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我们的老师散文

发布时间: 2025-07-09 23:00:56

请善待我们的老师散文

近几年幼教行业的一线老师,在工作中压力很大,源于新闻报道的几起欺负童事件,和现在的社会舆论风向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报道和后期家长们的反应,让我们的老师在工作中总是小心翼翼,她们生怕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就被家长放大成“欺负童”;生怕自己的一句话没说好就被盖上“没有爱心”的章。原本简单、充满爱的幼教行业却变了味,因此我想在此呼吁我们的幼教同仁,呼吁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请善待我们的老师!

她们都是抱着一颗童心、爱心、耐心走进幼儿师范学校,学习五年的专业知识,不管是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卫生学还是弹、唱、跳、画,都要样样精通。当他们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幼儿园,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从此便爱上了这里,爱上了孩子。她们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玩耍,喜欢和家长在一起探讨孩子的成长点滴,看着孩子们一点一点进步,幸福感、成就感由此而生。

她们都是单纯、善良、有活力的年轻女孩子,她们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因为这里是一个童话世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这里天真、烂漫,笑声不断,孩子们不会说谎,不会虚伪,你对他好,他必然一样待你,老师们享受着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只求一个安心。很多人都认为,“幼儿园老师多轻松啊,不就带孩子玩玩嘛!”可是您知道吗?幼儿园的老师们不单单只是带孩子,她们要备课;她们要教研;她们要参加各种学习,各种培训;她们要布置园内的所有环境;她们要绞尽脑汁想出适合本班孩子年龄段的区域游戏,又要有创新、又要废旧物品利用;她们要参加各种比赛……

她们不单单是老师,每天要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打架了她是警察,孩子受伤了她是医生,孩子哭了她是妈妈,孩子衣服脏湿了她是保姆,班级座椅板凳坏了她是木工,户外场地布置她是油漆工,上课时她一会是大灰狼、一会是小白兔、一会是老师……她们像导演,能排练演出;她们像文秘,精通办公软件;她们像艺术家,创作通话世界。

她们不是双休,不是寒暑假都放假,因为她们的所有活动都要安排在家长不工作的时候,比如周末,要开家长会、六一儿童节、家访等等,寒暑假要参加继续教育,园内培训,提前上班做好孩子入园准备,等孩子们都安全离园了,她们要做好班级卫生工作,才放心离开班级。

她们的工资待遇却和工作量不成正比,现在我们的一线老师的工资很透明,年轻老师的工资也就1000—2000,有三五年经验的老师2000—3000。很多老师的家人朋友都会说:“服务员的工资都比你高!”

而所说的这些,我们的老师都不在意,她们只想安心上班,把孩子带好,把孩子安全地交到家长手中,得到家长的肯定,因为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是非常圣神而伟大的,她们喜欢幼儿园这一行业、她们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老师们经常这样来形容她的工作“累并快乐着!”“辛苦却很幸福”“收获一份纯真”“和孩子们在一块,简单”……。

可是现在我们的一线老师流动性非常大,很多的年轻老师在工作一年左右都会选择改行,因为她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钱少,她们最怕的是家长的不理解、家长的指责、家长给她们的委屈。每一位老师在迎接到孩子们的到来后,都会尽自己的能力把孩子照顾好,把孩子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对她们来说都是宝贝!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她们的宝贝只有一个,而对于我们幼儿园老师来说,班级里的20多个孩子都是她的宝贝。她们简单到只是想看见孩子灿烂的笑脸,听见孩子叫一句“老师好”,家长们说一声:“老师,辛苦了”!每年的九月,幼儿园里都会“哭声不断”,这是一群可爱的小班幼儿入园了,但是她们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宝贝们感到恐惧,她们只有通过哭来发泄情绪。于是我们的老师在照顾好每一个宝贝的时候还要用她们的爱去感化孩子们,慢慢的我们会听到宝贝们喊老师:“妈妈”!因为我们的老师真的像妈妈一样去爱孩子,当他们听到孩子们这样的称呼她,老师的心里无比的微暖,激动的泪水在眼圈打转,再辛苦再累也都值得了!

很多幼儿园的一线老师都是年轻老师,例如我园90后的年轻老师占到80%,她们自己还未成家,没有生育过孩子,而在幼儿园她们却要照顾30个孩子。她们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但是她们怕家长,她们不愿意在做幼师这一行。

在职业操守上,她们无愧于心,她们痛恨这几年来败坏我们幼教风气的幼教*。与此同时,幼教行业的很多老师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传递着爱!

呼吁我们的家长朋友,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也希望您能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我们的老师,不要质疑幼儿园教师们的付出,而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和我们的老师正面交流,了解事情的缘由,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我们的老师、怀疑我们的老师、到管理层申诉我们的老师。

请给我们的老师一片蓝天,让她们能够安心带好孩子,让她们能在我们的幼教行业坚持下去,只有你们的鼓励、理解才能给予她们动力!也希望每一位幼儿教师能够在这个美好的职业里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帮助家长解决育儿中产生的疑惑。我们也相信,我们的幼师能够把这份爱的事业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孩子,在爱中成长!让原本简单、充满爱的幼教行业回来吧!谢谢!

拓展阅读

1、的怪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这神奇的星球上,每一个是生命都不会找到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影子。可尽管如此,还是忘不了那位特别的“怪”

要说的“怪”,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就挑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点吧!

一“怪”:从来不罚抄。罚抄应该是绝大多数所具备的“特长”,可这位“怪”却从来没对一个学生进行“罚抄断手实验”,没让班级里的调皮鬼罚抄个“断手”你可能会觉得好奇,那他怎么管得住呢?偷偷告诉你:“他可有‘兵符’”。每次,做错了事他就被向家长“找打心报载”害得只能偷偷上网看电视。他的“兵符”更厉害!就是所有一起“折磨”,太可怕了!

二“怪”:从来不“查”作业。其他哪位同学不写作业都记得一清二楚。可他,从来不记有谁没做作业,就算好心提醒,他也只是:“哦”。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之后,才发现是道行简浅!他这是要突然袭击!被他这么折腾个两三回,也就乖乖听话,不敢漏做作业了。

三“怪”:很好说话。每一次写作、写周记的时候,只要有同学抱怨说:“,作业太多了,能不能不写周记啊?”他不会像其他那样“绝情”的拒绝,而会说:“行,你不写这题目就不写吧!那写你想写的!”有次问他:“您为什么和其他不一样?”他反问:“有什么不一样了?”把写周记的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如果比你写你不想写的,你肯定不用心写,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与其如此,不如写你爱写的,写出真情实感!”刹那间,觉得自己明白了许多。

谢谢您,“怪”!感谢您用您的“与众不同”,使明白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感谢您让变得越来越优秀!(墨香悠悠)

2、的怪

的音乐是个“怪咖”。他的姓名是第一怪,名字里竟然有4个“马”,叫马骉。大概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吧!他的造型是第二怪。你瞧他,厚厚的香肠嘴,常常会不自觉地嘟起来,短短的头发*偏偏留了一撮长的,马把他扎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辫儿,如果可以,真想拽一把。哈哈,当然,只敢想想而已。第三怪,大概是因为马的皮肤比较黑,乍一看,大概还以为他是个饱受“风吹日晒”的体育呢!就是这么一个怪怪的,给的音乐课带来了无尽的魅力。

给自己取了个十分好笑的外号——马马,听起来就像“妈妈”。于是,都故意喊他“妈妈”,他居然一点也不生气,还乐呵呵地接受了明明是个五大三粗的,他竟然允许这样叫他,真是让大跌眼镜!

的心情是他上课的晴雨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上课十分有趣。唱到欢快的歌曲中的高音时,他有时会故意唱破音,唱颤音,但这声音,大家听起来竟然并不觉得难听,反而给一种幽默感。如果不遵守纪律,惹他生气了,那就惨了。他会板着脸,冰冷的声音会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四周似乎一下子变冷了,冷得让人感觉似乎掉进了冰窟窿。在这里着的一分一秒,都有巨大的压迫感。空气凝固了,往常的愉悦气氛,烟消云只能无味地唱着歌,急切等着下课铃的到来。但是如果改正了,马还是会很快阴转多云的。

还是个非常有才的,似乎什么乐器都难不倒他,尤其是吹萨克斯特别有一手。想象一下,梳着小辫儿的黑黝黝的马在陶醉地吹萨克斯,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这就是的“怪咖”马。虽然他挺怪的,但是都很喜欢他。

3、的怪

是一位十足的“怪”

一“怪”,“怪”在她作为从不那么严肃。问候她:“好!”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同学好!快坐下吧。”让心里感觉一上课就美滋滋的。

二“怪”,“怪”在她的时尚。以前印象中的都是古板保守的,可她不是。她一头长发,上面还带着一个黑色的卡子,直直地披下来,折都折不弯;经常化着淡妆,雅中透着时尚,更像的大姐姐。

三“怪”,“怪”在她的教育智慧。有一次,杜在给讲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时,讲得津津有味,同学也听得特别认真。忽然,她发现有两个同学趴在桌子上睡觉,还睡得很香!就连忙问:“同学,有谁知道‘睡觉’和‘认真’有什么区别?”急忙站起来回答:“‘睡觉’是动词,‘认真’是形容词。”笑了,说:“咱班的‘形容词’做得特别好,‘动词’应该投奔‘形容词了’。”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两个睡觉的同学醒了,赶紧坐直腰认真听起讲来。原来,把睡觉的同学比作动词,把认真听讲的`同学比作形容词了。

四“怪”,“怪”在她还会对学生说“对不起”。记得有次上课时,在底下做小动作,以为看不到,没想到被抓了个正着。在班里点了的名字,还用课本在背上点了一下。下课了,叫到办公室,想:这次可惨了!到了办公室后,说:“在心里,你一直是同学的榜样,怎么上课还做小动作……”没等说完,的脸一下子就热了。又说:“今天上课时太激动了,对不起。”说完,还送一支铅笔表示歉意。这支铅笔特别漂亮,十分喜欢,却一直没舍得用。从那儿以后,上课再也没做过小动作。

这样的“怪”都很喜欢!

点击查看更多请善待我们的老师散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zhuguo.cn/articles/410.html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