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意孤行的成语故事
【释义】孤行:独自行事。顽固地按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
赵禹、张汤都是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先后被景帝任命为太中大夫,负责制定各项条令法规,深受景帝的器重。
赵禹为人耿直,严于自律,*清正廉洁,严格照章办事从不被别人所左右。担任太中大夫以后,他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为排除人情上的干扰,他遣散了家中的门客,同时,不再与朝中*私下往来,并谢绝同僚们的邀请,避免泄露朝廷机密。
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往往找几个知心朋友在一起饮酒谈心。
席间海阔天空,毫无边际,什么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朝中要闻、民间琐事无不当作话题。赵禹学问广博,口才又好,谈起来更是风趣、诙谐。现在席中少了赵禹,人们都觉得趣味不足。
自从赵禹谢绝朋友间的应酬之后,他的朋友们甚为不满,有时私下议论甚至多有微词,误认为赵禹是官做大了,有意疏远老朋友。
好心的朋友劝他改变一下作风,免得得罪老朋友,赵禹笑而不答。
开始,朋友对他还有些误解,时间久了,朋友知道赵禹出于公心,不得不如此,便改变了错误理解,对赵禹仍然敬重如昔。
张汤与赵禹截然相反,他*残酷,性情贪婪,而且巴结权贵,只要对他有用,他一律热情接纳,从不考虑对方的人品如何。
长安的许多富商不敢得罪张汤,担心张汤暗中加害他们,只好经常带上厚重的礼品去巴结张汤。张汤是来者不拒,一律照单全收。
甚至有些风雅名流,尽管讨厌张汤,但震于他贪婪、残酷的恶名,也不得不违心与之交往。不久,张汤因巧于辞令,善于揣摩景帝和丞相的心理,被提升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在一次讨论对待匈奴的问题上,博士狄山提出和亲的建议。理由是:当年汉高帝北征匈奴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尚且被困平城。于今将士不如当年,无力与匈奴抗衡。
张汤怒斥狄山是迂腐之见。
狄山反唇相讥:“我是愚忠,你是诈忠,我早就看出你是一个狡诈的小人。”皇帝因宠爱张汤,责问狄山:
“你能守住一个郡么?”
狄山承认不能。
皇帝又问:
“那么守一个县呢?”
狄山回答是否定的。
后来,勉强表示能守住一寨。狄山被派往前线,不久战死沙场。
张汤依仗皇帝信任,越发横行无忌,招致百官的痛恨,皇帝这时也觉察到张汤的肆无忌惮,便派赵禹审问张汤。
赵禹秉公执法,严厉斥责张汤的种种不法行径。张汤见自己的罪行已经暴露无遗,又听赵禹说得有根有据,自知罪恶深重,便引剑*了。
拓展阅读
1、关于夜郎自大的典故夜郎自大的成语故事
1. 由于夜郎自大,这次考试他失败了。
2. 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种夜郎自大的作风最叫人讨厌。
3. 他的这种夜郎自大的神态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4. 实践证明,夜郎自大是很可笑的。
5.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
6. 近年来,"夜郎自大"所体现的对于夜郎君主的误解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7. 外头高手多的是,你只是校冠军,出赛时千万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轻心。
8. 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
9. 晚清有些人对内坚持传统礼教,对外则夜郎自大,盲目排斥外国文明。
10. 夜郎自大的人,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
11. 自小灌输的夜郎自大式自豪,使我们心安理得于对世界的无知。
12. 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夜郎自大。
13. 要避免夜郎自大的毛病,就得扩大视野,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
14. 你可别夜郎自大了,要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
15. 我们要进步,就绝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2、盘点那些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精彩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3、盘点那些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精彩
韩愈在文学方面很有名,但在仕途上却多有波折,因他直言敢谏开罪了皇帝,也使一些奸臣怀恨在心,以除之而后快,一次被贬到边远地方去当一个小县令,多年以后,才当上国子监博士。
韩愈上任后,认真地教育他的学生。一天,他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启发学生们说:“年轻人啊,学业的精深,决定于勤奋,游荡懈怠就会荒废;事业的成功,在于独立思考,随波逐流就要失败。这是我多年来亲身的体会,这叫做‘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生中有人大胆地提出了问题,说:“老师,据我们所知,您名满天下,学业可算得精深,学问好,朝廷并没有重用您,直言进谏,反而被贬到边远地区去了。你现在依然过着清苦的生活,你的学问并没有为你带来权势和财富,那么学与不学又有何妨,只不过清高罢了。”
韩愈严肃地说:“你说错了!做人难道就为了升官发财?读书、做事难道只是为了让妻子儿女过上富裕的生活?古时司马迁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受了酷刑,仍然坚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屈原是个对国家大事能够独立思考的诗人,他被流亡直到自沉汩罗江,还是关心着楚国的兴亡。他们是没有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们充实,仍不满足现状,从未停止对真理的探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2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