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全集大全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古·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律·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五律·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乐府·塞下曲六首
***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五律·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拓展阅读
1、经典表白的古诗句集萃
1.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5.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6.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7.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9.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10.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1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12.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1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14.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1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16.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2、经典表白的古诗句集萃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与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问情人花开花落,是造化羽扇纶巾。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10、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不见白头相携老,只许与君共天明。
3、大唐李白全文免费阅读大唐李白作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依稀记得,多年前,我也曾怀着纯粹的心情,读过这首诗,它叫《静夜思》;我也曾怀着崇敬的心情,念过它作者的名字,他叫李白。
他是那个五岁诵金甲,十岁观百家的李白;他是那个年少轻狂,潇洒不羁的李白;他是那个仗剑远游,浪迹江湖的李白;他是那个纵酒放歌,狂放豁达的李白;他是那个心系天下,毕生求之的李白。
李白一生的传奇,从他出生时,便已开始。据说他的母亲梦长庚而有孕,故为他取名为白,以太白字之。他少年时便显露超凡的才华。二十四岁那年,他辞亲远游,沿长江而下,踏遍长江流域。年少侠客,意气风发,踏花入酒肆,月下清歌醉舞。他热爱着他的大唐,爱着这千里的江山。
他独自一人,行走天涯,他寂寞么?不,不会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在他看来都不曾乏味,他以世人无法企及的才华描摹它们,这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他,又怎会寂寞?
他出口成诗,从不像贾岛那般苦吟,就像吴道子不会皱着眉头涂改画稿。他一路行,一路闻,他从不为生计发愁,那个富足的时代成全了他。而他独特的个人魅力是他不会缺乏共同饮酒的朋友,他是文人中特别的所在,毫无酸腐之气,反有游侠之风。
李白从小受儒家思想浸染,毕生追求建功立业,却未能如愿。终于,唐玄宗召见了他,在他四十二岁这年。
他以为玄宗要任用他了,要向他请教治国的道理。他丝毫不怀疑自己在*方面的才能。然而他失望了,玄宗欣赏他的才能,却从未将他当做一个政客,一个能臣。他留了下来,不是作为一个*家留下来,而是以一个诗人的身份,在他之前甚至后世都是没有的。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心性,早在他少年时,便吟过“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如此狂放的心性,注定了他不屑于学习那些官宦之间的曲意逢迎,传说他甚至让高力士为他脱靴,杨贵妃为他研磨。终于他与君王,与同僚之间有了龃龉,天宝三年,他被排挤出京。
但我想,唐玄宗的做法,或许是对的。他看清了李白他终究只是一个天真的诗人,不适合在黑暗的*里沾染世俗,谁又会忍心试想像这样一位诗人在**中惨死呢?
于是李白离开了长安,写下了那句着名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走了,在长安城外的长风中提一把锈剑,回头遥望京城一弯残月,满心疲累,一身风尘。
离开此处,他开始了再一次的远行,他结识了困守洛阳的杜甫,成为忘年交,誉满天下的他并没有任何的傲气,那时他又认识了高适,三人志趣相投,把酒言欢,忧天下事,谈古今人。他说人生得意须尽欢,他说天生我才必有用。那段随性的日子对他来说,也是一段极美妙的时光了吧。
此时他已步入老年了啊,再纵酒清歌,也终不似少年游了,很多诗人晚年时都选择归隐,但李白没有,忧国忧民,这一点,他与至交杜甫却是惊人的相似。那时的唐朝经过连年的战争,已是混乱,李白遥望昔日君主仓皇出逃,盛世不再,心情自知。李白应永王邀入幕,而永王败北,他最后也被流放夜郎,一去不还。
史书上说,李白重病而死,但我宁愿相信传说,他是太白金星转世,醉酒后在船头捞月,失足沉水而死。他是那样一个纯粹的人,是我所仰慕的人。
在这个各色明星满布银屏的时代,我更愿意捧一本泛*唐诗集,遥遥地仰视着那个远在唐时的他,那个天真的李白,那个正直的李白,那个忧国忧民的李白……有人问,你的偶像是谁?若一定要选一个,我说,李白。
细雨蒙蒙,恍惚间,我觉得,这是那场唐朝的雨淅淅沥沥地下到了现在,听啊,深巷里传来了孩童清亮的读书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慢慢地吐出四个字:“大唐李白。”
4、李白《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诗词鉴赏
【年代】:唐
【内容】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唐玄宗天宝元年至三年(742—744),李白在长安为翰林学士。当时在皇城里设有两个学士院。一是集贤殿书院,主要职务是侍读,也承担一点起草内阁文书的任务;另一是翰林学士院,专职为皇帝撰写重要文件。两院成员都称学士,而翰林学士接近皇帝,人数很少,所以地位高于集贤学士。李白是唐玄宗诏命征召进宫专任翰林学士的,越发光宠,有过不少关于他深受玄宗器重的传闻。其实皇帝只把他看做文才特出的文人,常叫他进宫写诗以供歌唱娱乐。他因理想落空,头脑逐渐清醒起来。同时,幸遇的荣宠,给他招来了非议,甚至诽谤,更使他的心情很不舒畅。这首诗便是他在翰林院读书遣闷,有感而作,写给集贤院学士们的。诗中说明处境,回答非议,表白心迹,陈述志趣,以一种潇洒倜傥的名士风度,抒发所志未申的情怀。
首二句破题,点出处境。说自己每天到皇城里的翰林院,从早到晚等候诏命下达任务,颇象东方朔那样“稍得亲近”皇帝了。“金门”指汉代皇宫的金马门,是汉代宫中博士先生们会聚待诏的地方。《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李白暗以汉武帝待之以弄臣的东方朔自况,微妙地点的.自己荣宠的处境,实质滑稽可悲,不足羡慕。
接着,诗人就写自己在翰林院读书遣闷。宫中秘藏是难得阅览的,于中探究古人著述的至言妙理,如果有所体会,即使只是片言只语,也不禁合拢书卷,高兴得笑起来。诗人表面上写读书的闲情逸致,实际上暗示这快意的读书恰是失意的寄托,反衬出他在翰林院供职时无聊烦闷的心情。
于是,诗人想起了那些非议和诽谤。东方朔曾引用《诗经》“营营青蝇”的篇什以谏皇帝“远巧佞,退谗言”,他也以青蝇比喻那些势利的庸俗小人,而以《阳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李白觉得自己本是豁达大度、脱略形迹的人,而那些小人们却一再攻击他心胸狭隘,性情偏激。显然,诗人十分厌恶苍蝇的嗡嗡,但也因为无可奈何而觉得无需同他们计较,以蔑视的心情而求得超脱吧。跟上四句所写快事中蕴含不快相反,这四句是抒写在烦恼中自得清高,前后相反相成,都见出诗人的名士风度和志士情怀。
但是,实际上诗人的心情是烦闷的,失意的。因而他即景寄兴,抒发往日隐游山林的思忆和向往。诗人仿佛在读书时偶然望见屋外天空一片晴朗,又感到一阵愉快,随之想起了山林的自由生活。有时清风也吹进这令人烦闷的翰林院,他不由地走到廊下,靠着栏杆,悠闲地吟叹长啸。这四句也是写翰林院的闲逸无聊生活,但进了一层,提出了仕不如隐的想法,明显地表露拂出意欲归的意向。
最后四句明确地申述志趣和归宿。说自己象严子陵那样不慕富贵,又如谢灵运那样性爱山水。入世出仕只是为了追求*理想,一旦理想实现,大功告成,就将辞别世俗,归隐山林了。显然,诗人正面抒写心志,同时也进一步回答了非议和诽谤,从而归结到主题“言杯”。
这首诗多排偶句,却流畅自然,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明显汲取了汉代《古诗》那种“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述情”(《文心雕龙。明诗》)的长处,而有独创,富个性。全诗以名士的风度,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借翰林生活中的快事和烦恼,抒泄处境荣宠而理想落空的愁闷,表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本志。它娓娓而谈,言辞清爽,结构属赋,立意于兴,婉而直,浅而深,棉里藏针,时露锋芒,在唐人言怀诗中别有情趣。
5、世界著名诗歌大全集 不安的世界诗歌
你是黑夜,是精灵的翅膀
在高空盘旋、栖息、觅食、沐浴阳光
没有人叫你天使
极昼的边缘里也看不清你的痕迹
你穿越沙漠,走进森林
晶莹的蝴蝶泉边照映着你
陌生的面孔,除了接受
像黑亮的眸子里另一个打转的自己
向你问好
你一直朝前,走走停停
打问着对街女人的姓名
那洁净的牌坊就屹立在你的心底
只有豆腐西施的传说
却眼见为实地走进了荒芜
你除了离开
见不到自己的那一刻才如此迷恋
让人疑惑莫名的高兴
这空白的房间里
多了一条女人的裙子以及杯子
你的手指向*喧哗的历史陈迹
你刻上了你的不朽
那被风吹散的脚印
有一天将跟着你一道成为永恒
而你的名字也将成为历史
你多么期待一个人
像期待自己下一个诞生的婴儿
是男是女都无所谓
那都是你孕育的生命,以爱的名义
别无其他,包括你的影子
你好像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
记忆的温床上零散的羽翼里
躺着一位白胡子老人
没有书信,没有客人
没有摇椅和电视
你是白日下疾走的时光
没有谁不在你的照耀下迷失方向
可你就是你,谁能说什么呢
除了追赶、找寻、活着
依然在永无休止的爬行
你说你看到了死亡
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存活
你肢解了你的身体
把思想放进无人经过的树洞
至于角膜、器官和骨骼
都在另一个你的身上
他们叫魂灵
你依然活在黑夜
出走的是你的灵,也是零
而你躺在白色的床单上
静静的,像你
更像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