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古诗鉴赏

发布时间: 2025-07-31 11:54:16

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古诗鉴赏

《玉女摇仙佩·佳人》的作者是柳永,被选入《全宋词》。《玉女摇仙佩》,又名《玉女摇仙辈》。宋词名句“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就是出自《玉女摇仙佩·佳人》这首词。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古诗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作者:宋·柳永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妳妳(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注释】

(1)飞琼:传说中的西*之侍女,姓徐,名飞琼,仙女也。

(2)珠宫:即蕊珠宫,道教所称最高一层天——大罗天上的*居所。这里借指天庭。杨慎《艺林伐山》卷十:“唐人进士榜,必以夜书,书必以淡墨,……世传大罗天放榜于蕊珠宫,故又称‘蕊榜’。”

(3)行缀:行列也。缀,连也,相连者。

(4)取次:送诗口语,随便,不重视。

(5)寻常:平常。

(6)几多姝丽:几多,几许也。姝丽,美丽漂亮。姝,美也。

(7)奇葩艳卉:奇花异草也。葩,花也。卉,草本观赏植物也。

(8)争如:即今语“怎如”。争,“怎”字问世前的借用字。

(9)轻弃:轻易抛弃。

(10)当年双美:正值两人青春年华之际。

(11)恁:本意“那个”,此处有“如此”“这样”之意。

(12)兰心蕙性:兰、蕙,幽香型花卉。此处藉喻女子幽雅娴静的品格。

(13)今生断不孤鸳被:今生决不再一人孤眠了。断不,决不。孤鸳被,一人孤眠也。鸳被,即被面上绣有鸳鸯的被子。

1清沈谦《填词杂说》“柳词翻旧为新”条:“云想衣裳花想容”,此是太白佳境。柳屯田“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大畏唐突,尤见温存,又可悟翻旧为新之法。

2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卷》:粗鄙之流为调笑,调笑之变为谀媚,是也......柳耆卿“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所以“消魂当此际”,来苏长公之诮也。

宋张舜民的《画墁录》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晏公(殊)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由此可见柳永在当时士人眼中的地位。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文人之词,自诩风雅,不涉俗语,他们以一种欣赏的态度来看待男女之情,用想象的悲欢离合来代替切身的感受,他们的目的是创作而不是倾泄,他们的歌唱只容许包含有限的“闲愁”。在他们看来,柳永之词用俚俗之语,叙淫猥之情,直白**,实在是无足可观。而柳永的大半生被排斥在士人之外,他被迫流落歌馆,浪迹坊市,摆脱了士大夫的矫饰作态,他已经不屑于用风雅来装饰自己的感触。他同情歌妓的遭遇,尊重她们的感情,甚至亲身经历着与她们的眷恋和离别,柳永的词是为下层歌女所作的欢唱与悲歌,是对悲剧性的命运感同身受的宣泄。从“针线闲拈伴伊坐”、“愿奶奶、兰心蕙性”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其中最朴素的想望与最深切的真实,除了柳永还有谁有资格、有胆量、有才华说出来呢?

拓展阅读

1、高考知识点

【**--教案】

1、衬托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风流物。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o赤壁怀》)这首词要塑造的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风流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2、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3、化动为静就是在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4、动静结合指在、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5、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信服,或预先防止别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6、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7、意象组合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中,给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o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家,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句。

8、曲笔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是侍侯他的歌,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者--*贵族、官僚、豪绅。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轻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而空虚的灵魂。

2、岑参怎么读岑参《过燕支寄杜位》

【**--教案】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老。

译文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

注释

燕支:山名,又名焉支山,在今甘肃省丹东。杜位:杜甫的堂弟,李林甫的婿,曾任考功郎中、湖州刺史。

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

白草:边塞所长之牧草。

前两句“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极言塞外荒凉、酷虐的环境,极富塞外色彩,“燕支”“酒泉”,以西域的地名入,一望而知是北地边陲一带;“北风”“沙”“白草”,以特殊地域的自然景物入,给全罩上了一层沙海气息;“吹”“卷”,以独有的狂虐气势入,更给全贯注了一股粗犷的沙漠的血液。后两句“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老”,直抒胸臆,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以“长安”与“日光”相比,暗用了晋明帝的典故。据《初学记》卷一引刘劭《幼童传》记载: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从日边来,只闻从长安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问何以异昨日之言。”对曰:“举头不见长安,只见日,是以知近。”帝大悦。结句还可从《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思君令老,岁月忽已晚”中找到影子。如此用典无碍表达,更增句的文气息。

表达的感情虽极为普通,但表达方式却独具特色。以自己所处环境开篇,有一种向友描述自己生活状况的意思,同时又意指自己在这苍凉、萧索的环境中,十分孤独,因而更加怀念友,怀念那共处的美好时光;随即的直抒胸臆即是印证了这一意境。抒情中又有对典故的运用,且不着痕迹,浑然天成,更见笔力之深厚。

3、高考专练之写景技巧阅读练习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家。

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歌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回答问题。

渡江大风 袁 枚

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鼍①呜窗有声。

金焦②知客到,出郭远相迎。

[注释]①鼍(tuó):即扬子鳄,鸣声如鼓。②金焦:金山和焦山,位于镇江江边。

从哪些角度描绘了风中渡江的场面?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5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这首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举两例简要分析。。(5分)

4、阅读下面这首,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析。(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回答问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这首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析。(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4、洞析向子湮的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这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世十分圆”的豪情。词语洗炼精熟,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是词中上品。

上阕开句是个比喻句,“碧天如水”将烟霏云敛、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绿水固是常见,但“一洗秋容净”之句的出现,不仅使它顿失俗态,且显示出一种阔大无比的气势,点睛之处便在一个“洗”字。下面是一个问句“何处飞来大明镜?”看似平淡无奇但却点出了要写的主体对象——月亮,且出语自然轻松、比喻贴切。紧接着又使用了一个反诘句“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意思是:谁曾说起过这样的话,把月中的桂树砍倒,明镜似的月亮会更加光辉流溢。

这是在用典,《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一段趣话:“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月中之物,当指桂树,因神话中谓月中有桂树。词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态度明确地发出了“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的呼声,意思是说:诚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桂更如光辉的月亮,便会无所遗漏地覆盖大地山河,使它们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来。“无遗照”,“山河倒影”,表现了作者一心想收复中原、统一国土,但面对南宋王朝所辖的半壁山河,无计可施,只能寄情皓月,发出兴叹。词反用典故主张砍去月中之“桂”,与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桧可能也是谐音巧合。因为“桧”本与“桂”同音,唐宋之后由于音变,而且是仅在秦桧这个专有名中“桧”才发“会”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层强烈的*色彩。

下阕承前,词也深知月中之桂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犹苦馀热,肺腑生尘”之句表面写的是:夏日的酷暑虽退,但馀热还时而袭来,令烦闷;实际抒发的却是对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恃权猖獗、炙手可热的愤怒,与朝中爱国之士受尽压抑的不平之气。“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话中的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州;这种想遁入山的想法,只是词在悲愤之极时寻求解脱的思想流露,但这只是刹那间的闪现,很快又对着明月再次点燃起希望:“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又是一个问句。

“姮娥”即指神话中主管月宫的,本作“恒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称“常娥”,通作“嫦娥”),这是借向嫦娥发问到底因为什么事,竟然出现让月亮时而圆时而缺的现象,以引出下面要说的正文:“烦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世十分圆。”一个“烦”字又引出了一则神话故事,据《酉阳杂俎·天咫》记“旧言中有桂,……高五百尺,下有一,常斫之,树创随合。姓吴名刚,西河,学有过,谪令伐树。”这几句是说:麻烦吴刚挥动手中忽忽生风的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洁饱满,普照大地,无遗露地映照出统一的山河和繁华的间。

这是词梦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发。然而,词深知自己并非生活在幻想里,他曾亲率部队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抵抗过强大的金兵,惨痛的教训告诉他要把希望变成现实,必定要不屈不挠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便是尾句“待拼却长年,醉了还醒”所显示的内容。“醉”应指受挫折、受贬谪后不得不以酒浇愁而醉;“醒”则是除奸、杀敌、收复国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圆月为内容的词篇,当首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作,其拳拳缱绻之情、豪爽浪漫之气充溢流动,后无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词,追从苏轼之后,就其包容之大涵盖山河而言,基本上可与苏轼的词比肩。全词气势磅礴,感至深。

5、风赋析宋

《风赋》是战国末期文学家宋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篇文章以风为题材,分为四个层次。首先写宋与楚襄王间关于风的一段对话,提出庶不能享受大王之风;接着描写风的性质和动态;再描写大王之雄风的性状,指出它“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耳目,宁体便”;最后描写庶之雌风的性状,指出它“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不利于

作品采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大王之雄风”和“庶之雌风”的对比描写,使大王奢侈豪华的生活和庶贫穷悲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揭露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现象。通篇采用铺陈笔法,刻画风的动态十分细致。

【原文】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所与庶共者邪?”宋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之风,岂有说乎?”宋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之风,岂可闻乎?”宋对曰:“夫庶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之雌风也。”

【译文】

楚襄王在兰台宫游览,宋、景差随侍。

有风飒飒吹来,楚襄王便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爽快啊!这是我和平民百姓共同享有的么?”宋回答说:“这只是大王您一个独自享有的风罢了,平民百姓哪里能与大王共同享有它呢?”

楚襄王说:“风是天地间的一种气流,普遍而畅流无阻地吹送而来,不分贵贱高低吹到每一个身上。现在你单单以为是我一个享有的风,难道有什么理由吗?”宋回答说:“我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枳树弯曲的枝丫上会招来鸟雀做窝,空穴之处会产生风。鸟窝和风是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出现,那么风的气势也自然会因环境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楚襄王说:“风最初从哪里开始发生呢?”宋回答说:“风在大地上生成,从青苹这种水草的末梢飘起。逐渐进入山溪峡谷,在大山洞的洞口怒吼。然后沿着大山弯曲处继续前进,在松柏之下狂舞乱奔。它轻快移动,撞击木石,发出乒乒乓乓的声响,其势昂扬,象恣肆飞扬的烈火,闻之如轰轰雷响,视之则回旋不定。吹翻大石,折断树木,冲击密林草丛。等到风势将衰微下来时,风力便四面散开,只能透入小洞,动门栓了。大风平息之后,景物鲜明,微风荡漾。”

“所以那清凉的雄风,便有时飘忽升腾,有时低回下降,它跨越高高的城墙,进入到深宫内宅。它吹拂花木,传散着郁郁的清香,它徘徊在桂树椒树之间,回旋在湍流急水之上。它拨动荷花,掠过蕙草,吹开秦衡,拂平新夷,分开初生的垂杨。它回旋冲腾,使各种花草凋落,然后又悠闲自在地在庭院中漫游,进入宫中正殿,飘进丝织的帐幔,经过深邃的内室。这才称得上大王之风呀。”

“所以那风吹到的身上,其情状仅只是让感到凉飕飕而微微发抖,冷得使倒抽冷气。它那样的清凉爽快,足以治愈疾病,解除醉态,使耳聪目明,身体康宁,行动便捷。这就是所说的大王之雄风。”

楚襄王说:“你对大王之风这件事论说得太好了!那平民百姓的风,是否可以说给我听一听呢?”

回答说:“那平民百姓的风,在闭塞不通的小巷里忽然刮起,接着扬起尘土,风沙回旋翻滚,穿过孔隙,侵入门户,刮起沙砾,吹散冷灰,搅起肮脏污浊的东西,散发*霉烂的臭味,然后斜刺里吹进贫寒家,一直吹到住房中。”

“所以那风吹到的身上,其情状只会使心烦意乱,气闷郁抑,它驱赶来温湿的邪气,使染上湿病;此风吹入内心,令悲伤忧苦,生重病发高烧,吹到的嘴唇上就生唇疮,吹到的眼睛上就害眼病,还会使中风抽搐,嘴巴咀嚼吮吸喊叫不得,死不了也活不成。这就是所说的平民百姓的雌风。”

【常见习题】

的《风赋》中的“夫风,生于地,起于清萍之末”经常被们引用,请问这句是什么意思?

《风赋》一文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未.”无论任何风气都有它的发源期,而刚“起于青萍之末”是微弱的,而在周围的助长下则蔚然成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们要有灵魂的嗅觉,要区别他的清浊正邪,尤其是在“清萍之末”时,就要对他的发源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

风没有生命,本无雄雌之分,但王宫空气清新,贫民窟空气恶浊,这乃是事实。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对风的感知不同,生动、形象、逼真地描述了“雄风”与“雌风”的截然不同,反映了帝王与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前者骄奢淫逸,后者凄惨悲凉。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

帝王幽居深宫,生存环境优越,肆虐的狂风进了高城深宫,早已化为清凉治病的和风;而生活在穷巷贫窟的庶民生存环境恶劣,没有防护实施,狂风肆意侵凌,无奈的遭受着风的凄苦。正如文中指出“枳勾来巢,空穴来风,所托者然也,则风气也殊焉。”因为生存条件的不同,所以对风的感受也就不同,风带给帝王的是享受,带给贫民的是灾难。不管宋是插科打诨,逗帝王开心,还是暗藏讽谏,风带给不同条件的的祸福感受是客观存在的。

文章从开头到“臣闻於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为第一段。这段通过引起“雄风”和“雌风”论辩的背景,提出风气带给不同感受的论点。

第二段论述了风的形成、起源以及由弱到强、由强衰弱直至进入深宫化为清风四处飘散吸取万物精华而后带给帝王享受的过程。肆虐的狂风在入城前飘散为清风乘越高墙入於深宫,动华叶,徘徊香木之间,寻取其幽香;临池采芙蓉芳香;出水掠蕙草浓香;劈开秦衡,摆动新夷掠取清香,披开荑杨收取嫩香,然后带着五香的新鲜徜徉中庭,北上宫,又通过层层帷幕进入深宫。这段描写颇为生动,像是描写一个殷情而又谨慎的君王侍臣,小心的调制着君王需求的和风。这里对风的描写暗喻了帝王贪欲的神圣特权,以及臣民伺候帝王的恭敬与虔诚。帝王得到的不像是自然的风,而是精心调制的服务。这风带给帝王的享受,好像是一付神药,这种轻松与愉悦像是病愈酒醒,耳聪目明,舒服至极,使得帝王不由的感叹“好痛快!”这就是帝王享受的雄风。这也是对帝王的生活侧面写照,揭示了帝王生活的奢求与贪欲。

第三段论述了庶的风。突然起於闭塞的巷道中,扬起沙尘,像愤怒的冤魂恶鬼叫嚣着冲孔袭门。光这来势,就让感觉这风对于贫民不怀好意的侵犯是何等的嚣张可怕啊!继而卷起沙粒,吹起死灰,搅起污秽肮脏的垃圾,扬起腐臭的气味,斜插进破瓮做的窗户,直冲茅庐。这阴风在贫窟里肆意妄为,使得贫民头昏胸闷,伤心劳神,疲软无力,继而发烧生病,吹到嘴上生口疮,吹到眼上害红眼病,进而嘴巴抽搐吮动,咿呀叫喊,说不出话来,得了中风病。这就是庶的雌风。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的庶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庶民生存的艰难与痛苦。

通过帝王的雄风与贫民的雌风,我们深切感受到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生命是如此的不平等。这不平等的根源不是自然灾害,而是权的肆意践踏。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造成雄风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享受,而雌风带来的是欲哭无泪的灾殃。

简介】

,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 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点击查看更多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古诗鉴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6465.html

热门阅读

  1. 点亮的不是眼睛是人生美文摘抄
  2. 《想发学如小毒妃》佳句摘抄
  3. 201年复活节给父母的祝福语中英文
  4. 杜甫思念亲人的诗句
  5.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最可爱的人》的教学设计
  6. 201年有关高考的祝福语
  7. 油脂公司项目副经理自荐书1100字范文
  8. 推普周学生国旗下演讲稿
  9. 201周末愉快祝福语汇总
  10. 夜的眼的优美散文
  11. 关于大学生暑期图书馆实践总结推荐
  12. 《蓝色国土》读后感范文450字
  13. 丢掉面子认输才会赢故事
  14. 春节的幽默短信祝福
  15. 国家资助助我成长征文比赛获奖作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