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路难》卢照邻唐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25 11:37:18

关于《行路难》卢照邻唐诗赏析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行路难》卢照邻唐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襻,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莺一向花娇春,两两三三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丹桂青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狂风吹。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炬知?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泉。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尘但摇莫计钱。

寄言坐客*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平之气。卢照邻这一首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

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我读者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末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诗人说: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

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年,代长寿;巢由,巢父与许由,古时隐士。“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卢照邻因服丹中**,手足痉挛,最终不堪恶疾所苦,自投颍水,这里似有忏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乾封间任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由于*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终自投颍水而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今存《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

拓展阅读

1、钱塘湖春范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⑵,水面初平云脚低⑶。

几处早莺争暖树⑷,谁家新燕啄春泥⑸。

乱花渐欲迷人眼⑹,浅草才能没马蹄⑺。

最爱湖东不足⑻,绿杨阴里白沙堤⑼。

词句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得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朝贾全所筑。贞元(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得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将雨或雨初停得时候。云脚:接近地面得云气,多见将雨或雨初停时。“脚”得本义指人和动物走得器官。这里指低垂得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得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得树枝上去。暖树:向阳得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得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得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得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得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得东北面。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2] [3-4]

白话译文

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得,还是那绿杨掩映得白沙堤。

2、描写秋天景色的古32首

1、《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三联阅读配图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望中赊。贫病远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二月花。

22、《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当早著鞭。

24、《立秋日登乐游园》【】白居易

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5、《秋思》【】白居易

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6、《客亭》【】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7、《秋芸有春绿》【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0、《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望王师又一年。

3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2.《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长征的古长征的古

八一军旗迎风展,南昌起义震天地。

突破五次大围剿,八万红军出江西。

冲开四道封锁线,二六军团威名传。

毛**率兵离湘西,突袭贵州黎平县。

乌江强渡寇心惊,红旗招卷遵义城。

迎来领袖毛**,振奋人民子弟兵。

白军云

集如蝼蚁,[文章-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拦截尾追步步围。

千里荷枪走黔山,四番迷敌渡赤水。

七舟抢渡金沙江,万马直奔安顺场。

彝汉结盟过绝域,民族政策谱新章。

大渡河中浪花激,泸定桥上弹雨穿。

二二勇士叩雄,熊熊烈火赤县天。

骡马盘旋步履艰,雪飞雹打夹金山。

铁流滚滚层峦破,壮士攀登只等闲。

风雨泥泞地动荡,饥寒疲倦身摇晃。

草根皮带充饥餐,抗日英雄仍北上。

腊子口惟一通,四团战士屡强攻。

会宁会师红旗舞,立马六盘山葱茏。

清漪延水濯长缨,灯火昼夜明窑洞。

山河遍洒英雄血,润沃繁花烂漫红。

迢迢漫漫长征,屈指程二万五。

勇士当年脚踏过,红军长征亘万古。

今日续走长征,十三亿人气若虹。

倡荣摈耻树正气,开拓创新百业荣。

祖国昌盛富万民,扶正*纪沐世风。

但得众心擎大厦,争为小康竞奇功。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行路难》卢照邻唐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2484.html

热门阅读

  1.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原文和翻译及赏析
  2. 《喜达行在所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3. 爱情祝福语精编
  4. 青溪·言入黄花川原文及赏析
  5. 投资评审中心关于完成重点工作的总结
  6. 201年最新明信片祝福语
  7. 5月结婚创意祝福语精选
  8. 我想你了诗歌朗诵5首
  9. 去敬老院的日记
  10. 大学生学年鉴定表的自我鉴定
  11. 201年春分日问候语
  12. 大学毕业最真诚的祝福语短信
  13. 多塔作业安全协议书
  14. 电子购销合同样式
  15. 幼儿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