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案设计范文
教材简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6单元中的课文。课文讲的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比脚印的事,全文共有六句话。讲的是在一个雪花飘飞的日子里,小马、小鸭、小鸡、小狗来到雪地里。他们观赏着各自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小鸡的脚印像一片片竹叶;小狗的脚印像一朵朵梅花;小鸭的脚印像一片片枫叶;小马的脚印像弯弯的月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课文的14个生字。
3、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学教程:
一、设情境,揭示课题。
歌曲导入。(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点评:【导语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一开始就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物乐园中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读每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4、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点评:【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小鸡画────────
”的句式,说清课文大意,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话。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本课插图)
(2)第二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3)指导读:你能同学们惊喜兴奋的心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2)理解“小画家”指谁?
请同学到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3)指导读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读第三句。
(1)自由读第三句,边读边想想每种动物画了什么。
(2)指名读
(3)指导读
①他们画了什么?你们见过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吗?谁能画给大家看一看。
请四名同学到黑板前画,跟小动物画的比一比。
②感悟句子: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学生说:不能,因为它们的脚趾各不相同,一种脚趾只能印一种脚印)。
③反复朗读句子。
4.指导朗读第四句。
(1)自由读第四句。
(2)指名读第四句。
5.指导读第五、六句。
(1)自由读
(2)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动物们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来玩。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
(3)反复读句子
点评:【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按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四、复述课文
在情境中背诵。
教师提示:你们能看着图来给大家介绍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吗?
点评:【背诵、复述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本课设计不提背诵两字,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五、识字训练
(1)小组内合作识字: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大家能不能自己学会记住它们?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哪个字你记住了,就把好办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交流识字:你记住了哪些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点评:【学生互相交流,能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识字。教师适时补充。】
拓展阅读
1、语文课文《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教学设计
1、认识10个生字。写5个字。积累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中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懂得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学会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明白在学校和在家里要一个样。
教学难点:明白在学校和在家里要一个样。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等
预习和积累:读课文、标序号、圈生字、划好词、想问题。积累词语7个。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讲一个故事,你觉得故事里的孩子怎么样呢?
2、在家里和学校里你做的是一样的吗?
3、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叫是:在家也该是个好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的录音,思考:你觉得儿歌里的小朋友这样做可以吗?
2、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学生字
3、分小节朗读课文,(正音)要求:读通顺
4、交流生字自学情况:
书写:置(注意下面的“直”里有三横。)
读词语理解词义
三、学习课文,理解词句
1、自由读读课文,思考:找找哪几节是写在学校里的'表现?
哪几节是写在家里的表现?
2、同桌的学生对照读读课文,孩子在家和在学校里有什么不一样?
3、交流
在学校里他是一个爱劳动、能助人、讲文明、懂礼貌、爱学习的好学生,可在家里却正好相反。
4、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和你的好朋友说说)
5、集体交流:板书:真正的好孩子
(在校在家表现一样好)
6、朗读句子: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四、拓展练习,仿写诗歌
1、师:想想平时你在家和在学校里哪些表现是一样的?哪些你觉得要注意的地方。(和同桌的同学说说)
2、指名交流,评议。
3、今天我们学生也要来当一回小诗人,仿照课文的样子也来编一段诗歌
4、交流
(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
2、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优质课教案《猫和老鼠》及教学反思范文
《小班体育游戏优质课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体育游戏优质课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心情。
2、结合幼儿钻、爬和跑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猫、鼠头饰若干、粮仓一个、鼠洞二个、独木桥、山洞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2、游戏前的活动准备。
3、启发幼儿讲出猫、鼠的作用及特征,交待游戏名称及规则。
二、基本部分:
1、猫保护粮仓巡逻,鼠乘虚而入找粮吃,没吃到。
3、猫找出失误的原因,卸下铃铛,排除除路障,想办法给鼠一个错觉,终于抓住了老鼠,减少了粮仓的损失。
三、结束部分:
1、表扬角色扮演得好的幼儿。
2、幼儿开汽车离开场地。
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玩角色游戏中,我们要学会细致地观察,随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中,再通过分享和同伴沟通,在相互模仿中互相习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游戏的发展和自身交流水平的提升。
3、小学语文课文《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见教参
教学重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准备课文相关内容投影片。
第一课时
1、学会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
1、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会在什么地方派上用场,它们有什么作用?
(窗户——利用玻璃透光,镜子——反射,工艺品——具有审美价值……)
2、听老师说一个有关玻璃的故事(课文第一段从“夜深了——被划破的玻璃。”)
二、听录音范读课文
1、自学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正音,注意“恙”后鼻音,“促”、“碎”、“阻”、“罪”平舌音,“陈”、“殊”是翘舌音。
②多音字,调
③书写:“型”上面的右边是“立刀”,“博”是“十字旁”,不是“竖心旁”或“提手旁”。
3、结合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陈列、博物馆、企图、犯罪、特殊、即使。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特殊在什么地方,作用是什么?
2、划出有关句子,指名读出在什么地方特殊:(“里面有……相连”)
3、出示写用途的句子体会怎样写用途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 )采用,银行( )采用,珠宝店( )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 )采用。
提问:一连用了四个“可以”,说明了什么?(用途广泛)
六、小结学法:①划出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填课后练习题二的表格。②理解新词,理解句意。
七、总结。
1、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总结:全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及它们的作用。
八、作业。
1、写生词。
4、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和谐相处的感情。
3、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和谐相处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一、激趣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说些什么?
师:如果有这样的一只松鼠跑进你家,你会怎么办?
生:卖了、养起来、杀掉等等
过渡:看来在坐的我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只松鼠跑进作者的家里后怎么样了?
第二自然段:很快跟我们相熟了…
师:是啊,这只松鼠跑进我家后很快得便与我们混熟了,混熟了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松鼠来到我家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并用简练的词语进行概括。(偷备方糖、晾晒蘑菇、冬眠垫窝。)
2、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做得这些事情有趣不?)
三、细读体会
1、过渡:做了这么多坏事,我们一家人肯定很讨厌这只松鼠吧?
那到底有没有呢?那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先去松鼠为自己储备冬粮的事情中去探个明白,看看作者以及家人与松鼠是如何相处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2、交流:
⑴ 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抓住一连串动词体会)
(这些动词中透露了什么,然后在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进行指导读,有条件教师可以范读。)
引导:为了这件事,孩子们一个星期不允许吃糖,家人责怪松鼠吗?
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⑵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两个咱们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师:是啊,我们把松鼠看成了家庭中的一份子,它所做的这件事情他们觉得是一种天性,可见一家人对松鼠是非常喜欢的,大自然中的松鼠是这样,他们家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过了几天,他们家的松鼠又在那忙活了,在做什么呀?
对呀,它在那晾晒蘑菇和垫窝呢,那他们一家人是不是还是相处得很好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对照我们学习第一件事情的方法去看看、去找找。
⑶ 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
有一天,它失踪了,我们心理空落落的
(感受理解空落落)
⑷ 当它把奶奶逢年过节才舍得戴的头巾拿来垫窝的时候,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奶奶会怎样说?
师:在我们看来松鼠做的都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它毕竟给我们家制造了不少麻烦,家里人有责怪它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