋节贺卡祝福语
  14.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都有哪些
  15. 散文《春芽》的教学反思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