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发布时间: 2025-07-17 16:16:56

古诗《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词语解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拓展阅读

1、原文优秀

》是第13课《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人李白的作品。人游览了,为激荡磅礴的气势所激发,以其开阔*襟和昂扬的气概,描绘了奇丽雄伟的景色,表达了人对祖国壮丽河强烈的热爱之情。

品读感悟,体味

1、(课件播放:静止的画面),你能看着这幅画,再读读这首吗?

2、请你做小小歌评论家,李白这首哪些地方、哪些字词写得特别好,你特别欣赏?(在学生的欣赏中指导美读)

对于三年级学生,理解歌并不是惟一的目的,让学生真正进入境,就必须让学生去用情赏,用心悟。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启发引导。

生:把在红日照射下变成紫色的云雾描写成仿佛从一个顶天立地大香炉里燃起的缕缕烟雾,化静为动。

生:“挂”,通过一个挂字告诉我们犹如白静静垂挂在前。

师:你们真了不起!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最后两行的想象真奇,长长的飞一样从上直泻而下,足有三千多尺,这壮观的景象,莫不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对于学生的鉴赏,只要是经过他们深思的,带着他们感悟的,教者都应该予以肯定,让他们评价开去,这样学生精彩的理解才会多元呈现。

4、由到银河,这是李白的一种奇特的联想。李白站在这美景面前他可能还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李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已经深深陶醉了,他被震撼了,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他无话可说。

生:他可能在想:这仙境般的景色怎么会在人间出现。

生:他可能在想:人间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美景。

生:他可能在想:你好美,我好爱你。……

开放的问题,引来学生多元的思考、多元的答案。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同时,他们已经体味到了祖国河的美丽,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体会到人李白写这首的感情及心理。

师:其实,这首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作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你们一定能在头脑里勾画出一幅绚丽的美景图。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再去欣赏的雄壮之美吗?

在学生深入感受到的时候,放手让学生再次美读,学生的激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就学习而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依据句的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体会李白歌想象的神奇、大胆过人的夸张、酣畅淋漓的文字、豪放飘逸的情,从而更有激情地朗读。

2、原文优秀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词赏析:

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这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

张九龄在此之前,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旧唐书。张九龄传》)。这是一段使他对朝廷深为感戴的曲折遭遇。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经受了考验。为此,他踌躇满志,在中微妙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描写的是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远景图;而寓比寄兴,景中有人,象外有音,节奏舒展,情调悠扬,赏风景而自怜,写水以抒怀,又处处显示着人为自己写照。

人欣赏,突出赞叹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首联写从高高的落下,远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的风姿:青翠高耸的,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人以其神写其貌,形容是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其风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颈联写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尾联赞叹的境界: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最为凸出。它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阔大。《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用其词,寄托着人的理想境界和*抱负。

但总起来看,中所写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这正是人遭遇和情怀的绝妙的形象比喻。所以他在摄取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选择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特点,实则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怀来取舍的。这也是此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景象就是人自我化身,则比喻与被比者一体,其比兴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凿痕迹。

作为一首,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乍一读,它好像只是在描写、赞美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水的名士气度。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言志”,水即人,这首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3、原文优秀

杨湜《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宝篆”,盖今之盘香。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4、原文优秀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畎音quǎn,田间小沟),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人的心绪贴近了。三、四句,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人的满腹愁绪了。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含蓄蕴藉。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5、杨维桢《谣并序》金、元 原文 鉴赏 翻译

甲申秋八月十六日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各赋,酸斋赋《彭郎词》,予赋《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奈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这首,如小题所示,为人梦游之作,时在元顺帝至正四年(甲申,1344)。所说“酸斋仙客”,指元代人贯云石,别号酸斋。

自晋朝以来,即为人登临吟咏胜地,历代都有名作传世。有元一代,也不少,而杨维桢这篇当推为冠冕之作。

人说梦与友人共游并各赋一首,其实未必为梦中所作,但通过梦境写景,具有灵幻之感和神奇色彩。开篇一句,以 “银河忽如瓠子决”描绘声势,即见神思飞驰,出手不凡。“瓠子决”,指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洪水倾泻而出。二十三年后,汉武帝遣数万之众,沉白马玉璧于河,始复故道。此句受李白启发而能推出新。句中先用 “银河” 二字极写的高远,再用 “瓠子决”形容其水势之大,格外生动地描绘出一条高悬九天、有如黄河决堤奔泻而下的巨形象。论其气势,比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 更富于冲腾力量。第二句顺接首句,点明巨泻入的地点。所说“五老峰”,为著名景点,以形酷似五老,故名。李白云: “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三、四两句,再用喻写手法描绘优美的身姿。它象天仙织就的洁白丝绸,脱离机轴,从青空中垂挂而下。这里和前两句所写的景色不同。前两句写其声势之大,具有阳刚之气,这两句写其轻灵飘忽,具有阴柔之美。通过这四句,概括出变化多姿的美感。

由于人把比作“垂青天”的素练,所以进而就奇景再发奇想,在五六两句写了:“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 一幅玻璃烟。”“并州剪”,指西太原(为并州治所)所产之剪,以锋利著称。“玻璃烟”,则极喻的明澈。这两句脱胎于西晋索靖的 “恨不带并州快剪来,剪松江半幅纹练归去” 一语。人用这个典故加以变化,既生动地写出水流的清澈明洁,又形象地表达了无限赏爱、欲擅其美的心情。的七至十句,另辟新境,先以两句五言引出梦中同游的云石子(即小序中的酸斋仙客贯云石),说他象似跳水捉月的仙人。这里的“捉月仙”和下文的 “骑鲸客”,均用李白故事。传说李白采石临江醉酒,跳水捉月,骑鲸遐升而去(李白亦曾自号为“海上骑鲸客”)。中将云石子比作捉月仙,既是赞许他的才气,也是称美他的豪饮海量,故而接下去化用“沧海桑田”典故,以极尽夸张之笔写出:“酒喉无奈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这两句形容云石子夜饮酒尽,口渴难忍,无奈之下骑鲸吸海,以水代酒,竟使海水枯竭化为桑田。从字面上看,这似乎和没有关系,其实不然。人的用在于变化手法,仍然紧紧地扣住写的主题。试想,那云石子骑鲸吸海,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该有多么巨大的力量! 波涛汹涌的大海,在他的吸饮之下,必是水浪上涌,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天水柱,有如垂天长虹。唯其有如此神奇的想象,才写得出结尾两句: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前置“居然” 二字,在点明奇中有奇,出乎外。“玉虹”,比喻水流洁白清润,象一道白玉做成的长虹。“清泠渊”,见于《海经·中经》,为丰神耕父优游之处,此处借指下的龙潭。这最后两句紧承前两句,大说: 云石子骑鲸吸海所吸起的水流,居然化为垂天十万丈的,象洁白的长虹一样倒挂在龙潭之上。所以仍然是在着描绘的神美。

从全来看,想象丰富,纵横奇诡,变化无方。语言晓畅流宕,手法富于变化,引事用典,圆熟巧妙,点化无痕,十分生动地勾绘出的壮丽景色,很能反映出人“矫杰横发”的艺术风格。

点击查看更多古诗《望庐山瀑布》的诗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31472.html

热门阅读

  1. 传递温暖校园广播稿
  2. 201年给客户的鸡年祝福语
  3.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全词翻译诗词赏析
  4. 解决劳动合同协议书
  5. 描写盛夏的优美句子
  6. 201年最新五一祝福语
  7. 《开学第一课》作文300字
  8. 课题成果鉴定范本
  9. 常怀宽容之心初三作文3000字
  10. 安徒生童话《真可爱》
  11. 表示孝顺的句子
  12. 新公司开业祝福语精选
  13. 经典字春节对联
  14. 小学语文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
  15. 201年猴辞旧岁鸡迎新春新年贺词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