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优秀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51:10

《入学教育》优秀教案设计

1.联系学校实际,观察图画和观察学校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创设情境演练,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2.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但起步的训练十分重要,入学教育要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基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1.图片

2.线团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展茅中心小学学习。从今天开始,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将和我一起度过充实而又快乐的小学学习生活。

2.自我介绍。

板书自己的姓,让学生认一认,表扬认识的同学。

(二)树立班级的概念。

1.游戏“蜘蛛织网”,学生间自我介绍。

线团从老师手里传到第一个学生手中,第一个学生介绍完了后,线的另一头拉向第二个学生,以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结成了一个网,告诉学生:这个网是我们大家共同编织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份功劳,每一个同学都是我们这个班的成员。从今天开始,我们32个同学和我,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年级(1)班。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和进步,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为班级增光。

(三)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各种设施和功能,并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和校园环境。

(四)布置作业。

1.把今天了解到的学校的情况讲给家长听。

2.向家长说说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怎样上语文课。

1.上好语文课的意义。

语文课就是教大家学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听,学会说,还要学会读,学会写,为将来学习其他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地上好语文课,学好语文。

2.上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1)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有问题举手发言。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3.课后要求。

(1)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2)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进行复习,不懂就问。

(3)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进行预习。

(二)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1.养成正确读写姿势的意义。

小朋友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养成正确的读写习惯,有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避免近视眼、驼背等问题的发生。

2.读书的姿势。

(1)讲解:身体坐直,双手握书,眼睛不要离书太远,也不要太近。

(2)教师示范。

(3)学生模仿,教师检查纠正。

3.写字的姿势。

(1)讲解:身体坐直,胸离桌沿一拳左右,眼睛与本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手握笔下断,离笔尖大约一寸。

(2)教师示范。

(3)学生模仿,在语文书第一页填上自己的姓名。教师检查纠正。

拓展阅读

1、语文参考

目标

生懂得热爱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美。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七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能力目标

培养习朗读能力,背诵能力,识字能力。

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组习,以读为主,读议画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录音机及磁带,课件(放大插图)。

一、出示课件,情境导

1、出示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2、提问

(1)你都看到什么?

(2)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们,你在路上、小河边、田野里行走时,看到过那些美丽的景色,听到那些美丽的声音?(生说)

师:是的,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美的回答。

揭示课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的课文《美的回答》

这美的回答靠什么的得来的?请大家快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第一次读,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后画出生字词,在多读几遍,读正确。

2、用采蘑菇的形式检查字音。

3、合作交流,巧记生字。发现识字规律。

4、第二次读,同桌读,互评,纠错。(专心听,及时帮助他。)

5、指名读,跟课件朗读。

6、生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读给好朋友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感悟课文

细心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大自然都让我们欣赏到了哪些美景,把你找到的句子勾画下来。生在反复读文之后进行勾画。

生1:我勾画的是“山间田野长满绿树,城市乡村开遍鲜花。小燕子为我们跳舞,小青蛙说我们顶呱呱。”

师:他找的真好,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我们闭上眼睛,你的脑子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一个生读文。

生1:我看见可好多好多的绿树。

生2:我满眼看见的都是高高的、绿绿的树和好多的花。

生3:我看见的花是五颜六色的。

生4:我看见小燕子一边叫一边飞,我还听见小青蛙也在呱呱叫个不停。

师:先在谁愿意带着你眼前看到的美景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文。

要让大自然做出美的回答,我们能做什么呢?

生:我们植树 我们种花 我们爱护燕子我们保护青蛙

四、再次读课文,读出理解,试背诵

1、出示课文,“植树”、“种花”、“爱护”、“保护”“热爱”几个词空缺。生试补充。

2、生试背诵。

3、看黑板的板书再背诵。

五、联系生活扩展想象

地球村的小主人

我住地球村,当好小主人。种上草,草儿青嫩嫩;栽上花,花儿香喷喷;植上树,树木绿茵茵。小朋友,作为地球村的小主人,你都做了什么?

我们还能为大自然做哪些事情?大自然又会给我们哪些美的回答?

生1:我们不往水里扔东西,水就哗啦啦的流,为我们唱歌,水里的小鱼还为我们跳舞。

生2:我们不污染大海,大海就能当镜子给我们照。

生3:我们保护小蜜蜂,小蜜蜂就采蜜给我们吃。

生4:我们爱护草坪,风一吹,小草就对我们点头微笑.....(

生:我们不乱扔垃圾,让天空更蓝

我们不摘花朵,让花更香

我们节约用水,让水更清

我们爱护小动物 ,让我们和小动物成为一家人

师:你们说的真好,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自然。谁能试这用这些话语替换课文的内容变成一篇新的《美的回答》?

生讨论整理如下

我们不乱扔垃圾, 我们不摘花朵,我们节约用水,我们爱护小动物。我们热爱大自然

大自然就给我们美的回答

天空更蓝 花更香 水更清 我们和小动物成为一家人

师:你们真棒,已经成为小诗人了。习了一首诗,自己做了一首诗,回家可以把你们编的这首诗读给家长听。如果你有还的想法,还可以在试着编一首诗。

2、语文参考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热爱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聊天交流,启发性置问题情境,带领生走进大自然,接触大自然,融进大自然。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热爱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美。

重难点分析:

1.会写六个生字,正确认读“植树、种花、保护、田野、城市”等词语。

2.诵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味大自然的美要靠人类保护是文章的难点。时引导生读进去,以语感引*感,以情感带动语感,尝试声情一致的朗读能力达成与提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情境,激*趣。

(一)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小燕子、绿色的小青蛙……让生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二)提问,生思考回答。

1.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3.我们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大自然又会怎样对待我们呢?

二、初读课文,自生字。

(一)提出自读要求,生自由读诗,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

(二)同桌互读文中的生词,先指读,后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词语

(三)读诗歌,听者给予评价。

三、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课件展示

(一)提问: “我们植树”,大自然给了我们怎样的回答?

找出句子来,自己读一读,然后男女生对读。

引导体会“回答”的内容。

(二)提问: “我们种花”,大自然给了我们怎样的回答?

找出来同桌读一读,然后男女生对读。

(三)习体会“爱护燕子”、“保护青蛙”的句子,习方式与上面的相同。

男女生交换对读。

(四)大自然的回答好不好?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自然的回答,你说用什么词?

(五)“山间田野长满绿树” 、“城市乡村开遍鲜花”是什么景象?你能说一说吗?

四、读中理解,尝试背诵。

(一)生读课文。

(二)提问:课文写了什么景象?

生语言描述。

(三)课件展示课文, “植树”、“种花”、“爱护”、“保护”、“热爱”几个词空缺。

生尝试补充课文空缺的几个词。

(四)生试背诵。可配音乐《大自然的情诗》。

五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作业)。

我们还能为大自然做哪些事情?大自然又会给我们哪些美的回答?课件出示

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可以写,可以画,还可以用实际行动做一做。

第二课时

一、作业展示,成果体验。

生展示作业。

二、再认生字,复习巩固。

(一)课件展示会认、会写的生字,将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进行复现。

(二)课件展示用新生字连成新句子,将生字置于新的语境中以强化再认。

1.小青蛙长大了,我们要保护它。

2.城市中有一座小山,山顶上植了树,还满山都是野花,我爱这美丽的小山。

三、记忆生字字形与书写。

(一)课件展示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二)你怎么记住它?

(三)观察:怎样才能写正确?

美:上方是头顶所戴的东西,下方的“大”是正面站立的人形。

乡:像曲曲弯弯的乡村小路。

种:可用熟字合并法记忆。

(四)指导书写,怎么写才美?

生发言。

生在书上写,写后小组评议、全班评议。

3、语文参考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热爱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美。

过程与方法

1、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形声字的方法识字等。

2、通过情感朗读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习语文的兴趣,并受到要保护大自然的

一、读课题,质疑

师:今天我们习一首小诗《美的回答》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识记“答”:谁能很快记住它的样子?

齐读课题。

习“美”的写法。(师示范,生先书空练习,再描红练习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再读课题。

师:美的回答是什么?谁给了我们美的回答?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回答?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熟悉课文,打开书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出示课文,生字用不同颜色标出)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1、检查生字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生字用带颜色的字标出)

2、多种形式的读来识记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比赛读——打乱顺序读)

3、认读生字词卡片,以巩固认识生字。

4、(出示生字)多种形式的读来识记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利用生字卡片,通过游戏来识记生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思考:大自然给我们美的回答是什么?边读变勾画相关的句子。

2、全班共同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山间田野长满绿树,城市乡村开遍鲜花。小燕子为我们跳起舞,小青蛙说我们顶呱呱。”

(1)指读大自然美的回答。

(2)“山间田野长满绿树,城市乡村开遍鲜花”是什么景象?你的眼前好像出现了怎样美丽的画面?你能说一说吗?

(3)生畅谈眼中的美丽画面。(山间田野到处是诱人的绿,放眼望去,都是高高的、绿绿的树,各种美丽的花满山遍野。城市乡村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红的、白的、粉的.......还有许多小蜜蜂来采蜜呢!)

(4)指导生朗读。

大自然多么美好啊!我们热爱大自然,大自然就给我们美的回答。谁是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共同朗读这段话。

3、师:我们都是热爱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能为大自然做些什么?(出示填空,引导孩子找出植树、种花、爱护燕子、保护青蛙)

4、师:大自然的美要靠大家来保护,只有我们对大自然充满爱心,才能换来大自然美的回答。

(1)师生对读。我们植树,( )。

我们种花,( )。

我们爱护小燕子,( )。

我们保护小青蛙,( )。

(2)同桌相互练习对读。

(3)男生、女生交换对读。

5、美美的朗读全文。

五、联系生活,扩展想象。

师:我们还能为大自然做些什么?大自然又会给我们哪些美的回答?

生畅所欲言。

六、复习本节课所生字词。

七、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演、画、唱)来表现我们能为大自然做些什么?大自然又会给我们怎样美的回答?

4、《钱塘湖春行》范文

一、导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问: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按:这是总问,以下再逐句问。

问:“湖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为什么说“云脚低”?(“亏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讲: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问:“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问:第五、六句写了什么?(花草)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味出来吗?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太大了,为什么诗人“最爱”呢?到最后才点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征,这就耐人寻味了。)

三、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点击查看更多《入学教育》优秀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17479.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盛夏的优美句子
  2. 201年最新五一祝福语
  3. 《开学第一课》作文300字
  4. 课题成果鉴定范本
  5. 常怀宽容之心初三作文3000字
  6. 表示孝顺的句子
  7. 新公司开业祝福语精选
  8. 经典字春节对联
  9. 小学语文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
  10. 201年猴辞旧岁鸡迎新春新年贺词
  11. 夫妻离婚协议书标准模板
  12. 纪晓岚拜寿谜语故事
  13. 明天就是中秋的思念家人随笔
  14.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优秀教案设计
  15. 201年新年第一天上班送给员工的祝福语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