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名胜古迹的古诗
【唐】白居易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里。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唐】白居易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里。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经杭州
【唐】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宿杭州虚白堂
【唐】李郢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经杭州诗词名句
【唐】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宿杭州虚白堂
【唐】李郢
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登杭州秦望山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唐】马湘
太乙初分那边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
拓展阅读
1、描写《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诗词与文章
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北,距安庆市66公里,距潜山县城9公里。它分主峰、三祖寺等8大景区和茶庄中心接待区及薛家岗等3个旅游点。景区总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外围保护面积为333平方公里。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4米。中心位置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7′,北纬30°43′。景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是观光游览、体验考察等复合型的旅游胜地。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柱山又称潜山、皖山、万岁山,俗称万山。潜,古为簪,形尖,义及天柱山多为尖形,故称潜山。春秋时,天柱山属皖伯封地,故又名皖山。由此,皖也成了安徽省的简称。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刘彻南行巡狩,自浔阳顺江东下,经盛唐(今安庆市盛唐湾)入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溯水而上,御驾谷口(今天柱山野人寨),登临天柱,“号曰南岳”。由此,该山又添万岁山之名,简称万山。
天柱形胜,旖旎多姿,贵在天然。既具北国山之雄伟,又兼南国山之奇秀。它有46峰、86怪石,17岭、7岗、18崖、14岩、7关、22洞、4冲、6源、17泉、8瀑、1川、3溪、5涧、13河、3潭、6池、16井、3湖及11奇松、2竹海。
天柱山地处中亚热带边缘,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平均年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5℃。山上植被垂直分布,组成天然的植被层次,植物约为119科计千种以上。深山密林中,更是珍禽异兽的理想王国。
天柱山以它的绚丽多姿,吸引了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他们或登临抒怀,或勒石题刻,或结庐酬唱,虽形式各异,无不异工同曲。这里有上千首传世之作。
天柱山历来被佛、道二教奉为宝地。从汉末左慈进山炼丹以后,便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地名。萧梁时,高僧宝志与白鹤道人“斗法”夺地,来此传经布道,从此,天柱山成为佛、道二教的圣境。
2、描写景物的古诗
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6、《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5、《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20、《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3、描写景物的古诗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曲江》
唐杜甫
朝回**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14、《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5、《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6、《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玉楼春》
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9、《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0、《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描写春种秋收的古诗句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
2、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4、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7、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9、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
10、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唐】孟浩然《初秋》
1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12、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唐】白居易《秋思》
13、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唐】白居易《立秋日登乐游园》
14、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唐】白居易《中秋月》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17、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18、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0、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2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
23、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24、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宋】秦观《满庭芳》
2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2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8、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9、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秋歌》
31、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32、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宋】秦观《木兰花》
3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5、关于描写《河南省·周公庙》古诗词赏析大全
周公庙位于**省洛阳市内,是洛阳城内一处鲜为人知的古迹,是后人为纪念3000年前周王朝时第一个营建洛阳城的周公旦所建。《史记·周本纪》记载: 武王灭纣后,迁殷民于洛水之滨,作洛邑,命其弟周公筑城,城起后,武王去镐京,洛邑便称为东都。武王死时,其子尚幼,武王遗命周公摄王位,代行国政。周公忠心耿耿辅佐侄子成王治国,并亲自征战山东,3年平定叛乱,使天下安居乐业。成王五年,他又帮助成王大规模营建成周,这也是洛阳的前身。7年后,他功成身退,还国政给成王,表现了高尚的德操。成王封周公的儿子于鲁,周公告诫其子说:“往矣(去吧)!子其无 (你不要) 以鲁骄士 (轻慢贤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 (当天子的宰相),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周公当宰相时,为招揽天下贤能之士,接待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来接待客人,一餐饭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来会见来者。说明他思贤如渴,为国家延揽人才的诚恳态度。孔子对周公甚为仰慕,经常梦见周公。孔子暮年悲叹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名] 短歌行(长诗,选4句)
[作者] 曹操
[注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示作者思慕人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用周公“一日三吐哺”的典故。●天下归心:天下有道之士均心向周公,也即比喻自己为丞相者,能象周公那样,使天下贤士心向自己。
扬仁恩于白屋兮,逾周公之弃餐。
听仁风以忘忧兮,美酒清而肴甘。
[诗名] 误宾赋(长赋,选4句)
[作者] 曹植
[注释] ●白屋:相传周公一饭三吐哺,躬握哺之礼以待士的地方,他居住的房屋,为普通人所住的房屋以白茅草覆之,故称白屋。周公贵为王公宰相,而居于白屋,说明他节廉的美德。●弃餐:正在吃饭时停止用餐。周公见来了贤士,连忙放下饭碗,也被称为周公弃餐。●听仁风句:听到有施行仁政或仁德之事,就忘记了忧愁。
德大心小,居高志卑。
再握不倦,三吐忘疲。
[碑名] 司空安成王碑(选4句)
[作者] 刘孝绰,生平未详。这是一首称颂安成王的碑文,称其具有周公之德。
[注释] ●德大心小:德行伟大,但无私心或野心。●居高志卑:官爵很高(周公贵为王公宰相),但追求的欲望很微卑。志卑,此处解释为没有什么强烈的私欲。●再握:指周公一沐三握发的故事。●三吐: 指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