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园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18 18:13:34

清明上河园的故事

1998年,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貌,开封市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在城西北处建成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一千多年前,张择端把它从现实般进了画卷,一千多年后,开封人又把它从画卷搬进现实。

徜徉在清明上河园,仿佛回到千年以前的京都。这是一首有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是一卷活动的,可以摸到脉搏的清明上河图。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领略东京汴梁的繁华,去感受北宋文化的底蕴。

“我们充分挖掘了古代优秀的文化资源,因为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的一个神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把它利用起来了。用古代的文化来满足现代的娱乐,所以说这是一个创新。”

把具有浓郁大宋遗风的民俗绝活,和脍炙人口的宋代历史故事,由演员活灵活现地展示给游客,是清明上河园的一大特色。园内每隔十分钟,就会有一次不同内容的精彩表演。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又可以体味到杨柳岸小的委婉。千姿百态、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给不同层次的游客以不同满足。流传千古的包公传、梁山好汉、七侠五义等故事在这里一一再现。高跷、杂耍、气功、木偶等宋代风情,使游人仿佛置身于宋代的真实生活,流连忘返。

久住王员外家是《清明上河图》中一处重要场景,也是清明上河园的主要建筑。北宋时期的开封,经济繁荣、商贾云集、旅店业十分兴旺。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分析,王员外家就是客店。清明上河园的策划者,在这个普通客店故事的基础上,创编了游客参与性、娱乐性极强的喜剧——王员外招亲。由于这个剧生动活泼,场地、服装自然贴切,因此演起来十分逼真,游人都情不自禁投入到剧情之中。大家翘首仰望,希望自己有好运气,接到绣球去做一次王员外的东床快婿,与美丽贤淑的王小姐结成百年之好。

清明上河园十分注重文化内涵的突出和建设,园内的戏剧表演内容丰富。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根据《水浒传》故事改编的武松路救兄嫂。把流传的宋代传说,演绎成一个个鲜活的节目,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们在观赏娱乐过程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我们依照宋文化来表现宋文化,把它变成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们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正是这样,它吸引了现代人来感受我们古代的优秀文化。”

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北宋时期,因为权奸当道,朝廷*,广大人民群众被逼得走投无路,于是揭竿而起,在水泊梁山举起义旗,杀富济贫的故事。

由于《水浒传》讴歌了正义和反抗精神,同时把梁山中108条好汉塑造得个性鲜明,惟妙惟肖,所以问世以后,一直深受社会不同阶层广大读者的欢迎,产生了经久不衰的磁力效应。梁山中宋江、李逵等好汉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古往今来,《水浒传》派生改编出来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而清明上河园演的梁山好汉劫囚车,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剧目之一。

开封自古以来就是衔接南北,贯通东西,水陆交通方便,商贸活动发达的脏腑之地。尤其到了北宋,经济、文化、商贸达到全盛时期,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不仅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还是一个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会。

清明上河园是一座集体休闲度假游、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生态环境游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

游人置身于此,既可以饱览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湖光水色,参与到以宋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旅游项目;也可以观看到根据宋代历史故事创编的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还可以欣赏宋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杂耍、木偶、气功等绝活,以及年画、官瓷、斗鸡、面人等民俗表演。游人在清园会感到时光倒流,忘却生活、工作中的一切烦恼,尽情地体验轻松快乐,品位京都隔世的繁华。

拓展阅读

1、节来历的200字介绍

但是,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节来历的200字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时节雨纷纷,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节的特殊气氛。

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2、关于节的分享

节的得名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节气。《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时万物皆洁齐而,盖时当气,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它也是我国节日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

我国传统的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大多数都在4月5日,但如果遇到闰年就会在4月4日,今年就是这个情况。

3、节来历的200字介绍

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节。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4、节来历的200字介绍

节是因为一个传说而起的,从前有一个人旁边跟着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们走到了一个荒地,那个人非常的饿,结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处找吃的,只好把自己腿的肉给割下来,给这个人吃,这个人吃了烤肉醒了过来。他很奇怪,就问这肉是从哪里来的,介子推只好说是从自己大腿割下来的肉。这个人张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动就说:“等我以后当了国君,我一定重赏你节来历的200字节来历的200字。”

十九年后,这个人果然当了国君,他做的第一件就是给有功的大臣发奖,大臣的名字都快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旁边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说:“大王把你留在后面,肯定发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念完了,还是没有念到介子推,这个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间有一个大臣说:“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听脸红了,他在人群中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后来他知道介子推因为伤心,收拾了行李躲进了绵山。后来他派御林军去绵山找,找了好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个办法,从北、东、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

他自言自语说:“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从南面出来。”结果火从早烧到了晚,一直没有见到介子推出来,重耳着急了,就命令人把火给扑灭了,亲自进去找,他在一棵大树找到了介子推。旁边写着一首诗,意思是想让重耳和人民,不在这天生火。重耳把这天称为节也是寒食节。

点击查看更多清明上河园的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32982.html

热门阅读

  1. 2019年腊八节贺卡祝福语短信大全
  2. 一个保安的坚持美文摘抄
  3. 家长祝学生考试成功的祝福语
  4. 心灵鸡汤经典语录50句
  5. 正能量的说说50句
  6. 优美语句摘抄经典语录
  7. 关于猴年春节祝福语2016年
  8. 201年小年给老师的祝福语
  9. 工作励志心灵鸡汤语录精选
  10. 《饮酒》教学设计模板
  11. 经典导游欢送词范本
  12. 惊蛰祝福语
  13.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百花园四》的教学设计
  14. 情人节伤感说说50句
  15. 温馨的早安祝福语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