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诗作《邂逅》赏析
【作者简介】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读了席慕蓉很多诗歌,发现她的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抒情的意境格外浓重;而她的诗歌也是以抒情为主的,通俗易懂。席慕蓉本是台湾一位有名的画家,但在文学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别有一翻风味。她的诗歌更是陪伴着很多人的成长,影响了不少人。
唐人王维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而当代的席慕蓉也力求诗画完美的结合。《邂逅》是她步入中年时的作品,是写一次与旧友邂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导致了谁也认不出谁的尴尬而悲哀的局面。读这首诗的时候,情不自禁就被诗中意境所*,从而脑中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一幅幅常见而深刻的画面——两人擦肩过,漠然不再相识。
沉重,而文字如行云流水;平静,却思绪翻滚;哀婉,掩饰不住对生活无奈的感叹。席慕蓉在诗中就是将一个人的眼角、额头、头发和手深深地勾画上忧伤和流浪,再轻轻地抹上思念和岁月的水彩。在这张岁月雕刻的面具下,“在街角我们擦肩而过”却竟然漠然,心灵相距了十万八千里,谁也不再认得谁。两个人就像大街上天天擦肩而过的行人,谁都没有把心留给谁。等到擦身过后,或许才发现那张陌生的脸孔曾是那么熟悉。然后转身,但是“他”已经消失在人群的浪潮中,欲寻不着。相遇的缘分就这样错过,接着很自然就引出一串叹谓:到底是韶光改变了你我的容颜,还是我们自己才是那个给自己化妆的人?“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两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结束了全诗,却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在结构方面,作者采用了对称的手法去加强表达的力度:“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盎然的诗意,第一人称的亲切,意景的优美。画,抹,添,雕刻,几个动作犹如一个画家在白纸上轻快地勾画。下半节诗在一声感叹中转折,思想也向了哲理的思考,意味深远,使全诗达到了精神上的完美,使读者为之疾呼共鸣。
喜欢读她这样的小诗,喜欢她诗中这样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韵味。
拓展阅读
1、乡愁 席慕蓉 赏析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赏析乡愁 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犹如悬崖瀑布,奔腾飞跃,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无论身在何处,每每走进这类诗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对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谓一泻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一首《乡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心头绕: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第一节)
仅此两句,已经使我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这是多么心动的感觉。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第二节)
最初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比较幼稚和片面,也没有过多地思索作者为何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后来全面了解席慕蓉之后方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模糊”是因为别离时间太久,又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模糊”变成了“怅惘”,了解诗人的境况,对解读这样的诗句很有帮助。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第三节)
诗歌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2、席慕容作品《白鸟之死》赏读
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手
我就是 那一只
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来
射入我早已碎裂*怀
你若是这世间唯一
唯一能伤我的射手
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
搜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
就好像是最后的一朵云彩
隐没在那无限澄蓝的天空
那么 让我死在你的手下
就好像是 终于能
死在你的怀中
典故:
很久很久从前,北方的琉璃城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猎人,名字叫仲卿。一日在山上打猎,见到一个负伤的鸟儿,通体都是纯美的白色,连长长的咀都白得发亮。美丽的白鸟在他面前哀伤地鸣叫,使他起了恻隐之心,就把它带回家,帮它治好伤患。鸟儿被这个英俊善良的猎人打动,从此化做美丽的少女陪伴左右,后来还成了猎人的妻子。一天,猎人上山遇上了打伤白鸟的那个猎人。那个人向仲卿索要白鸟,仲卿当然不从,争执打斗中,仲卿不幸坠落山崖。妻子悲痛欲绝,再次化身白鸟,从此每天在悬崖的上空盘旋,发出惨烈的悲鸣。它叫,仲卿,仲卿。
3、邂逅古诗词作文500字
她,可以是青山绿水、大漠落日,可以是古寺寒钟、隐逸暗香,亦可以是荣辱兴衰、海枯石烂……她,就是古诗词。
千古兴亡,人只是红尘间的匆匆过客、庭院转角的一缕微风,多少帝王将相,不过留名于世,荣华富贵、或是沧海桑田,亦不过是渺渺浮云,转瞬即逝。唯有诗词歌赋,水墨文章,端庄大气,婉约动人,始终如一。她们流芳千古,世世代代被人们传诵、欣赏,熏陶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炎炎夏日,蝉鸣令人更添烦躁,喧闹声搅扰了一个美好的午后。无须烦恼,捧起一卷心爱的古诗词,静静品读,仿若周遭都安静下来,世界清凉下来。读古典诗词,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份空灵、曼妙,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古诗词亦是如此,每一回读,都有不同的感受,体会到不同的美。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古诗词用或优美,或质朴,或沧桑,或悲切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中的色彩,不仅仅是景物的色彩,她饱含着诗人的情感,蕴含着独有的哲理。正是如此,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对仗,皆有独到精妙之处,令人赞叹,又不失情趣。
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细细品读,反复斟酌,沉浸于诗词海洋之中,确是极为美妙之事,让古诗词洗洁心灵,让心灵更美。
静下心来,品一卷古诗词,仿佛每一阕词,都会说话;每一株花草,都有情感;每一个字,都有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5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