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校园探秘》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10

上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校园探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校园里的参观、考察活动,使学生了解校园一般设施的构成与分布,以及这些设施的功能,并知道爱护它们。

2.使学生了解学校大致的人员构成和他们的主要工作,知道学校离不开很多人的辛勤工作和劳动,学生应该尊重这些劳动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参观自己的学校,看一看学校里的环境怎样,有哪些教学设施,有哪些专用教室。它们分别有哪些用处?

二.揭示课题:《校园“探秘”》

三.参观校园

四.讨论参观校园后的结果

1.通过参观,你看到学校里有哪些专用教室?

2.有哪些教学设施?

3.它们分别有哪些用处?

五.小组讨论:

通过参观,你看到了许多漂亮的教室,教室里有很好的教学设施,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来使用它,又应该怎样来爱护它?

板书: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公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学生一起制作学校的平面图或学校模型,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自己学校的人员、设施的构成和分布。

2.让学生学会用地图或其他方式整理和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发展认识事物的空间感和方位感,以及简单的认图和制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出示学校平面图,教会学生怎样看平面图。

2.说说图中所标出的是什么设施?

二.说说学校里还有哪些设施?

三.添画

把老师出示的学校平面图中还没画出的设施,请同学添画上去。

注意;不苛求学生画得像不像,只要画出意思就行。可以用标志性的东西来表示某个设施名称。

四.讨论:到实验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分别要注意哪些?

板书:实验室——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阅览室——安静,不大声喧哗

教师办公室——先敲门,再说“报告”。

师述:有些地方不能随意出入,如实验储藏室、食堂、宿舍。

五.布置作业:回家后,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我们的校园”。

拓展阅读

1、《》三优秀

材分析

珍惜时间就是要学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要启发学生从滴做起,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这主题设计了“时间的妙用”和“合理安排学玩”这两个活动内容。

“时间的妙用”出示了四幅图,其中有浪费时间的现象,也有珍惜时间的现象。接着出示例,合理安排五件事,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学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学玩”采用连环画形式,让学生评议画中人物的作息时间。

二、学目标

1、引导学生调查并了解他人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玩耍。

3、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作息时间表。

三、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玩耍。

四、学课时:两课时

课时间的妙用

、问题导入

“时间最不偏心,给任何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心,给每个人每天都不是二十四小时。”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二、活动过程

活动、调查讨论

1、学生说说家人或朋友是怎样利用时间的,他们对时间是怎样看的'。

2、观察第7页图片。

3、学生讨论以哪是珍惜时间,哪是浪费时间的现象。

活动二、“我”的时间我做主

1、学生观察第8页图片。

2、小组讨论,怎样安排五件事才能最节约时间。

3、比比,评评,哪个小组安排最合理。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要学合理安排时间。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而有些事情必须先后做,要学统筹安排。

活动三、时间大比拼

1、看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四件事:收拾书包、带红领巾、听完首儿歌、喝杯热水。

2、请两位同学比赛。

3、获胜者说自己是怎样安排时间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三、学习小结

学生谈收获,师总结:合理安排时间,你就成为时间的主人。

第二课时合理安排学

活动、识图讨论

1、观察第9页图片。

2、说说,哪些是合理安排时间,哪些是浪费时间的现象。

3、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好学玩的关系,才能使节假日过得愉快而有意义。

活动二:小记者在行动

1、小记者采访同学,看他们是怎样安排节假日的。

2、辩析交流,看谁的节假日愉快而有意义。

活动三、“我”的双休日

1、师发表格。

2、学生填写自己是如何安排双休日的作息时间的。

3、小组内交流,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

谈收获

1、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收获。)

2、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2、《》三优秀

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重点:

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

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己遵守。

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学放学,是怎样在马路走的?怎样过马路的?学生交流。师:如果你不这样,有什么事情发生?生交流师:我们通常把这些叫做“交通规则”。我们走在马路经常看到许多标志,这些叫什么?有什么作用?生交流。师:你认识多少交通标志呢?

二、学生认交通标志:学生连连(见P34)再进行交流。师:交通标志有很多很多,老师交给你们个作业,在回家的路看,还有哪些,或者你看书或网查查,看谁认识的标志多。

三、活动学做小交警。讨论:怎样过马路

四、说说交通安全用语。师示范:过马路,站,二看,三通过。宁等三分,不争秒。红灯停,绿灯行。学生交流。

五、读读小资料。

六、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交通规则,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明白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了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安全,大家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小朋友们回家后,也要向爸爸妈妈宣传。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句话。

高高兴兴学,平平安安回家。

3、四语文单元《2 花的学》 部编

《2

1.知识和能力: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诗歌的意境。

理解课文内容,体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讲授、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学歌》。

2.谈话:同学们,我们天天在学里学习,谁能说说自己的学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3.揭题:同学们,不但我们有学,连花儿也有学呢。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2花的学》。(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拉宾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者。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等。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笛、罚、假、袋

2.交流识记生字

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

角—触

汤—烫

换偏旁记忆的字:壁—臂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突然原野互相狂欢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四、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将课文分为四个段落,分别请四名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师指导。

3.说说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段(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跳舞、狂欢。

第二段(3~5):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6~7):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8~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妈妈扬起了双臂。

五、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师朗读。

2.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聆听并补充。

六、后反思

第二课时

、导入新知

1.开火车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自然段的内容。

二、朗读课文,句段解析

1.学习第1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交流汇报这段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3)学生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味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哪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短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想到怎样幅画面?你能模仿着说说吗?

于是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跳舞、狂欢。

理解体:为什么是“群的花”,而不是“朵的花”呢?

你认为花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跳舞的情景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交流感悟,合作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你怎么理解“雨来,他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合作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这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你能用这个句式说话吗?

(3)师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指导学生理解、感悟。

“我”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是指哪儿?

在“我”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3)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想象。

5.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内容,再看看图片,说出你想象中花的学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美而富有童趣。在体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了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的方法。

五、后反思

4、《》三优秀

学目标:

通过学生让学生注意到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建立安全意识,明确意外事故的产生往往因为我们的不注意或安全意识的淡薄,学般事故产生的应对和急救方法。

重点:

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般事故的应对和急救。

难点:

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学简单的应对方法。

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我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报纸听到很多不幸的消息,许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遇到许多危险,结果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每都有许多人不幸离开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确实,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危险,如果我们不小心,悲剧就可能发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身边有哪些可能大危险吗?

二、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进行交流。

三、师指导学生说说P40页情境图中存在的危险,并说说避免的措施。1、不独自到危险的河、湖、水塘中游泳。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到游泳池。2、不用湿手接触带点的东西。3、不在电线下放风筝。4、不在有易燃物的地方放鞭炮。

四、辩论“淹死的多是游泳的。”学生分两组充分发表意见。师总结:不管是还是不,如果你不注意,没有安全措施,都有危险的。

五、师简要介绍几种多发的以外事故种类:(1)溺水;(2)烧伤;(3)中毒;(4)摔伤;(5)窒息。

六师:为什么有意外事故发生,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自学P42后开展讨论。)

、师:当我们遇到有意外发生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自学P43后开展讨论。)

二、小故事(煤气爆炸发生时)学生听外故事后说说各种消防设备、工具的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上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校园探秘》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7466.html

热门阅读

  1. 一条建议毁掉大明王朝美文摘抄
  2. 那一年唯美诗歌
  3. 建设工程技术咨询的合同范本
  4. 最新有创意的生日祝福语大全
  5. 戴钧衡南山集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6. 十月一日国庆节优秀作文
  7. 201年端午节给家长祝福语
  8. 办公室耗材购销合同
  9. 2016年微信冬至祝福语
  10. 国庆趣事初中作文600字
  11. 写腊八节的古诗句
  12. 201年企业鸡年拜年祝福语
  13. 201年闺蜜结婚感人祝福语
  14. 李清照《一剪梅》词赏析
  15. 用邮寄来造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