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莎士比亚吗美文
歌德曾经轻蔑过雨果,说:“他有很好的才能,但是完全陷入当时邪恶的浪漫派倾向,因而除了美之外,他还描绘了一些最丑恶不堪的事物。我最近读了他的《巴黎*院》,真是要有很大的耐心才忍受得住我在阅读中所感到的恐怖。没有什么书能比这部小说更可恶了!”他对拜伦创作戏剧的时候始终遵+循古老的“三一律”也不无揶揄。而在面对前辈莎士比亚的时候,却说出了这样的话:“每个重要的有才能的剧作家都不能不注意莎士比亚,都不能不研究他。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只要心悦诚服地认识到已经有一个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优异作家在那里,谁还有勇气提笔呢?”
他的意思是,既已有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别人就不用再写了——但他自己显然都没有遵守这意思。这不过是一种巧妙的修辞。
歌德还用了另外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他说:“莎士比亚给我们的是银盘装着金橘,我们通过学习,拿到了他的银盘,但是我们只能拿土豆来装进盘里。”
歌德的意思很明显:我们这些人就是比不上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写的就是金光灿灿的,我们写的就是土不拉叽的。
精英主义的耶鲁教授哈罗德·布鲁姆,经典的坚定拥护者,他有本名为《西方正典》的书,评论西方文学经典不遗余力,其中写道:“莎士比亚和但丁是经典的中心,因为他们在认知的敏锐上、语言的活力和创造的才情上都超过所有其他西方作者。”
够了——这不仅仅是经典作家和推崇经典的评论家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也正是我们这些一般读者所认识的。
但说到底,我们真的认识莎士比亚吗?可以说,恐怕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吧。
布鲁姆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这是莎翁最后一出剧)在某国表演的时候,因为是笑剧,所以表演不无夸张,但观众却不买账,因为他们认为莎土比亚是一个古典或经典的作家。实际上,布鲁姆想告诉我们,“经典”这个东西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它并不意味着和普罗大众绝缘,并不意味着其一定是板着面孔的。作为一个剧作家的莎士比亚,一直都没有打算将自己包装得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非常贴近于实际生活,以至于太贴近实际生活了,而当其经典化之后,却不为惯于阅读经典作品的人所接受。
歌德曾经提及:“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人就忍受不了生气蓬勃的莎士比亚时代英国人所能忍受的东茜,所以在今天有必要发行一种家庭莎士比亚集(改编过的通俗本,删去不合近代人胃口的部分)。”
莎士比亚被删掉的那部分是什么?
我们无从得知,因为歌德未尝言明。但通过旁征博采,我们大致可以认定,被删掉的部分竟是“荤段子”。
我们所以能知道此,得感谢梁实秋。梁实秋是中国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翁全集的人。作为一个翻译家的梁实秋,就好像是成功了的西西弗斯,他不断推着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头上山,最后竟然把这些都推了上去,编译《远东汉英大辞典》是一件,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则是另一件。他提到,1818年,Thomas Bowdler将莎翁戏剧删了一遍,编印了一部家庭版,而他所删的就是荤段子。他在讲荤段子的时候使用的乃是双关语等文字游戏。
还有什么比文字游戏的创作水平更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文水平的吗?
实际上,莎士比亚研究早巳成为一门学问。而学问之所以为学问,就在于他和普通人的看似隔绝;就好像当一般人听到“经典”二字,就觉得离自己很远——或者以为读起来会很艰难以至于会使自己昏昏欲睡,从而敬而远之。
正如布鲁姆说的,“我们对莎士比亚实际的内心生活几乎一无所知,但你若多年不舍地阅读他,你会逐步了解他不是什么。”或许,对我们来说,知道莎士比亚不是什么就够了,但不读的话恐怕连他不是什么都不可能知道。
所以,读吧。
拓展阅读
1、只有你知道情感美文
美文精选一:
你知道吗?我是多么渴望你温柔而又深情地吻,像春天的燕子轻啄我每一寸肌肤,像黄昏的雨点洒满消瘦的面庞。我不愿怜惜我吝啬的情语,我愿意为你抒写美丽的诗篇。只愿换取与你下一次的相遇。
你吻我的那一瞬间,我的身体每一个细胞都被注入爱的力量。可从你走后的那一刹那,我甚至不能坚持到地铁的最后一站,疲惫不堪的我不得不中途下车休息。
时刻不能消磨我对你的思念,只会使这种思念愈加绵延深长。凝视你眼神地片刻,是我最兴奋的一刻,看着你的目光从我的眼前掠过,我总是不禁会意地笑。
你的温柔要将我融化,我真的难以自制内心对你的迷恋。当日月交替,日去一日,送走的是你,留下的是思念。六枝火红的玫瑰在紫色的塑封袋中渐渐萎落。你我亲手将月季的花瓣撕下满怀希冀地安放在茉莉的脚下,尽管不如当初所期望的那样,但终究也算一个不错的归宿。我曾快活地说,性命的好处不在于时刻的堆叠和延续,我以前升华了这株无主的花,给予她性命最完美的结局。七月至九月茉莉花期即至,那时候啊,积蓄了四季能量的花蕾绽放,不逊冬雪半分白,不输梅花一丝香。而今茉莉已在我的思念浇灌下疯狂生长。
好想,好想静静地俯偎在你的身旁,看着你此时此刻甜甜地睡,偶尔偷吻你的脸庞,婆娑你的长发,不知此刻的你梦里几何?我愿化作一尾流星璀璨地从你的梦里划过,只愿唤起你对我的明眸一瞥,也值。你可又衣带渐宽,我真不忍心浮想起这种情景。寒窗外,夜真美,雨依旧霖铃,油油地浸湿了我的身体和灵魂。
伊,隔天一方。
思绪如炉香流放在夜里弥漫,像以太充斥九天。
星移斗转,日月如梭,而今又是半载而去。
我仍然清晰的记得白日里,荷叶颤颤,莲花初探池面,亭亭而立,垂柳的羽翮凌乱。
这是一场意识流构成的无声电影,毫无厘头。
川杨河上小船漂过,仍在漂,但是是在远方,那是思念者垂下的鱼饵,披着夜色隐匿。
美文精选二:
相关链接:
每一天都有新鲜的感悟,每一刻都拥有别样的情绪。
感情文章,与你一齐分享感人的故事和感情的箴言。
写下你的故事,一齐分享沉淀于记忆深处的一种感动
爱是沉沦,却仍然难以自禁。爱是失望于痛苦,却不断有人尝试于体验。但这些都不重要,正因爱虽然伤人,却仍然消魂。
有时候,你会有这种感觉,遇上到一个人,仿佛走过生命,平稳而殷实,它能够像夜色一样温柔地包围着你,也能够像利刃刺穿你的心。
有时候,你应对生活,应对生活中那仅存的感情,当烛火擦亮黑暗那一瞬间,心中涌动的是兴奋还是失落,可能你自我都无法深刻地了解。
风中有月光在低语,万物在喃喃低诵爱的真言。我的目光穿过亘古的苍凉,我的笑容凝固千年的期盼。而你,已记不得鸿蒙处辟的约定。万万千千年,千千万万年,轮回无限,星移物换,在离你最近也是最远的地方,我一向凝视这你,等待你蓦然回首。而我守在流星消逝的尽头。
神给我血肉给我灵魂,给我自由给我爱。当一切都寂灭,那消散于天际的最后一缕光芒是我永世不灭的思念。化作风,化作雨,化作流云,化作火焰,依旧守护我爱的人。当轮回再次转动,当我从沉睡中再次醒来,当我怀着那恒古未变的思念走入如流的人海中,我所爱的人,你是否知道我已来到了你的身边。
轮回一转,也许你的性命不再在我的时空延续,但等待依旧,我终会踏着如潮落叶,如血残阳再次来到你的面前。也许你已忘却前生的相逢,但只要共存于相同的时空。能再次凝视着你的身影,纵然我已知要受多少痛才跟得上你的步履匆匆,要受多少伤才能伴你左右默默无言。走下去,我会令自我身心具碎;停下来,我的声明不再有色彩。
渡潭寒雁不留身影,纵然我只能遥遥的眺望,我依旧会感谢神的眷顾。我的泪还不愿枯萎,我的心还不愿死去,前世今生的羁绊还将我紧紧纠缠在内,我所深爱的人,心碎的时候,那份思念还无法逝去。
等过多少沧海桑田,这世间的变迁但是是模糊的影子立在远方衬托。你沉眠在无尽的轮回之内,我陷没在恒古的黑暗之中。这天地如此的空旷,凝望着你,我才不会孤独,当你苏醒的那一刻,无论你冷漠然还是关切,忘记还是想起。今生,对你的暧依然卜变,深深地埋藏在心中。??
美文精选三:
当亲情在权利与金钱面前淡然无存时
我就应知道感情终究有背叛诺言的那一天
如果亲情是那么脆弱
我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什么人值得信赖
如果感情是那么容易变心
那么什么才是永恒
所有的背叛没有人知道
所有的痛切心非没有人知道
所有的孤独无助没有人知道
深夜里一个人在角落里静静地落泪
这一切只有眼泪知道!
2、真心对你好的人是这样的美文
从不要求你任何回报,
帮你时总是竭尽全力;
也不计较你的臭脾气,
总是及时的回你信息,
不会置之不理;
总是不顾一切地帮你,
不会忽略无视。
也许不言不语,
但一定不离不弃;
或许不在你的眼里,
但一定在你的心里。
世界那么大,
人海那么多,
看重的不是你有多好,
而是你在那个人心里非常重要;
在乎的不是你的容貌,
而是你在那个人眼里替代不了。
风雨飘摇的岁月里,
才能显露每个人的真心真意;
落魄失意的谷底中,
才能知道每份情的真正谜底。
哪怕你容颜渐渐老去,
也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一颗深爱你的心,
早已把你溶入自己的生命里。
已然把你放进自己的心灵里。
人海茫茫很难得;
不求回馈为你付出的情,
大千世界更珍贵。
是一辈子的幸运,
是心灵上的知己。
千万不要错过,
一定倍加珍惜!
3、这十句话最伤孩子心你知道吗?
明明是想为孩子好的,但是却总是说出让孩子伤心的话。一句话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亲爱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千万注意,这些话……不要说呀!
真实的语言暴力引发的悲剧
15岁的小王,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母亲经常数落他“就知道吃”。在屈辱中长大的他,身体肥胖,脾气暴躁。他在沈阳一家饭店做厨师期间,老板说他是“愤怒的小胖,就知道吃”。等到老板深夜熟睡时,他将匕首插进了老板的腹部。
16岁的小曹,从小被继父称为“废物”。小曹离开家后独自生活,在外省的一个赌场里被一个中年男人欺负,指着他的头接连说他“废物”,这个童年时经常听到的语言唤起了小曹痛苦的回忆,他弄了一把枪,打*这个说他“废物”的中年男子。
这十句话千万不要说!第一句:闭嘴!你怎么这么爱顶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不要一昧地要求孩子服从自己,试着倾听孩子的"争辩",学会和孩子说话,也让孩子能够有自己的主见。
第二句:笨!你怎么那么笨?
这是很多个性较急性子的父母,非常容易讲出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你不会知道将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他们容易变得没自信,所以……夸奖吧!赞美会是最好的夸奖,那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第三句:我说不行就不行!
这句话,只会让孩子惧怕你,而不是信服你,学会和孩子沟通,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想法,尽管他们的年龄小,但做父母的还是可以学会尊重他们。
第四句:随便你!我不管你了!
这句话,可以说是最空洞的说教,没有什么意义。另外,父母需要注意,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
第五句:你若是考到XX分,我就给你买……
偶尔的物质刺激或许还可以视作为奖赏,但是以此做前提,甚至是频繁的使用,这容易让孩子变得太过功利化,且对于学习,应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另外,别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心态的调整,反而可以让孩子更热衷于学习。
第六句:你看看那个XXX!你怎么就不能像他一样!
很多父母很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做比较,但这除了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之外,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速度。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赛,而不是别人。
第七句:你看看你!再这样长大就准备捡破烂吧!
孩子需要的是赞美、是赏识、是锻炼、是肯定,而不是否定、谩骂、抨击和肆意污辱,父母不要让自己给孩子罩上了自卑的阴影,给他多一些的机会,让他去锻炼。
第八句:为了妈妈,你努点力好吗?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采用激将法刺激孩子,有些父母则是打起了亲情牌。
"你看妈妈为了你,工作那么辛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你了,你就算为了妈妈,好好学习行不行?"
这句话的确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父母造成了困扰,带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去学习,能学好吗?
第九句: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很失望。
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就变成了压力,也就导致了父母们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父母如果经常说这句话,孩子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很"蠢",什么都做不好。
第十句: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不准哭了!
"哭什么哭,再哭我打你了!"
"你看看别人,谁像你这么爱哭!"
"哭有什么用....."
有些爸妈一听孩子哭,就心烦意乱立马阻止,尤其一些男孩的父母认为,男孩子哭缺少男子汉气质,坚决不允许孩子哭,甚至告诉孩子哭很丢脸。
孩子委屈时,哭可以缓解情绪。
孩子年龄小,不懂得如何调节情绪,想哭就让他哭会吧。
▲▲▲▲▲▲▲▲▲▲▲▲▲▲▲▲▲▲▲▲▲▲▲▲▲▲▲▲▲▲▲▲▲▲▲▲▲▲▲▲▲▲▲▲▲▲▲▲▲▲▲▲▲▲▲▲▲▲▲▲▲▲▲现在的孩子,最容易缺少的,是童年的快乐、亲情的沟通和成就感的缺失,别让自己成为这样的父母,要知道,父母对于孩子人格养成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父母呀,千万不要践踏孩子的自尊心。
4、如果你不知道下一步往哪走励志文章
就把手边的事情做好。把手边的事情做好,做到很好,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怎么安排,只能是因为你的思维不够有高度。你想不到几年之后的自己。
另一个原因是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
“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不过是简单的投影。改变视点,或者把视点提高一个观察角度重新来看待问题,其实答案就简单明快地出来了。例如十字路口交通堵塞问题,三维的观点用立交桥就可以解决。”
这是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的。只要思维能力提升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也就可以很明了自己近几年的安排。就会知道下一步怎么走。
那么,思维的提升和做好手边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深入做一件事就会突破思维的局限。因为做事的时候是在直接体验事实,而不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实。如果你的思维总是停留在现在的水平,是不能把一件事做好的。为了把这件事做好,做得超出你原来的能力,你就要开放自己的头脑,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
你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困难?而别人没有遇到?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而别人那样想?因为这是你的独特性造成的。也就是说通过在做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可以认识自己。这也是张德芬讲的——每一个关系都是认识自己的通道,每一件事都是包装特别的礼物——的意思。
通过做事,做一件事,深入地做一件事,可以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随着事情做得深入,你的思维也就在提升了。思维提升了,义理上的辨析也就没必要了。”
做好一件事,这也是一个人通往自我解放的道路。佛教中的“精进”也是这样的道理。“精进”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同时,你在做好手边的事情的同时,也锻炼了你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合作能力等等。这样,你也就有了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资本。
《*》上说,凡奋斗的必经历成长。凡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获。这其实是古老的哲学智慧。而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信仰的范畴。
杨澜说,“如果你能在这件工作上做得比别人好一点点,不需要很多,你就有下一次机会去做更大的事。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停在那儿抱怨:我在其它方面还比他们强呢。那根本没用,这个世界没有人想听这样的话。大家只关注你做事的结果。所以你只要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好一点点,你就有成长的机会。”
一次参加一个论坛,有位教授说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不需要每件事都做的好。其实只要一件事做的好,你就有下一次机会。我觉得很有道理。像我遇到很多做记者的同行,他们说:杨澜你多幸运,能采访那么多国家元首和*首脑,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其实是从采访一个区长开始的。所以要是区长没采访好,就不要去采访市长;市长没采访好,就不要采访部长;等部长采访好了,再想副总理、总理、总统。
再引用一段新东方职业咨询师李令彬老师的话:
假如你想做营销,就要看企业对营销人才的核心需求,你不需要照着营销总监的要求培养自己,只需要找一个极细分的市场,比如在营销的诸多环节中选一个环节,例如调研;比如在众多的行业中选择一个行业,例如快消,甚至更细分的洗发水行业;你就是对人们怎么看待洗发水,怎么选购洗发水非常有经验,比如历时一年去研究它,组合运用多种调查手段,做大量的访谈,洗发水试用体验等等。样本大量丰富到,分析报告鞭辟入理到AC尼尔森这样的公司看着都脸红的程度,因为他们只是在工作,你是在发疯——如果你是个研究洗发水消费需求的疯子,还愁宝洁、联合利华、强生这样的公司不来疯抢你?
我并不是说你要偏执地只做一件事,但是一件事做到过人之处,才能带来所有的好事。如果你能把洗发水的调研搞清楚,你就会对调研产品,甚至营销的其他环节与问题更加清楚,因为很显然你不能闭门造车,你要分析和研究大量的行业文献,其他公司的报告,这里面有多少学习啊!你要去拜访很多行业专家、分销商、销售员、消费者,这需要多少沟通能力啊!你可能无法独自完成这样的工作量,需要团结一批铁哥们来做,这多需要团队精神和领导力啊,撰写报告的时候多需要逻辑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啊!一件事情就能锻炼和考验你所有的素质,一件事情就包含了所有事情!
老俞说,做一件事情做到你把自己都感动了的时候,你就会成功。因为你首先要感动了自己,才会感动别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回应。
在一次股东大会上,来自津巴布韦观众问:巴菲特先生,通胀年代的最好投资是什么?在一个通胀率是百分之十万(即每年物价翻1000倍)的国家里,您会怎样去投资?
巴菲特答:当钱币变成了糖果,你唯一能有的防卫就是你的才能与挣钱本事。如果你是最好的脑科手术大夫,或是镇里最棒的切肉师傅,或是最棒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不管是什么,只要你有才能,不管钱币贬值到什么程度,不管人们开始用鲨鱼牙齿、还是贝壳做货币,你总能把握(在经济中)应得的股份。
所以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在自己身上。
当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表现出你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就会提供到你面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ozhuguo.cn/articles/1413.html