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随笔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在网上聊天,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很是想念她。大概就在两周之前,我去过她学校,可惜事先没有知会她,去了也没有见到,不过见到了另三位好朋友,他们依旧是那样的飒爽,朝气蓬勃。
见到了这三位朋友,本来是想请他们吃饭的,不凑巧的是那天也是临渴掘井,去了以后,回头才发现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未做完,就又匆匆的离别了,所以深感歉意。见到他们才发现,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我想自己应该是变化了,果不然,前两天和这个朋友在网上聊天,她说我变了,我当时就问哪里变化了,她给我的答案让我有点惊慌失措,说我变得阴郁了,一天到晚想的太多了。其实说来也是,也可能是自己想的有点多了,难怪在午夜的时分,头就会疼的厉害,睡一觉起来就会好很多。
我想我大概是变了,我认为他要是说我成熟些,我倒会满意的,因为我觉得每天的淬磨,应该是变得成熟冷静了,不该是阴郁,阴郁这个的词语是说天气的能多些,要是说人的话就是说这个人很忧郁且不开朗,我忧郁?我不开朗吗?只是现在寡言少语,沉吟不语而已,毕竟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以前没事干的时候还能看看书,练练字,打打球,反正业余生活蛮丰富的,现在一天忙的,哪里还有什么业余生活,看电影看电视吧,也没那心情和时间,实在百无聊赖就是看看以前的电影和电视,换句话说也就是怀怀旧什么的,反而是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放在了上网聊天,完全表现出来的是小孩子的行径,把大好的时光都寄托在虚拟的空间内,这也能叫成熟吗?
可是又想想,闲暇的时间能干点什么呢?无非就是躺在床上镇镇床板,玩玩手机,幸好我还不是智能手机,我都不敢想我要是智能手机,真的就玩物丧志了,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志向了,就这样得过且过,听之任之。
现在也慵懒了,不愿轻易的就去和谁出去玩了,一来没有时间,二来也觉得累,当然花钱倒不是很在乎,就是没有往日的那腔热血了,什么事都要斟酌再三,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才做决定,不过有时还会豪情陡生,不计后果的去干,也许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抑或有始料未及的晦气,不过到那个时候就浑然不顾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眼2013年的11月就此远逝,我们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压力也如期而至,躲也躲不开,甩也甩不掉,有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说高瞻远瞩了,也该有个长远的打算,能让自己安身立命,可是一切都太难了
拓展阅读
1、历练不当出悲剧生活随笔
20××年11月2日中午,一名16岁的少年从重庆市一小区七楼跳下,警方随后赶到现场调查,不久,男孩的父母得知消息,**赶来,看到惨死的儿子悲痛欲绝。警方发现,这家人住在一个破旧的小区,却开着豪华跑车,酿成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
现年42岁的李广元和妻子张平原是万州区奉节县同乡,十多年前他们来到重庆做起麻辣火锅生意,两人脑子灵活,生意越做越大,资产逾千万。独子*16岁,喜欢篮球、电脑,还喜欢旅游……李广元夫妇有钱后,在花钱上对儿子从不苛刻。*上初中后,李广元缴纳了一笔高额的赞助费,将其送到重庆渝北区一家重点贵族民办住宿学校,想锻炼儿子的自理能力。
*入读后,不但成绩优秀,性格也豪爽大方,颇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李广元觉得脸上有光,对儿子更是有求必应。但住宿学校多是家庭生活优越的孩子,*慢慢学会了攀比。张平注意到了儿子的变化,但因忙于生意,再加上对儿子疏于照顾的歉意,每当*要钱时,她都是一边给一边嘱咐他别乱花。
2012年春节前,李广元参加聚会,饭桌上,朋友从国外回来探亲的儿子大方得体,一口流利的英语更是让李广元刮目相看。回家后,李广元将想送儿子出国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夫妻俩达成了共识。
半年后,*中考结束,夫妇俩便替儿子在重庆雅思考试培训中心报了名,他们明确告诉*准备以后送他出国,但要先考过雅思,*高兴地答应了。然而,*所在的雅思班里都是些要出国的富二代,尤其是*的同桌申全,父母更是在重庆富翁百强之列。*每天和他们在一起吃吃喝喝,渐渐荒废了学业。圣诞节,申全邀请*和其他几个好朋友一起过圣诞,一掷千金地庆祝。李广元知道后很惊愕,没想到儿子竟染上了富家子弟败家的习气,考试成绩也如此糟糕,这和他们的初衷差得太远。
一天,李广元从商会朋友处聚餐回来后,显得忧心忡忡,原来,他在聚会时听说一个老板竟然被自己儿子气死。那个老板的儿子比*大四岁,四年前去了英国,先后花了100多万元,不但没有学到东西,还染上了毒瘾,老板一气之下突发脑溢血去世。
想到如果*也是这样一事无成,那岂不是鸡飞蛋打?看来要想个办法,先改掉他身上的坏毛病,再练就强悍的抗挫能力,然后才能送他出去。
2
李广元苦思了几天,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装穷。*从云端跌到地上,这样他才会知道哪疼,知道反省。可孩子大了,哪是那么容易骗的。为了装得“像一点”,李广元事先跟亲戚们打了一圈招呼,让他们配合自己不要露馅,然后,又将最初来重庆后买的一套闲置很久的旧房子收拾出来,准备带一家人住进去,他甚至还伪造了一套破产抵押书,以备儿子追问时用。2013年4月,*站在旧房子门口,委屈得直想哭。儿子的失落李广元看在眼里,他反倒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孩子生活太优越了,一点挫折就受不了,这样哪能出国,更别谈干大事了。
搬到老房子后,李广元和张平依然每天早出晚归,唯一不同的是,家中大众辉腾汽车放到了亲戚家,他们则每天挤*。李广元告诉*,店和车都被银行抵押了,如今自己只能在一家火锅店打工。
起初,*半信半疑,但当每天看到妈妈竟然拎着兜去菜场买最便宜的菜(以前都是从饭店里带菜回家吃),而他也因为“交不起”住宿费转成走读生,爸爸还让他卖掉了iPhone手机……他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
看*每天坐*上学,同学们很奇怪,纷纷问他:“*,你爸怎么不**送你了?”“*你的iPhone手机呢?”同学们不经意的话,像针一样刺痛*的心。以前,他是时尚的主角,被同学包围着,可如今,他恨不得将自己重重包裹起来。
然而,李广元夫妇并不知道,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根本不能承受这种转折。他的世界早因父母的“破产”炸得粉碎,同学都明显感觉*变得不爱说话,不苟言笑。
2013年7月,李广元让*到朋友的火锅店打工。店里的小工讥笑*“富二代变成负二代”。在饭店打工一个多月,*受了不少窝囊气,他回家哭诉,李广元根本没当一回事,自己年轻时比这苦的事都做过,却没想到自己那个时候和儿子的生长环境、性格等并不能同日而语。
*的打工生活直到开学前一天才结束,他带回在火锅店挣的1800元钱交给张平。张平看着儿子手上的裂口,心痛得不行,几乎想放弃了,一旁的李广元见状,忙咳嗽了几声。张平知道丈夫的意思,只得强忍心酸,狠心对儿子道:“去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坐公车上学呢。”看着儿子转身离去的背影,张平哀求丈夫道:“差不多行了吧,不要太走极端。”李广元摇头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告诉他真相,反倒害了他,总有一天这小子会知道,我们都是为了他好。”张平见说不动老公,只得作罢。只盼着儿子能真如他们所愿,在挫折之下变得越来越坚强。
3
20××年1月,*所在的雅思培训机构组织同学去美国游学,费用是4万元。那天放学后,*回到家里,吞吞吐吐跟李广元说了这事。李广元表示考虑一下。当晚,夫妻俩躺在床上商量,张平主张让儿子去见识一下,李广元却觉得这种游学只是让孩子花钱出去玩一趟,何况本来也要送*去美国,没必要浪费这个钱,再说家里正在“破产”,如果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该起疑心了。第二天一早,李广元告诉儿子,家里拿不出这笔钱,游学的事算了。*眼中的光彩顿时暗淡了下来。那天,他在QQ签名上写道:“生活就是一条疯狗,你不咬他,他却咬你……”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无奈。
20××年9月25日,雅思班的同学抵达美国,他们通过QQ群和微博,将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上传。*心中烦闷,便到家附近的网吧上网,跟旁边几个同龄人玩游戏。那天,他玩到很晚,因为带的钱不够,结果被老板扣在了网吧里,并打电话通知李广元来交钱领人。李广元正在几个店里忙生意,接到网吧老板的电话急忙打车过去,看到儿子通红的眼睛,气得一巴掌扇了过去:“不争气的东西!”
据张平回忆,第二天中午,她去给儿子收拾房间,发现垃圾篓里有一些撕碎的纸片,每一张纸上都有诸如“一个穷人去国外,除了涮盘子还能干什么”之类的话。
11月16日这天中午,张平喊儿子起床,赶下午的雅思课,再过几天就要考试了,她希望儿子能考出好成绩,早点出国。其实,看着儿子天天情绪这么低落,张平早撑不住了,她打算等儿子考试结束,就告诉他真相,她相信儿子会理解,也会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然而,当天下午,悲剧就发生了。
那天下午,李广元的朋友买了辆卡宴汽车,他试驾兜风,开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正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突然看到儿子背着书包冲了过来。李广元只得招呼儿子上车,说他现在靠给朋友当司机赚钱养家,早被叮嘱过的朋友也顺口应道:“没错,你爸现在是我的私人司机,一个月3000元钱,他辛苦养你,你可要争气啊。”
李广元没想到,他和朋友演的这个双簧,彻底打碎了*心中最后的希望,之后,李广元**将儿子送回家,自己忙着谈生意去了。*晃晃荡荡向家中走去,途中有邻居跟他说话,他都没反应。谁也不知道,那以后的一个小时,*到底在想什么。下午四点,正和妻子在外与朋友吃饭的李广元接到重庆市南岸区南坪派出所的电话,称其子从自家跳下,当场身亡。孩子留下一纸遗书,上面写着:“爸爸妈妈对不起,我走了,你们也不用为了供我出国拼命工作了!”
记者在采访张平时,她一直哽咽着,自责当初只考虑到要在出国前把儿子身上的毛病改一改,却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而李广元自从儿子出事后,只会呆呆地问所有来探望的亲戚:“我做错了吗?我难道做错了吗?”
2、那一次我不再自卑散文随笔
成长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失落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音符,成长是一幅绚丽的油画,那么失望就是其中最浓墨彩的一笔,成长是一座巍峨的山峰,那么自卑就是陡峭的岩壁……每个人对成长的定义都各有不同,对于我来说不再自卑是我最大的蜕变。
那一次发生在我的小学校园里。我一直是个不善言词,不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尽管成绩优异却成不了大器,没法入老师眼里的人,偶然一次机会,我“重生”了。我意外被选上在升国旗时做支持人,简单来说不过是整理队形及拿个话筒说个“敬礼”罢了,可在全校几百人的注视下,我还是免不了双腿发颤,况且有比我更好的人选。我默默看了看与别人聊得热火朝天的副班长。
我自认不如人,准备与老师说明自己并不能胜任。
“老师,我……我能不能……能不能不做主持?”我小心翼翼,并尽量用诚恳的语气,提出“建议”。
老师用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我,仿佛要洞察我的内心所想,过了半饷,她突然说:“不行,你这样下去不得了,必须做!”
这不容置疑的语气,把我唬住了,无奈,我蹑手蹑脚,忽忽逃出办公室。
终于到了星期一,天空白云,太阳于往日格外不同,天空蓝如墨,白云如灯,太阳红似火,特别是那强烈的日光,照得我睁不开眼,仿佛万物都在难我,手中的汗如水闸,一旦开了便停不下来。随着班级逐个到操场,我的任务开始了。
“立正,向……向前看齐!”我一声令下。可中间的结巴,惹来了不少笑声及窃窃私语。这可真丢脸。
后来的进出也勉强顺利,可其中也少不了些许窘迫。我终于成功了。天哪,真让人不敢相信,可我倒底不再自卑,成功超越了自己。周围的景象也会发了正常,好朋友为我欢呼,老师表扬了我,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因为我的自信吗?
如今回想起来,那轻风和和煦,太阳的灿烂,白云的轻盈,绿叶的生机,高山的巍峨以及那些快乐悲伤的人和事都已经成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中的珍宝。
3、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散文随笔
以后的你,如果挽了别人的衣袖,就别对她有猜测,不要怀疑,让她记住你们在一起时你所有的好,然后你成了她的过往云烟。此情可待成追忆,之后的她,也会在突然的某一刻触景生情,弯了眉梢,扬了嘴角,那是想起了你。
我喜欢初秋的早晨,因为路边的四叶草叶面上,会有露水的淡淡清香熏陶。是淳淳的一丝,在一瞬间飘过,勾魂。我记住了这样美的嗅觉,它是我秋天的小秘密。
那我也喜欢初春的你,花枝招展的,我会留意你最近用了什么牌子的洗发露;今天穿得那件卫衣会不会比穿牛仔衫更适合你;你身上全是香皂味;我不喜你抽烟,你却在我面前扮清高;爱自拍也别忘了毕业照上最丑的那张脸可是你…………你是我的青春梦,曾可梦而不可及。
九月,还是和去年的秋天一样。那你,是否还是我最初的信仰?在世界的那边,你过得好吗?是悲,是喜?是潇洒,是拘谨?你的声音一定还那么让我心动,你也依旧常穿着那双刷得最白的滑板鞋。在这些日子里,对你,我喜欢触景生情。而在这般月夜,冰冷的气息下,我想起了你,只是,你或许已经忘了我怕夜的深,不开心了会沉默,爱舔糖。
九月,是崭新的班级里新班主任第一次点名,我们羞怯的喊“到”;是在新书里意外发现的几张漂亮的小书签;是新生双眸里的青涩,彼此稚嫩的侧颜。而在顷刻间,也让我想起了那段波涛汹涌的记忆中我熟悉的,渐行渐远的我和伙伴们曾在一起的N个九月。这一刻暖了我心窝,我谦谦浅浅的笑。
而我,更希望,我是你曾经欢乐时光里的一点小忧伤。让你能够体会我每一次无奈是为了谁,懂我的每一次不解风情又纠结于哪儿。在你绝望时我会冷不丁的给你闪出点希望来,让你不能死心。待你有了兴奋劲儿,就告诉你个坏消息,不能让你太好也不会太坏,提升你承受打击的能力。让你记住我微笑,狂笑,甚至哭泣,大闹的所有集合。然后,待我们天各一方的'某一天,当你看到路人嬉闹的那一刻,也想起似曾相识的某个瞬间和我一起嬉闹过,我们的友谊,然后温婉的笑。
以后的你,一个人时别喝太多酒,窗外衣架上的衣服,晾干了就记得往回收。以后的你,如果挽了别人的衣袖,就别对她有猜测,不要怀疑,让她记住你们在一起时你所有的好,然后你成了她的过往云烟。此情可待成追忆,之后的她,也会在突然的某一刻触景生情,弯了眉梢,扬了嘴角,那是想起了你。
4、成都印象生活随笔
金沙村里问成都
遥望沧桑近却无
诗圣诗仙文不老
礼佛礼道信如初
惯看岁月驰苍狗
只教新桃化旧符
闲啖街头麻辣烫
临江茶肆话三苏
讲成都,是一件很费力的事。讲不好而又非讲不可,便不讲成都本身,而从成都周边着墨。这周边,亦是十分了得,动辄以“天下”谓之,比如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全赖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山川秀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人文传统源远流长。有史以来,成都作为中华文明的西部重镇,以其富庶、神秘、多样性闻名天下。
如果从李白、杜甫的诗句里认识成都,你会对那份荒凉和粗野无可奈何。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杜甫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可当你有缘看过成都近郊的金沙古蜀文化遗址,看过离成都不足80公里的三苏祠,必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感受。
金沙古蜀文化遗址位于成都市西北郊金沙村,是中国同时期出土象牙、金器、玉器最多的遗址之一,被誉为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作为成都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金沙遗址展示了神秘的古蜀文化和独特的青铜文明。那些祭祀用品、鼓缶鼎鼐、权杖面具,不经意便引发你内心的脉动,成为你与古文明对话的信物。
在中国文化史上,我固执地认为,只有苏东坡担得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全才称号。苏轼时乖命蹇,亦如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举世无双。何况,人家还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需要何等丰厚的文脉滋养!
说到成都,你不能只想起闻名遐迩的街头小吃,只想起演绎慢生活的盖碗茶,只想起市民公园里的小麻将。那样,你会认为成都太世俗,太缺乏*精神。你还需要去领略青羊宫的香火,文殊院的罄声;去触摸宝光寺的罗汉,昭觉寺的佛像;去感悟青城山的道统,峨眉山的禅宗。
成都的文化内涵太丰富了,实难以面面俱道。时逢农历新年,千家万户张贴春联,不妨说说楹联文化。春联作为楹联的一个类型,家喻户晓,但楹联的范围要比春联大得多。凡是由两组等长、成文、对仗工整、平仄合律的汉字构成的文体,都可以称作楹联。楹联是与诗词曲赋并列的独立文学形式,几乎可以用于任何场合。据史*载,第一副楹联诞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成都。公元964年除夕,后蜀皇帝孟昶心血来潮,在自己寢宫门悬挂的桃符板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春联的鼻祖,也是楹联的鼻祖。
迄今,成都的楹联发展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街小巷,亭台楼榭,随处可见的楹联已成为成都的文化地标之一。楹联荟萃之地,首推杜甫草堂、文殊院、武侯祠,望江楼公园、百花潭公园亦不遑让。似乎没有几副拿得出手的楹联,便不好意思在寺庙公园队伍里混了。
杜甫草堂工部祠的这副楹联,精辟地概括了诗圣的成就和影响: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杜甫在成都时,曾被举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尊称杜工部。工部祠正中设杜甫神龛,两侧分别是黄庭坚和陆游。所谓开得宋贤两派,乃指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陆游开创剑南诗派。远同吴郡三高,则是指太湖之滨彰扬隐逸文化的三高祠,祀越人范蠡、晋人张翰、唐人陆龟蒙。
文殊院中有副楹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寥寥数语,道出了破解人世迷惑的真谛,于深刻哲理中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澄明之气。驻足阅罢,韵会于心,久久不去。
武侯祠的“攻心联”更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清人赵藩撰写此联,谈古论今,意在对当时的四川总督岑春煊进行劝谏。其实,古往今来,多少为政者的所作所为,恰恰是既不能“审时度势”,又不能“攻心为上”,自然就难免“宽严皆误”了。
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可不要被成都街头巷尾氤氲的市井气息迷惑了,见不到它的深邃。成都历尽沧桑,有容乃大,天翻地覆也寻常。成都底蕴丰厚,从容不迫,腹有诗书气自华。
5、长亭不定时的怀疑人生人生随笔
有人说,自己经历不了的人生,就看书里的人如何经历,自己到达不了的远方,就看它们在电影镜头下如何被呈现。
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
在我看来,如果觉得书里刻画的人生精彩有趣,就自己大胆去体验体验;如果觉得镜头下的风景很美,就跋山涉水去亲眼瞧瞧。
困在家里这些日子,看了很多电影,也看了一两本书。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我自认为这些年,我的生活算是大起大落了,好像的确,我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我有的时候的确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但是有的时候想想,我所经历的那些,那些暗无天日的,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日子,又是有几个人能够经历的呢?
我现在想想,其实挺后怕的,那个时候,我所知道的,包括我自己,三个人,好像只有我坚持下来了。说坚持怕是也不准确,应该是我爸妈威逼利诱的压迫、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诫、朋友耐心包容的陪伴,强行扼杀了我一次又一次放弃的念头吧。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不敢给我任何压力,考试没考好父母就说没事,下次努力就好了;上课睡觉,老师只会问是不是又身体不舒服了;逃课在少年林玩手机睡着了,睡醒了被找到,年级主任说,现在心情好点吗?
但是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发现,那些压力是我自己给自己的。是我自己怕过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是我自己怕实现不了我那些很疯狂的想法,是我自己怕以后过上周围的人不断给我描绘的“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份稳定的工作”这样的日子。不是这种生活不好。
我后来读到金庸先生的一句话:那些都是极好极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
最近我在想,回想这些年我所经历的,实在是很难和“平淡”挂钩。可是这样“不平淡”的生活里,我真的过得快乐吗?答案肯定是不。或者,至少是有快乐但也有痛苦的。这样“不平淡”的生活,毕竟,差点要了我的命啊。
但是如果让我选,以后的生活,我还是希望它“跌宕起伏”吧。
大话西游里有一句台词“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啊”。可是那个“奇怪”的人,他成了“斗战胜佛”“齐天大圣”。
以前叛逆期的时候,总喜欢做出格的事情,身处尖子班却想去普通班感受一下,拿到了保送考试名额却做题做到一半提前离场,那个时候,能说服家长签署“不上延时晚自习”“不参加自主学习”“不参加弱科补习”的协议,敢当着班主任的面带着耳机上自习课,就觉得很酷。敢对抗规矩就很酷。
现在也觉得很酷。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很酷。更多的,所有人拼了命追寻的东西,我敢说不要就不要了,真的很酷。
好像很多人都是,这一生,追求高分、追求名校、追求高薪、追求安稳,追求那些身边的人都在追求、或是身边的人告诉你要追求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追求,或者那些东西真的对你有吸引力吗,很少有人去思考。
有的人能围绕“爱”洋洋洒洒写出一篇满分高考作文,但是也许他一辈子也没能学会什么是爱;有的人读着“众生平等”的教条,却依旧排斥*。
一个人8岁的时候说想当科学家,父母会夸他有志气有想法;但是一个人18岁的时候说同样的话,父母会给他个白眼。
为什么?因为在现代浮躁的文化里,梦想是用来做文章的,不是用来实现的。因为现代人的观念里,二三十岁的年纪,如果没钱没地位没熬出头,人生就是失败的。可是很多人都忘了,二三十岁的年纪,青春才刚刚开始啊。青春难道不是用来奋斗的吗?难道人到了三十岁,这一生就过完了吗?而且,我们用什么来定义成功或失败呢?房子?车子?婚姻?薪水?
克里斯托弗·莫利曾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亿万富翁,那只有当他身价亿万,那才算成功;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在这个世界生存,那么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还没被饿死,那就是成功。
身边陆续有朋友毕业工作,开始存钱买房买车。家里人甚至也偶尔透露出给我规划毕业后的事情的意思。
我吃了一惊。
我总觉得那些东西离我还很远。
我说,我还没实现我的人生目标呢,哪能这么快就安定下来?
是的,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就是安定下来,在某一座城市有安身之所。
可是我的人生目标是“避免安定”。
我想到这个世界到处去走走。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但是我的,可能跟你们都有点不一样。
我想去巴黎看铁塔,想去纽约疯狂购物,想去慕尼黑尝尝啤酒,但是我也想去非洲看看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们的生活,想去南极看企鹅去北极看北极熊,也想去战争前线看看烽火狼烟硝烟弥漫。我想在体育馆听演唱会,也想去天桥底下听听流浪歌手卖唱,想住六星级宾馆也想体会夜宿街头是什么感觉。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真的就是想看看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这个世界,应该有上海滩纸醉金迷的十里繁华,也应该有贫民窟朝不保夕的惊心动魄,应该有海天一线的美丽海滩,也应该有电闪雷鸣的海上风暴。
其实,流浪有什么不好呢?
有些事情,你听人讲,听了千遍万遍,都不如亲身经历一遍。
你看一百部法国电影,可你没到过巴黎,就不能算见过埃菲尔铁塔。
你看遍所有战争影视,可是你没到过战争前线,你永远无法对战争的残酷感同身受。
我们在怕什么?
怕成功?怕失败?
都不是。
我们怕的,是“异类”。
因为这个社会无形中给人设定了框架,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退休,好像大家都是这么生活,所以这样才是“正常”的,才是“对”的。
十个人里,九个人爱财,一个人不爱财。九个人眼里,那一个人是异类;但是在那一个人眼里,其他九个人才是奇怪。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
那么在这十个人当中,九个人嘲讽一个人,和一个人嘲讽九个人,哪个更奇怪呢?
为什么怕被人当做“异类”,因为我们连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都没有坚定的信仰。
我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人好像总是分不清孰轻孰重。
人们认为房子比家重要,所以这个世界处处楼房越建越高,离婚率也越来越高。
人们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为了钱能不择手段不讲道理。
人们认为别人的眼光比自己的开心重要,所以表面上年纪轻轻就买房买车,背地里用一辈子的薪水来还房贷车贷。
人们认为世俗的承认比遵从内心重要,所以谈婚论嫁的时候,可以没有爱情,但一定要有嫁妆和彩礼。
我有的时候真的很怕,很怕我过上这样的人生。
我很怕一间公寓、一个家庭、一份薪水,就把我困在这世界某一个角落,困一辈子。
遗憾从来不是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我本可以浪迹天涯。
我本可以看遍世界所有美景。
我本可以不管不顾地在这个世界横冲直撞。
如果我有500块钱,我本可以用二十块钱买面包,三十块钱买本书,剩下的用来买张火车票,终点站是450元能达到的最远的地方。
如果我没有,那么是因为什么?
因为我甘心让那些故事永远封存在篇章里?因为我甘心让那些美景永远只出现在别人的镜头下?
还是因为——
“你看那个人,好奇怪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