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女神》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摘 要]郭沫若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与领袖。他的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成功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有伟大的创造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本文着重从整体上概述郭沫若《女神》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诗歌形式,从三个角度论证《女神》诗歌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女神》;郭沫若;浪漫主义;*自由;不定型
(一)充分表现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总的主题是要求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民族、科学。《女神》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它彻底反帝反*和反抗一切旧势力的**精神,对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强烈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女神》,反抗、爱国、创造是贯穿诗集的基本思想内容:
1.强烈要求冲破*藩篱,彻底破坏和扫荡一切旧事物、旧思想。诗歌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思想的叛逆者、**民*者的形象。《女神》中的 “我”是与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的、代表时代精神的大“我”。如《天狗》,从头到尾每句诗中都是“我”,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塑造了一个旧世界叛逆者的典型形象。“天狗”这种冲破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极度夸张。《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表白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权威的极度蔑视。,《欲海》等诗,也都通过抒情主人公“我”的塑造,表现出破坏旧世界,冲破一切尘垢(包括自身的尘垢)的激情,那个“血和海浪同潮”、“心和日火同烧”、要决太平洋之水“把那陈腐了的旧皮囊全盘洗掉”的自我形象,同样是实现自我个性解放的宣泄。这种个性解放的要求不仅仅着眼于个人本身,诗人将个体的解放作为社会、民族、国家解放的前提,将它们融合为一体。
2.在冲破*藩篱的同时,已经看到了十月**的成果,看到了这是我们建设新世界的榜样。如《匪徒颂》中,将列宁、罗素、尼采等人一起赞颂,表达了自己要步其后尘挺身反抗的坚决意志。歌颂了列宁。在《巨炮的教训》一诗中,对比了列宁与托尔斯泰的思想,从而肯定了列宁的**思想,肯定“至高的理想只在农劳”,号召人们为自由正义而战。这些诗,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祖国而献身的牺牲精神。如《凤凰涅槃》凤凰的自焚,乃是与旧世界彻底决绝的反抗行动,是叛逆精神的强烈爆发与燃烧。中是烧毁了那“死期已到了”的旧凤凰,才在烈火中飞出永生的华美凤凰。希望古老的中国恢复青春,新生的中国永生不死。《女神之再生》中唱道要创造一个新的太阳,即创造一个新中国。《炉中煤》用象征手法,借燃烧着的煤的形象,表达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思想。是《女神》中表达爱国激情的代表作,是一首爱国主义的绝唱,诗人把祖国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它“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这般模样!”感情真挚而浓烈。《棠棣之花》中更明显地表现出为祖国、为自由而自我牺牲(如“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出自由之花,开遍中华”“愿将一已命,救彼苍生起”等诗句),也是出自爱国之心。盼望一个强盛的新中国的诞生,是与对旧中国无情的诅咒相联系的。
(三)表现出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显示了新世纪到来、新的阶级崛起时人们欢欣鼓舞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精神。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通过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描写,赞美了人民的情绪、人民的力量、时代的力量。《晨安》一口气喊出了二十七个晨安,显示了一派朝气蓬勃的气象。《太阳礼赞》歌颂太阳,歌颂光明。这些诗都是典型地表现出乐观进取精神。
《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女神》以鲜明的浪漫主义独树一帜。它强烈的感情,伟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发生重要影响。
《女神》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作品,它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绮丽的想象和玄妙的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了浪漫主义在表现**激情时的长处。
三、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它完全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诗节、诗行长短无定,韵律无固定格式。
(一)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借用 某一形象以寄托抒发自己的激情,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1.恰当而巧妙地选用象征的形象以抒写激情。如《天狗》,借助“天狗”这个传统中的天上叛逆者的形象、以寄托作者急切要求反*的强烈情绪,全诗想象新奇、气势磅礴。《炉中煤》中的煤自称“黑奴”,这正是受压迫者的形象,煤的外表不好看,但内心十分真挚,有热有光这一切特征恰恰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特点;而“炉中”之“煤”的熊熊燃烧,则贴切地显示出对祖国炽烈的爱。
2.借古代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以抒写自己的激情,如《湘累》、《棠棣之花》等诗中屈原、聂荌所唱的实际上是郭沫若要唱的歌,是借历史人物作“夫子自况”;《天狗》、《凤凰涅槃》则是借传说以抒情的代表作。
(二)郭沫若诗歌的基本风格是豪放的,他的诗,声调高亢、激越、语言粗犷、想象奇特,宛如天马行空;往往象火山爆发、气势磅礴。从而构成雄而不丽的诗风;也是一些诗写得清新优美,有婉约之风,丽而不雄。这说明了郭诗风格多样,但仍以雄放为主。
总之,《女神》等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郭沫若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面对整个宇宙、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中国发言的诗人,《女神》的精神,是“五四”时期蓬勃发展的民主精神,创造精神的典型体现。它既是一代青年的情绪和愿望的集中反映,又给寻求者和徘徊中的人以鼓舞,点燃了他们的“智光”促其向前,从而把“五四”激起的社会*的热情烧得更旺。《女神》的叛逆的歌声,有如疾雷破山,对当时停滞,死寂的旧中国实在是一次强烈的冲击;它的理想的光芒,又如电光耀眼,启示人民去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的崭新社会。
拓展阅读
1、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读后感
这是郭沫若《女神》读后感作文,《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制度、*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
《女神》的反抗精神和《女神》的时代精神,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制度、*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天狗》中“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状态的语言,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情绪的极好表现。这种情绪是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
因此,诗中的“我”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者。《天狗》是《女神》创作中诗人情感与艺术碰撞、融合、激溅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见,《女神》创作想象之丰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热烈堪称诗界一绝。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艺术色彩将是照彻诗歌艺术长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诗句就像喧嚣着的热浪,轰鸣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炉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棠棣之花》、《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等作品都是以自我献身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反帝爱国的*运动,这场运动所激发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通过诗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之中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远的精神内核思想汇报范文
微点阅读网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远的精神内核思想汇报范文》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敬爱的*组织:
*的*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把这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要体现到精神产品创作传播等方面,体现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坚持知行统一,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引导广大**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点阅读网同爱岗敬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自觉履行*员公民的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结合起来,自觉地用核心价值规范自己的言行。
爱祖国的人民,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些都是爱国;工作中多钻研业务,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热情服务于每个工作对象,这些都是敬业;经营中童叟无欺,生产中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主动将捡到的钱物交还失主,这些都是诚信;热情、充满爱心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及需要得到呵护的动植物,例如热情地给外地人指路、帮助盲人过马路、甚至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等,这些都是友善。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的信仰,国家的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让我们始终用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人民;让我们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中争创骄人业绩;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增砖添瓦;让我们爱护、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你我之间把友爱和善良传递。
只要我们每个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明天,人人体认、人人践行,努力塑造和凝聚强大的灵魂力量,积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增添正能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儿女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3、郭沫若作品《女神》读后感
一天就把郭沫若先生的《女神》给看完了,看到精彩处的时候不自觉的朗诵起来。今天下午的时光真是幸福啊。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留日时根据故乡四川省乐山县的两条河流——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而取的名字,诗人的思乡情怀由此观之。
他的诗充满活力,诗中运用了大海、波涛、地球、太阳、万里长城、金字塔等豪迈壮阔的青春的意象构成了阔大雄浑的意境。闻一多曾评论《女神》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的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时代底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
他感到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光海》);他在“崇拜”太阳、山岳、海洋、江河的同时,又“崇拜偶像破坏者,崇拜我”。他礼赞太阳,要太阳把他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他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自我意识“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天狗》)。
《凤凰涅槃》中,凤凰“集香木自焚”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的精神,“复从死灰中更生”则是创造意志的写照。《女神之再生》中,他借女神们高唱:“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创造意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表现出与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截然不同的现代性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