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静夜思古诗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35:39

幼儿园静夜思古诗教案

活动目标:

1、 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2、 喜欢学习古诗。

3、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活动准备:

1、 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 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老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

活动准备

课件:《静夜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老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 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展开

1、老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3、幼儿学习古诗,老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老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

“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老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活动结束。

拓展阅读

1、小班设计方

活动设计背景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习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理解意境。2、让感受冬天的寒冷。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朗诵。2、在师的引导下理解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视频、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从寒冷的南极请来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江雪》。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请宝宝们边听边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为什么?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师生共同欣赏、播放意境视频)

A.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看见了什么?(千山鸟飞绝)

B.路上有没有行人?猜猜路上为什么没有人?(万径人踪灭)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他穿着什么,头戴什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爷爷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5、共同欣赏视频(跟读)

三、结束环节

玩撕纸(雪花)的游戏

四、延伸环节

1、把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让爸爸妈妈画雪花和雪娃娃。

学反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2、小班设计方

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理解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江雪》

3、这首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多媒体出示)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跟老师朗诵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3、小班设计方

活动目标:

1、欣赏,了解的意,体验的意境。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欣赏,了解的意,体验的意境。

活动准备:

用书、用书画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听过吗?谁会念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导观察画面,谈论自己的感受。

(1)师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师:这张图片上有什么?从上往下观察。(观察后回答)

(2)师小结:山上被白雪覆盖,树叶落光了,一位老爷爷坐在船上,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在钓鱼。

(3)师:你们看了这张图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自由回答)

2、师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用比较慢的速度朗诵

师:现在我来说说我的感觉吧,我感觉到这个画面是很安,很悠闲自得的感觉。

师:这张图描述的是一首。我们念一念吧。

(师用比较慢的速度念一遍)

3、引导理解的含义。

师:你们听了以后,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吗?(如果已经不太能记得的内容,师要反复念,加深记忆)

(2)谈论自己对的理解。

师:你们觉得这首说的是什么意呢?

(自由回答)

4、引导学习用书,了解的特点。

(1)迁移已有经验,发现和现代歌的相同与不同。

师: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念过的歌一样吗?哪些地方一样?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回答)

(2)师简单介绍特点。

师:每句话的字一样多,有时是五个字的五言律,有时是七个字的七言绝句。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学念这首吧。

(师带领念1-2遍,再单独念)

三、活动结束。

师:我们学会了念,小朋友们回到家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4、小班设计方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激发吟唱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初步理解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一遍。

2、师:这首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讲的是什么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句,并学做农民伯伯(jy135育 www.jy135.com)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萌发喜欢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

2、学习歌唱《悯农》。

四、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5、中班音乐游戏《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

【活动目标】

1、会玩"躲闪、定住"游戏,感受乐曲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气氛。

2、随音乐尝试合拍地表现乡下老鼠进城的忐忑不安、快乐、紧张、安的情绪。

3、体验听音乐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过音乐《忐忑》和故事《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

材料准备:剪辑好的《忐忑》音乐、老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内容,激发的活动兴趣。

师:还记得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吗?城市老鼠告诉乡下老鼠城市里有什么呢?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学习将音乐与故事匹配。

师:这首歌曲反映了乡下老鼠进城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城市是不是像城里老鼠说的那样乡下老鼠进城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熟悉A段音乐,并随音乐大胆用动作表现。

师:你们知道乡下老鼠进城时怎么走的吗?谁能用动作告诉我。

4、感受B段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1)感受音乐,讨论如何躲避老猫的抓捕。

(2)明确游戏规则。

(3)听音乐玩"躲闪、定住"游戏。

5、听完整音乐玩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静夜思古诗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40464.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语数教研组活动总结
  2. 给客户的大寒送的祝福短信精选
  3. 出色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
  4. 食品安全合同模板
  5. 幼儿园期末家长会发言稿范本
  6. 最美的爱情句子
  7. 寒假学生手抄报素材
  8. 岗位的聘任合同模板
  9. 企业员工的学习心得体会
  10. 毕业生简短的自我介绍范文
  11. 我爱我校演讲稿
  12. 关于旅行的好句子
  13. 10月1日国庆节搞笑祝福语
  14. 祝周末愉快祝福语精选
  15. 有关古诗中的丝绸之路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