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羽毛球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看运动员的科学训练论文
摘 要 本文从人体运动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训练学特征及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分析羽毛球项目的能量代谢特征,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指导科学训练。
羽毛球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早在60年代就有文献报导,有人认为羽毛球项目是以有氧代谢为主,有人认为磷酸原供能系统和氧供能系统是主要的供能系统,最近有人提出不能低估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能力的影响,澳大利亚学者则认为三个供能系统都很重要。因各学者的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及运动员水平不同,羽毛球能量代谢特点的定性分析至今未形成统一理论,仍有必要继续探讨。本文从人体运动和能量代谢的关系,运动学及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分析羽毛球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仅供大家参考。
羽毛球项目属于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目,参赛双方以球拍为工具,以球为媒介,以击球动作为基本手段,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一次将球击入对方场区,循环往复直至一方击球犯规或失误。
现代羽毛球项目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快速、全面和突出特点”三方面。“快”是羽毛球运动的核心特征,它的全部动作是由各种奔跑步法、跳跃、挥臂等基本技能和专门动作组成。
(一)一个短回合运动分析。
对一个短回合运动分析,羽毛球比赛是在有氧代谢的基础上,以ATP-CP供能系统供能为主,无氧酵解供能为辅。对广东省羽毛球队参加国内外共42场比赛进行时间结构测定后,把比赛的时间结构划分为0-9秒和15秒以上运动及15秒以上间歇三个主要时间阶段。9秒前的大强度运动主要以ATP-CP供能系统供能;15秒以上的大强度运动则逐渐转为无氧酵解供能;运动后15秒以上间歇,乳酸得到一定的转移和消除。在数秒内运动员要完成大量扣杀等高强度、高速度的动作,必然动用短时间、高功率的供能系统供能,主要是以ATP-CP供能系统供能。
(二)一场比赛过程分析。
对羽毛球一场比赛过程分析,羽毛球比赛的能量代谢类型以无氧和有氧混合型供能,尤其以无氧供能为主。有资料表明: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全过程平均心率达189次/分,最高心率达202次/分,有氧代谢不能满足如此高强度运动的供能需要,而无氧代谢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次得分机会的得分概率的高低。从训练学的角度分析,羽毛球运动在大多数的竞赛时间里有氧氧化供能占主要地位,但比赛每一分的争夺中,无氧氧化供能又起*主导作用,真正决定比赛胜负的是多个“分”的累积。因此,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属于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
(三)供能特点分析。
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分析羽毛球比赛的供能特点是AIP-CP,糖酵解供能。为使运动不终止,就必须依靠ATP的快速转化合成。
从羽毛球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看运动员的科学训练陈秋如(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省 710068)摘 要 本文从人体运动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训练学特征及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分析羽毛球项目的能量代谢特征,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更好的指导科学训练。
关键词 羽毛球项目 能量代谢特点 科学训练ATP的再合成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式:第一,ADP+CP,ATP+C,人体CP含量为17mmol/kg肌肉,它是极限强度运动6s-8s的主要供能来源。第二,随着持续大强度运动时间延长,肌糖元通过酵解过程产生丙酮酸,大量的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大强度运动30s左右时这种供能方式百分比最大。第三,即有氧代谢供能。运动员要提高耐力,保持充沛的体能和良好的技术动作,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
三、根据运动员水平差异实行全面训练
(一)高水平运动员。
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时间长,强度大,有氧和无氧代谢时间较长,应在有氧的基础上加强无氧代谢能力和乳酸耐受能力的训练。常采用多球训练法来控制少数量、快速度、多组数和一定的时间间隙训练无氧能力。无氧耐力训练的方法主要靠快间歇训练法来实现的,速度练习多以短距离、变向急停和急起多组数来提高速度能力。
(二)较低水平运动员。
较低水平运动员一次回合运动时间短,强度小,有氧代谢时间较短,应该在无氧代谢的基础上加强有氧代谢。主要运用持续性方法训练,如采用连续1500次的双飞跳绳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时间控制在12-20 min左右,有氧心率控制在150-170次/min左右)。在训练中运动强度的控制是关键,训练强度要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都把脉搏控制在160-180次/min之间。
(三)对不同训练负荷强度后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
在训练时要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特别是对不同训练负荷强度后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如对心率、血红蛋白等进行监控,及时收集、掌握、归纳、比较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机体变化情况,为控制和调整运动量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小结
本文对一个短回合过程分析,羽毛球运动是在有氧代谢的基础上,以ATP-CP供能系统供能为主,无氧酵解供能为辅的方式供能;对一场比赛过程分析,羽毛球运动能量代谢类型是以无氧和有氧混合型供能,尤其以无氧供能为主;从其供能特点分析,羽毛球项目的供能特点是AIP-CP,糖酵解供能。
因此,高水平运动员应在有氧的基础上加强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且加强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的训练;较低水平运动员,应在无氧代谢的基础上加强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采用间歇练习法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而且,对不同训练负荷强度后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要进行监控,及时掌握运动员的机体变化情况,为控制和调整运动量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进而提高科学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于俏.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能量代谢特点与疲劳恢复的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04. [2]杭喜洲,刘海国.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0,292:69-70.
拓展阅读
1、足球训练的教练员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大力开展足球运动,传承足球魅力,培养足球兴趣,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提高校园足球运动技术水平.在市体委领导、区领导、校领导和各位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本学期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十分顺利.
本学期从四、五年级又选拔了一些爱好足球的同学作为我们培养对象,然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训练制度和计划.指导教练都是在体育局通过专业培训的体育老师,工作上非常认真、敬业.我们的训练时间为上午9:40—10:10主要是球性和基本功训练,中午12:10—1:00主要是基本功训练及教学比赛.下午3:30—4:30主要是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在球性和基本功训练过程中主要通过颠球、运球、带球过人、传球、射门……等等.这一阶段主要培养队员对足球技术的了解和初步掌握.由于小学生身体力量和协调性无法与成人相比,所以要求不能过高,过于严厉,避免学生对训练丧失信心,所以我们以轻松的组织方式进行.在战术训练及教学比赛过程中主要通过比赛传授足球裁判规则,使队员们掌握一定的战术和规则并加以运用.在坚持以战术训练为主的同时多次进行队内教学比赛,增加比赛经验,尽量在运动中、对抗中,全面、熟练、快速、准确地掌握各种技战术思想.并在比赛中灌输良好的比赛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当足球队员没有好的身体可不行,体能训练必不可少,所以我校的足球队员也是田径队员.
本学期,经过刻苦训练,我们沙河中心小学足球队取得可喜的进步,队员们的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战术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第一阶段区比赛中我校取得了第二名.在第二阶段市比赛中我校取得了第四名.比去年成绩有所提高.
本学期,市体育局拨了不少服装和器材,真是雪中送炭但由于这支队伍组队时间较短,基础比较薄弱,缺乏一定经验,加上操场、天气、等诸多因素影响,难免存在许多不足.我相信在市体委领导、区领导、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心支持下,只要坚持努力训练,坚持儿童基层足球发展道路,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会成为世界足球强国
2、体育科技论文:浅议当代体育与科技的互动
本文作者:高岐冯庆德崔明工作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1.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人的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健康水平的下降;增强国民体质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和广泛推动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社会发展进入到自动化、信息化的时代,人在生产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以图象、数字、文字等形式表现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形成操作程序,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从事更为复杂的劳动的能力,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使得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生产劳动对人产生疲劳的部位已由肢体转向大脑,又从大脑进一步转向高级神经系统,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单靠睡眠和营养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种安静的伏案状态的脑力劳动所带来的“运动不足”和“肌肉饥饿”,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正常的生物适应性,使人的健康状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寻找一种有效途径来使自己适应科学进步带来的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大众体育满足了人类对健康的需要,全民健身,全民运动,促进了人的可持续发展,适合社会发展对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体育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并资助一些职业球队和比赛,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人们的体质.可以预料在今后的数年内我国对体育的投资将逐步增加,这样体育科技和体育经济将不断扩大,劳动者的体质将不断得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必将逐步提高,促进人们经济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增加国家的收入,增强经济实力.
2.体育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重要的物质保证体育是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体育影响的不是生产过程,而是劳动者本身,即通过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的工作能力,减少因疾病损失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来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物质生产的经济效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讲,劳动者本身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制造工具、改进工具、掌握和使用生产资料来讲,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和能动因素,使劳动者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熟练的劳动技能和健壮的体魄是发展社会生产的主要条件.据有关资料报道[1],以适当的科技方式积极从事体育活动可使劳动者工作能力提高10~14%.如果劳动者工作能力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0.5%.由此看来,尽管体育活动不是直接参与的物质生产的活动,但确为提高生产指标创造了一定的前提.劳动者体魄的健壮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它是提高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3.体育科技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科技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使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必须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体育经济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发展体育和发展经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体育并不是单纯的消费现象.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体育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应当作出新的估价.众所周知,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活动,包括比赛、体育场馆及各种体育设施的开放使用等等,虽不能提供物质产品,却可以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提供劳务,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运动员及有关人员的付出同样创造了价值,增加了社会财富及国家的收入,这些成果将是国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以较快速度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是体育发展的契机,同时要求加快体育工作方式的变革和相应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比重将逐步上升,消费需要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因此,体育科技的发展对稳定市场,调节供求关系也有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重视加强体育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当改变那种把用于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看成是一种支出与消费的观念,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体育科技的应用研究必然将带来经济的腾飞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和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将更重视和加强对体育*与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重要问题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超越传统,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是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繁荣的经济可以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体育事业的发展又为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为发展我国经济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就业的机会.尤其是体育用品的发展,出现了多行业生产、多渠道销售,使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深层次的变革.体育场地、器材、科研及体育产品业已相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黄金时期.同时由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及利用运动会采用的现代化技术和设施等可促进科学技术、交通、旅游、工商、服装、电讯和新闻出版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使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又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现代体育与经济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为现代体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现代体育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生活方式而保证了人体的健康水平,可以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来推动科技与经济和现代体育的发展.
3、足球训练的教练员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教育局和浅水镇镇*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和积极参与下,以校园足球新理念 “以学生为本,以快乐*”为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班级的足球联赛、足球课、业余足球训练以及课外自发的足球活动等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已见成效。阳光体育、快乐足球已成为最受师生喜爱的活动!
一、落实校内足球活动,参与校园足球联赛
校园足球活动在实践中前行,在不断探索中展开:一方面,在校内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课以足球活动为主。推出校园足球活动征文比赛、足球单项技能竞技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走进足球场,体念快乐足球。另一方面,二至六年级各班组队参加校园足球联赛,联赛中学生即赛出了风格,又赛出一定的水平,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和团队配合、协作精神。如今,快乐足球活动已走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学校因此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校园阳光体育新局面。学校将逐步完善校园足球机构,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加以规范化、制度化,以保障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
二、以网络为宣传平台,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学校开通了足球QQ空间,对所有人开放,主动邀请学生加为空间QQ好友。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更新空间相册、丰富日记内容,图文并茂,展示校园足球联赛、校园足球业余训练、体育课堂快乐足球等,种种举措既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我校的小足球活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板报等宣传校园足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校广播站专设校园足球活动栏目,广播学生的足球作品,报道校园小足球联赛开展的情况。学校出了一个五人制足球的专刊,介绍了五人制足球的竞赛规则等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师生们对五人制足球的理解。
四、校园足球与学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足球技能更加娴熟,球场上的配合日趋默契,学生也初步具备了一些技战术水平。经过班级间的小足球竞赛,增强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在这个特色活动的带动下,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了学习中去。更为主要的是孩子们都享受到了足球的快乐。
4、足球训练的教练员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20xx年,在全国校足办的正确领导下,**校足办认真工作、追求卓越、创新思维,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和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的领导、指导员和小运动员的共同参与下,**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基础上,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校园足球指导员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现将本年度各项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提高认识,加大力度,科学制定工作目标
作为**校足办的组成单位,**市教育局、体育局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在20xx年年初就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目标,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到实处。按照全国校足办的要求,我市除了开展校际间联赛以外,还科学规划了我市今后校园足球发展的方向。根据我市《“三大球”振兴规划》,从20xx年开始,我市将加大对校园足球的政策支持,其中包括扩大布局学校范围,建设九年一贯制的训练体系等,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运行模式,为了更好地开展好地开展好校园足球活动,我市上到主管领导,下到基层学校的指导员,都通过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体会到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校足办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加强对各布局学校领导和指导员的引导和提升,提高了他们的认识,并制定了科学的工作目标。
二、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校足办在过去的一年工作中,更加明确了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在两个组成部门领导调整的情况下,重新完善了组织机构,使机构中的人员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同时,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三作为**校足办的“会议日”,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在当天召开例会,协商当前我市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的相关事宜,通报近期工作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并予以解决。
三、认真组织,积极参与,高标准组织各项活动
1、高质量开展校园足球联赛。
校园足球联赛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基础,**校足办在过去的一年里,对各布局学校提出了明确要求:任何校园足球活动和荣誉都与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挂钩,对于不认真开展联赛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参与全市和全国校园足球各项活动的资格,取消评优资格。
2、认真开展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班活动。
在过去的一年里,**校足办按照全国校足办的要求共举办指导员培训班两期,校长和管理人员培训班一期,D级教练员培训班一期,全体指导员都得到了一次轮训,又有25名指导员拿到了中级指导员证书。此外,在开展其他校园足球活动的同时,我们利用活动间歇时间,积极开展指导员和运动员交流活动,指导员自身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工作热情被充分调动。
3、积极承办和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
全国校足办对**充分信任,使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第二次来到**这个中国足球的“福地”,为了迎接本次夏令营的到来,**校足办克服了很多困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力量,保证了本次夏令营的圆满成功。同时,针对去年全国夏令营出现的问题,**校足办积极与全国校足办沟通,并在今年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受到全国校足办和来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各城市代表的赞许。
4、认真组织第二届青少年校园足球节和精英赛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我市举办了第二届青少年校园足球节,本次足球节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了参与范围和人数,创新了活动内容和方式。共有200余名小运动员参与其中,活动还特意邀请了浑南一校的小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前**海狮队队长陈波同**市体校的足球运动员做了足球技术的现场展示。
10月19日, “派森体育杯”**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赛在**市浑南新区朝鲜族学校拉开帷幕,参加本次精英赛的小运动员有二百余名,竞赛水平和参赛人数均比去年的精英赛有了提高,辽宁足球队队长肇俊哲亲临现场指导。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来自长春宽城朝小代表队来沈参加比赛。
5、支持法库县足球之乡建设,**校园足球走基层。
20xx年,我市下属的法库县提出建设足球之乡的目标,为了支持法库县工作,**校足办派出讲师为法库县全县体育教师进行足球专题培训,并承诺今后定期送教下乡,为法库县足球之乡建设提供支持。培训当天,**校足办还协助法库县开展了法库县首届校园足球节。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仍然能发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自查,以便在明年的工作当中得到改进。首先是联赛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由于我市地域面积很大,布局学校分布比较广,校足办工作人员有限,未能形成较好的监督机制。其次,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四年多以来,我们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我市发展的模式和新思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