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47:02

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程序

一. 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 亲密 B 比较紧张 C 疏远 D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内容是

1. 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 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 经常“煲电话粥”

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

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五.从自身找原因

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那*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

六.小组活动

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

说一说,拥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学说说自己父母的不是。

说说,可以调换父母吗?

七.怎么与父母交流

既然父母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和父母多一点交流。那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

1.老师说说自己与父母孩子交流的情况?

2.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情况。

3.选出一些写得比较好的“给父母的一封信”,请同学读出来,并把父母的回信也读出。

由此可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八.布置作业

1.做一个表格,列举父母工作之余为家庭做了什么事,花多少时间?

2.给父母送一张卡片,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3.平常多为父母倒杯水或分担一些家务。

拓展阅读

1、讲明懂礼貌

杨:同学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海琴姐姐和来参加这个活动的老师、同学吧!

吴:谢谢大家对我的热情。

[在持人的串联词中,就非常注意明礼貌用语的使用,既体现了本次,又潜移默化地影响、育着学生。]

合:“礼仪在我心中”现在开始。

吴:自从我校开展明礼仪育以来,同学们的行为习惯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在我们的校园里,你发现遇到老师动鞠躬、问好不再只是低年级小朋友的好习惯,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亲密了。

杨:不但如此,乱扔垃圾、打架*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同学们的语言更明了。

吴:礼貌用语的功劳可真不小。不如让我来考考大家吧。谁来说说生活中最常用的十字礼貌用语是指哪几个?

(学生答: 请 您好 谢谢 对不起 再见)

杨:谢谢你的回答。那谁能举例来说说我们平时在哪些情况下要使用这些礼貌用语?

生1答:比如,别人帮助了你,你就要说“谢谢”,放学时要和老师、同学说“再见”。

生2答: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要说“对不起”。

吴: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礼貌用语我们也经常在使用?

(学生答,如:麻烦你 没关系 抱歉 劳驾 等)

[我不少学生平时没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这一环节先通过摆事实让学生明白了礼貌用语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再让学生举例说说平时在哪些情况下要使用礼貌用语,实际上是不露痕迹地进行了正确使用礼貌用语的指导。]

吴:说得真好。我相信我们三乙同学肯定也经常在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不过,我觉得讲明礼仪光用用这些礼貌用语那还是很肤浅的,我们要把明礼仪装在心中。不管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时时处处都要说明话,办明事,做明人。

杨:是呀,我们学校明礼仪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口号“崇尚礼仪美德,学做明新人”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听老师说,为了把我们塑造成二十世纪真正的明新人,连老师们也制定出了相应的礼仪规要和我们一起训练呢。

[这儿对学生在明礼仪训练方面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学做明新人,其实这也是我校礼仪育的宗旨。让学生了解我们老师也有相应的礼仪规要训练,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讲明礼仪人人有责,老师也不例外,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的责任意识。]

吴: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现在做得如何了。请看小品《丽丽的变化》。(要内容:一次,贪玩的丽丽把室里的米尺当玩具敲桌子,一不小心就敲断了,老师找她谈了话,丽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了转变。一次她看见一男生在帮助另一男生解答难时因不耐烦说了粗话,丽丽大胆地指出了那位男生的错误,最后那位男生承认了错误并向另一位男生道歉。)

杨:也许我们当中有许多同学曾经和这个小品中丽丽的行为相似,他们将和丽丽一样不断地成长。

[这个小品是根据级中发生的一件事改编的,它体现了一个同学在礼仪训练中的转化过程。丽丽的原型叫陈擎妹,我还特意让她演了丽丽。她通过这件事和演这个小品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而其他同学也无疑在观看这个“熟悉”的小品过程中获得了启迪。]

吴:其实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我们要请四乙的李美萍同学为我们讲一个故事,听完后要请同学们说说故事中的刘备有什么样的美德。大家欢迎。

(李美萍讲故事《刘备礼请诸葛亮》)

杨:听完了这个故事,谁来说说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答 :很有耐心,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等等)

吴: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其实我们平时可能没有注意到,学欣赏别人、尊重别人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听同学朗读课,老师让我们评价一下,我们总是很乐意找他们的缺点,却忽视他们的优点。

杨:这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学学欣赏他人吧。

杨:每个同学都有优点。请你选择里的一位同学来说说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先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多叫几个同学说)

[我学生在欣赏别人方面做得很不够,他们往往对别人是高要求,对自己却很放松。本环节从听故事引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一个人,让学生懂得了尊重别人也是一种美德,并学欣赏身边的同学。]

吴:谢谢同学们的参与。学欣赏别人、尊重别人在学习中也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学习到别人的长处,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效,请看小品《学合作》。(要内容:老师布置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人大声说话,有人不积极参与讨论,而在看小差,小组长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在组长的带领下,四个人通过合作认认真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学习任务。)

杨:这几位同学的表演使我们受益匪浅。看来,我们在小组内讨论问也得讲明礼仪才能更好地解决问

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快板表演《合作技能“七字诀”》。

合作技能“七字诀”

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

说明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

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得诚心。

自控守纪勿喧哗,依次发言从多数。

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把难除。

支持对方露微笑,点头鼓掌拇指翘。

说服别人把理表,态度诚恳不嘲笑。

建议大胆有设想,人人献策大步闯。

协调组员共商量,指正让步齐向上。

杨:这合作技能“七字诀”可要好好记在心里,下回小组学习时得派上用场。

2、化传承冬至

设计背景: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逐日增长。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初步了解冬至节的习俗。

2、了解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化传统的民族。

4、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家人的情感,育孩子学感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化,产生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感情,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

2、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通过亲子游戏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09:00——11:30

四、活动准备

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级为单位分好,等待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流程

1、早上8:40——9:00,家长在室里签到(老师播放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2、任讲话,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这次的活动。

3、向幼儿介绍说明今天特色活动的内容:包饺子。

4、包饺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师随着音乐一起包饺子。

(4)场地整理,包完饺子后自由洗手。

5、人员分工

任和配师:负责维持级秩序,指导家长和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家委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级准备:带领小朋友洗手、带好围裙。

6、负责人把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把煮好的饺子送回里,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7、品尝完毕后,老师组织家长回到级门口填写表格、按顺序离开幼儿园。级整理、餐后散步、组织孩子午休。

8、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各园可根据各地风俗,选择不同的形式,包饺子或者包汤圆等,通过冬至活动开展,增加幼儿对冬至这一节气的认知。

附儿歌《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敬祖宗,把墓扫;

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更好。

3、化传承冬至

一、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意字。甲骨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后,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知识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注意事项:(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点击查看更多走近父母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zhuguo.cn/articles/16482.html

热门阅读

  1. 资产委托协议书
  2. 青春诗朗诵稿范文
  3.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竞赛比赛总结范文
  4. 有关清明节的祝福语精选
  5. 小学生新学期祝福语精选
  6. 201年鸡年辞旧迎新的经典句子
  7. 有关感恩父母作文3000字
  8. 夜悟知青往事诗歌
  9. 前女友结婚唯美祝福语
  10. 初三家长会班主任的发言稿
  11. 2016端午佳节送亲人的祝福语短信
  12. 2019微商早安语录
  13. 蒙氏小班学期计划
  14. 最美好的祝福语
  15.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