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行动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1977年,黄豆豆出生在浙江温州的一个偏远山区。在他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某解放*的文工团到他们小学进行慰问演出。黄豆豆一下子被吸引了,他心里暗暗地发誓,以后要当一名舞蹈家。为了自己的理想,12岁那年,黄豆豆考入上海舞蹈学校学习民族舞。
由于黄豆豆的个子非常矮小,与他同期考入的其他十几名同学,个子都比他高,身体的柔韧度都比他好。同学们取笑他说:“像你这样的身高,想把舞蹈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来做,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你别白费力气了!”
面对着自己的先天不足和同学的取笑,黄豆豆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都说舞蹈是一种触动灵魂的境界,而不单单是眼睛的直观,难道就因为身高不足,我就注定无法演绎出动人的舞蹈?”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黄豆豆在舞蹈的练习上更勤奋了。每次节目编排,他不单单追求舞蹈节奏动作的完美,更追求一种把自己融入到作品里面的那种物我两相忘 的境界,这就需要舞者不仅有扎实的舞蹈功底,还要有专业的文化素质。在黄豆豆的寝室里,常常可以看到他半夜掌灯,熟读古今名著。渐渐地,黄豆豆的艺术技能 越来越好。
在黄豆豆21岁那一年,中国歌舞团的导演陈维亚创作了一台舞剧《秦俑魂》,参加中国舞蹈“桃李杯”的舞赛,到上海歌舞团来选演员。黄豆豆因为个子矮 小,学校甚至没有推荐他进入选角组,但尽管如此,黄豆豆还是用自己对“秦俑”的理解,自编了一段舞蹈。有一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在练功房练习自己的《秦俑 魂》。在编舞的时候,他想到秦始皇兵马俑原本就是些孤独而无辜的殉葬品,想到这里,悲愤的黄豆豆一跺脚,一切掌,仰天长啸了一声,身体随着音乐舞动了起 来。而这一幕刚好被刚刚外出散步回来的陈维亚看见了,看到了黄豆豆的舞蹈,陈维亚震撼了,小巧的黄豆豆居然舞出了兵马俑那种高大的英雄气势,却又不失舞蹈 的灵气,这些都是在那些高大魁梧的演员身上找不到的,那一刻,陈维亚的心里有了决定。
第二天,黄豆豆被陈维亚钦点为《秦俑魂》的主演。比赛开始了,黄豆豆表演的“俑”充满了非凡的灵气和感悟,天人合一,苍凉悠远、变幻无常,凭借着《秦 俑魂》的出色表演,黄豆豆获得了古典舞比赛男子组的第一名。大赛评委之一的当代舞坛最有权威的“洛桑国际芭蕾舞大赛”**菲力迫先生满怀激情地评论说: “黄豆豆是在用灵魂演绎舞蹈,在用舞蹈表现灵魂,他将来必定是一名卓越的舞蹈家!”
当晚,菲力迫先生破例邀请黄豆豆作为嘉宾,在“洛桑舞赛”上作压台演出。“洛桑舞赛”在国际上素有“舞坛奥斯卡”之称,很多大牌舞星也难以置身其中。 “舞蹈展现给观众的不单单是艺术关,而是能震撼所有人的灵魂!”菲力迫先生说。回国后,黄豆豆更加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当中,他把一个又一个剧目如古典舞 《醉鼓》;现代舞《勇气的握手》《椅子》;舞剧《苏武》《闪闪的红星》等等搬上了舞台,并获得国内和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在之后的多年里,黄豆豆还先后被美 国《时代周刊》和美国《舞蹈》杂志作为封面人物进行大幅报道。2010年,年仅33岁的黄豆豆在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九次*上当选为中国舞蹈家协会 副**。
在黄豆豆的办公室里,有这样一幅他亲手写的字:“事源于思而成于行。”这既是一句人生哲理,又是黄豆豆对自己舞蹈之路的精妙概括——行动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成功从脱鞋开始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的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主设计师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拓展阅读
1、只赚一分钱也能够成为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
只赚一分钱也能够成为百万富翁在浙*诸暨,活跃着一群百万富翁,他们在市**举办的"发展民营经济经验交流会"上,道出了当地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三块五毛钱一双的袜子,只赚一分钱就卖!只赚一分钱,他们的成功经验,让很多与会的学者和专家大为惊叹,有外地的企业主更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今社会谁还看中这区区一分钱啊,然而正是这毫不起眼的一分钱,却造就出了让人眼热的成批的百万富翁来.有个专卖牙签的小商贩,100根牙签只赚一分钱毛利,但他每天要批发销售牙签10吨,按100根毛利1分钱算,他每天销售一亿根牙签,稳稳当当地进账1万元**.
一个卖袜子的老板,一双袜子也只赚一分钱,他每个月的销售量在七八万双,也就有七八千元的利润,一年下来获利就达10万元.而在诸暨大唐镇,大唐袜业市场拥有1600间摊位.去年,这里销出了超过70亿双袜子,能成就多少百万富翁,算算你就知道了.
还有专卖缝衣针的商贩,在他们的摊上,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针,应有尽有,也都是只赚一分钱,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生意,老板一年会从中赚取200余万元.这里还有一家吸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吸管生产企业.它的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在全球饮料市场上,有1/4的消费者用的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吸管.一根细细的吸管,能赚多少钱?据公司披露□一支吸管平均销售价格为8厘至8.5厘钱,利润占10%,仅仅是0.008元至0.0085元.正是这个普通人看不起眼的产品、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利润,使得这家吸管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大!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创业者的眼里,只赚一分钱的利润,这种与众不同的经营思想,正是他们在商场上能够战胜对手的法宝,商品社会使更多的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但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从浮躁中猛醒,而脚踏实地地以真诚、求实为理念,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经营理念,从而在商场中脱颖而出.
2、成功源于自信励志作文650字
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男孩,因为我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信心,而且我坚定信心能战胜困难,因此,成功才属于我。今天,让我跟你们说关于我的两件事吧。
第一件事是上学期的一次活动。那天,我们正在自习,班主任老师忽然走过来说:“同学们,学校准备开展一次拔河比赛,需要八个男生、八个女生参赛,希望同学们积极报名,为班级争光哦!”我们一听,都兴奋得讨论起来。这时,老师又补充说:“想报名的同学要在体育课的时候去找体育老师报名。”体育课时,我们一窝峰地冲向了操场。这时,体育老师拿来两根绳子,一根给女生,一根给男生,说:“想报名参加的同学要互相比赛,赢的同学才能加入队伍代表班级参加比赛,输的同学将被淘汰。”于是,接下来我们开始了激烈的选拔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战队的成员产生了。我也进入了战队。
比赛那天,我们戴上手套,跟着老师走向操场。操场上,其他的队伍也已经严阵以待了。不一会儿,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比赛场地,按照事先的安排,抓好绳子。只听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我们双方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比赛一度僵持不下。但是,我们相信我们能赢,正是有这样的信念,我们赢得了比赛。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再跟你们说说另一件事。在一次羽毛球课上,教练走过来跟我们说:“这学期,我们要来一场羽毛球比赛,你们要积极参加。”听到要打比赛,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比赛那天,我充满自信地走到赛场。首局是对方先发球,只见对方发了一个高远球,我用力一跳,一个漂亮的杀球从拍中飞了出去,对方没接住,我加一分。因为我有着充分的准备,所以我把他们扣过来的杀球都一一接住了。我也因此越战越勇,越来越有自信。最后,我获得了小组第一名。瞧,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勇于坚持、充满自信、直面挑战,终会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3、关于体育名人励志故事
篇一: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3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