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课时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
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 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 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
3,怎样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1、 练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
拓展阅读
1、最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北中学)。
我校是省级“鼎师英语”课题研究实验学校。两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平台,重点探讨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深深体会到了网络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变化。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当好课堂的管理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如,教师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使用了各种方法、创造了各种条件,确保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目标实现、提高教学效益;如何有效利用“鼎师英语”网络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等问题。
二、如何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活动、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评价的设计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最新颖教学的设计、制作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何时使用“鼎师英语”等方面的问题。
三、如何优化教师的辅助教学行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利用电子白板和鼎师的优质资源;如何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和鼎师的学情统计;课外怎样布置家庭作业;如何进行作文指导和评估等。我们重点关注教师在处理这些事件过程中的方法,教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鼎师英语在家庭作业和作文的`设计方面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四、如何优化学生主动学、愿意学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怎样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家庭作业的设计、如何实现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鼎师英语”从实际出发,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五、教学结果的反思以有效的教学行为转变为评估点,也就是说,我们要抽出时间来反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使它适应学生的各种要求,然后再看学生有没有进步。对课堂和课外随时出现的与师生关系有关的突发事件,及时地记录并做好反思,这让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行为已经从只注重教师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回顾研究之路,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实施策略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转变。过去的“满堂灌”,老师讲教案、背教案,变成了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并充分利用鼎师资源,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学习内容;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和谐,学生喜欢鼎师的英语作业,鼎师网上统计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学生喜欢做,老师愿意使用。
2.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充分利用“鼎师英语”网络平台,课内外师生互动增加了,联系更加紧密;学生也乐于与教师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也愿意与学生交流沟通;通过网络平台,健康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参考文献:
2、最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讲授设计
说明:在这一步里,请你在下表左栏简述讲授环节的主要教学活动(一至二个),并在下表右栏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讲授效果,请提供截取的重要画面及相应文档链接)
观察情境图,你想说些什么?
让学生观看媒体片断片段,体会视觉效果。
1.看一看,说一说。 笑笑和淘气的房间谁的`整洁? 说说你的理由。
2.笑笑房间的物品时怎样摆放的? 根据你自己的想法在图中画一画或圈一圈,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提问:这样分类整理后,有什么好处? 3.请帮淘气整理一下房间。
提问:你打算怎样整理?说一说你的理由。
作并展开讨论,能够及时评
师根据**情况。
价和改进学生的学习。
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让学生观看媒体片段,体会好的理解。
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优化(三)
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评价设计
3、最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1、教学主要知识点及其在螺旋上升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单元专题与本课任务之间的关系。
2、重点。
3、难点。
(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知识技能、掌握哪些过程方法、培养那些习惯和情感态度?有些课不仅教授知识单元,而且指向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对专题活动的了解、理解、研究。
在传统的学科领域范畴内描述学习目标的同时,应描述一下本课计划帮助学生养成的思维、交流等方面的技能,例如: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沟通、妥协的技巧等。以及专题活动所对应的整合学科需要达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3个层面简要描述一下本课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三维知识目标结合,切忌割裂;)。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承担什么角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教学评价如何考虑?)。
(一)如何体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三)过程性评价设计。
1、教学素材、网络资源及网址。
2、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设置教学任务;
3、课件设计意图及大体结构。
4、技术知识的灵活运用,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5、哪个环节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采用什么方法;
6、那个环节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用什么方法。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简要地描述你计划如何组织你的课堂教学或活动过程。思考并描述如下方面的问题:本次活动包括一节还是一次以上的课?这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还是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一共需要多少天或多少周?这是某一学科的分科教学活动,还是跨学科活动?共需几节课完成,以下是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描述内容:
2、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请提供分组的方法或依据,包括:是按照能力进行分组,还是每组都包括不同能力的学生?各组之间有无分工,如果有,各负责什么职责?每组学生内部有无分工,如果有,请简要描述。
3、根据经验,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有没有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以及容易出现的障碍?如果有,在此处进行描述并提出你的处理策略或建议。
4、为了实施本次活动,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5、每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采用什么样的过程性评价手段。你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或本次活动是否成功?描述你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当然,这些方面应与上述你列出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相联系。
4、最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2、比赛。
【知识与技能】90%的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步法,70%能说出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90%的学生会持球三步单手肩上投篮,80%学生能够跨步拿同伴手中的球连贯三步单手肩上投篮,且有一定的命中率,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手臂力量等身体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及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跳的步法的动作和节奏掌握。
教学难点:三步上篮的第一步跨步接球及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协调、连贯。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教法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1、一般性准备活动。
拉伸练习:(体前曲拉伸、弓步拉伸、)教师示范、领做学生跟做。
2、专门性准备活动。
(1)慢速运球跑、两个篮球场边线慢运球过障碍;
(2)口头提示单脚跳起跨过,
(3)练习行进间单脚跳起的协调性。解决双脚起跳的问题)。
3、球性练习:(双手拨球、俯背运动、腰部饶环、跨下“八”字饶环、抛接球、)教师示范、领做、口令提示动作要领,学生跟做。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